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許沁 製圖 鄔思蓓
晚報訊 最近,網上熱傳「好壞零食一覽表」。其中,果凍、薯片、爆米花等被公認為十大壞零食。與此同時,葵花子、花生、奶糖、巧克力等被列為十大好零食。對此,營養專家表示,即使是好零食,也要看吃的數量和種類,注意看「紅綠燈」。
拉開辦公桌抽屜,拿出一塊巧克力放嘴裡,再衝泡一杯奶茶,打開一包話梅……這已是小雁(化名)每天下午的習慣。記者發現,現在除了孩子們愛吃零食,不少寫字樓的女白領也愛在辦公室裡「囤零食」。除了她這樣的年輕女孩,不少辦公室裡年齡在35至45歲之間的女白領,也是「零食控」。白領愛吃零食已是常態,其中,餅乾、葡萄乾、泡椒鳳爪、巧克力等,是不少人的最愛,而男同事則愛常喝點碳酸飲料。
華東醫院營養科楊青副主任營養師對於果凍等十種壞零食的說法比較肯定,因為果脯、蜜餞、水果糖等可能含有大量糖分。但對於十大好零食,專家並不完全認同。特別是有些堅果雖然是好零食,但攝入時也要看進食的數量。此外,還有一些則不作為好零食推薦,比如:烤魚片的鹹味可能比較重;巧克力的口味雖然很好,但可能熱量較高;奶糖吃得太多,孩子還容易蛀牙。
家長在選擇零食時,可參照《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將零食分級的標準,用「紅綠燈」分別指代「限制食用」、「適當食用」和「可經常食用」推薦級別,多選擇「綠燈」級別的零食,儘量避開「黃燈」和「紅燈」級別的零食。
綠色級別:每天都可適當食用一點,一般都是低脂低鹽低糖的各種食品,比如:牛奶、各種新鮮蔬菜水果、不添加糖等的果蔬汁等;
黃燈級別:每周可以食用幾次,主要是些含有較高熱量、脂肪或鹽分、糖等的食品,比如:巧克力、奶酪、薯條、一些水果乾;
紅燈級別:每周食用一次或更少,一些高糖高鹽、高熱量高脂肪的食品,比如:過甜的糖果類、油炸類、添加糖類和色素的、色彩非常鮮豔的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