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黃冬香 聶文聞)一咳嗽、或是大笑就會不受控制「尿褲子」;憋不住尿,出門就急著四處找廁所……在國內,每3個成年女性中就會有一個「尿失禁」。本周是「世界尿失禁周」,武漢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專家提醒,這個「不致命的社交癌」,患病率高,因患者羞於開口,就診率很低,久拖會並發抑鬱症。
提個重物就會「尿褲子」
今年45歲的王女士自從年紀大了,每天竟管不住尿,只要一咳嗽、大笑,就會不受控制地「漏尿」。這幾年,「漏尿」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王女士跟醫生說,現在連提重物時都會管不住,好幾次一個人去超市買完東西上公交,還沒到站,就發現「尿褲子」了。就連買菜時提的菜稍微多點,就可能「漏尿」。因為病實在「難以啟齒」,王女士痛苦不已。時間一長,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脾氣也越來越暴躁了。
本月初,王女士在協和醫院診斷為壓力性尿失禁。接受微創手術後,鬆弛的尿道「加」了個網帶,解決「難言之隱」。
1/4女性受到尿失禁影響
武漢協和醫院泌尿外科陳敏教授介紹,約1/4的婦女受到尿失禁影響,尤其是40歲以上的更年期婦女,到中老年尿失禁發病率可高達60%。因盆地肌肉鬆弛、影響控制能力,發病率在40%左右。腦中風或脊髓炎等神經系統疾病也會導致尿失禁。
陳教授說,這個病也被稱「不致命的社交癌」。患者因為擔心身上出現難聞的氣味,不敢參加社交活動,產生焦慮、尷尬和沮喪等不良情緒。同時,頻繁跑廁所,導致摔倒、骨折、抑鬱等併發症。
羞於開口就診率很低
「尿失禁」發病率高,但就診率卻非常低。陳教授指出,絕大多數患病者認為是年紀大了的自然現象,不願就醫,也不願對家人提及。
事實上,來泌尿外科就診的女性患者中,至少有80%的患者治療後病情有明顯改善。目前,已經有微創方法治療壓力性尿失禁。手術僅在患者下腹部切兩個1cm的切口,從陰道內置入生物合成的懸吊帶,是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新的微創手術方法。
◇相關新聞
每天飲水莫「一刀切」
陳教授建議,先從改善生活方式開始。很多人一到天熱,就猛灌水,這樣會增加膀胱負擔,應少量多次飲水。夏天汗液蒸發多,可觀察尿量來判斷喝水是否適度:正常人每天排尿應在1500-1800毫升,相當於3個礦泉水瓶。
同時,戒掉酒及所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飲料。儘量在白天攝入大部分的水,臨近夜晚時不再飲水。在調整飲食上,避免攝取刺激膀胱的食物及飲料,如咖啡、茶、巧克力以及某些藥物等。
本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黃冬香 聶文聞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