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外籍返京人士,小區裡準備了四種語言的溫馨提示卡

2020-12-09 瀟湘晨報

「請出示出入證」「您是否去過疫情高發國」「請測量體溫」……進入北京市海澱區曙光街道煙樹園小區的外籍人士發現,小區裡準備了四種語言的溫馨提示卡。

隨著境外疫情高發,嚴防境外輸入成了當下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北京市相關管理規定,外籍返京人士進入社區,也需要登記;居家觀察的外籍人士每天都要通過微信、電話或簡訊等方式,報告體溫。

社區值守人員與外籍人士溝通

曙光街道煙樹園社區共有居民2449戶,共有來自韓國、義大利、印度、加拿大、美國等13個國家的18名外籍人士;還有7名來自香港、臺灣的華人。其中租房19戶、自購房3戶、寄住3戶,留學生6人、就業11人、探親5人、其他3人。

外國友人進社區,語言不通、交流不暢怎麼辦?

3月6日,煙樹園社區居委會得知北京有境外輸入病例11例,其中8例來自義大利時,立即著手再推嚴防境外輸入新舉措,當天就製作了英語、日語、韓語、義大利語版本的「溫馨提示」。

四語種提示卡

製作外語卡片時,工作人員非常用心。他們結合以往與外籍人員溝通時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最常用的回答,編輯成對話列印出來。通過網上查閱,他們還分析了每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對色彩的偏好,選擇不同顏色的紙來列印提示卡。

有了這些彩頁,社區值守人員在遇到外籍返京人員時,就能做到快速溝通、準確服務、有效登記,進一步降低了境外輸入對社區造成的風險。不同顏色對社區工作人員來說方便辨認,對外籍人士來說也會顯得比較親切。

煙樹園社區還發動了區域內的外語志願者,目前共有4人,包括英語志願者2人、日語志願者1人、俄語志願者1人。他們分別是居住在小區的外事辦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在職黨員和房管九所的工作人員。遇到緊急情況,這些外語志願者將隨時通過現場、電話、微信等方式進行翻譯協助。

此前,有兩名外籍人士在無出入證、也沒有正規租房合同的情況下,想要進入海澱區曙光街道煙樹園社區煙樹園小區,就被身兼「翻譯」的在職黨員勸離了小區。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應對外籍人士返京,社區防疫人員編譯英文「防控寶典」
    眼下正是抗擊疫情吃勁兒的時候,不少外籍人士返京,如何與他們順暢溝通成為重要命題。近日,東城社工們通過各種途徑研學英語,紛紛當起了「翻譯」,還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主動擔任防疫「守門人」,用貼心和耐心架起了一道道友好溝通的橋梁。
  • 外籍留學生加入「老街坊」志願者,五種語言服務境外返京人員
    今天3月13日一早,一位孟加拉籍留學生出現在石景山區八角南裡社區門口的值守崗位,他面戴口罩、胳膊別著「老街坊健康護衛隊」綠色袖標,為居民測量體溫,幫助外籍人士登記。這位租住在社區的外籍小夥如今成了一名疫情防控的「老街坊」志願者。
  • 編譯「寶典」應對外籍人士返京,這些「胡同翻譯」社區防控真不含糊
    眼下正是抗擊疫情吃勁兒的時候,不少外籍人士返京,如何與他們順暢溝通成為重要命題。近日,東城社工們通過各種途徑研學英語,紛紛當起了「翻譯」,還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主動擔任防疫「守門人」,用貼心和耐心架起了一道道友好溝通的橋梁。
  • 海澱曙光街道製成英日韓意四語種「溫馨提示」|組圖
    外語提示卡上內容涉及「請出示出入證」、「是否去過疫情高發國」、「請測量體溫」等常見問題。新京報訊 3月9日,北京海澱區曙光街道煙樹園社區工作人員展示新製作的英語、日語、韓語、義大利語的「溫馨提示」, 內容涉及「請出示出入證」、「是否去過疫情高發國」、「請測量體溫」等常見問題。海澱區曙光街道煙樹園社區目前共有居民2449戶,有來自韓國、義大利、印度、加拿大、美國等13個國家的18名外籍人士。
  • 外籍人士看不懂防疫指南?成都這裡提供多種語言版本
    胡曉梟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能不能麻煩大家,誰幫我們翻譯一下防疫溫馨提示?還需要韓語和日語的……」2月27日,成都武侯區火車南站街道桐梓林社區黨委書記張家蓉在群裡了發出「求助」信息。在張家蓉發了信息以後,很快,微信群裡有了回應,「我可以翻譯韓語。」「我們有一批日語志願者,放心。」3月3日,新聞新聞記者獲悉,中、日、韓、英四國語言的《居家觀察注意事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在武侯外籍人士應知手冊》已經新鮮出爐。
  • 與返京外國人溝通難?北京胡同社工當起翻譯官
    疫情防控中,面對外籍人士返京,如何流暢溝通並傳遞溫暖是個重要問題。近日,東城區社工們通過各種途徑get英語技能,用貼心和耐心架起一道與外籍人士溝通服務的橋梁。姚遠曾在英國留學8年,他可以和外籍人士無障礙交流,大家都稱他是胡同裡的「翻譯官」。第二天入戶登記的時候,姚遠手裡多了一支體溫計。「他們家中沒有體溫計,我家裡正好有一支沒有用過的,就給他們送過來了。」姚遠說,外地或者外籍返京人員都要做好居家觀察14天,每天兩次測量體溫,這樣貼心的服務,對於身處異國他鄉的kendrce和sione來講,仿佛親人一般的溫暖。
  • 為了讓外籍人士安心居家隔離上海有社區配備了10國語種翻譯……
    滬上一些外籍人士集中的社區,紛紛開啟全新的疫情防控模式。閔行區華漕鎮南近虹橋機場,鎮域內居住著來自7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外籍人士,當地專門為他們製作了專用兩聯卡,帶領他們一起和全鎮百姓並肩戰「疫」。兩聯卡分為「居家觀察」提示卡和「健康管理」提示卡,均為英文版,方便不同國家和地區返滬的外籍人士查看和使用。
  • 6國語言提示、社工翻譯解圍……這個超大型社區溫暖了外籍居民
    圖說:外籍居民主動報名成為志願者 採訪對象供圖這幾天,在嘉定區安亭鎮新安社區,一份「國際版」《溫馨提示》張貼在各小區入口,內容主要是提示居民在疫情期間,出門需要戴口罩、從境外返回要到社區登記,並且留有居委的聯繫方式。
  • 望京一返京韓國人身體不適送醫,經查排除新冠肺炎
    網傳現在望京地區出現了外籍人士返京潮,每天都有不少外籍人士返回小區。那麼,望京是如何加強疫情防控的?要是從一個疫情嚴重地區入境的外籍人士,想要進入望京社區,需要做好哪些防控工作呢?我們依託使館等官方機構和商會協會等民間組織,發布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政策,動員為外籍人士服務的中介機構,在其返京前提醒告知,需要落實的防控工作的具體要求,並且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途徑,廣泛的宣傳北京市的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發布遵守北京規定的相關倡議。二是進行登記。
  • 胡同裡的「翻譯官」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面對外籍人士返京,如何準確傳達防控信息?在北京市東城區社工群裡,有出國留學8年的英語達人,有重拾英語的自學者,還有熱心東城防疫工作的外籍志願者……他們為外籍人士返京做好防護工作構築起溝通的橋梁和服務保障。 東城區東公街6號住著一對外籍夫婦,他們剛從紐西蘭回到北京,做好信息登記後,當天晚上就接到社工姚遠的電話,預約上門登記時間。
  • 有力度有溫度 泰達街創新「五個一」工作法服務外籍人士 結束隔離...
    張榕採的出行二維碼從紅色變成了綠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泰達街創新了「五個一」工作法,通過精細管理、有力管控以及有溫度的服務,開展涉外疫情防控和境外返回外籍人士的健康管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外籍居民致謝社區9日上午,記者在泰達街華納豪園小區見到了剛剛解除居家隔離的韓國友人張榕採。
  • 聯繫外籍返滬人士,上海這一街道有支53人外語志願者隊伍
    在核對登記信息後,志願者遞上一張專為外籍居民製作的服務卡,告訴他先回家等候,稍後會有居委工作人員和社區醫生上門具體溝通居家隔離事項。陸家嘴花園居民區的這一幕,是洋涇街道精心、精細、精準做好外籍來滬返滬人員防疫工作的體現。洋涇街道地處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返滬外籍居民逐漸增多。
  • 通州52名法院黨員幹警下沉一線 製作英文防控提示方便外籍人員
    外籍人士要進小區,未攜帶門禁卡及出入證,且只會講英文不會中文,讓社區工作人員犯了愁。通州法院幹警發揮自身優勢,用英文溝通幫助外籍人士返家。同時,製作了一批中英文對照版疫情防控提示,以供外籍人員更好配合疫情防護工作。近日,通州法院選派52名黨員幹警成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下沉到28個社區全脫產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 海口持續完善雙語標識標牌規範化建設方便外籍人士
    12月9日上午,來海口市政府服務中心辦理證件的夏先生驚喜地發現大廳有了新變化:「商事登記服務Business Registration Service」「自助複印區Self-help Copying」「無聲叫號Silent Queue Manager」……從各個窗口的顯示屏到隨處可見的溫馨提示
  • 武陵區南坪街道:英文版防疫告知書 讓外籍人士暖心又安心
    南坪街道致外籍友人的一封英文告知書。南坪街道製作的中英文版信息登記表。紅網時刻常德3月14日訊(通訊員 唐知莉)近日,居住在常德市武陵區南坪街道的居民,都會發現小區內多了一張英語版的疫情防控宣傳告知書。為何在小區內張貼英語版告知書?原來這是為了加強對居住在南坪街道轄區內外籍人員的防疫宣傳和情況摸排。
  • 致在黔外籍人士的溫馨提示 Message to Foreign Nationals in...
    在此,溫馨提示在黔的各位外籍人士:一、加強自我防護。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佩戴口罩出門,注意衛生,勤洗手。適當開窗通風,注意保持室內環境衛生。避免接觸任何野生動物或禽類動物,肉類和蛋類請徹底煮熟後食用。二、儘量減少外出。請儘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場所,儘量減少聚會聚餐等集體活動。
  • 多語種海報、24小時英文線上服務……朝陽對外籍人士的關愛很暖心
    向外籍人士印發8萬份「公開信」記者從朝陽區政府外辦獲悉,朝陽區面向全區外籍人士印發了8萬份中英、中韓文版本的《致在京外籍人士的公開信》,呼籲外籍人士增強防護意識,積極配合北京市開展的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儘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場所或參加集體活動。
  • 指導外籍人員做好防疫,通州新華街道邀留學生志願者當翻譯
    據悉,北京市日前將外籍人士納入社區健康管理體系,要求返京外籍人士進入小區時需進行登記,填寫基本信息、報告健康狀況、了解防控政策。居家觀察的外籍人士每天通過微信、電話或簡訊等方式報告體溫檢測情況。月亮河防疫工作組負責人介紹,月亮河目前共有16位外籍人員居住,為使疫情防控工作不因語言、國籍的不同而有所疏漏,新華街道特別製作了《致廣大居民朋友的又一封信》,並翻譯成英文版本印刷出海報,在有外籍人員居住的小區門口、樓門口等處進行張貼、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