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中老年女性的難言隱痛--中國數字科技館

2020-12-19 中國科學技術館

  44歲的高女士,是一家會計事務所的會計師,喜歡運動,愛說愛笑,但最近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整日愁眉苦臉。原來,高女士平添了一種羞於啟齒的病,在咳嗽、打噴嚏、大笑或站立時,尿液會失去控制不由自主地流出來。最讓她感到痛苦的是,每次外出或在公共場所,她總是提心弔膽,慎之又慎。無奈,她只好放棄喜歡的運動,遇到出差也只能讓別人去,甚至連打噴嚏、咳嗽也得忍著。人變得越來越憔悴,陷入到極度困苦之中。其實,高女士患的這種疾病,就是尿失禁。

  中老年女性出現尿失禁,大多屬壓力性尿失禁,這是臨床比較常見的疾病。壓力性尿失禁也稱張力性尿失禁或應力性尿失禁,是指當咳嗽、打噴嚏、大笑、運動、起立等腹壓突然增高時,尿液失去控制而不由自主地流出。

  壓力性尿失禁的成因

  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病原因,主要由分娩損傷所引起,尤其是胎兒過大、胎位不正、骨盆狹窄、難產手術所引起的盆底組織損傷更為嚴重。如果這種損傷波及了支持尿道及膀胱的組織,就會改變尿道、膀胱的生理位置,導致壓力性尿失禁。

  也有的婦女並沒有經陰道分娩過孩子,在更年期前後也常出現尿失禁,這主要是由於絕經後卵巢功能減退,導致雌激素分泌減少,使支持膀胱、尿道的盆底組織張力削弱,造成對尿液的控制能力下降。

  此外,尿道、陰道手術和盆腔的巨大腫物等,也可引起壓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的其他常見原因

  急迫性尿失禁 控制排尿的逼尿肌無抑制性地收縮而引起的尿失禁。其病因主要是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結石、腫瘤等。這種尿失禁是暫時性的,待上述病情得到控制後,尿失禁情況會好轉。

  充盈性尿失禁 膀胱內尿液大量瀦留引起的尿失禁。病因有二:一是由於尿道狹窄、膀胱結石等原因導致的尿路下段梗阻,使排尿不暢;二是因神經性疾患使膀胱處於麻痺狀態,膀胱逼尿肌失去收縮功能,不能完成正常的排尿動作。多見於糖尿病、周圍神經損傷、脊髓損傷等患者。

  尿失禁的治療

  1.行為治療

  首先是定時排尿。建議尿失禁患者每2~4小時上1次廁所,有規律地按排尿時間表排尿。對於虛弱的老年人、臥床不起者或老年痴呆患者這種方法常被採用。

  其次是膀胱訓練。鍛鍊膀胱延遲排尿,使排尿間隔變長。此外,還可通過盆底肌肉鍛練法進行治療。

  2.藥物治療

  這是另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法,常使用的有管通(米多君)和雌激素類藥物。

  3.手術治療

  有膀胱頸懸吊、尿道旁塊狀物注射和人工括約肌植入等。對於那些不能治癒的尿失禁患者或需要觀察等待治療的尿失禁患者,一些設備可幫助解決,如導尿管、盆腔器官支持裝置、尿道植入物(塞子)等。

  尿失禁的護理

  1. 心理護理

  尿失禁病人的心理壓力大,常感到自卑,不願和他人交往,期望得到理解和幫助。護理者應尊重病人人格,給予精神上的安慰。

  2. 皮膚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床上可鋪橡皮單或一次性尿墊,定時用溫水清洗會陰部,防止褥瘡。

  3. 設法接尿

  可用女式尿壺緊貼外陰接尿液或用一次性紙尿褲。對慢性病或老年病人每隔3小時提前協助排尿,適當擠壓膀胱,有意識地控制排尿。

  4. 保健指導

  患者應多飲水促進排尿反射,還可預防泌尿系感染,每日攝入液體2000~3000毫升,入睡前限制飲水,以減少夜間尿量。訓練患者以手掌用柔力自膀胱上方持續向下壓迫,使膀胱內尿液被動排出,以後逐漸延長排尿時間,並鍛鍊盆底肌肉,促進排尿功能恢復。

  尿失禁的預防

  1.保持心情舒暢

  患有尿失禁的人多數性格內向,膽小謹慎遠離人群,勢必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患者要有樂觀、豁達的心情,以積極平和的心態,笑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和煩惱,要學會自己調節心境和情緒。

  2.防止尿道感染

  養成便後由前往後擦拭的習慣,避免尿道口感染。性生活前,夫妻先用溫開水洗淨外陰,性交後女方立即排空尿液,清洗外陰。

  3.適度房事

  研究證明,婦女保持有規律的性生活,能明顯延緩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變,降低壓力性尿失禁發生,同時可防止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4.體育鍛鍊

  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和盆底肌群鍛鍊。最簡便的方法是每天晨醒下床前和晚上就寢平臥後,各做50次緊縮肛門和上提肛門活動,每天堅持5~10分鐘,可以明顯改善尿失禁症狀。

  5. 防治慢性病

  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肥胖、腹腔內巨大腫瘤等慢性病,都可引起腹壓增高而導致尿失禁,應積極治療這些疾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不要過度勞累,不可長時間憋尿,飲食要清淡,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因便秘而引起腹壓增高導致尿失禁。

相關焦點

  • 健康生活|不能被忽視的女性尿失禁
    您聽說過女性尿失禁嗎?您了解過女性尿失禁嗎?您是否在某個階段也有過尿失禁行為?據調查顯示,我國約一半以上中老年女性和部分產後女性有過尿失禁的經歷。女性尿失禁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大類,前者多繼發於先天性骶裂;後者則可見於各種損傷或手術後,如分娩過程中引起的損傷、脊髓損傷、膀胱尿道損傷、前列腺切除術後等等。更嚴重的是尿失禁引起的逆行感染,最終將引起腎功能障礙。一、尿失禁有哪些表現呢?
  • 「笑尿了」是病得治! 七成中老年婦女受困尿失禁
    有的女性咳嗽、大笑時都有可能會「漏尿」;有的總感覺尿頻、尿急,一出門總是找衛生間。據我國部分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尿失禁發病率40歲以上者佔10%,老年婦女的發病率甚至高達70%。   尿失禁——病情分三類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周祥福介紹,尿失禁是由於膀胱和/或括約肌機能障礙所導致,根據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分為輕、中、重三度。
  • 女性尿失禁,或與這些因素有關,可不能輕視了
    尿失禁,是指無法通過意識控制排尿功能,導致尿液的非自願的流出。尿失禁是排尿障礙的一種常見症狀,也是膀胱儲存功能發生障礙的表現。同時,尿失禁不是一種獨立存在的疾患,而是一些疾病累及到人體尿道功能和膀胱的結果。並且,尿失禁的症狀可在任何年齡組的患者中發生,其中老年患者較為常見。
  • 為什么女性在孕期會發生尿失禁呢?女性尿失禁的分類
    盆底肌收縮會影響女性的生活,以及夫妻之間的感情。  久而久之,還會出現尿失禁、尿急尿頻等。所以,這也是為何生完孩子後,寶媽們還會發生尿失禁的症狀。盆底肌損傷是主要原因,要想改善或者避免此種尷尬和嚴重症狀,各位女性朋友們一定要注意保養和護理。
  • 每3個成年女性 就會有一個「尿失禁」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黃冬香 聶文聞)一咳嗽、或是大笑就會不受控制「尿褲子」;憋不住尿,出門就急著四處找廁所……在國內,每3個成年女性中就會有一個「尿失禁」。本周是「世界尿失禁周」,武漢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專家提醒,這個「不致命的社交癌」,患病率高,因患者羞於開口,就診率很低,久拖會並發抑鬱症。
  • 產後女性易患尿失禁?想要避免尷尬,產後就要這樣做
    生個孩子就是過了趟鬼門關也真不是開玩笑,就算是科技發達的現在,生完孩子的寶媽也能感覺到自己體質變弱了,身體多了種種小毛病,但是有一種難言之隱真是把咱們寶媽逼得夠嗆,那就是:尿失禁!這事情說大也不大,畢竟除了這個也沒有別的不舒適,但是說小它也不小,這樣憋不住尿的感覺實在是讓人尷尬又羞恥。但是媽媽們悄悄詢問,好像很多人都有,就會覺得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因而也不怎麼去管。
  • 為什麼尿失禁容易出現在老年女性身上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能自主控制地從尿道流出來,在各個年齡組的婦女中都有尿失禁發生,但老年人較多見。尿失禁的種類很多,一般可分為壓力性尿失禁,緊迫性尿失禁溢出性尿失禁等其中以壓力性尿失禁最為常見。所謂壓力性尿失禁,就是由於某些原因,如打噴嚏、咳嗽、大笑或者情緒緊張,突然改變體位時,引起腹壓突然增加,使尿液不由自主地從尿道流出來。腹壓消失後,尿便停止流出,但褲子已溼了一片。
  • 加強盆底肌鍛鍊,防治壓力性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是指咳嗽時伴隨有遺尿現象的一類疾病,中醫稱為膀胱咳,患者多為中老年女性。 壓力性尿失禁多由於中老年婦女因分娩、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導致盆底肌肉鬆弛,尿道外括約肌收縮力降低,尿道阻力減小,導致遺尿,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腎虛固攝無權,膀胱失約,出現遺尿。
  • 針灸與健康,打敗尿失禁,守住女性尊嚴
    ,在做一些簡單動作如打噴嚏等時都會造成尿失禁,護墊及褲子都會浸溼。 Ella不是個例,在中國女性人群中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7%左右有明顯的尿失禁症狀,其中約50%為壓力性尿失禁。
  • 產後女性尿失禁,該如何改善?
    產後女性尿失禁,該如何改善?生孩子後咳嗽尿失禁怎麼辦?  1、可以進行骨盆底肌肉訓練來緩解,骨盆底肌肉訓練成為凱格爾運動。 鍛鍊時通過收縮盆底肌,5到10秒放鬆後間隔5到10秒再重複動作,逐漸增加訓練量。
  • 孕期尿失禁
    現在大家對產後尿失禁的關注度是很高的,但孕期的尿失禁常常被忽視。其實在中國,無論是孕期還是產後,對孩子的關注和重視是遠遠高過媽媽的,孕期為了寶寶的健康營養,產後為了更好地餵養寶寶,可能真的有時候忽略了對媽媽的關心。其實正確的預防產後尿失禁是需要從孕期開始幹預的。
  • 聚焦中老年護理「上半場」,添寧詮釋失禁護理行業新標準
    8月26日,由《公益時報》社、天貓美妝洗護、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主辦的 「2020天貓中老年健康護理產業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圍繞中國老齡事業現狀
  • 女性「尿失禁」——上億女性羞於啟齒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打噴嚏、咳嗽或者運動時感覺尿就流出來了有時大笑幾聲都會「漏尿」「笑尿了」真不是誇張據調查研究發現,我國約有23-45%的女性受到不同程度尿失禁的困擾,據估計患者至少超過1億人。特別是在女性絕經後,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尿失禁,發生率高達50%。那麼,尿失禁有哪些類型和原因呢?
  • 產後難言的尿失禁,還能好嗎?4招讓你自信做寶媽
    今年5月,SHE中的Ella在社交平臺髮長文,坦言自己有長達三年的尿失禁困擾,並在接受了手術治療。 關於尿失禁你知道多少呢?接下來由長沙市江灣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帶你正確認識尿失禁。
  • 患上尿失禁,千萬別墊張護墊湊合了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在廣大中老年女性人群中,尿失禁是一個非常高發的疾病,大約每五人當中就會有一名患者,其中大部分為壓力性尿失禁。主要的表現就是在咳嗽、噴嚏、大笑或者運動時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流出。   其實,壓力性尿失禁是一種易發生、易診斷、易治癒的疾病!   專家指出,診斷方面,如果出現了上述的症狀基本可以確診,但是還應該經由專科大夫進行詳細評估、分級,並與其它疾病進一步鑑別。   治療上,如果是單純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有三個層面:一是盆底肌訓練,二是藥物治療,三是手術治療。 首先,進行盆底肌訓練。
  • 女性尿失禁究竟為什麼 該如何緩解
    生活中,常常會有一些讓人難以啟齒的病症困擾著我們,對於女性而言這類情況更為尋常。小曼最近就遇到了一個,就是,每當尿意來到時,還沒趕到廁所就有一些已經出來了,當猛地站起來,甚至只是咳嗽一聲都會有一些尿液滲出,她仿佛失去了憋尿的能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為什么女性在孕期會發生尿失禁呢?
    雖然丈夫不說,但那尿失禁的事情還是被他知道了。閨蜜結婚不久就懷孕,和丈夫的感情還沒有過七年之癢,所以隔著孕期的各種尷尬之事,閨蜜有點難為情。可見,尿失禁的事情對於孕婦和其夫妻感情有多影響了。腹腔壓力增大,巨大的壓力會直接壓迫盆底肌肉,平時緊閉的大門會在瞬間的壓力下失控,比如孕吐,打噴嚏,咳嗽,大笑這些突然增加腹部壓力的情況,會傳遞到盆底,讓尿失禁更容易發生。而且隨著激素分泌增多,盆底膠原溶解增加,產道擴張,盆腔器官發生下移,這對盆底功能也會造成影響。  孕期尿失禁還會持續到產後,甚至一些孕期沒有尿失禁的女性在產後也會發生尿失禁,這是因為孕期的損傷隨著時間累積,症狀慢慢出現。
  • 醫生提醒:尿失禁也要治,別拖著
    對中老年女性或者是產後婦女來說,最尷尬的就是每當你一咳嗽或者大笑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就發生了漏尿的現象。而且一咳嗽或者大笑就會漏尿的情況也會嚴重打擊到女性的自信心,不過就算如此也有大多數的女性會選擇拖著,覺得不是什麼大病,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說,尿失禁也要及時治療的,不能拖,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首先大家要知道尿失禁為什麼不發生在別人身上,偏偏發生在你身上。
  • 孕婦會尿失禁嗎?孕婦尿失禁如何治療呢?
    孕婦尿失禁是隨著女性懷孕時間增加的,孕婦早期不會有太嚴重了尿失禁情況,到了懷孕晚期胎兒增大是造成孕婦尿失禁的主要原因,對於合理治療尿失禁要有一個正確的方法。孕婦在懷孕過程中,應該根據自己尿失禁的實際情況進行治療,這是非常重要的。
  • 尿失禁,忍不住的尷尬!這份鍛鍊、治療指南,你收好了
    這種情況屬於尿失禁,是一種中老年女性的常見病。發病率與危害尿失禁被列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只願意私下處理,通過少喝水、用尿墊來減少漏出。這其實是要不得的。如果不加以治療,尿失禁極容易引起病人陰部皮膚潰爛、泌尿系統感染、盆底炎、性冷淡等一系列疾病,建議相關患者還是要儘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