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零食化 主攻年輕消費群體

2021-01-08 紅商網

  能「防脫髮少白頭護髮生發」的生物素軟糖,每天嚼兩粒就能「吃出嫩白玫瑰肌」的水果糖,餐後吃一條不僅能「排毒解油」還能幫助瘦身的酵素果凍……記者在電商網站上搜索「防脫髮」「減肥」等關鍵詞後,一些令人躍躍欲試的養生零食映入眼帘,其中不少月銷數千甚至數萬件。

  天貓近日發布的消費趨勢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人們自我關愛的意識被進一步激發,新興消費者對「健康」與「美麗」的追求,讓養生走向「快消化」。保健產品劑型零食化,維生素、褪黑素、魚油紛紛做成軟糖,連玻尿酸、煙醯胺等美容成分也能口服食用。

  在保健品巨頭湯臣倍健的電商平臺店鋪內,DHA軟糖、水蜜桃口味的膠原蛋白飲料等更符合年輕人消費習慣的商品熱銷。老字號、零食品牌也感受到了這股熱浪,加入「朋克養生」的隊伍。同仁堂開起咖啡館,一杯「枸杞拿鐵」同時滿足了年輕人維持潮流生活方式和養生的雙重意圖,方回春堂、胡慶餘堂、潘高壽等藥企推出了獨立包裝的黑芝麻丸幫助年輕人「固發養發」;零食巨頭三隻松鼠推出了滋補零食紅棗枸杞丸、紅豆薏仁丸等。

  別把「軟糖」當「藥丸」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商家打起了擦邊球,以零食之名,通過誇大宣傳,試圖行保健品甚至藥品之實。

  減肥軟糖、燃脂奶片、減肥果凍……在讓人眼花繚亂的養生零食裡,記者進入了一款自稱「軟糖減肥」糖果的頁面。首頁上寫著的「一粒瘦三斤」「躺著吃就能瘦」「沒有副作用」信息極具誘惑力。

  另一款「燃脂奶片」的商品頁面,靠什麼燃脂全無說明,記者追問時,商家客服只以「排油排毒,阻斷脂肪」回復,拒絕透露進一步信息。

  相比於披著保健品功效的真零食,暗藏藥品功效的「假零食」危害性值得警惕。據央視報導,浙江台州不久前查處了一處生產有毒有害「減肥軟糖」的窩點,其生產的減肥軟糖含有國家目前明令禁止的違禁藥西布曲明,可能對心臟功能造成嚴重損害。

  「市面上一些號稱天然的燃脂奶片、減肥糖,連有效成分都說不清楚,賣的就是願者上鉤。」一位營養師博主提醒消費者。(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孫奇茹)

共2頁 上一頁  [1] [2]  第1頁第2頁

搜索更多: 保健品

相關焦點

  • 零食化保健品熱銷 主攻年輕消費群體
    記者注意到,此前人們熟悉的保健品「藥丸」,悄悄變身色彩斑斕的軟糖、果凍、飲料,讓追求個性消費的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養生「上癮」。 零食化保健品熱銷 「酸酸甜甜的,吃起來也沒什麼負擔,全當吃零食啦。」像小曾一樣,不少當代年輕人生活節奏快、追求高效率和即時享受,在養生這件事上也是如此。相比於傳統需要蒸、煮、燉、熬才能食用的養生食材,年輕人更青睞「開袋即食」和口感好的滋補營養品。
  • 京東到家發年輕媽媽群體即時消費報告:醫療保健支出同比增75%
    這一群體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平衡母親、妻子、女兒、職場女性等多重社會角色的時間精力分配。即時消費的高效便捷,直擊該群體"沒時間"的焦慮痛點,因此獲得格外青睞。過去一年,年輕媽媽群體消費金額同比增長88%,其中90後媽媽同比增長107%。京東到家數據顯示,25-40歲的80後、90後媽媽群體,已成為即時消費的中堅力量。
  • 4500億元保健品消費市場,如何打造90後的「新養生主義」?
    01為什麼90後會熱衷於營養保健品保健品消費群體的年輕化已經成為一個趨勢。有調研數據表明,在保健食品購買者中,90後佔比25.01%,長時間使用保健食品的90後達21.9%。02保健品牌怎麼俘獲年輕消費者的心年輕群體在消費市場的佔比份額正在不斷提升,逐漸成為目標消費人群和主力買手,他們追求個性化、多樣化,追求滿足自己越來越個性的、自我的消費欲望。
  • 新養生主義:像吃零食一樣嗑保健品
    (等不及的直接拉到文末看種草清單) 90後健康焦慮催化「新養生」 隨著國民健康產品消費金額穩步提升,越來越多人願意在健康方面投資,並且消費者及其特點呈年輕化、線上化的趨勢。
  • 年輕媽媽群體是藥店消費主力軍,藥店要如何抓住?
    年輕媽媽群體將成為藥店消費主力軍 另外,隨著即時零售品類豐富以及健康意識的升級,年輕媽媽群體成為線上健康消費的引領者和主力軍。她們不僅重視自我呵護,更是全家健康的「守護者」。 京東到家發布《年輕媽媽群體即時消費報告》也顯示,年輕媽媽(主要集中在25-40歲,育有1-2個孩子)佔線上日常買藥人群的56%。過去一年,該群體醫療保健類消費額同比增長75%。
  • 錦趣食品:讓零食健康化 養生生活化
    2020年的一場疫情,讓大眾健康理念和消費理念全面升級,人們不再只是關注美食、服飾、娛樂等方面的消費,而是將目光更多地投向與健康、養生相關的產品。同時,根據相關報告顯示,我國約半數以上的90後有脫髮、掉發、視力減弱等健康困擾,而有近九成以上的90後已有一定的養生意識。可以說三十而立的90後們正積極加入「養生大軍」,養生行為也逐漸呈現出年輕化發展趨勢。
  • 奶酪零食化仍以兒童為主,「全家化」品類稀疏
    奶酪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在零食化趨勢之下,奶酪零食也被視為兼具美味和健康的食品,實現了較快增長。雖然零食化的奶酪產品不少,但大多是圍繞著兒童做的,兒童奶酪入局者眾多,成人奶酪相比之下尚顯不足,專為成人打造的奶酪零食還不夠豐富。
  • 保健品不再是老年人專利 年輕女性成主力買手
    從前兩年開始,O2O健康養生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新消費模式推動更多年輕消費群體加入其中。隨著中產階層的擴容以及整個保健品消費年輕化的趨勢不斷加強,整個保健品行業都在加碼和多元化,行業格局在不斷變化,呈現新發展業態。
  • 零食正餐化,食族人突破方便速食傳統套路
    其中,「零食正餐化」就是典型的策略,尤其年輕消費者對零食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除解餓解饞之外,補充營養元素、情感性的需求及緩解壓力等方面需求逐漸凸顯。同時,零食的健康化、多元化及便捷度,讓其成為年輕群體代餐的首選,零食正餐化趨勢越發明顯。
  • 保健品行業發現新大陸
    對此,健美生攜手CBNData研究中國保健品在線市場的發展與潛力時也發現,中國保健品市場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是90後的年輕消費者,他們在保健品消費方面具有三個有意思的特徵: 首先,他們是真正的場景化購物者,辦公時嘴饞喝了奶茶,吃點抗糖丸,工作壓力大睡不著覺吃一粒褪黑素,下班健身後喝一杯蛋白質粉增肌,等等。
  • 避免年輕群體過度消費 需要未雨綢繆
    不過,一些人特別是年輕群體應實現從信用卡「卡奴」到「卡主」的轉變,避免過度消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儘管中國儲蓄率仍然位居前列,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延續幾千年的勤儉持家、量入為出的消費觀正在悄然改變。這點在已經逐漸成為消費主力之一的90後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有研究報告指出,90後平均存款約815元。
  • 人群迭代消費重塑 投訴領域變化折射消費群體變化
    來源:時代周報原標題:人群迭代消費重塑 卡位戰大爆發[摘要] 東方證券研究報告分析:一是效率為先,為便捷買單;二是愛互動願分享,消費社交化;三是重視自我提升,愛美麗更愛養生;四是物質精神皆滿足,除了品質優還需「有意思」。
  • 打最多的工,吃最貴的保健品——揭秘打工人續命新姿勢
    其中,運動營養、口服美容和腸胃營養消費規模最大,是年輕人們普遍偏好的功能;而增速上來看,免疫調節、睡眠質量改善和骨骼健康正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每個年輕人要購買4-6種保健品除了追求功能的精準細分,保健品功能的豐富多元也是「惜命」的年輕人所期待的。可以看到,僅滿足於單類保健品的年輕人比重越來越小,購買4-6種以及6種以上保健品種類的年輕人增長最為明顯。
  • 屈臣氏換「新裝」變潮 能否留住年輕消費群體的心?
    其鮮明的品牌特徵,區別於普通超商的進口品牌,專業的服務態度讓屈臣氏成為都市白領及年輕學生購買個人護理商品必去的地方。不過2016年財報卻顯示,屈臣氏集團2016年營收為209.14億港元,較2015年下降3.82%。在進入中國市場的第28個年頭,屈臣氏首次出現負增長。    據媒體報導,屈臣氏宣布屈臣氏及百佳中國區CEO羅敬仁因個人原因請辭,並將於2017年7月1日正式離任。
  • 「賭博」性質玩偶橫行市場,年輕群體消費上萬甚至上百萬
    作者:有靈審稿:知新自2019年以來,國內開始掀起一股盲盒的風暴,經過一年多的發展,一開始由潮玩而流行的盲盒,開始跨界到其他消費產品裡,也被消費者推崇。各種各樣的盲盒的出現,再經過商家的複製、改裝,或者一系列的本土化,開始了一種席捲全國的盲盒經濟。
  • 《2019中國大健康消費發展白皮書》
    其中教師、服務人員對緩解疲勞類保健品的消費需求更高。教師、服務業人員、事業單位人員成為核心焦慮群體,其在緩解疲勞類保健品目標人群指數分別高達140.3、121.9及102.0,在整體人群當中表現突出,而經濟能力尚未成熟的學生則TGI指數表現略低。
  • Swisse等國際巨頭爭搶中國數千億保健品市場份額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保健品行業正迎來快速增長期,與以往消費定位老年消費群體不同的是,這一消費群體正在向年輕的低齡化人群蔓延,而由此帶來的是企業戰略的不斷變化。近日,記者從健合集團獲悉,旗下澳洲品牌Swisse公布2019年中國市場新戰略,將目標瞄準年輕化、個性化的消費人群,在原有營養健康品的基礎上強化美容營養產品的市場拓展,其全部品類將覆蓋各個細分市場。
  • 煙醯胺、膠原蛋白融入零食新配方
    龐大的消費市場與年輕的消費群體也吸引著眾多食品行業品牌在美容跨界上不斷探索。可口可樂推出的γ-氨基丁酸膠原蛋白肽植物飲品,蒙牛聯名凝純的膠原蛋白肽果凍,百草味的玫瑰膠原蛋白軟糖,鍾薛高聯名小仙燉的燕窩流心雪糕,格力高聯名自然堂推出百醇煙醯胺禮盒……消費者對於食品企業推出的具有「美容」功效零食接受度如何呢?
  • 高檔百貨如何抓住年輕消費群體的心?
    在這輪增長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尤為亮眼:業績增長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新顧客,其中不乏年輕顧客。可見,80後、90後的消費實力已經到了不容小覷的階段,不論品牌商還是商場,都意識到「抓住年輕客人」,當為大勢所趨。國際大牌紛紛通過更新產品設計、與潮牌Corssover、別出心裁的推廣活動等來吸引新顧客。
  • 中國母嬰行業報告:葉酸、燕窩等成為孕婦保健品重點消費產品
    家庭母嬰消費比例將會越高,健康安全是消費的重點方向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母嬰群體對母嬰產品的需求更高,對母嬰細分產品的個性化需求,加之疫情期間培養了母嬰群體對健康行為、飲食、資訊搜索等習慣,母嬰育兒消費更偏向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