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1860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6月16日晚,北京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1場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
即時起,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至二級,並相應調整防控策略。
會後不久,首都教育局發布通知,緊急叫停複課:
基礎教育階段(中小學各年級)從6月17日起,一律停止到校上課,同時做好線上教學的無縫銜接,初高三年級也同步恢復居家線上教學。
學前教育階段從6月17日起,已復園的大班幼兒一律停止來園,全市各類型幼兒園均不再開園。
各在京高校(含高職)從6月17日起,學生停止返校。
各中等職業學校參照基礎教育階段執行。
校外培訓機構繼續暫停線下課程和集體活動。
疫情給線下教培機構帶來的陣痛時間,被無限拉長,這次喊停的不只是複課工作,還有教培機構剛燃起的信心。
擺在這些教培機構前無非兩條路,轉手,轉型。
現金流是機構的命脈,這個階段能把控住現金流,比去尋找利潤重要得多。
撐不下去機構,妥善處理好學員、安置好員工,及時止損,不要最後撐不下去,給人留下倒閉不退款的壞印象。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轉手了機構,留下好名聲,校長們做哪行還不是東山再起。
其實不單單是教育行業,最近這種倒閉、跑路的現象太多了。在大家都難的情況下,還有用戶願意相信你,買你的課程,那就不要辜負他們的信任。
教培機構要提前做最壞的打算,按現在的情況,如果預測在未來6個月內機構還不能轉危為安,就不要硬撐著,免得到時玩消失,留下學員維權無門。
想要撐下去,現在也只有轉型線上這條路,相信這句話教培機構已經聽了無數次,但線上教育,就是目前線下機構的生命延長線。
可能有的老師會說,對線上教學陌生、沒經驗,那就多學多練,相信我們的老師也都是從第一節見習課慢慢熟練起來,擺在眼前的線上教學,無非又是一節實習課堂。
同時也可以去看看,那些已經上手線上教學的老師是怎麼做的,自己再動手實操;面對直播鏡頭不知道怎樣自如上課,那就從最簡單的錄播課開始,一遍遍磨課;不知道如何包裝課程、營銷課程,網上也有許多成功案例、工具等著老師們去學習使用。
總之,轉手、轉型都需要勇氣,機構真的需要為未來做思考。
如果打算轉型求生存,建議機構做好以下三點:
1.不亂陣腳,做好後續運營
雖然複課被喊停,但機構絕不能自亂陣腳,該繼續的節點運營工作還是得繼續。
比如今年的618,機構可以嘗試延長年中大促時間,將整個六月都作為年中的活動月,刺激學員消費;還有接下來的父親節、端午節,這些放在之前都是重要的招生、售課營銷節點,不要因為線下無法開展工作就暫停運營腳步。
換成線上的活動形式去運營,不僅能降低成本,還能面向更廣的目標群體。藉助節日自帶的熱度,再結合類似美閱教育營銷工具中的優惠券、優惠套餐、拼團等工具,通常都會有意外的收穫。
2.服務老客,嘗試線上招生
在不能進行線下招生的這段時間,老客就是我們的主要售課對象,機構不用通過地推,不需要在推廣上花費較多成本,就能獲取線索,對老用戶前期的服務經驗,還能給老師提供準確的判斷標準。
做老客維護,需考慮以下三點,一是否對老客有較高頻次的關懷,二是否對老客提供適當優惠,三是否對老客進行過續班前的鋪墊:
往期:【招生太難?換個方向追回疫情期間的損失!】
在做好老客維護之餘,機構還要勇於嘗試線上招生,常見招生方式包括自媒體營銷、社群營銷和朋友圈營銷,其中最容易上手、成本較低的就是微信生態圈的社群運營:
【為什麼你的招生群總是死氣沉沉?】
【這樣發朋友圈,學生家長追著你買課】
(*可到主頁查看社群運營具體實操)
3.選擇工具,打磨線上課程
在這場大考中,不乏努力求生存的機構,他們找對了工具,並願意一遍遍打磨課程,因為他們知道,不論線上教育還是線下教育,都只是教學的方式,最終都是為教學質量和效果服務。
對大多數的中小型線下教育機構來說,在專業的服務商幫助下,快速搭建自己的線上教育平臺,無疑是最好的出路,不僅能快速上手使用,還無需自己開發維護,最多三天時間就能實現課程的平移,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美閱教育也將推出免費成長營,幫助教培機構實現線上化,也將幫助機構們賣出第一節線上課,老師們可以到公重號留意我們的成長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