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果凍跨界成人零食 日漸高端化
近日,一則「果凍產業遭遇滑鐵盧」的消息引起了業內關注。文中提到,果凍品牌蠟筆小新發布的盈利預警顯示,預計上半年將實現營收4.15億元,同比下滑27.3%。不僅僅是蠟筆小新,整個果凍行業的銷售相比以往都有所下滑。
不可否認,因為受到「毒明膠」事件的影響,果凍在很多消費者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但也有細心的消費者可能已經發現,如今的果凍已經大變樣了——高端化、功能化、健康化成為果凍產品新的趨勢。
必備零食成曾經
作為「80後」,市民小張對於果凍有著很多的記憶:「親親蝦條、喜之郎果凍、喔喔奶糖都是小時候的回憶,也是那時候最愛吃的零食。但現在的零食選擇已經發生了變化,蝦條被各種薯片代替;因為牙齒不好,糖果類食品不能多吃;果凍也是漸漸地就不再買了,具體什麼原因記不清了。」
雖然小張對於果凍的「消失」沒有特別清晰的記憶界限,但業內專家卻給出了更合理的解釋。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曾表示,果凍產品不是世界性產品,主要集中在中日韓東亞市場。此外,果凍市場整體的創新升級過慢,沒有太多特色,不能適應市場的發展。朱丹蓬還表示,造成果凍行業困局的另一個原因是「毒明膠」事件。資料顯示,2014年央視「3·15」晚會曝光蠟筆小新、雅客等企業的上遊供應商使用有毒明膠原料,引發果凍、軟糖產業集體下滑。雖然後來經相關監管部門檢驗,蠟筆小新等產品符合相關食品質量標準,但「毒明膠」事件的負面影響延續至今。
這樣的影響,使得果凍行業整體業績出現大幅下滑。日前,蠟筆小新發布盈利預警公告顯示,預計今年上半年將虧損8400萬元,相比上年同期銷售額約5.71億元及淨利潤1390萬元,大幅減少。無獨有偶,消費者熟知的金娃果凍、親親果凍、喜之郎果凍等,也都出現了業績下滑的現象。
果凍跨界成人零食
在不少人的記憶裡,果凍還屬於兒童食品。事實上,消費者一個來不及反應,果凍已經開始轉身,跨界進入功能性食品領域,轉場成人零食。
黑糖果凍、酵素果凍、紅酒果凍……這些對於孩子來說並不適合的果凍,開始出現在成人零食市場。具有功能性的果凍產品近年來出現了快速的增長趨勢。筆者查詢資料了解到,功能性應用包括促進必需營養素的攝入,例如維生素、蛋白質等,可以加入有益的膳食成分,例如膳食纖維等。該分區還延伸到了運動營養產品。對於運動員來說,果凍也是比較理想的便攜的能量補充劑和運動後恢復補充劑。加入咖啡因的果凍已經開始在需要瞬時能量的耐力運動員和自行車運動員中流行起來。果凍作為一種在運動過程中便攜的瞬時補充葡萄糖的載體被逐漸接受。
與此同時,果凍產品的高端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以前常應用於電影中的3D技術,現在也可以應用於果凍包裝了。鍍層3D果凍技術是唯一可以運用於生產複雜形狀果凍的方法,具有高輸出、生產成本低的特點。而如果想吃到像酒心巧克力一樣的酒心果凍,3D技術也可以幫忙實現。
雖然看上去3D技術還停留在果凍的生產研發階段,但越來越多的果凍品牌開始注意到果凍健康化的重要性。比如蠟筆小新,就推出了含有乳酸菌的高端果凍。首先從包裝上,結合國家863科研技術成果益生菌果蔬發酵專利技術,全國首創地生產出有益於人體健康的乳酸菌果凍,打造「有營養的果凍」的全新概念。而果凍生產廠家金娃,在2014年針對年輕女性推出了膠原蛋白果凍、補血益氣的粗糧果凍、富含多種粗纖維和維生素礦物質的果蔬泥製品等。
小產品大市場 健康美味是方向
「現在果凍的種類越來越多,已不再是哄小孩子的零食了。夏天的時候喜歡買各種果凍冰凍以後再吃,在售的果凍也是五花八門,超市還會將果凍狀的龜苓膏與果凍並排放置,我一般都會一起買一些。」另外,市民李先生表示:「最近在網上看到很多酵素果凍、黑糖果凍,銷量也不錯。」
隨後,筆者在淘寶網搜索發現,不少針對女性的果凍銷量還不錯。例如一款酵素果凍由洛神花、木瓜、桑葚、鳳梨等原料結合,宣稱有纖體瘦身的效果,交易成功顯示已達2500多筆,筆者還看到,有不少買家評論「口感好,效果不錯,方便攜帶」。
面對該現狀,有業內人士表示,果凍行業首先應努力確保食品安全,同時不忘不斷創新,開發高品質、高營養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市場定位方面,果凍產品也需要開闢新的領域。此前,果凍通常被認為是兒童食品,然而隨著行業的發展在這一領域內的上升空間已經不大,這從消費提示的第一點就不難理解了。尋找新的消費主力,培養新的消費習慣是拓展市場的必由之路。
(責編:王婕、翁迪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