記者深入北京蟻族村:螞蟻掙扎夢想走出唐家嶺

2020-12-17 搜狐網
唐家嶺一間5平方米的小屋裡,擠了李立國、白萬龍兩個大男人。每月160元的房租,堪稱北京最低。

  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何永智、張禮慧、嚴琦走訪了北京海澱唐家嶺的「蟻族」,在了解了他們的「蟻居」生活後,委員們掩面流淚,這將「蟻族」的話題引向全國「兩會」,而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的表述,讓人不禁想起這一特殊的人群。

  作為北京最著名的城中村,唐家嶺聚集了5萬名以上外來人口,包括1.7萬名大學畢業生。他們每天的生活從這裡出發,也回歸於這裡。他們一直在忍耐,忍耐這「該死的生活」;他們也在不停期望,期望有一天可以「不再回來」。

  清早的「衝鋒」

  3月8日清晨6時44分,劉軍偉(化名)像往常一樣,在鬧鐘響前一分鐘睜開了眼睛,然後迅速洗漱、穿衣出門。

  從劉軍偉的單間下樓推開大門,需要走過一條泥濘的小路,一個公共廁所,一個川菜館,一家米粉店,才能到主路上。

  唐家嶺車站是這一帶早晨的焦點。劉軍偉望了望車站,又是人頭湧動。大部分人都張望著447路車,上地城鐵站是他們共同的目標。在西直門某國企工作的劉軍偉,已經有年頭沒睡過懶覺了。周末的時候,他要去東四環看女朋友,於是相當於全年早起。

  人越來越多,劉軍偉的頭皮有些發麻,他已經記不起上次是如何擠上車的了。如果不是因為自行車被偷,他會騎上車走過一段兩邊是細密林木的柏油路,經過幾條大路,路過位於上地的百度和聯想總部,一直到城鐵。

  劉軍偉隨時要「衝鋒」上車,準備被擠成「撲克牌」。為此,他特地在車站旁的小攤買了兩個豆沙包,填飽肚子才有力氣。大部分等車的人也都用塑膠袋裝著在小攤上買來的早點,邊吃邊等。

  早上7時15分,主路邊的飯館已經飄出了炸油條和熱豆漿的香味,推車的小販也在忙不迭地叫賣早點。載客的摩託車,電力三輪車在路邊等客。間或駛過的公交、自行車和轎車捲起路上陣陣塵土,肆無忌憚地鳴笛,來來往往。

  住在唐家嶺,並不是因為租不起市內的房子。但月薪6000元的劉軍偉還是省吃儉用,將每月生活成本控制在1000元內,剩下的錢和女朋友的結餘、雙方父母給的積蓄一起存起來準備買房。

  當477路公交車載著滿車人搖搖晃晃進站時,看著大家一哄而上,劉軍偉腦袋裡只閃過一個念頭:既然都忍了三年,再熬一年,就能結束這該死的生活,存夠首付買房了,永遠逃離唐家嶺。

  每一隻「螞蟻」無論是收入尚可,還是收入微薄,總有這樣一個屬於自己的夢。

  唐家嶺是北漂蟻族聚居區,它的名氣也因為這些蟻族們與日俱增。

  從地圖上看,唐家嶺位於北京市區西北五環外的西北旺鎮,與上地信息產業基地和中關村軟體園只有一路之隔。由於唐家嶺距離中關村、上地等企業密集區比較近、房租便宜,大量外地來京人員選擇在此租住,唐家嶺由此出名。

  唐家嶺距天安門廣場20公裡,是比較典型的城鄉接合部。它屬於北京,但是離人們心目中的北京卻又相差甚遠。隨著上地附近的樹村、馬連窪、東北旺等城中村的改造和拆遷,唐家嶺成了中關村軟體園及上地信息產業基地附近的最後一個城中村。

  名校女碩士的生活帳本

  比起劉軍偉的月入6000元,曹麗只是一隻「2000元」級別的「螞蟻」。

  「居京城不易」。曹麗(化名)的MSN籤名已經有半年沒有變過了。

  「沒辦法,我在北官廳上班,住在唐家嶺,想想上下班的陣勢吧,除了這句話,我想不出別的感慨。」曹麗從出租屋到單位,整整需要100分鐘車程,而且全程都是北京的早高峰。

  曹麗並不在上地和中關村的IT企業上班,但她也不得不蝸居在此。作為一個NGO組織的小職員,每月2000元的工資無法支持她在北京四環內租房並正常生活。而唐家嶺租房價格在300元—700元之間,基本都是20平米左右單間,帶衛生間以及小廚房。

  曹麗稱自己住的那幢小樓為宿舍樓。「確實很像大學宿舍,唯一的區別就是一人一間房,房東就住在一樓進門的地方,和宿舍管理員差不多。誰晚上回來發現沒帶門禁卡或鑰匙,她就管開門。」

  曹麗的小單間放了一張雙人床、一個簡易衣櫃和一張書桌。廚房和洗手間是用拉伸門隔出來的。廚房裡放著一個電磁爐,一個鋼精鍋,兩包掛麵和一些簡單的佐料。洗手間面積很小,淋浴的時候只能站在馬桶旁邊。洗手間兩端的鐵絲上還搭了些洗過的衣服,淅淅瀝瀝的滴著水。

  「就是這樣的環境,誰能想得到人民大學的碩士也就這生活水平?反正我就忍幾年,爭取機會出國,一切就都好了。」這是曹麗這隻「螞蟻」的夢想。

  曹麗邊和記者說話,邊打開電磁爐煮掛麵。午飯單位出餐票,她會吃得飽飽的,晚上就隨便對付一下。

  曹麗的小單間租金加上水電等費用,每月是550元。每月公交費用150元,夥食費150元,生活必需品150元,手機話費50元,買衣服平均下來每月150元,總計1200元。另外,每月還要給河南老家寄300元,給正在當兵的男朋友寄300元,留下200元作為機動費用。

  相比北京市內的一般居民樓,曹麗的房間顯得有些陰冷。「其實唐家嶺的冬天不冷,基本上都是全天供暖的。不過大部分樓房白天燒的暖氣沒有晚上的暖,這就看房東的人品了,碰到小氣的房東就自認倒黴唄。我這個房子暖氣就很弱,說了好多次都沒用。」曹麗告訴記者,她也是現在才知道,唐家嶺有部分房東有好幾片宅院、好幾棟樓,找房子就要找和房東住在一棟樓的,房東家有老人的,還有就是找面善的房東。

  據了解,2006年以來,該村很多村民都在新建和擴建房子,以出租給更多的人賺取房租。本地人大都以出租房屋為生,為獲利更多,亂搭亂建現象十分嚴重,樓房之間的過道狹窄,火災隱患突出;上班高峰期公共運輸擁擠不堪。唐家嶺這一狀況已引起北京市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已被列為整治督辦重點村。

  出唐家嶺去何處安家?

  由於職業的關係,孫明對「螞蟻」們有更多的發言權。

  「唐家嶺在北京,又不在北京,只有這裡還有8塊錢的水煮肉片,也只有這裡才有我們家鄉小縣城的風貌。說我們是蟻族,沒什麼可悲的,我們也有活得很瀟灑的時候,不全然是你們所看到的到處汙水橫流。」在上地一家房產中介打工的孫明(化名)告訴記者,他今年25歲了,馬上就要創業了。目前準備紮根唐家嶺,挖取人生第一桶金。

  孫明在唐家嶺已經住了兩年了,做房產中介微薄的底薪和不穩定的提成是不能保證他在公司旁邊租房的。

  「我曾經在上地和人合租過房子,一個月800多元,除了離公司近,剩下的就全是生活的壓力了。我在唐家嶺租的小單間每月300元,公用浴室,不見得多差,這個價錢在市內住地下室都住不起。」孫明說,如果出了唐家嶺,就不知道自己能去何處安家了。

  孫明準備做幾年房產中介,等積累下了一定的資歷和資金,就和朋友們合股開個小的二手房中介。「我發現很多北漂即使存了很多年的錢,也是買不起新房的,我準備開專門的二手房中介公司,搜集大批高性價比二手房源,給這些北漂提供一個渠道。」孫明說,他今天的忍耐是為了有一天可以不再回來,也住上有小區的好房子。

  這隻「螞蟻」的夢想或許也是很多「螞蟻」的夢想———走出唐家嶺。

  和孫明一樣的北漂打工青年很多,大家都住在一棟自建筒子樓裡,晚上三五成群地鬥地主、喝點二鍋頭就是最快樂的事情。最近聽說唐家嶺這一帶可能面臨拆遷,要建設廉租公寓,他們中的一些人就顯得很鬱悶。

  據了解,今年北京將試點為外地留京人員配建廉租房。海澱區唐家嶺將成為此類新式廉租房的首個試點,主要滿足在該地區就業的低收入白領的居住需求。廉租公寓的產權和收益歸全體村民所有,這也將成為農民的一個增收致富途徑。取得試點經驗後,廉租公寓模式將在其他有條件的村莊推廣。

  「規範化操作後,我就不知道自己夠不夠資格申請廉租公寓了。而且中途的建設時期,讓我們搬到哪裡去呢?」孫明看著記者,搖搖頭。

  

相關焦點

  • 政協委員北京唐家嶺落淚訪「蟻族」(組圖)
    內容提要:3月2日上午,全國政協委員何永智、張禮慧、嚴琦前往北京海澱唐家嶺對北京最大的「蟻族」聚居地進行考察,並打算在提案裡重點強調低收入群體的安居問題。  唐家嶺的狹窄的小巷裡,貼滿了招租的小廣告。  「那天政協委員突然到我們住處找我們,把我們嚇了一跳,房東還以為我們犯了大事,提出要趕我們出門,後來才知道是過來調研蟻族生活狀況。」唐家嶺村兩兄弟李立國、白萬龍說,「我們完全不知道我們唱歌這件事會鬧得這麼大。」
  • 探訪北京唐家嶺「蟻族」聚居地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饒彬彬)位於北京西北的唐家嶺村,居住著上萬名「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被一些學者形象地稱為「蟻族」。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就隨著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年度例會的政協委員們,一起去看看這些「蟻族」群體的生活。 一首名為《飛得更高》的勵志歌曲,是王海濤最喜歡的一首歌。
  • 蟻族地標唐家嶺變臉
    城市改變了模樣,無與倫比的奧運會載入了史冊,PM2.5進入了政府治理範疇,植綠也成為北京大刀闊斧的舉措……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北京,過去的五年日新月異,而她的未來,註定更加美好。6月的天,雷陣雨時不時來襲。曾經害怕一下大雨道路便水流成河的唐家嶺村村民,如今卻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蟻穴」已成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
  • 「蟻族村」唐家嶺將建休閒廣場
    曾經的唐家嶺秩序混亂。(翻拍圖片)本報實習記者趙恩澤攝昨天的北京,風力四級。在北京西北五環外,著名的「唐家嶺村」原址,推土機正在工作,不時揚起一點沙塵。過去兩年,北京完成了50個重點村的集中改造建設,並全部啟動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此外,13個村已實現整建制農轉居。今年起,21.4萬農民將陸續住進新樓,成為北京「新市民」。不堪回首的髒亂差彼時的唐家嶺,是全國知曉的「蟻族」村,猶如一個混亂的集鎮:十多條公交線路穿村而過,無數小門臉充斥在狹窄的道路左右,違章建築「肩並肩手握手」。
  • 北京唐家嶺:昔日"蟻族"聚集地變身中關村森林公園
    這個曾因「人滿為患、樓宇密集」被稱為「北京小香港」的唐家嶺村通過疏解整治,在「留白增綠」的同時,還將建築廢品「變廢為寶」,搖身一變成了中關村公園,周邊美麗的景色令村民和周邊住戶大呼「翻天覆地」。僅僅數年時間,唐家嶺村完成華麗蛻變,越來越和諧宜居。
  • 北漂「蟻族」勵志電影《唐家嶺》北京首映
    北漂「蟻族」勵志電影《唐家嶺》北京首映 (1/7) "← →"翻頁
  • 北京肖家河淪為城中村 蟻族聚居再現「唐家嶺」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唐家嶺、小月河、肖家河……這些曾經都是北京"蟻族"聚集地的代名詞。而據報導,唐家嶺作為北京50個重點村改造的對象之一,已經從一個髒亂差的城中村變為城市社區。  肖家河菜地變身棚戶區  但是,目前,在北京肖家河地區還有一片區域,這裡密密麻麻都是建在菜地上的違章出租屋,居住著許多外來務工者。
  • 蟻族:「誰的青春不是苦過來的」
    2010年3月2日,北京海澱唐家嶺,政協委員訪「蟻族」。吳海浪 攝  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廉思主編的《蟻族——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讓北京海澱區西北旺鎮唐家嶺村成為中國最著名的一個「蟻穴」,他將自己所研究的這個「高知、弱小、群居」的群體稱為「蟻族」,也同樣使他們成為今日中國最具話題性、最受關注的群體之一。
  • 唐家嶺蟻族聚集地(1/13)
    2010年11月22日,網易財經編輯在北京著名的"蟻族"聚集地唐家嶺看到,曾經繁華的唐家嶺,如今已成一片廢墟
  • 重訪唐家嶺蟻族:過度關注毀了我們的家園(圖)
    CFP「我們拒絕被關注,社會關注不僅幫不了我們任何忙,還毀了我們的家園」《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楊英發自北京 汽車在不經意時轉了一個彎,林立的高樓不見了,一條狹窄且揚滿塵土的公路通向了一個略顯髒亂的村子——唐家嶺。
  • 北京唐家嶺將建森林公園 "蟻族"區成"綠肺"
    新京報訊 (記者蔣彥鑫 饒沛)曾經因「蟻族」聚集而全國聞名的海澱區唐家嶺,在部分拆遷土地上,將建設一個公園,名字初步定為「中關村森林公園」,變身為中關村「綠肺」,這是記者昨天從海澱區及園林綠化部門獲悉的。據介紹,公園將在今年春天開建。
  • 蟻族生存現狀調查:多為窮二代有家難回(組圖)
    廉思日前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這些受過高等教育,卻從事著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廣告營銷、餐飲服務等臨時性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們,主要居住在城鄉接合部或近郊農村;絕大多數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月均收入低於2000元;年齡集中在22歲至29歲之間。他們中有九成人是童年時曾被稱為家中「小太陽」「小皇帝」的「80後」。
  • 北京蟻族聚集地唐家嶺「變身」 村民:分到7套房
    2009年底,本市啟動50個重點村改造,這也是近年來本市規模最大的城鄉結合部改造工程。經過3年多的努力,50個重點村中已有48個村回遷安置房開工建設,16個村竣工並陸續回遷。  50個重點村中,曾被稱為「蟻族」聚集地的海澱區西北旺鎮唐家嶺村最受社會關注。3年時間裡,唐家嶺從一個髒亂差的城鄉結合部村莊變成了現代化的城市社區,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北京「蟻族」新聚集地:出租房屋九萬兩千多間
    北京就業機會比較多。  電影《唐家嶺片段》:  通知,對唐家嶺地區內的房屋進行騰退拆除。  解說:  拆了唐家嶺,他們又出現在了北四村,面對眾多來京打拼的年輕人,一個城市又該如何讓他們安頓?  北四村應屆大學畢業生租戶:  我們要主在哪兒?市中心,我們要留在哪兒?地球,北京。
  • "蟻族"全國規模達百萬 生活之下生存為上
    「蟻族」,大學畢業生聚居群體,被稱為繼農民、農民工、下崗工人之後出現在中國的又一群體。之所以把這個群體形象地稱為「蟻族」,是因為該群體和螞蟻有諸多類似的特點:高智、弱小、群居。據統計,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萬「蟻族」。上海、廣州、西安、重慶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蟻族」,在全國有上百萬的規模。
  • 「蟻族」研究學者:蟻族比我們堅強得多
    北京北五環外唐家嶺村被稱為大學畢業生聚居村,與上地信息產業基地和中關村軟體園只有一路之隔。當地聚集了5萬名以上外來人口,包括1.7萬名大學畢業生。爭論中,許多人建議畢業大學生不要留在大城市當「蟻族」,應該去二線、三線城市工作;也有媒體評論說,「蟻族」不應得到社會過多的同情和關注。對此,「蟻族」們怎麼評價?「蟻族」的研究學者廉思的看法又是如何?2010年春節期間,本報記者跟隨廉思前往著名的「蟻族」聚居地——北京北五環外唐家嶺村,並在行程中與廉思再次長聊。
  • 走近蟻族:一群有旺盛生命力直面生活壓力的人
    編者按 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廉思主編的《蟻族——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讓北京海澱區西北旺鎮唐家嶺村成為中國最著名的一個「蟻穴」,他將自己所研究的這個「高知、弱小、群居」的群體稱為「蟻族」,也同樣使他們成為今日中國最具話題性、最受關注的群體之一。
  • 北京蟻族聚居村擬建白領公寓 五萬蟻族或遠遷
    來自海澱區政府的消息稱,唐家嶺整體改造方案已制定完成,近期有望啟動。唐家嶺是北京50個市級掛帳整治督辦重點村(點)之一,這個不足三千村民的村落居住著近五萬名被稱為「蟻族」的外地戶籍大學畢業生。去年11月15日,北京市委常委趙鳳桐首次以海澱區委書記的身份公開亮相就到了西北旺鎮唐家嶺村,對唐家嶺地區總體整治及舊村改造工作進行調研。
  • 大城市夢與大城市病 數萬"蟻族"無處安放的青春_網易教育
    核心提示:記者調查發現,東半壁店村、西半壁店村和史各莊村,這三個村連在一起,與京藏高速緊緊相連。這裡公共運輸較為方便,至少居住了15萬人,其中多數是剛畢業的各地的大學生,他們被形象地稱為「蟻族」。
  • 唐家嶺蟻族聚集地
    唐家嶺蟻族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