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臺灣省高雄港

2020-12-18 中國港口網

高雄港,位於臺灣島西南岸部主要工業區內,處於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交匯之處,是美歐亞海運的必經之道,海運網絡遍及五大洲,航線130餘條。

高雄港作為中國臺灣省內最大的港口,集商業、軍事、造船業、工業和漁港於一體,並憑藉其優越的區位條件和自然水深,成為了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全球性貨物集散中心和貨櫃運輸港,承擔了全臺近2/3的貿易運輸量,為臺灣省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圖1 高雄港位置

圖片來源:Google maps

臺灣省經貿現狀

臺灣省,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域,西面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臨巴士海峽,東邊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臺灣省人口約2360萬,佔地約3.6萬平方公裡,由臺灣島在內的80多個島嶼組成。

上世紀60年代臺灣省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迅猛發展,一躍成亞洲四小龍之一。1990年,臺灣省人均GDP由1970年的393美元上升至8325美元,正式躋入發達經濟體行列。

進入21世紀,全球經濟出現動蕩,中國大陸經濟逆勢騰飛,大量臺商、臺資、技術人才湧入內地,與此同時臺灣當局與大陸內地政治摩擦不斷,錯過了大陸經濟增長的「順風車」,臺灣省經濟發展出現瓶頸期,增長緩慢。據臺灣省貿易局數據,2019年臺灣省GDP總量為6114.5億美元。

圖 2  臺灣省GDP(2008-2019)(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knoema資料庫

01、臺灣省進出口貿易

根據臺灣省貿易局統計,2019年全年,臺灣省進出口累計值為5896.1億美元,同比下降0.39%。其中出口3046.5億美元,同比下降1.1%,進口2849.6億美元,同比增加0.33%,貿易順差196.9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7.4%。

圖 3 2019年臺灣省進出口貿易額(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臺灣省貿易局

從進出口商品種類來看,2019年臺灣省前四大出口商品是機電產品、礦物產品、核子反應器及附件和精密儀器,出口貿易額分別為856.0億美元、477.1億美元、453.8億美元和131.8億美元。

臺灣省前四大進口商品為機電產品、核子反應器及附件、塑膠製品和精密儀器,進口貿易額分別為1588.9億美元、459.2億美元、211.8億美元和168.9億美元。

02、大陸與臺灣雙邊貿易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2019年1月-12月,中國大陸與臺灣省雙邊貨物進出口總額為2280.8億美元,同比增長0.8%,佔臺灣省2019年貨物進出口總額的38.7%。

其中,臺灣省向中國大陸出口1730.0億美元,同比下降2.6%,佔臺灣省全年出口總額的56.8%,主要出口商品為機電產品;

從中國大陸進口550.8億美元,同比增加13.2%,佔臺灣省全年進口總額的19.3%,主要進口商品為機電產品。

臺灣省對中國大陸貿易順差為1179.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6%。

圖 4 中國大陸與臺灣省雙邊貿易額(2013-2019)(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高雄港

高雄港原稱打狗港,1858年便開口通商,經過150餘年的發展,如今已穩居臺灣省第一大港。

高雄港港口貨櫃吞吐量約佔臺灣省貨櫃吞吐量七成、貨物吞吐量約佔整體六成,進出港旅客人數排名臺灣省第三,僅次於基隆港和臺中港。

近些年,受到臺灣省經濟轉型和中國內地港口迅猛發展的影響,高雄港吞吐量略有波動。高雄港在2018年Lloyd’s List全球貨櫃港口中排名第15位,2019年高雄港貨櫃吞吐量為1043萬TEU,與去年基本持平。

該港散雜貨裝卸則以鐵礦砂、石油、生鐵、原油、煤炭為主。

圖 5  高雄港貨櫃吞吐量(2014-2019)(單位:萬TEU)

數據來源:https://kh.twport.com.tw

01、港區

高雄港所在灣區是一片狹長的海峽,總長12公裡,寬1至1.5公裡,港區面積17736公頃,其中陸地面積1871公頃,水域面積15865公頃。

港區現規劃有苓雅商港區、蓬萊商港區、鹽埕商港區、中島商港區、前鎮商港區、小港商港區、中興商港區、大仁商港區、大林商港區和中油、中鋼、大林發電廠區。還有一些零星分布的漁港、造船廠與修船廠等等。

02、航道

高雄港從西北向東南呈長條狀,有2個進出航道,分為第一港口和第二港口,進出航道總長18公裡。

第一港口在港區西北側,由打狗山和後旗山對峙而成,最大水深12.5米,寬130米,航道有效寬度98米,可容納3萬噸級船舶通行;

第二港口在港區南側的「紅毛港」附近,最大水深17.6米,寬250米,航道有效寬度183米,可容納15萬噸級船舶通行。

港區水域錨地2處,設浮筒泊位19組,可泊萬噸級以上船舶19艘,其中有4組卸油浮筒,分別可泊15萬噸級和25萬噸級巨型油輪。港區錨泊地可同時供152艘船舶靠泊。

03、碼頭設施

高雄港現有碼頭124個(作業碼頭84個,非作業碼頭40個),全長28853米。

其中,散雜貨碼頭23個,每日作業量77280噸;散裝穀類碼頭2個,每日作業量19200噸;貨櫃碼頭26個,平均每日作業量51480TEU;大宗貨碼頭16個,每日作業量28800噸;客運觀光碼頭20個;軍艦、港務、工作碼頭25個。

另有倉庫69個,容量93.6萬噸;露天堆置場12處,總容量41012噸。

圖 6 高雄港平面示意圖

圖片來源:https://kh.twport.com.tw

高雄港未來發展

隨著全球海運市場的演變與中國大陸港口的快速崛起,以海上運輸為主要經貿活動的臺灣省受到了較大影響。

為了維護臺灣省作為亞太地區海上運輸重要樞紐的競爭力,臺灣省推出了「臺灣國際商港未來發展及建設計劃(2017年-2021年)」,對基隆港、臺中港、高雄港、花蓮港、臺北港和蘇澳港分別賦予了發展定位。其中,對高雄港賦予的定位是:洲際貨櫃樞紐港、智慧物流運輸港、客運及觀光遊覽港

為了達成所賦予的定位要求,臺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制定的發展對策如下:

圖7  高雄港發展對策

其中,為了進一步提升高雄港大型貨櫃樞紐港的競爭力,高雄港已於2019年12月完成了臺灣省近期最大的港灣建設填海造地工程——「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工程計劃」。

該工程建設了長度為6810米的外廓防波堤、總長6721米的碼頭岸線並填海造地422.5公頃。

該場地計劃建設19個深水碼頭,包括5個總長2415米、水深18米的新式深水貨櫃碼頭,可為18000TEU級貨櫃船提供靠泊作業,預計年裝卸量超過400萬TEU;

10個深水石化碼頭,總長2710米,水深16-18米,可供中油公司重新建立南部儲運中心,進一部提升競爭力;

4個深水散雜貨碼頭,總長2710米,水深16米,可提供中島港區部分散雜貨碼頭業務遷移至此,便於高雄港舊港區土地轉型再利用。

本文由中國港口網www.chinaports.com

特約上海海事大學張輝、周鑫、沙梅獨家提供

參考文獻

[1] https://cus93.trade.gov.tw

[2] https://cn.knoema.com/atlas/中國臺灣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4] https://lloydslist.maritimeintelligence.informa.com/one-hundred-container-ports-2019

[5] https://kh.twport.com.tw

相關焦點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沙特吉達港
    吉達港是沙烏地阿拉伯位於紅海的主要進出口門戶,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海床上密布暗礁的港口,船隻要穿過暗礁中的一個天然的裂口才能進港。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平均海拔665米,地處亞、非、歐三大洲交匯處,是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交匯地帶。是中東最大經濟體,也是世界第18大經濟體。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越南胡志明港
    2017年,越南和中國籤署了關於共同實施「兩廊一圈」和「一帶一路」計劃的合作文件。2019年4月25日-27日,越南政府總理阮春福率團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出席了開幕式、圓桌峰會和高級別會議等活動。阮春福高度評價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各項議題。在越南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越南如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自然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
  • 【學術會議】「『一帶一路』視野下的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會議通知
    由西北工業大學主辦,西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國際合作處、科學技術管理部共同承辦的「『一帶一路』視野下的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會議,將於2017年9月22日-25日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行。本次會議旨在以多學科及跨學科視角,與海內外學者及各界人士共同搭建充滿美好願景的「一帶一路」,促進中國與世界的多元互動,探討與摸索「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與走向,共同面向全球化與「一帶一路」進程中的挑戰與機遇。
  • 「一帶一路」讓東南亞這些港口成為耀眼「明珠」 | 「一帶一路...
    港口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節點,港口行業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有著獨特優勢。泰國曼谷港相關閱讀:「一帶一路」視野中的泰國曼谷港曼谷港由泰國港務局負責管理和運營,海運航線可達中、日、美、歐和新加坡等地區和國家。
  • 獨家丨北京外國語大學顧佳贇:「一帶一路」倡議在柬埔寨
    原創 關注發展的 中國一帶一路網柬埔寨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最早的參與者和踐行者之一。近年來,中柬兩國在政治互信、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既為「一帶一路」合作樹立了樣板,也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鑄就了典範。
  • 建設「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基地濱州該幹些啥「一帶一路」國際人才...
    會上,圍繞濱州目前在「一帶一路」國際發展中人才建設方面的進展和需求,以及如何在濱州展開「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等主題進行了集體研討。 此次研討會由濱州市國際人才交流協會、UWEE歐美亞教育聯盟主辦,濱州市高新高級中學承辦,山東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濱州醫學院和濱州學院協辦。
  • 獨家:「一帶一路」與拉美十國調研報告
    2018年1月,在智利召開的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拉共體)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並發表了《「一帶一路」特別聲明》,正是在中拉《「一帶一路」特別聲明》裡,將「一帶一路」倡議視為中國與拉美之間「為實現互利合作而搭建的新的平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一帶一路」將「為中拉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注入新的活力,開闢新的前景」,拉丁美洲地區被王毅部長稱為「一帶一路」的「重要參與者」。
  • 「一帶一路」英語怎麼說?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5月14日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的英語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注意,沒有one這個單詞。「一帶一路」不僅著眼於中國自身發展,更是以中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正如習近平強調:「一帶一路」建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 獨家丨海南大學梁海明:粵港澳大灣區要為「一帶一路」建設做好兩件事
    原創 攜手進步的 中國一帶一路網 收錄於話題#獨家專訪8個▲ 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近日,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到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對「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關內容進行解讀。
  • 《「一帶一路」手冊》英文版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
    「一帶一路」建設以基礎設施建設先行,進而帶動產業轉移,既契合「雁陣模型」這個一般發展軌跡,也為中國自身的梯度發展實踐所證明。劍橋大學中國中心主任、教授彼得·諾蘭彼得·諾蘭 (Peter Nolan )從歷史視野闡釋了「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和重大意義。
  • 聯合國視角中的「一帶一路」
    之後,程小林先生將「一帶一路」放置在聯合國的視角下,給我們解讀了「一帶一路」給整個世界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帶一路」打造生命共同體   在全球一體化加速的21世紀新時期提出的「一帶一路」偉大戰略構想,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也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
  • 長江商學院 MBA獎學金| 一帶一路獎學金
    【MBA中國網訊】長江商學院 MBA「一帶一路」獎學金現已開始接受報名!歡迎所有致力於或計劃為「一帶一路」事業做出貢獻的年輕才華加入CKGSB,與全球商界精英學習,共同打造「創新的絲綢之路」!
  • 注重「一帶一路」中的軟實力建設
    注重「一帶一路」中的軟實力建設 2017年03月20日 08:5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記者 李玉 查建國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高雄港的興衰
    經過150餘年的發展,高雄港穩居臺灣省第一大港。從地圖上看,它西臨臺灣海峽,南接巴士海峽,位於西太平洋航線屬樞紐位置,無論是到大陸、日韓、東南亞都很方便,可以說區位優勢明顯。今天星星回顧近四十年高雄的興衰發展過程,期望能管中窺豹,從時和勢的角度,尋找到一些歷史的啟示。
  • 《「一帶一路」手冊》在英國發布
    劍橋大學中國中心主任、教授彼得·諾蘭 (Peter Nolan )從歷史視野闡釋了「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和重大意義。諾蘭認為,深化中英學術合作恰逢其時,本次研討會是深化學術友誼的良好開端,希望以此為契機,增進中西方的理解。彼得·諾蘭表示,當下世界正面臨「十字路口」,人類文明正面臨「十字路口」,中西方增進交流理解與文明互鑑將對世界發展趨勢產生關鍵影響。
  • 2017策馬「一帶一路」國際翻譯峰會在京舉行
    2017年11月26日,由策馬集團(聯合國最高級別翻譯服務供應商)獨家主辦的2017策馬「一帶一路」國際翻譯峰會在北京好苑建國酒店隆重舉行。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姚斌在題為《全球坐標和新時代中的口譯員培養》及《「一帶一路」建設所呼喚的語言服務》的討論環節發言
  • 小學生參與「一帶一路」把家國情懷種在心中
    2013年,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而今,「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四年多來,各國合作不斷開花結果。2016年7月13日,經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教育部正式印發了《關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通知》,明確提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加強合作、共同行動,既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人才支撐。朝陽區實驗小學以此為契機啟動了「一帶一路」手拉手,「一班一國」看世界學生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到「一帶一路」實踐學習中。
  • 獨家丨復旦大學黃仁偉:未來30年,「一帶一路」真的會改變世界
    原創 開放合作的 中國一帶一路網 收錄於話題#獨家專訪4個近日,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到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通過採訪的形式,對「一帶一路」相關的重要內容及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 關注丨共建「一帶一路」 柬埔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他表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提高了柬埔寨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柬埔寨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的踐行者: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2016年6月,柬埔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在金邊皇家大學成立,佔達利·尼克擔任中心主任。「柬埔寨有句諺語:『花朵需要授粉才能結果,樹木需要澆水才能成長。』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共建『一帶一路』對柬埔寨的重要性。」
  • 全球媒體如何優雅地報導「一帶一路」
    中央+地方:「一帶一路」兩級報導陣營國內圍繞「一帶一路」的媒體報導,總體可分為國家隊和地方隊兩大陣營。國家隊憑藉著豐富的資源紅利,展開聲勢浩大的「一帶一路」報導衝鋒戰。1、優勢互補,建立媒體聯動陣營2015年的「一帶一路」報導進程,新華社除了利用自身資源布局紙媒、網站、移動端、微信端之外,還與騰訊新聞展開獨家網絡合作,雙方集成平臺+資源優勢,重走絲綢之路經濟帶,探訪新政策背景下的國內外省市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