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社區|「外籍人士回來了!」這裡的疫情防控既專業又有人情味

2021-01-10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袁瑋)凌晨4點,徐匯區漕河涇街道南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何四碗的手機連續響了幾聲,急促的鈴聲讓他馬上清醒過來。 「任務來了!」一位從日本探親回來的居民抵滬後正在返回小區的路上,需要第一時間到達小區門口待命。何四碗立刻動身,與社區衛生中心醫生、居委幹部、社區民警趕去現場,等待了一段時間後,居民到達小區。社區醫生上前測量體溫,居委讓他填寫好《承諾書》,同時叮囑注意事項。做完這一切天已經快亮了。

圖說:對返滬人員進行信息登記。徐匯區供圖(下同)

重點地區來的境外人員進入上海,從機場到社區的全程形成閉環,社區就是這閉環中的「最後一米」。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漕河涇街道全力做好來滬外籍人士和境外返滬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築牢防控安全網的同時,也將溫情與責任傳遞給每一位居民。要做好外籍人士的防疫溝通,首先得過語言關,「返滬要登記、申報、測溫……」保安人員、居委幹部、志願者常常需要一邊中英文並用、一邊手腳來回比劃,向外籍人士介紹各類防疫知識和措施。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街道下發了多語種版本的防疫承諾書、登記表和健康提示,告知外籍人士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如有困難居委還可撥打12345志願服務翻譯,也可申請翻譯機。除了這些「規定動作」之外,仍有很多即時和複雜問題需要面對面溝通,「自選動作」必不可少。龍漕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顏佳奇是英語專業畢業的,擔負起為居住在小區的韓國人、巴基斯坦人、尼泊爾人講解進入小區登記流程、介紹居委服務的重任。顏佳奇表示,「大部分居委幹部多少也能說一點英語,小區的外籍人士也會一點中文,交流下來還是比較順暢的。」為了更精確地進行溝通,龍漕居委幹部還發動在外企工作的居民來擔任小區的翻譯志願者,遇到社區民警與外籍人士交流「卡殼」時,志願者耐心解釋社區防疫的舉措。

圖說:勸阻不戴口罩的外籍人士。

宏潤花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王豔豔表示,和外國人打交道也有吃「閉門羹」的時候。小區曾有一位外籍人士不戴口罩取快遞,居委幹部勸阻後,該名外籍人士表示,「按照西方人的理解,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健康的人是不戴口罩的。」中外觀念上的差異,給居委幹部的工作帶來了不小難度。居委幹部和志願者一起給他做思想工作,經過耐心勸說,該外籍人士終於意識到戴口罩不僅與自己的健康有關,更是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考慮。慢慢地,社區外籍人士對防疫工作的理解度、對居委幹部和志願者的配合度也在逐步提高。

相關焦點

  • 外籍人士居住集中社區疫情防控暖人心,蛇口韓籍居民贈錦旗致謝
    3月20日下午,在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招商街道沿山社區的蘭溪谷一期門前,來自韓國首爾的外籍居民金潤爽向沿山社區黨委書記吳紅霞贈送了一面特殊的錦旗,上面用中韓雙語寫著:「嚴謹把關抗疫情,真誠服務為居民」。這是金潤爽近期送出的第二面錦旗,就在前一個晚上,他還向蘭溪穀物業的工作人員真誠致謝,除了錦旗,還送上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中文感謝信。
  • 應對外籍人士返京,社區防疫人員編譯英文「防控寶典」
    眼下正是抗擊疫情吃勁兒的時候,不少外籍人士返京,如何與他們順暢溝通成為重要命題。近日,東城社工們通過各種途徑研學英語,紛紛當起了「翻譯」,還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主動擔任防疫「守門人」,用貼心和耐心架起了一道道友好溝通的橋梁。
  • 為了讓外籍人士安心居家隔離上海有社區配備了10國語種翻譯……
    滬上一些外籍人士集中的社區,紛紛開啟全新的疫情防控模式。閔行區華漕鎮南近虹橋機場,鎮域內居住著來自7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外籍人士,當地專門為他們製作了專用兩聯卡,帶領他們一起和全鎮百姓並肩戰「疫」。兩聯卡分為「居家觀察」提示卡和「健康管理」提示卡,均為英文版,方便不同國家和地區返滬的外籍人士查看和使用。
  • 白雲攜手外籍人士共戰疫情,登上《新聞聯播》
    ▼▼▼廣東省國際人員往來頻繁疫情防控壓力大全省通過精準防控依法依規把所有在粵外籍人員一體納入疫情防控範圍以科學凝聚共識>攜手外籍人士共戰疫情在視頻1′06″鏡頭轉向了白雲區的集中醫學觀察點外籍志願者穿上了防護服成為白雲防疫一線的志願服務者習近平總書記
  • 疫情防期間遇到外籍人士 社區網格員發揮英語特長破解交流難題
    今天上午,平江新城匯翠社區接到了來自轄區萬通大廈物業管理人員的求助:有一對外國青年想要進入大廈,但是由於兩人只會說英語,物業管理人員因為語言不通無法核實其身份,因此請求社區的幫助。就在大家為此犯愁時,來到現場處理情況的社區網格員田傳江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化解了難題。
  • 市委外辦介紹服務在深外籍人士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三)防疫疑問及時解答,確保為外籍人士權威解惑  疫情發展以及給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帶來的變化,牽動著每一位居民的心,為了解除外籍人士疑慮,避免因信息不對稱可能引發的恐慌, 一是圍繞外籍人士關切,我市外事、衛健、醫保、人社、公安等政府部門聯合制定《疫情防控期間外籍人士有關問題解答》,權威有效地回答疫情防控、疫情期間出入境政策變化、停工期間工資保障等方面問題
  • 編譯「寶典」應對外籍人士返京,這些「胡同翻譯」社區防控真不含糊
    眼下正是抗擊疫情吃勁兒的時候,不少外籍人士返京,如何與他們順暢溝通成為重要命題。近日,東城社工們通過各種途徑研學英語,紛紛當起了「翻譯」,還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主動擔任防疫「守門人」,用貼心和耐心架起了一道道友好溝通的橋梁。
  • 在京外籍人士為社區孩子義務辦起英語課堂
    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羅鑫)「五一」假期,在北京市順義區空港街道香蜜灣社區,一些孩子正翹首以盼洛林爺爺的在線英語小課堂。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這位來自加拿大的英語教師,已義務為孩子們聲情並茂地講解了十幾本精選的兒童英文繪本。  5月1日,洛林一大清早就在家中忙碌起來。拿出精心準備的繪本,架起攝像機,英語小課堂開講了。
  • 疫情防控中走街串巷的社區翻譯
    感覺病毒在中國正節節敗退,我們身在這裡實在是太好了!」紅磡領世郡社區內共有8000餘戶、2萬多名居民,其中有不少外籍住戶。據介紹,目前社區內常住外籍人員共173人,春節以來,嚴峻的疫情形勢考驗著這個國際化社區的工作能力。
  • 通州社區「翻譯官」上線 幫助外籍人士翻譯防疫措施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隨著境外疫情形勢變化,外籍人士返京成為防疫工作的關注重點。為和外籍居民順暢交流,及時告知防疫政策,通州區新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徵集「雙報到」黨員、留學生、社區工作人員家屬等成立志願服務隊,當起防疫「翻譯官」。
  • 外籍小哥當起志願者 測體溫做翻譯服務社區
    信息時報訊(記者 李丹)「你好,這是社區送來的慰問品,有什麼需要可以隨時聯繫我們。」5月6日上午,在天河區天園街環宇社區環宇花園,外籍小哥伊瑪特與環宇社區居委會主任雷群燕一起,拎著水果上門為居住在這裡的外籍人士送服務,精通英文和中文的他當起了臨時翻譯員。
  • 【防控疫情】昆明警方致在昆外籍人士的一封公開信
    致在昆外籍人士的一封公開信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雲南省於1月24日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昆明市政府高度重視,統一部署,各項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展開。在此,我們向在昆的各位外籍人士提出如下倡議:一、關注權威信息。
  • 南岸:社區「外交官」自學英語 助力疫情防控
    銅元局街道上海城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與轄區外籍人士溝通。郭旭 攝        人民網重慶3月26日電 「Do you take my temperature?」「接下來,我們要入戶的境外人士是日本人,我想用幾句簡單的日語問候,拉近彼此的距離。」楊新亞說,當前,境外疫情在全球蔓延擴散,為預防輸入性疫情,銅元局街道要求各個社區都要進一步加強境外疫情防控力度,從嚴從緊、耐心細緻做好境外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尤其在我們上海城社區,有涉及7個國家的21名外籍人士。」
  • 廣州市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第七十九場)
    昨天,鍾南山院士應邀出席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座談活動,與在穗工作學習的18個國家共19名外籍人士座談交流,並回答參加座談會人員提問。全英文的專業演講分享中國經驗、中國方案,充分顯示了我國、我省開放包容,與世界各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信心和決心。
  • 「國際化社區」招募疫情防控外語翻譯志願者,引來不同國籍留學生
    南都訊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攻堅期,「外防輸入」成為當前防疫工作重點。在廣州天河,獵德街道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積極發揮外語志願者作用,做好境外人員關愛服務工作,為科學有序做好境外輸入疫情防控工作打下良好基礎。有的外籍人士主動到社區報到,爭當志願者,與社區「三人小組」一同奮戰到凌晨。
  • 深圳外事部門:及時發布雙語信息服務外籍人士疫情防控
    &nbsp&nbsp&nbsp&nbsp為了讓在深圳的外籍人士及時、準確地接收到官方防疫信息,消除信息缺失或不準確帶來的恐慌,幫助其加強自我防護,參與聯防聯控,深圳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蔡穎日前表示,深圳外事部門已建立了跨部門協作、市區聯動的英文信息發布工作機制,及時傳遞有效、透明的雙語疫情信息
  • 勇擔外籍人士防疫,「與『老外』打交道我們可是專業的!」
    北京外企服務集團下沉幹部 主動承擔起外籍人士疫情防控工作, 守好轄區境外返回人員「防疫關」。 「 朝陽區東壩鄉景和園社區覆蓋朝新嘉園六區、七區,共18棟樓,45個單元,4000餘戶居民,居住人口過萬。租戶多,人員構成複雜,還有外籍人士,是區域裡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外企集團臨時黨支部書記孫博文介紹。
  • 上海國際社區的防疫閉環:有外籍紅馬甲,還有每天登門的醫生
    平日裡,她就非常熱心,常參加社區活動。長寧區虹橋街道榮華居民區第一書記盛弘介紹,在疫情開始後,Angela Brussino主動與她溝通,詢問是否有自己可以幫忙的地方。 目前,古北國際花園境外人士有750餘人,佔小區居民總數的1/3,其中日韓人士超過半數,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溝通機制的流暢、處置辦法的高效、基層幹部的能力和社區治理的積累,都面臨著考驗。
  •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海已開通外籍人士24小時諮詢電話
    2020年2月22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外辦主任張小松、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市外辦主任張小松介紹:目前我市常駐外籍人士約20萬,為了讓在滬外籍人士安心、放心、有信心,理解配合我市各項防疫措施,市外辦從2月1日起,在官方網站上開通了疫情防控信息多語種發布專欄,用中、英、法、日、韓5種語言,每天發布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內容,並通報最新疫情防控動態及防護提示。截至目前,共發布多語種信息及提示近450篇。
  • 武陵區南坪街道:英文版防疫告知書 讓外籍人士暖心又安心
    紅網時刻常德3月14日訊(通訊員 唐知莉)近日,居住在常德市武陵區南坪街道的居民,都會發現小區內多了一張英語版的疫情防控宣傳告知書。為何在小區內張貼英語版告知書?原來這是為了加強對居住在南坪街道轄區內外籍人員的防疫宣傳和情況摸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