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防脫髮少白頭護髮生發」的生物素軟糖,每天嚼兩粒就能「吃出嫩白玫瑰肌」的水果糖,餐後吃一條不僅能「排毒解油」還能幫助瘦身的酵素果凍……記者在電商網站上搜索「防脫髮」「減肥」等關鍵詞後,一些令人躍躍欲試的養生零食映入眼帘,其中不少月銷數千甚至數萬件。
天貓近日發布的消費趨勢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人們自我關愛的意識被進一步激發,新興消費者對「健康」與「美麗」的追求,讓養生走向「快消化」。保健產品劑型零食化,維生素、褪黑素、魚油紛紛做成軟糖,連玻尿酸、煙醯胺等美容成分也能口服食用。
在保健品巨頭湯臣倍健的電商平臺店鋪內,DHA軟糖、水蜜桃口味的膠原蛋白飲料等更符合年輕人消費習慣的商品熱銷。老字號、零食品牌也感受到了這股熱浪,加入「朋克養生」的隊伍。同仁堂開起咖啡館,一杯「枸杞拿鐵」同時滿足了年輕人維持潮流生活方式和養生的雙重意圖,方回春堂、胡慶餘堂、潘高壽等藥企推出了獨立包裝的黑芝麻丸幫助年輕人「固發養發」;零食巨頭三隻松鼠推出了滋補零食紅棗枸杞丸、紅豆薏仁丸等。
別把「軟糖」當「藥丸」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商家打起了擦邊球,以零食之名,通過誇大宣傳,試圖行保健品甚至藥品之實。
減肥軟糖、燃脂奶片、減肥果凍……在讓人眼花繚亂的養生零食裡,記者進入了一款自稱「軟糖減肥」糖果的頁面。首頁上寫著的「一粒瘦三斤」「躺著吃就能瘦」「沒有副作用」信息極具誘惑力。
另一款「燃脂奶片」的商品頁面,靠什麼燃脂全無說明,記者追問時,商家客服只以「排油排毒,阻斷脂肪」回復,拒絕透露進一步信息。
相比於披著保健品功效的真零食,暗藏藥品功效的「假零食」危害性值得警惕。據央視報導,浙江台州不久前查處了一處生產有毒有害「減肥軟糖」的窩點,其生產的減肥軟糖含有國家目前明令禁止的違禁藥西布曲明,可能對心臟功能造成嚴重損害。
「市面上一些號稱天然的燃脂奶片、減肥糖,連有效成分都說不清楚,賣的就是願者上鉤。」一位營養師博主提醒消費者。(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孫奇茹)
共2頁 上一頁 [1] [2] 第1頁第2頁
搜索更多: 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