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出示出入證」「您是否去過疫情高發國」「請測量體溫」……進入北京市海澱區曙光街道煙樹園小區的外籍人士發現,小區裡準備了四種語言的溫馨提示卡。
隨著境外疫情高發,嚴防境外輸入成了當下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北京市相關管理規定,外籍返京人士進入社區,也需要登記;居家觀察的外籍人士每天都要通過微信、電話或簡訊等方式,報告體溫。
社區值守人員與外籍人士溝通
曙光街道煙樹園社區共有居民2449戶,共有來自韓國、義大利、印度、加拿大、美國等13個國家的18名外籍人士;還有7名來自香港、臺灣的華人。其中租房19戶、自購房3戶、寄住3戶,留學生6人、就業11人、探親5人、其他3人。
外國友人進社區,語言不通、交流不暢怎麼辦?
3月6日,煙樹園社區居委會得知北京有境外輸入病例11例,其中8例來自義大利時,立即著手再推嚴防境外輸入新舉措,當天就製作了英語、日語、韓語、義大利語版本的「溫馨提示」。
四語種提示卡
製作外語卡片時,工作人員非常用心。他們結合以往與外籍人員溝通時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最常用的回答,編輯成對話列印出來。通過網上查閱,他們還分析了每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對色彩的偏好,選擇不同顏色的紙來列印提示卡。
有了這些彩頁,社區值守人員在遇到外籍返京人員時,就能做到快速溝通、準確服務、有效登記,進一步降低了境外輸入對社區造成的風險。不同顏色對社區工作人員來說方便辨認,對外籍人士來說也會顯得比較親切。
煙樹園社區還發動了區域內的外語志願者,目前共有4人,包括英語志願者2人、日語志願者1人、俄語志願者1人。他們分別是居住在小區的外事辦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在職黨員和房管九所的工作人員。遇到緊急情況,這些外語志願者將隨時通過現場、電話、微信等方式進行翻譯協助。
此前,有兩名外籍人士在無出入證、也沒有正規租房合同的情況下,想要進入海澱區曙光街道煙樹園社區煙樹園小區,就被身兼「翻譯」的在職黨員勸離了小區。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