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收到的15萬欠款轉眼就沒了 兩口子為還債務,剛還錢又設計偷出

2020-12-22 北青網

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楊清 記者 劉瀏) 2019年10月1日一大早,袁女士心心念念的欠款終於在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調解協議下拿到了,此時的她卻萬萬沒想到,自己籤了收條後,裝著15萬元的錢袋子卻不見了!

2019年9月25日,陳某和袁女士經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達成調解協議,他們之間15萬元的借貸糾紛由陳某分期償還給袁女士。可是陳某無力償還,也不願還錢,為逃避債務,陳某左思右想,真給他想出一個「萬全之策」。

他向妻子李某提出,先想方設法籌集15萬元給袁女士,等騙得袁女士的收條後,再趁機將15萬元現金偷偷拿回。李某同意了。於是接下來的一周時間裡,李某向父親李志強借款9萬元,聲稱想盤店,等她把店盤下來賺到錢了就還給其父親。陳某則使用信用卡透支了5.6萬元,並通知朋友小張將於10月1日去小張家取回欠款4000元。

2019年10月1日早,陳某攜帶14.6萬元現金,裝在藍色布袋內,並租賃一輛共享汽車,打電話給袁女士表示要還錢。陳某開車到袁女士所居住的小區樓下接到袁女士,聲稱還要到朋友家拿剩下的4000元錢,遂開車到小張家中,拿取現金4000元。後陳某返回汽車,將共15萬元現金交給袁女士,袁女士坐在副駕駛簡單清點現金後,隨手將袋子放在正副駕駛之間的中控臺,陳某提出要袁女士寫收條並錄視頻為證。後陳某假裝到後備箱找紙筆,順便將錢袋取走放到後備箱。為了不讓袁女士關注自己的行為,陳某站在車後路邊方便,袁女士只得低頭寫收條,陳某趁機將錢袋扔在路旁的草叢裡。

此時,李某已按約定提前到達小張家附近路邊等候。陳某將袁女士清點鈔票和寫收條的視頻、照片發給李某後,駕車離開,並按喇叭提醒李某。正在不遠處等候的李某隨後從草叢中取得錢袋,按陳某事先安排,將其中6萬元存放在母親處,其中6萬元暫存在朋友處,另3萬元藏匿於家中。

陳某和袁女士離開後,準備一起去吃早飯並存錢。陳某謊稱去將租車先還了,讓袁女士先上樓,袁女士在飯店樓上左等右等不見人影,原來陳某已伺機脫身。袁女士聯繫陳某要求他交還現金,陳某卻一口否認,並說錢已經給她了,收條都已經籤了,還有視頻為證,債務已經結清。袁女士無法只得報警,陳某和袁女士一起到派出所接受調查,在真相面前經不住拷問,最終承認了自己夥同妻子李某將欠款偷走的事實。2020年4月2 日,淮安市清江浦區人民檢察院對陳某、李某以詐騙罪依法提起公訴。

責任編輯:張琳(EN049)

相關焦點

  • 2020新規:以下幾種欠款不用還,別傻傻的還錢了!
    俗話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可是有一些投機分子,鑽了法律的空子,在不平等的條件下,籤訂了一些借貸協議,讓借款人痛不欲生,而根據國家發布的法律,已經明確地指出有部分欠款是不用還的。因此,為了規範民間借貸的亂象行為,在近日,最高法院修訂了民間借貸利率規定,放棄了之前的年利率24%和36%的「兩線三區」規則,取而代之的是浮動利率機制,即為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4倍。
  • 2020新規:以下幾種欠款不用還,別傻傻的還錢了!
    俗話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可是有一些投機分子,鑽了法律的空子,在不平等的條件下,籤訂了一些借貸協議,讓借款人痛不欲生,而根據國家發布的法律,已經明確地指出有部分欠款是不用還的。因此,為了規範民間借貸的亂象行為,在近日,最高法院修訂了民間借貸利率規定,放棄了之前的年利率24%和36%的「兩線三區」規則,取而代之的是浮動利率機制,即為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4倍。
  • 「今收到…」因收條寫了個「今」字,5萬欠款要不回來了
    陳杰當天打了一張收條,寫明「今收到田景還款15萬元整,陳杰,2016.10.13」。隨後,田景便不再還錢給陳杰,並且並不承認自己還有5萬元欠款未還。無奈之下,陳杰將其告上法庭。兩人都承認收條的15萬元分成兩個部分,有10萬元是田景當天以信用卡的方式支付給陳杰的。
  • 信用卡欠4萬多,還10萬元後還是欠款,女子:要怎麼才能還錢?
    導讀:信用卡欠4萬多,還10萬元後還是欠款,女子:要怎麼才能還錢?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各種銀行卡,為了避免攜帶大量現金,我們會把錢存到銀行卡裡。為了方便了一些急用錢的用戶,銀行推出了信用卡,可以先錢用,然後在規定的時間內把錢還給銀行。
  • 老子欠錢不還死亡,兒子為不還錢放棄繼承,行得通嗎?
    案情:大牛是個混子,整天渾渾噩噩地活著,還欠了鄰居狗蛋20萬賭債,唯一的一點財產就是那三間破瓦房。兒子翠花也是恨死了大牛,整天想著分家,一方面是確實和大牛過不下去了,另一方面,大牛的生命期限也快到了。翠花想著分了家,以後父親的賭債就不用自己還了。誰知分家前一天,大牛忽然酒後猝死。債主狗蛋等喪事結束,立馬趕到翠花家中要求還錢。翠花不還,兩人大打出手。
  • 幫朋友辦信用卡,卻背上百萬債務!律師:得還
    原來,兩年前,他用自己的身份證幫同事辦了8張信用卡,而同事肆無忌憚地刷卡,刷出高額債務卻無力償還,100萬元的債務掛在了他的名下。面對如此巨額的債務,張先生不知所措。對此,律師認為,這跟出借信用卡是一樣的道理,張先生必須承擔欠款的後果。投訴 幫別人辦信用卡 自己債臺高築據張先生講,他與這名同事關係很好。
  • 幫朋友辦信用卡,卻背上百萬債務!律師:得還!
    原來,兩年前,他用自己的身份證幫同事辦了8張信用卡,而同事肆無忌憚地刷卡,刷出高額債務卻無力償還,100萬元的債務掛在了他的名下。面對如此巨額的債務,張先生不知所措。對此,律師認為,這跟出借信用卡是一樣的道理,張先生必須承擔欠款的後果。 投訴 幫別人辦信用卡 自己債臺高築 據張先生講,他與這名同事關係很好。
  • 欠款1050元不還,拘留15天、罰款500元。
    總以為就金額小,你還真來執行我啊!執行不過是走過場。這反映了很多當事人老賴的心聲。解決執行難,不論金額多大,都要執行。本期《法律實務講座》龔俊峰律師為你帶來這樣一個案例,欠款金額1050元。就遲遲不來法院,拖著不還。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案例吧!
  • 欠債也不必還錢?有七種情形的債務,國家規定不用還
    張三向某小貸公司借款12萬元,利息為12%,約定一年還本付息,每月還本金1萬元,一年的利息是1.44萬元。這個條件咋一看,也沒有什麼問題,也是符合國家規定的,但是,這個時候的小貸公司可能就會給借款人挖了一個「坑」。小貸公司先要求借款人從借款本金中支付利息,這樣借款人實際到手的借款10.56萬元,但是以後卻仍然要求借款人還12萬元本金。最後綜合算下來,借款人實際借款利率為24%,比名義利率高出一倍。
  • 起底「反催收」:誘導催收人員違規,惡意投訴、耍賴拖延償還欠款
    簡單來說,如果債務人沒能通過與銀行客服協商的方式達成分期還款的目的,則這些諮詢公司將以代理人的身份幫助債務人上法庭解決問題。涉及到收費,幾家諮詢公司給出的共同方案是,依照債務人欠款總額,按比例收取代理費。不過,在此之前,債務人要支付500元誠意金。幾家公司諱莫如深的是,與銀行打交道的過程。他們均表示「銀行有關係」,但至於是什麼樣的關係,則避而不談。
  • 月薪5000,負債10萬,剛畢業大學生曬出欠款清單,令人崩潰
    女孩月薪5000,負債10萬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前幾年都由父母養著,怎麼會欠錢?應該是無債一身輕的狀態啊。但是,事實情況令人意想不到,他們的負債,可能比一些中年人還多。在一檔節目裡,一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曬出了自己的欠款清單,剛剛畢業的她,擁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每個月工資接近五千。然而,第一個月的工資還沒有拿到手,她就已經負債纍纍,欠下了10萬的金額,這份欠款清單,令旁邊的人感到崩潰。
  • 為還巨額債務 年輕廠長以銀行存積數為名詐騙千萬
    為還巨額債務 年輕廠長以銀行存積數為名詐騙千萬 至2013年底,欠款本息已達到1000多萬元。「我自己還有600多萬元的欠款收不回來。」潘某說,由於經濟大環境欠佳,與他合作的廠家破產的破產、跑路的跑路,欠款收不回來,工廠經營難以為繼。  2013年底,被債主逼急的潘某萌生出了一個想法——以在銀行存積數用於貸款的名義詐騙,用騙來的錢還債,解燃眉之急。
  • 欠款人突然死亡,債務會不會一起消失?
    欠款人胡家源突然死亡,讓手握41萬元借條,還未收回分毫本息的隋勇方寸大亂,遂狀告欠款人的四位至親替逝者償還付息,卻得到放棄遺產繼承的回應。欠款人突然死亡,債務會不會一起消失?俗話說「人死債消」但是也有「欠債還錢」「父債子還」的說法。現實生活中,債務人雖然死亡,但是其財產仍然存在,並沒有完全消滅,可向其繼承人或配偶追討未完的債務。根據《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繼承人應當在繼承遺產範圍內,償還債務人生前所欠債務。
  • 離婚協議寫了債務AA 前妻欠債去世她的債誰還
    但是上個月,有人找上門來要他還債,這5萬元的欠款是前妻8年前借的,那時老張和她還是兩口子。 離婚前妻子欠債債主要丈夫還錢 老張說,2005年4月,他的前妻向林先生借了5萬元。2007年11月,老張和前妻離婚了。去年10月,前妻因病過世,不過借款一直未償還。今年4月,債主林先生得知消息後,拿著借條向老張追債。林先生認為,借錢時老張和前妻還是兩口子,這筆債要算夫妻共同債務。
  • 起底「反催收」:收3980元後培訓專業話術、激怒誘導催收員、耍賴拖延償還欠款
    在線上,張蒙們在社交軟體中宣傳能為逾期貸款人提供「逃債」機會。線下,他們隱藏在重要商圈的寫字樓裡,提供「法律諮詢」服務。但這無法掩蓋「反催收」處於灰色地帶。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刑事辯護部主任彭逸軒認為,「反催收」既與我國的制度設計不符,也與我國提倡的社會風氣不符,「欠債還錢原本就是沒有爭議的價值觀。」他稱,「反催收從事的活動顯然不在法律規定的金融服務之列。」
  • 偷!還!偷!還!偷!還!偷!還不了了……
    1月15日下午3點,相城區望亭鎮某包裝公司財務人員張某報警,稱公司保險箱被撬開過,裡面原本用於發工資的兩萬元現金不翼而飛,懷疑是被人偷了。接到報警後,相城分局望亭派出所民警立即趕至現場查看,發現保險箱明顯是人為破壞。據張某講,這個保險箱只有在每月的15日發放工資時才會打開,而最近的一次打開保險箱,已經是2020年的12月15日,整整過去一個月。
  • 明明已經還錢了,APP上卻依然顯示欠款!
    有些人的確是還不起錢,但不代表他們就不還錢了,結果網貸平臺二話不說,直接對自己的通訊錄下手。結果債務人本來是想等自己經濟狀況好一點再還的,結果出現了這種事情,一氣之下也就不還了。不過,總有一些人覺得每天面對催收的日子不太好過,所以最後也都忍痛還款,畢竟之前暴利催收已經毀掉了自己的名聲。
  • 2021年這三種債務是違規借貸,負債人可以「欠錢不還」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欠債真的可以不用還?2021年新規實施,以下7類債務視為無效
    不過現在借錢雖然方便,但是也為人們造成了一些隱患。因為某些借貸渠道並不正規,就例如我們所常說的「高利貸」。別人雖然通過向你放款,幫助你解決了「燃眉之急」,但借款所帶來的高額利息,卻「坑害」了你。其實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是不用擔心的。因為當我們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時,有些錢是不用還的。
  • 羅永浩稱6億債務已還款4億,法院證實羅永浩還錢是真的
    昨天晚上,在脫口秀大會總決賽的節目上,羅永浩以自黑嘲諷的形式,講述了自己從2018年負債並「真還錢」的故事。羅永浩表示背負的6個億債務,目前已還清4個億,而且在線預測剩餘的部分將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還清,引發眾人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