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士居住集中社區疫情防控暖人心,蛇口韓籍居民贈錦旗致謝

2020-12-14 網易新聞

韓國籍在深居民金潤爽(中)向沿山社區黨委書記吳紅霞(右)贈送一面中韓雙語錦旗。

3月20日下午,在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招商街道沿山社區的蘭溪谷一期門前,來自韓國首爾的外籍居民金潤爽向沿山社區黨委書記吳紅霞贈送了一面特殊的錦旗,上面用中韓雙語寫著:「嚴謹把關抗疫情,真誠服務為居民」。這是金潤爽近期送出的第二面錦旗,就在前一個晚上,他還向蘭溪穀物業的工作人員真誠致謝,除了錦旗,還送上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中文感謝信。他在信中對疫情防控期間一視同仁為小區中外居民提供貼心服務的工作人員說:「你們身上的微光聚攏在一起,就成了暖陽,讓我在疫情期間知道,原來人間真的有那麼多不期而遇的溫暖。」

物業人員化身為「超級管家」

從2004年第一次來深圳至今,金潤爽已經在深圳蛇口居住了16年,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2020年1月30日,由於工作原因,金潤爽返回韓國,並於2月28日啟程返深。「回家前,我很擔心不能全面了解中國政府的相關政策,也擔心自己在韓國或者回程旅途上感染病毒。」 金潤爽說,好在社區工作人員及早與他建立聯繫,掌握了他的詳細行程,為他介紹了目前的管理政策,並提前與小區其他居民做好溝通工作。

「入境的時候,疾控人員給我進行了兩次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他們囑咐我回家觀察14天。這期間,社區和物業的工作人員非常盡職盡責,幫我解決了很多問題。」從早晚兩次登記體溫,到代收快遞外賣,再到心理壓力疏導,物業的工作人員化身為無所不能的「超級管家」,幫助金潤爽度過兩個星期的「宅」家時光。

3月13日,金潤爽結束了居家觀察期,他第一時間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條中文狀態,並附上了幾張溫馨的圖片。圖片上,物業送來了一箱水果,還有一盆小小的多肉植物,祝賀他終於順利結束「宅」家時光。

信息透明讓居民安心

位於南山區招商街道的沿山社區是深圳最早有外籍人士集中居住的社區之一,全深圳首家外籍居民服務點——沿山社區外國人服務站也在這裡。吳紅霞告訴記者,目前在沿山社區居住的外籍人士大約2000餘人。其中,蘭溪谷共有外籍人家庭111戶,共計260人,主要來自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目前僅有26戶尚未返深。

在蘭溪谷一期門口,記者看到一個臨時搭起來的棚子,棚子四周擺放了很多展板,內容包括疫情自主申報二維碼、法律告知書、致招商街道居民群眾的一封信等,共印製了中文、英文、日文、韓文4個版本。

招商物業蘭溪谷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前期的摸索,物業已經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溝通機制。通過前期與外籍住戶互動溝通,物業工作人員了解他們的回程計劃,向他們宣講相關管理政策和防疫流程;同時及時將外籍住戶的返深信息與社區工作站共享。每名外籍居民回來時,物業都會在業主群進行速報,告知所有業主歸家外籍人的樓棟、人數、核酸檢測結果、政策支持、後續居家觀察的監管措施及提供生活幫助的細節與流程。「只有讓大家心中有數,才能有效消除恐慌。」該負責人說。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顯擔當 居民致謝送錦旗
    「在疫情期間,是你們舍小家為大家衝鋒在前,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在這裡真誠感謝你們的付出!」近日,鶴城區迎豐街道府前社區迎來金緹香莊園小區業主們送來的「疫情見真情  服務暖人心」的錦旗,業主們對疫情期間放棄休假、不分晝夜、衝鋒在前、至今堅守在小區大門執勤守點的區下派幹部和社區黨員志願者表示衷心的敬意與感謝。
  • 疫情捐贈暖人心 街道辦為恆熙玥致謝送錦旗
    6月11日上午,祭城路街道辦事處嶽書記、中興路社區黨支部李主任來到恆熙玥母嬰會所慰問,並為我司贈送錦旗與榮譽證書。恆熙玥母嬰會所王贊總代表全體員工接受榮譽。嶽書記代表祭城路街道辦事處對我院在疫情防控期間為街道和社區居民做出的奉獻表示感謝,恆熙玥母嬰會所在疫情嚴重的時刻積極籌措,為街道和社區捐贈口罩、消殺用品等抗疫物資,與街道和社區同志們共同抗擊疫情,一同守護百姓健康,這種奉獻的精神值得讚揚。「大愛捐贈暖人心 疫情無情人有情」!
  • 真誠致謝送錦旗 修繕改造暖人心 | 廣延路居民代表為靜安區房管局...
    真誠致謝送錦旗 修繕改造暖人心 | 廣延路居民代表為靜安區房管局送錦旗 2020-12-16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委外辦介紹服務在深外籍人士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二)防護信息及時傳遞,確保防治提醒普及到位  為做好疫情防控涉外宣傳工作,全面提高在深外籍人士健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方便其獲取防治資訊,幫助其參與聯防聯控,我們做了以下四項工作:一是結合我市日韓居民數量大特點,擬定了多語種版(中英日韓)《給我市外籍人士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及就診的倡議》,告知外籍居民相關注意事項、求助辦法以及
  • 抗疫在社區|「外籍人士回來了!」這裡的疫情防控既專業又有人情味
    一位從日本探親回來的居民抵滬後正在返回小區的路上,需要第一時間到達小區門口待命。何四碗立刻動身,與社區衛生中心醫生、居委幹部、社區民警趕去現場,等待了一段時間後,居民到達小區。社區醫生上前測量體溫,居委讓他填寫好《承諾書》,同時叮囑注意事項。做完這一切天已經快亮了。圖說:對返滬人員進行信息登記。
  • 硬核防護+暖心服務,麥子店防疫「四個加強」讓外籍居民更安心!
    現在是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正在全球範圍內蔓延。為了進一步加強防控,麥子店街道耐心細緻、高效聯動,「四個加強」進一步提升外籍居民防疫服務管理工作。與此同時,麥子店街道還安排了具有英語、日語、韓語等特長的機關幹部、社工,在外籍人士集中辦公、住宅區,做好社區外籍居民宣傳告知工作。
  • 為了讓外籍人士安心居家隔離上海有社區配備了10國語種翻譯……
    滬上一些外籍人士集中的社區,紛紛開啟全新的疫情防控模式。閔行區華漕鎮南近虹橋機場,鎮域內居住著來自7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外籍人士,當地專門為他們製作了專用兩聯卡,帶領他們一起和全鎮百姓並肩戰「疫」。兩聯卡分為「居家觀察」提示卡和「健康管理」提示卡,均為英文版,方便不同國家和地區返滬的外籍人士查看和使用。
  • 加盟疫情防控「小分隊」
    上鋼街道供圖當前,境外輸入的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社區正經受著新一輪的「大考」,語言不通成為社區工作人員面對外籍人士排查時的一大障礙,好在有越來越多熱心的「翻譯官」們前來增援。團工委找來志願者近日,浦東新區上鋼十村居民區迎來一位韓國籍的返滬人員。
  • 這個小區韓籍居民超過40%,社區幹部不懂韓語怎麼辦?一支「朝鮮族...
    閔行區虹橋鎮錦繡江南小區毗鄰著名的「韓國街」,轄內居住著大量韓籍居民。這幾天,不少外出旅行、回國訪親的韓籍居民陸續返滬,相應的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必須在第一時間跟上,居委幹部們為此犯了愁。所幸的是小區裡有一支「朝鮮族後援團」,成功化解了這道疫情防控宣傳難題!
  • 看,深圳這街道住著8000多外國人,是怎樣做疫情防控的?
    蛇口街道居住有來自 100 多個國家的 8000 多名外籍居民。疫情暴發後,如何精準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好轄區中外居民的生命安全,蛇口街道面臨著不小的考驗。在南山區外事局和蛇口街道黨工委領導、指導下,蛇口境外人員管理服務中心及時、全面地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 白雲攜手外籍人士共戰疫情,登上《新聞聯播》
    ▼▼▼廣東省國際人員往來頻繁疫情防控壓力大全省通過精準防控依法依規把所有在粵外籍人員一體納入疫情防控範圍以科學凝聚共識>攜手外籍人士共戰疫情在視頻1′06″鏡頭轉向了白雲區的集中醫學觀察點外籍志願者穿上了防護服成為白雲防疫一線的志願服務者習近平總書記
  • 晶報快評|平等對待外籍居民,「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內涵更豐富
    在疫情進入防控常態化的當下,我們對這個著名的觀念,對這個觀念所體現的開放、包容、平等精神,需要有更深的理解與體認。隨著深圳國際化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匯聚於此,與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運。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深圳人」。他們既是深圳融入世界、「與世界沒有距離」的標誌之一,疫情面前,以什麼樣的眼光與心態對待他們,也考驗著城市文明的國際化水準。
  • 應對外籍人士返京,社區防疫人員編譯英文「防控寶典」
    眼下正是抗擊疫情吃勁兒的時候,不少外籍人士返京,如何與他們順暢溝通成為重要命題。近日,東城社工們通過各種途徑研學英語,紛紛當起了「翻譯」,還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主動擔任防疫「守門人」,用貼心和耐心架起了一道道友好溝通的橋梁。
  • 抗疫在社區|公告材料譯成外語,外籍居民自發捐贈口罩 普陀這個小區...
    在普陀區的蘇州河畔,佇立著一座特別的國際化社區泰欣嘉園,語言有國籍界限,這個社區在疫情面前突破了國籍界限,中外居民攜手抗疫。圖說:業主幫忙翻譯了日文、韓文版本的公告材料,張貼在小區門崗處 長壽路街道供圖(下同)公告材料翻譯成外語泰欣嘉園是長壽路街道外籍居民密集居住的國際化社區,「小區內的居民2100多人,外籍居民佔到了三分之一。」
  • 在滬外籍人士的抗疫戰:從不解到感謝,這群人架起了溝通橋梁
    2月2日,來自英國的漢娜在小區外籍人士服務微信群裡,用英文寫下自己的疑惑。漢娜所在的這個微信群,有200餘名來自世界各地、常住浦東新區聯洋社區的外籍人士。如果將這個微信群放大,可以看到千千萬萬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他們該怎麼應對疫情?如果在上海被隔離,他們擔心嗎?「會有情緒波動是人之常情。
  • 服務外籍居民,順義一社區「暖心翻譯」能講4種外語
    這是一位剛剛返京要開始居家觀察的韓籍居民,而與他對話的是社區招募的「暖心翻譯」樸仁淑。目前,在魯能潤園社區,像樸仁淑這樣的「暖心翻譯」有6人,語種涵蓋日語、韓語、英語和西班牙語。 據介紹,雙豐街道魯能潤園社區有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外籍居民22人,近期部分人員已返京。為了更好地為這些外籍人員傳達疫情防控政策、做好服務,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景翠專門將自己多年未用的英語技能重新拾起,當起了社區裡的「翻譯」。
  •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海已開通外籍人士24小時諮詢電話
    2020年2月22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外辦主任張小松、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市外辦主任張小松介紹:目前我市常駐外籍人士約20萬,為了讓在滬外籍人士安心、放心、有信心,理解配合我市各項防疫措施,市外辦從2月1日起,在官方網站上開通了疫情防控信息多語種發布專欄,用中、英、法、日、韓5種語言,每天發布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內容,並通報最新疫情防控動態及防護提示。截至目前,共發布多語種信息及提示近450篇。
  • 編譯「寶典」應對外籍人士返京,這些「胡同翻譯」社區防控真不含糊
    眼下正是抗擊疫情吃勁兒的時候,不少外籍人士返京,如何與他們順暢溝通成為重要命題。近日,東城社工們通過各種途徑研學英語,紛紛當起了「翻譯」,還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主動擔任防疫「守門人」,用貼心和耐心架起了一道道友好溝通的橋梁。
  • 疫情防控中走街串巷的社區翻譯
    新華社記者劉惟真 攝新華社天津3月20日電(記者劉惟真)17日上午,陽光和暖,天津市津南區雙港鎮紅磡領世郡社區裡,張建達、趙可新兩位社區工作者手拿五張社區出入證,走進領世郡康橋花園,敲響了一家外籍住戶的房門。「太棒了,謝謝你們!」
  • 鯨山別墅社區外籍人士:在深圳我們感到很安全!
    人民網深圳5月2日電 本網記者胡謀 深圳特區報記者張斌 昨日上午10時許,一輛中巴許許駛進位於深圳市蛇口太子路38號的鯨山別墅院內。這裡是深圳的涉外住宅小區,居住著來自美、英、法、德、日、韓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名外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