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各地每年都有教育機構跑路的新聞出現,可一家分校遍及全國的老牌教育機構爆雷,很快便成為全國各地家長群裡話題的焦點,對於一次性繳費至少數千元甚至數萬元的線下培訓機構,我們還能相信嗎?
01
疑似爆雷的優勝教育
對於重資產、長周期運營的線下教培機構來說,疫情可能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提前預付了培訓費的學生家長將遭受直接損失。
近日,多名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布「優勝教育北京總部人去樓空」「多名家長申請退費」等相關投訴信息引發關注。
面對家長和老師的質疑,優勝教育曾於10月17日在官方微博中回應稱,「優勝沒有破產,優勝還在,而且會越來越好。」
然而,前往現場維權的家長發現,公司總部及多個校區已經人去樓空。對此,優勝教育創始人兼董事長陳昊在與現場各校區家長代表視頻連線中表示,由於疫情影響,北京優勝教育現在的營收只有過去的1/4,對大家受到的損失感到很抱歉。他還表示,自己不會「跑路」,優勝教育也不會破產。
而後,在澎湃新聞的採訪中,優勝教育創始人陳昊表示,將盡全力處理,疫情期間堅持不裁員、不降薪,導致資金鍊暫時斷裂,法人變更為母親是為方便貸款。
「我們在堅持了9個月之後,確實是資金鍊徹底斷掉了。」在19日傍晚組織的優勝教育和學生家長的協商會上,優勝教育代表黃思宇稱,無法拿出更多的錢解決公司欠薪和家長要求退費的問題,優勝教育給出了一個「二次創業」的解決方案,希望家長額外給留守老師一部分課時費。優勝教育創始人陳昊則在視頻連線中表示,造成如此局面,是在疫情影響下,接了很多加盟商甩過來的「鍋」,希望家長給他一點時間,並承諾自己不會跑路。
「我們還能相信優勝教育嗎?」對「二次創業」解決方案強烈不滿的家長,他們的訴求是全額退款、一次性付清。
在家長喪失對優勝教育信任的背後,是優勝教育關聯公司北京優勝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10月14日更換法定代表人,公司創始人陳昊退出、唐芳瓊接任。另外,啟信寶顯示,今年以來,陳昊註冊了另一品牌「牛師來了」的系列相關公司。
公司資金鍊是否真的斷裂?家長的退費訴求又如何解決?10月19日,公司北京總部已不見辦公人員身影,只留下一堆雜亂家具的優勝教育能否給出答案?
02
上午上課,下午學校就沒了
「周六孩子正在線上上課,突然通知上不了課了,後來班主任就給我們發學校關停了的信息,並讓我們今天過來總部,有人接待我們退費什麼的,可我們一早來了,人都沒了。」一名繳納了近4萬元學費的家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反饋道。
在大量媒體聚光燈下,優勝教育的問題開始浮現。公開資料顯示優勝教育創辦於1999年,那時陳昊才21歲。2006年優勝公司才整合傳統家教,開創了個性化教育的連鎖模式。
優勝教育董事長 陳昊
很多人在認識並接受優勝教育以前,都是通過優勝教育董事長 陳昊認識這家企業的。2011 年開始,陳昊因在求職節目《非你莫屬》中擔任 BOSS 團成員為人知曉。
他提倡快樂學習,不斷從歐美、東南亞等國家汲取新鮮教育理念,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顛覆式革新,而2016年擔任安徽衛視《少年國學派》個性化教育專家、2017年4月擔任山西衛視真人秀節目《異想天開》創業導師、2017年擔任北京衛視《創意中國》創業導師、擔任天津衛視《臥虎藏龍》創業導師等等社會活動也提升了陳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九年前,陳昊加入職場節目《非你莫屬》,以霸道總裁式懟人逐漸積累了名氣。某期節目中,其曾直接懟其他公司老闆,說得好不如做得好。如今,這句話成為了他的真實寫照。
在優勝教育官網可查看到,目前其在線諮詢業務已無法提供服務。官網仍顯示小學、初高中及素質培育等課程,但當嘗試點擊北京、上海等城市課程的「選班報名」功能時,網頁並無反應。
而全國各地分校當下的狀況,讓人不得不擔心優勝教育未來前景——
上海:家長交了退費申請,沒有下文
記者近日在某點評網站上發現多位家長留言表示「優勝教育(上海)疑似攜款跑路」。
家長聞女士表示,自己女兒2018年起在優勝長寧校區學習。今年8月,決定申請退費(3.7萬餘元),但在提交申請後就沒了進展。
目前,上海校區負責協調退費的工作人員稱,自己也被拖欠工資且聯繫不上任何領導。
四川優勝教育關門,討薪無果退費無門
10月14日上午,在成都市情融路的優勝教育成都雙楠校區外,多位家長告訴央視記者,他們均向該培訓機構繳納了數額不等的校外培訓班費用,可是孩子的課程還未上完,機構卻關門了。
那麼,優勝教育成都雙楠校區現在到底是什麼情況?跟隨著家長們,央視記者前往了該機構。此時的優勝教育成都雙楠校區大門緊閉,室內已經人去樓空。
家長們表示,他們分別向該校區繳納了少則幾千元,多則數萬元的培訓費用,但是截至目前,費用大多還處於未使用完畢的狀態,據他們統計,僅優勝教育雙楠校區一個門店,目前累積的金額已經不小,如何退費也成為了他們面臨的難題。
「經過校方給我們提供的資料,我們180多個人的款項達到了180多萬元,都沒有退。」
當著記者的面,有家長撥通了該校區之前的負責人的電話。
優勝教育成都雙楠校區原負責人表示,是因為老師的工資沒有進行及時發放,大半部分的老師8月份、9月份的工資一直沒有發,有部分老師拖欠了7月份沒有發完,老師就集體罷工了。房租沒給房東付,人家要收回立馬裝修租給其他人。
在採訪中,央視記者還發現一個問題,根據這些家長出示的繳費憑據顯示,他們中早的有在2018年就繳納了費用,晚的也是今年上半年繳費,但是根據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一次性收取的培訓費用時間跨度不得超過三個月,但是這些家長一次性繳費的時間跨度早已越過了這項要求的紅線。
根據從優勝教育官網上查詢到的客服電話,記者撥打了過去。
然而我們在幾個小時的時間裡多次嘗試,一直被提示客服忙,始終沒能與優勝教育方面取得聯繫。根據央視記者上網查詢的結果顯示,從2019年以來,在全國範圍內,優勝教育關門事件頻發。
北京總部人去樓空,家長退費困難重重
央視記者也走訪了北京優勝教育的總部,那裡的情況是否和其他地方一樣呢?
在優勝教育的北京總部,可以看到這裡是處於停止營業的狀態,工作人員告訴央視記者,整個這一層已經無人辦公,在現場可以看到有很多家長來到這裡討要說法。
有學生家長表示,一共是一萬九。到現在我就沒上課,昨天老師給我發微信說優勝教育已經倒閉了,老師也被欠一個月、三個月不等的工資,他們也在維權。
公開資料顯示,優勝教育成立於1999年,在全國主要城市擁有上千家校區。據了解,從今年年初開始,全國各地持續傳來優勝教育拖欠員工薪水、學員退費困難的消息。
就在10月13日,北京市海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警示,7家教育培訓機構「榜上有名」。其中,排名居首的北京優勝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優勝教育的母公司。
在現場,不少家長告訴央視記者,學校老師提供的總部退費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03
問題或早已存在
10月12日,海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眾號發布「關于謹慎選擇教育培訓機構的消費警示」,將8月21日至9月20日投訴數量大、解決率低的教育培訓機構名單公示。列表顯示,優勝教育榜在此期間共接到投訴193件,解決率為3.63%,並已第三次上榜。
同時,在黑貓投訴平臺看到,優勝教育涉及74條投訴,回復、完成率均為0%。2020年內,有用戶投訴其分校區「聯繫不上,一直停課」,且存在拖延退款問題。在「消費保」投訴平臺,亦有數十名消費者稱優勝教育存在停課、退款難現象。
當然,教育機構被投訴的問題一直存在。可問題是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優勝教育所關聯的北京優勝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以來已產生多項信息變更。
10月14日,北京優勝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由優勝教育創始人陳昊變更為唐芳瓊,此外陳昊不再任執行董事,唐芳瓊由監事變為執行董事及經理;住所由北京市上地東路35號院變更為上地十街1號院。
此前,該公司曾在4月變更法人,由展飛變更為陳昊。天眼查App顯示,從2019年5月至目前,公司已有6次變更住所的記錄,地址均在北京市海澱區。
10月10日,北京優勝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10月14日,公司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雖然不再擔任公司法人,但陳昊仍為該公司疑似實控人。天眼查App顯示,截至10月20日,陳昊為31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並在24家公司擔任高管,在22家公司擔任股東。在陳昊任法人的22家公司中,有4家成立於2020年,其中泰州牛師來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10月13日,註冊資本為100萬元。
04
別老是讓疫情背鍋
今年疫情加重了線下教育機構的經營壓力,營收銳減,場地租金成為沉重負擔。啟信寶數據顯示,2020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相當於平均每天近百家線下教培機構註銷。一旦教培機構「跑路」,學生家長將遭到直接損失。
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好未來集團和奧緯諮詢7月28日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K12教育TO B市場白皮書》,疫情期間,超七成校外培訓機構在招生引流環節受到嚴重負面衝擊。調研顯示,超六成機構認為負面影響將持續至今年年底。
優勝教育創始人陳昊在與現場各校區的家長代表視頻連線時表示,由於疫情影響,北京優勝教育現在的營收只有過去的四分之一,其聲稱優勝教育在疫情期間背負了太多的特殊情況。「我們有很多加盟商,加盟商會甩鍋,甩鍋以後我們怕品牌崩了,怕員工沒有飯吃,我們就會接盤,截至今天,我們直接接收的校區多達80家,我們沒有這麼多資金,但是又要解決這麼多員工,所以才造成這個局面。」陳昊在視頻連線中表示,希望家長給他一點時間,並稱優勝教育不會「跑路」,陳昊也不會「跑路」。
但不少家長表示,優勝教育走到今天,「鍋」不在疫情,「我在疫情期間也有續費,交了2萬多元。」有學生家長稱。一名在去年9月繳費的家長也表示,提前預交了8萬元,但消耗掉的課時只有1萬多元。「我們的錢去哪了?」家長們十分不解。
相信經過優勝教育這次風波,求知若渴的家長們在繳費時會多一個心眼,畢竟相比一次性繳清承擔的風險,寧願多次繳費降低風險,貴點,總比所有的錢打水漂了要好。
(編輯:張毅)
(部分內容綜合自:央視新聞、澎湃新聞、每日經濟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