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外籍人士為社區孩子義務辦起英語課堂

2020-12-10 新華網客戶端

 

  洛林在家為社區孩子錄製英語視頻(4月17日手機拍攝)。 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羅鑫)「五一」假期,在北京市順義區空港街道香蜜灣社區,一些孩子正翹首以盼洛林爺爺的在線英語小課堂。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這位來自加拿大的英語教師,已義務為孩子們聲情並茂地講解了十幾本精選的兒童英文繪本。

  5月1日,洛林一大清早就在家中忙碌起來。拿出精心準備的繪本,架起攝像機,英語小課堂開講了。「社區的孩子們因為疫情延期開學,我想為孩子們的居家學習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洛林依然記得疫情發生之初,社區工作者們對自己和家人苦口婆心的關懷。「儘量減少外出,外出需要戴口罩,外出回來後採取七步洗手法……」

  「來中國3年,這裡就像我的家一樣。疫情發生以後,社區裡大家互相關心和幫助,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這也是我加入志願者隊伍,參與到社區義務值守,義務進行英文繪本講解的重要原因。」洛林說。

  洛林(右二)等北京市順義區空港街道香蜜灣社區的外籍志願者在社區門口值勤(3月4日手機拍攝)。 新華社發

  洛林所在的社區居住著180多位外籍人士。疫情發生以來,像洛林這樣主動報名擔任志願者的外籍人士有很多。十多位不同國家、不同職業的外籍居民參與到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來,和其他社區工作者一起守護家園。

  近期,洛林工作的英語培訓機構也開始網絡教學了。儘管課程安排得很滿,但是洛林仍然抽空就給社區的孩子們錄製英語學習視頻。「雖然最終呈現出來就幾十分鐘,但是備課要遠遠超出這個時間。社區工作人員會將我錄製的視頻進行剪輯、加上字幕,讓孩子們更容易理解。」

  洛林表示,疫情發生以後,大家的互幫互助、精神力量的支撐非常重要。「我在網絡上看到武漢在關閉離漢通道以後,那裡的人們居家隔離在家,卻打開窗戶,高唱國歌為彼此鼓勁,非常感人。我會堅持將英語小課堂繼續辦下去,直到孩子們回歸校園。」

相關焦點

  • 通州社區「翻譯官」上線 幫助外籍人士翻譯防疫措施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隨著境外疫情形勢變化,外籍人士返京成為防疫工作的關注重點。為和外籍居民順暢交流,及時告知防疫政策,通州區新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徵集「雙報到」黨員、留學生、社區工作人員家屬等成立志願服務隊,當起防疫「翻譯官」。
  • 北京市編印1萬張中英文海報 指導在京外籍人士科學防護
    陳杭 攝   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 (陳杭)為指導服務在京外籍人士進行科學防護,北京市編印了1萬張圖文並茂的中英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海報。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李輝9日在發布會上提到以上內容。
  • 應對外籍人士返京,社區防疫人員編譯英文「防控寶典」
    眼下正是抗擊疫情吃勁兒的時候,不少外籍人士返京,如何與他們順暢溝通成為重要命題。近日,東城社工們通過各種途徑研學英語,紛紛當起了「翻譯」,還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主動擔任防疫「守門人」,用貼心和耐心架起了一道道友好溝通的橋梁。
  • 社區辦起暑假小課堂 讓孩子們快樂安全過暑假
    孩子們興高採烈地迎來了假期生活,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往年的暑期託管班今年都沒有開放,讓不少工作繁忙的家長為無暇照顧孩子而犯愁。渝北區回興街道錦華路社區為了解決社區上班族的後顧之憂,專門辦起社區暑假小課堂,讓社區的孩子們今年暑期過上了有人陪、有人教、有人愛的快樂時光。
  • 抗疫在社區|「外籍人士回來了!」這裡的疫情防控既專業又有人情味
    何四碗立刻動身,與社區衛生中心醫生、居委幹部、社區民警趕去現場,等待了一段時間後,居民到達小區。社區醫生上前測量體溫,居委讓他填寫好《承諾書》,同時叮囑注意事項。做完這一切天已經快亮了。圖說:對返滬人員進行信息登記。徐匯區供圖(下同)重點地區來的境外人員進入上海,從機場到社區的全程形成閉環,社區就是這閉環中的「最後一米」。
  • 滬上高校90後95後組成多語種志願團隊 為社區外籍人士答疑解惑
    滬上高校90後95後組成多語種志願團隊 為社區外籍人士答疑解惑時間:2020/3/17 9:47:27 來源:文匯報    作者:儲舒婷    選稿:張丹洋 被隔離後該注意些什麼、回小區如何登記
  • 成都地稅開英語教程讓外籍人士明白納稅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成都地稅為外企和外籍人士開設英語納稅課。 鍾欣 攝    地稅工作人員正在為外籍人士詳細講解中國納稅的相關政策和程序。
  • 官任社區有一群熱心"洋媽媽" 為未成年人提供英語教育
    在官任社區,有一支「洋媽媽志願服務隊」,來自異國他鄉的志願者把愛帶進社區,為孩子敲開了英語世界的大門。  「洋媽媽洋爸爸」來服務  步行在篔簹湖畔,一股濃濃的「國際味」撲面而來:雙語路牌、外籍居民、咖啡一條街……作為外籍人士最集中居住的一個社區,官任社區是名副其實的「國際社區」。  在這裡,來者不僅是客,還是主人。
  • 疫情防期間遇到外籍人士 社區網格員發揮英語特長破解交流難題
    今天上午,平江新城匯翠社區接到了來自轄區萬通大廈物業管理人員的求助:有一對外國青年想要進入大廈,但是由於兩人只會說英語,物業管理人員因為語言不通無法核實其身份,因此請求社區的幫助。就在大家為此犯愁時,來到現場處理情況的社區網格員田傳江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化解了難題。
  • 編譯「寶典」應對外籍人士返京,這些「胡同翻譯」社區防控真不含糊
    臨別前,姚遠請這對夫婦幫了個忙:「如果您身邊有返京的外籍朋友,請麻煩他們與我聯繫。」姚遠說,防疫除了要依靠大數據、點位登記、電話尋訪,還要依靠群防群治,外籍人士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夫婦二人連連點頭。然而,並不是每位社工都像姚遠一樣具備語言優勢。建國門街道的80後社工趙曉晴最近開始潛心研學英文翻譯,因為她所服務的金寶街北社區有外籍人員返京。
  • 為了讓外籍人士安心居家隔離上海有社區配備了10國語種翻譯……
    滬上一些外籍人士集中的社區,紛紛開啟全新的疫情防控模式。閔行區華漕鎮南近虹橋機場,鎮域內居住著來自7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外籍人士,當地專門為他們製作了專用兩聯卡,帶領他們一起和全鎮百姓並肩戰「疫」。兩聯卡分為「居家觀察」提示卡和「健康管理」提示卡,均為英文版,方便不同國家和地區返滬的外籍人士查看和使用。
  • 外籍遊客在京獻血遇溝通障礙遭網友吐槽
    通州血站表示,外籍人士在京獻血較少,採血車工作人員不會專業的英語詞彙,可電話諮詢站內尋求翻譯。外國人士獻血遇溝通障礙 「想要獻血卻沒有翻譯,這可難壞了這個熱心公益的外國人士。」近日,一位網友發微博稱,11月3日下午4點左右,在朝陽區奧林匹克公園,鳥巢西北側常年設有的採血車上有四五個工作人員。
  • 武陵區南坪街道:英文版防疫告知書 讓外籍人士暖心又安心
    紅網時刻常德3月14日訊(通訊員 唐知莉)近日,居住在常德市武陵區南坪街道的居民,都會發現小區內多了一張英語版的疫情防控宣傳告知書。為何在小區內張貼英語版告知書?原來這是為了加強對居住在南坪街道轄區內外籍人員的防疫宣傳和情況摸排。
  • 北京首個官方英文網站今開通為外籍人士提供服務
    北京首個官方英文網站今開通為外籍人士提供服務     新華網北京11月5日電(記者劉江)北京市政府5日開通了第一個官方英文網站,旨在為在京外籍人士提供投資  這個名為「北京市國際化交流服務平臺」網站的服務對象主要包括:駐京外國使領館、國際組織、外國商社、外國新聞機構;在京外國專家、外國留學生和外國旅遊者;國外政府機構、商業組織和民間團體以及中國駐外使領館等。
  • 順義,德威,京西北京三所外籍國際學校2020年學費匯總
    今天為大家帶來順義,德威,京西北京三所外籍國際學校2020年學費匯總,一起看看吧。北京順義國際學校(中國本土)北京順義國際學校(簡稱ISB),成立於1980年,位於北京順義區後沙峪鎮安華街10號。北京順義國際學校是一所主要為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外籍人員的子女提供全日制教學服務的外商獨資事業單位。
  • 英語培訓機構非法聘用外籍人士被查處
    □記者李紅實習生武鵬飛  本報訊 不具備聘請外教資格,卻非法聘用外籍人士,對外大肆宣傳全外教授課,前天,鄭州靈格風英語培訓中心,被省外國專家局和鄭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聯合查處。  鄭州靈格風英語培訓中心,去年創辦後,不斷對外散發傳單、發送簡訊,聲稱「1對1純外教授課」。5月15日下午2時許,接到群眾舉報後,省外國專家局聯合鄭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趕往這家培訓中心。  鄭州靈格風英語培訓中心一位負責人稱,在此執教的6個外教中只有兩個是聘請的正式教師,其餘4個均屬於兼職。
  • 「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高校辦起了老年課堂
    在老年大學一座難求的背景下,吉林挖掘社會資源,以滿足銀髮一族對「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需求——這裡的大學緣何辦起老年課堂東北師範大學尹東柱教授正在教學員畫畫。高校辦起了老年課堂吉林是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省份,截至2018年底,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529.18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9.5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67個百分點。老年教育需求與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社會問題。
  • 白雲攜手外籍人士共戰疫情,登上《新聞聯播》
    外籍人士納入健康服務管理▲核酸檢測採樣。組建「居委—社區醫院—公安幹警」三人小組及時掌握境外返穗外籍人士基本信息建檔管理,提供健康關懷服務「N」股力量凝聚成抗疫合力▲逐戶上門提供體溫檢測、代購生活物資、
  • 方便外籍返京人士,小區裡準備了四種語言的溫馨提示卡
    根據北京市相關管理規定,外籍返京人士進入社區,也需要登記;居家觀察的外籍人士每天都要通過微信、電話或簡訊等方式,報告體溫。社區值守人員與外籍人士溝通曙光街道煙樹園社區共有居民2449戶,共有來自韓國、義大利、印度、加拿大、美國等13個國家的18名外籍人士;還有7名來自香港、臺灣的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