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2020-07-30 頂思TopSchools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暑期已至,伴隨著炎炎夏日的還有如火如荼的教育培訓機構。經歷了超長寒假後的家長們紛紛把孩子們送進了培訓機構玲琅滿目的暑期班。大樓裡有人來人往的,重新「火」起來的培訓班,也有人去樓空,「活」不下去的空房子。

過去的150天可以說是線下教培機構的至暗時刻,值得慶幸的是,他們有的努力「活」了下來,才讓我們看到了今天「火」的景象。

文 /編| Jade

7月15日晚上,位於寧波江北區的魔聲堡少兒英語培訓中心突然關門,教師和家長找不到負責人,引發了最新一期的培訓機構跑路事件。

雖然直至目前為止,還未能確定江北魔聲堡少兒英語培訓中心負責人的跑路是否受疫情影響,但這半年來,確實有不少大大小小線下教培機構因為疫情的原因相繼倒下……

2月,專注於IT技術培訓的北京兄弟連創始人李超在微信公眾號中發布《致兄弟連全體學員、員工、股東的一封信》,成為了疫情期間倒下的第一家教育培訓機構。


3月,趣動旅程宣布破產,公開信中提到,公司上半年將完全沒有收入。


6月,華特迪士尼英語培訓(上海)有限公司官方微信「迪士尼英語」發布了《致迪士尼英語學員及家長的一封信》,告別了中國市場。

此外,還有北京海澱黃莊無數空蕩蕩的辦公室。

根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發布的《疫情期間培訓行業狀況調研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有近一半的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同比營收減半。

在《K12教育培訓機構疫情影響情況調查報告》中,更是有85%的機構表示疫情讓機構受重創。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面對疫情期間全國學校和教培機構停課現象,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曾坦言,上百萬寒假班的學生無法上課,如果新東方全部停課退費,就只能關門大吉。

中小機構則更不用說,若是此前毫無線上經驗,品牌在線下無營業、線上高投入的情況下,更易陷入兩難境地。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這段時間裡,有的線下教培機構因不堪重負倒閉了、有的則如魔聲堡江北店一樣「跑路了事」,但也有一群懷揣著夢想的中小型線下教培機構的負責人們,嘗試著活下來,為了學員、為了員工、為了自己、也為了教育……

導演金宇就採訪了這樣一位中小型教培機構的校長,拍攝了一部教培行業的紀實短片。校長的名字叫金昊,經營的是線下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這部名為《活》的紀錄片向我們真實地展現了一位北京中小型線下教培機構校長的真實生存現狀...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時代的一粒灰,線下教育培訓的三座山

2020年1月,新冠疫情在中國爆發。

疫情期間,為了避免人群聚集感染,教育部規定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一律停課。隨著疫情的好轉,全國各地開始逐步複課,但培訓機構的複課時間是最晚的,在幼兒園複課之後。

如四川綿陽、江蘇海安、甘肅四川這樣一些疫情控制較好的地區的教育培訓機構在4月就開始陸續複課。

但也有如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疫情嚴重的地區直到6才能遞交複課申請。

根據華映資本的分析結果,如果疫情的情況持續1-2個月,對線下教培機構的業務可持續性不會形成重大影響;如果疫情的影響持續到3個月或者更久,將對部分線下教培機構的業務可持續經營形成重大影響。

也就意味著,如若疫情拖延到2個月以上,房租、人力成本、學生退費、收入斷流等因素隨時可能「幹掉」機構。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在紀錄片《活》的開頭,少兒英語教培機構校長金昊就在與員工打電話,溝通薪資問題。

「現在確實比較難,真的比較難」金校長在電話裡,聲音滿是愧疚和無助。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儘管金校長表示不會拖欠員工工資,但這些員工們仍舊沒有辦法放心。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確實,學校都沒有收入了,工資還能如實發放嗎?如若無法如實發放,這些北漂的打工仔們該如何生存呢?

據了解,在疫情期間,很多教育培訓機構能夠支付給員工的工資是以往的1/3,這針對的還是持續在線上堅持給學生上網絡公益課的老師們。

有的教育培訓機構的老師們則直接停工停薪。很多培訓機構的老師們被迫轉業,尋找新的出路。

紀錄片中,曾經坐滿了小朋友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已失去了往日的喧鬧。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沒有坐在座位上爭先恐後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們,有的只是一排排疊起的小椅子,在等待他們「主人」的歸來。

機構的大門已落鎖,上面還有著拖欠的水電費的收據,房租仍舊需要照付……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在金昊跟員工承諾,「我不會因為付不起這點錢跑路」的同時,他也在與銀行溝通貸款事宜,希望能從銀行那再借點錢以順利度過這一「劫」。

與銀行的溝通並不順利,金昊很是無奈,「比較尷尬的是,這不是我自己的資金(鏈)出現問題」。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工資、房租,以及在這部紀錄片中還沒有體現出來的學員退費,是壓在所有教培機構從業者人員身上的三座大山。

在金昊與他母親的對話中,老人坐在陰暗窄小的房子裡,緊皺的眉頭透露出了她對兒子的擔心。

「兩個孩子要養」

「因辦學而拖欠的銀行貸款要還」。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這個局應該怎麼破?

老人說:先活起來。

「活」下去

「活」是當時所有線下教培機構從業人員的想法。學校要「活」、員工要「活」、這個行業也要「活」。


合作

金昊的少兒英語教培機構在北京屬於中小型的線下教培學校,和金昊類似的培訓機構,北京還有很多家。

以往這些教培機構都各自為陣。沒想到,因為疫情,他們坐在了一起。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紀錄片中金昊與其它四所教培機構的負責人坐在一起,共同商討如何在不開學、員工離職、學員流失的情況下「活下去」。

五位負責人在剖析了自身的真實情況後,決定通過合作來戰勝這次難關。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五家機構一起抱團取暖,生源合併、教師資源整合。他們從五傷痕累累的小型戰船,組合成了「航空母艦」。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毫無疑問,千人大校的規模將會讓彼此的境遇好很多。但也意味著五位負責人的利益和權利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失。

紀錄片中,一位機構負責人表態:我可以做最大的讓步。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合作促成了,如何整合資源,如何調配老師,如何統籌管理,他們未來的路依舊艱難。

可以說,疫情期間,每一個堅守下來的教培機構,尤其是中小型的教培機構都是真的勇士,是對教育心懷夢想的人。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線上公益課

除了不能開學,線下教培機構還有一個強勁的對手,那就是「網課」。

如果說新冠疫情對線下教培機構而言是一場噩夢,那對線上教培機構而言則是發展的契機。斑馬、騰訊ABC、有道……學前教育、K12賽道的線上教培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免費或者低價試課,比線下課程低得多的課時費和相對完善的線上課程系統,籠絡了一大批的生源。

為了穩固生源,線下教培機構在疫情期間也開展線上課程。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但因為學生的學習環境從與老師在同一個物理空間面對面交流到與老師在虛擬空間上課;老師從可以直接管控課堂紀律到對屏幕後方的學生「鞭長莫及」。

線下教培機構的「網課」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因此,線下教培機構只能通過免費的公益課來穩固生源。也就是說這些機構的老師們在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後,他們的課程是0收費

0收費就意味著0收入。機構沒有收入,員工的工資也成問題。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有很多人質疑,為什麼這些線下教育機構不能轉線上?更有人提出用OMO(Online Merge Offline)的方式實現線上線下的整合。

實際上,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本質上是兩種不同的商業邏輯,前者始終無法解決教學效果的行業難題,只能走量;後者局限於地域的線下場景,只能走質。

更何況,以廉價的課時費和低成本的試課需要強大的資本作背書,而這些恰恰是這些中小型教培機構所欠缺的。

盼望開學的家長們

一方面是面臨巨大生存壓力的線下教培機構,另一方面則是親自上陣教育孩子的無奈家長們。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疫情期間全國範圍都「停課」,但不「停學」。對此,全國所有的學校都在教育部統一的領導下開展了線上課程。

線上課程缺乏集體學習的環境、老師的管束和師生互動。對孩子的自律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

如果說線上授課效果對高年級的學生而言是「差強人意」,那麼對幼兒園、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而言則是「災難」,家長被迫成為了全科助教和課堂紀律老師。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紀錄片有一個片段拍攝的是北京一個普通家庭疫情期間由爸爸輔導兒子學習的日常。

爸爸無奈的話語和小男孩因緊張和無聊而不斷抽動的腳趾,無一不體現了雙方的困窘。

而這是全國千萬家庭的縮影。

據統計,受科目和年齡的限制,能夠在疫情發生後順利開展線上課程的線下教培機構只有45%,他們在線上教授的學員中有70%的學員的年齡在9歲以上。

由此可見,小學三年級以下的線上教學效果欠佳。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在線教育報告也顯示,自主性是影響學習效果的最大主觀因素。

其中,56%的學生/家長認為疫情期間,線上教育並沒有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反而更加青睞於線下教育。

中國有一句老話:孩子是別人教的。也就是說父母沒有辦法或者很難教會自己的孩子。

而線上的教培機構,無論課程設計得多麼精良都無法替代線下教育。對於低齡兒童而言,家長更是必須充當助教才能確保一堂課的順利進行。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在一份對成都家長的調查問卷中,有約三成家長明確表示,當疫情結束後,自己將回歸線下培訓,短時間不會再為網課買單。

紀錄片中的北京媽媽們也分別表達了對線上課程的看法。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無論是更喜歡面對面的授課方式。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還是認為線下課程更有語言環境。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抑或是擔心孩子的視力和對網絡產品的依賴。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都體現了家長對線下教培機構的強烈需求。

諸如運動、樂器、舞蹈等項目,面對面的學習效果是線上課程所無法替代的。即便是英語、繪畫這樣的科目,對於低年齡學生而言,線上和線下的課程效果也完全不同。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更遑論,有的家長讓孩子上輔導班興趣班的存在不完全在於讓他們學習知識,而是有一個安全的地方讓家長放鬆的同時沒有虛度光陰、有所學習。

紀錄片的最後,金昊坐在鏡頭前表示,希望大家可以多給他們一點時間和空間。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無論是員工抑或是家長,都能夠保持一個冷靜理智的心態。

再困難的事情,終究有過去的一天;再嚴重的疫情,總有結束的一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寫在最後的話:

這一場疫情帶來的是全球經濟的停擺,對各行各業都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這段時間國際學校的日子也不好過,耗費了老師大量時間和精力的網課質量備受質疑,不少學校還遇到了家長要求退費的現象。

然而學校的房租要繳、老師的工資要付,滯留海外的外教和外籍學生還無法及時回歸。國際學校的運營成本和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疫情期間,我走訪了不少國際學校,很多學校的防疫工作和線上教學成效可圈可點。

而這背後其實是整個學校團隊加班加點共同努力的結果。我經常在晚上十點和學校老師溝通的時候,對方仍舊在加班。

家長的退費要求未必不合理,畢竟有很多培訓機構跑路劣跡在先。但正如金昊在紀錄片中所說的,希望家長多多理解他們,因為教育行業,沒有足夠的責任心,也不會去涉足。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員工離職、學生退費、疫情下教培機構150天的至暗時刻...

暑假已至,看著有些城市,培訓機構大樓中又重新熱鬧起來的培訓班,看著進進出出的孩子們和坐在椅子上等待的家長們,不禁感到「活下來」真好!

本文配圖為紀錄片《活》的截圖

想要觀看紀錄片,後臺回復《活》


2020的開年是魔幻的,新冠疫情的發生、中美關係交惡。有太多太多的壞消息,各行各業的人都舉步維艱,努力嘗試在這樣一個不穩定(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複雜(Complex)而模糊(Ambiguous)的VUCA時代尋找自己的出路。

如同紀錄片中因為疫情相聚在一起共渡難關的北京5家培訓機構負責人一樣,在這樣一個困難的時刻,國際學校的代表們也可以坐在一起商討VUCA時代的學校治理。

今年10月31日到11月2日,頂思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光復西路2739號)舉辦2020年的RAISE大會,誠邀各位的參與。

相關焦點

  • iEnglish少年讀書會,助力線下教培機構走進春天
    2020年的3月對於線下教培機構來說幾乎是被按下「暫停鍵」,如何以超耐寒的品牌免疫力形成抵抗寒冬的無形屏障成為目前教育行業難題。基於如此現狀,河北唐山的一個線下英文培訓機構的收入卻實現逆勢增長70倍,一時間成為教培機構一夜崛起的典範。
  • 壓在教培機構頭上的三座大山 推翻了?
    「年初我們真是做了最壞的打算,學員退費、員工工資、房租…每一項支出都足以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當時都要瘋了!可又有什麼辦法呢,停課、退費、裁員…每一天都在即將倒閉的恐慌中度過,現在想起來還心有餘悸。」王校長激動地訴說著這半年來的不易。
  • 線下教培機構迎「寒冬」,疫情下教培機構應抓住挑戰和機遇
    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也迎來自2018年整改以來的最大寒流。各大教育培訓線下業務受疫情影響,不得開課,紛紛關閉。學校不開學,線下培訓就不得開課,這是現在線下教培機構的現狀。是就此關閉,還是一個轉機呢?機構轉型線上,看起來是勢在必行,但真的是如此嗎?一、教學是教與學,是老師與學生之間互動交流的過程。但現在線上教育還達不到這個效果,孩子有個天性就是貪玩。線上教育雖然可以解決教學問題,但解決不了孩子是否學習的問題。
  • 線下教培,活過來了?
    其一,被迫停課退費。受疫情影響,國家層面發布《通知》嚴禁培訓機構在開學前開展線下培訓活動,而官方叫停直接從根本上扼殺了線下教培機構的最後一絲幻想,哪怕在此之前這些機構已經預收了部分學費。也就是說,由於疫情管制無法為學生提供教學服務的教培機構只能被迫退費,大規模退費潮迅速產生。
  • Time Out Family 攜手優客工場打造共享教學空間,為線下教培助力
    一場疫情,讓以 「現場體驗」為優勢的線下教培行業遭遇重創。隨著複課時間一推再推,大批線下教培機構陷入困境,一邊頂著退學退費、課銷停滯、現金流枯竭、教職工資和房租的層層重壓,一邊無奈地看著生源流向在線教育。線下教培真的不再被需要了嗎?它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 漫長「休工期」下的線下教培機構何去何從?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2020年開學通知,通知強調,各地開學後,要根據當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嚴格控制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未經省級教育部門批准,校外培訓機構不得擅自開展線下培訓活動。該通知讓經歷了漫長休工期的線下機構再次遭受沉重打擊,教培機構應當何去何從?
  • 80%線下教培機構9月或將迎來倒閉潮,行業面臨痛並快樂著
    挽救不成功,經營堅持不下去,將策劃通過法律手段降低責任或者直接跑路);再次,部分宣布減資(有限公司註冊資本減少,報紙發布需45天),市場監管管理部門預約完成變更登記手續;最後直接宣布破產或直接跑路(不過直接跑路的佔少數)。所以,整個倒閉潮的出現,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現金流出現問題!
  • 區域教培機構探索OMO的切入點分析與能力支持
    疫情當前, 傳統線下教育培訓行業,全面停課已是定局,不論機構大小,都將面臨部分學生退費、春季招生推遲、資金鍊受影響等問題。特別是對於現金流緊張和抗風險能力差的小機構來說,這將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同時,各省的開學日期不斷延後,這意味著學生的周末和暑假將會公立校補課,疫情後線下教學的開展與運營依然面臨極大挑戰。而同時,以在線課堂為核心的在線教育企業卻藉助疫情免費做了宣傳、獲取了流量,加強了在線教育的普及率和轉化率。
  • 疫情衝擊下的教培機構如何突圍?且聽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怎麼說!
    二次疫情對線下教培機構的經濟進行著衝擊,火熱的暑期補課大軍來襲,也並沒有給線下教培機構帶來太大希望。據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統計,從今年2月1日至6月底,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數量為18890餘家,這意味著每天有近百家培訓機構正在消亡。
  • 聚焦後疫情時代線下培訓機構困境,線下教育的背水一戰
    線下教育機構迎來背水一戰的時刻!5月15日,知名英語培訓機構美聯英語被爆培訓中心部分店面關門,存在拖欠員工年終獎、少發工資,及學員退費難等現象。對此美聯英語回復稱,因受疫情影響,公司未能全面複課復工,全面復工後會安排員工考核和獎金的核算工作。
  • 疫情過後,線下教培機構就能安穩嗎?
    ……」、「你們學生要求退費了嗎?……」原本該是教培行業收穫的季節一夜入冬。 線下教培機構的顧慮 1、其實大多數線下教培機構並不是沒有考慮過線上教學,但大多受多種因素影響一拖再拖。
  • 線下教培機構轉戰線上 線上線下結合是未來風向嗎?
    諸多線下教培機構在緊急關頭選擇線上,或藉助外力合作,或自主研發探索,進行轉型,踏入了自己原本不熟悉的線上培訓領域。對他們來說,這是一條別無選擇的路,卻能帶來新的希望。在這過程中,線上線下融合逐漸成為一部分業內人士的共識,或許,也將成為下一個新風向。
  • 線下教培機構如何撐下去?
    各在京高校(含高職)從6月17日起,學生停止返校。各中等職業學校參照基礎教育階段執行。校外培訓機構繼續暫停線下課程和集體活動。疫情給線下教培機構帶來的陣痛時間,被無限拉長,這次喊停的不只是複課工作,還有教培機構剛燃起的信心。
  • 愛學習深耕佛山市場,助力線下教培機構加速OMO轉型
    面對在線教育的衝擊,強化機構本地優勢,實現教研在線化、教學在線化、輔導在線化、管理在線化、營銷在線化的OMO模式,已成線下教培機構的必然選擇。為了更好地幫助本地機構快速轉型教育OMO,以內容和科技為驅動的K12教育供給平臺愛學習深耕佛山市場,為當地機構提供OMO一站式解決方案。
  • 北京教培機構終於要復工複課了!沉寂200天後,心裡五味雜陳
    得知這一消息,北京教培教培從業人員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為什麼這次的復工複課,大家反映那麼激烈呢?那是因為暑期前夜北京爆發的二次疫情,對北京教培行業的暑期招生來了個重創!眾多教培機構出現招新率明顯下降,續費困難,並且部分機構營收腰斬!很多教培機構已處於明顯不穩定、瀕臨倒閉的邊緣!太多的機構,正處在「進退兩難」的困境裡!
  • 開學第一周 北京線下教培機構的復甦
    二、線下教培機構迎來曙光相比家長和孩子的興奮,線下教培機構對於複課的期待還要更加強烈。等待覆課的日子裡,他們度日如年,無時無刻不期盼著線下複課的通知。五道口一美術培訓機構負責人介紹,「我們從年前開始停課,直到上周才複課。
  • 線下教培機構的旺季將在九月回歸
    首先,經過了數月對線上教育的接觸,有一部分家長和學生適應了線上教育的形式並進行了個別學科學習的轉移;其次,經歷了疫情的重擊過後,雖然教育依舊是每個家庭的首要開支,然而經濟能力的普遍下降讓家長們不得不開始考慮減少校外課程的安排;其三,疫情的反反覆覆始終牽動著家長群體的心,在機構們復工複課後,也依舊難以放心讓孩子冒著風險去學習......
  • 知名教育機構人去樓空!多地分校疑似跑路:要去退費嗎
    01疑似爆雷的優勝教育對於重資產、長周期運營的線下教培機構來說,疫情可能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提前預付了培訓費的學生家長將遭受直接損失。在19日傍晚組織的優勝教育和學生家長的協商會上,優勝教育代表黃思宇稱,無法拿出更多的錢解決公司欠薪和家長要求退費的問題,優勝教育給出了一個「二次創業」的解決方案,希望家長額外給留守老師一部分課時費。優勝教育創始人陳昊則在視頻連線中表示,造成如此局面,是在疫情影響下,接了很多加盟商甩過來的「鍋」,希望家長給他一點時間,並承諾自己不會跑路。
  • 巧口英語高培生博士:「戰疫情」,全面檢視教培機構免疫力
    但突發的疫情,線上、線下教培機構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卻是不爭的事實。一場疫情,把在線上課短暫地變成了剛需,線下與線上的優勢與缺陷顯露無遺就如何理解教培機構自身的免疫力,以及疫情對教培行業未來走向的影響等問題,知更鳥記者跨洋連線資深教育人,巧口英語聯合創始人高培生博士,做深度剖析。
  • 全國教培機構一天倒閉近百家!鄭州市場咋樣?專家這樣說
    一項針對2020年2-6月線下教培機構的註銷統計顯示,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相當於平均每天近百家線下教培機構註銷。經營不善、管理不規範的中小教培機構紛紛退出。歷經優勝劣汰和沉澱,鄭州教培市場將迎來什麼樣的變化?會給學生提供什麼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