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政法反腐再發力!59歲「老公安」落馬,喜結網者終被網困

2020-12-19 法制視界

霍雲成

吉林政法系統的震蕩仍在持續。9月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發布通知,免去霍雲成的省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職務。

8月19日,吉林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吉林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霍雲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今年59歲的霍雲成是一名「老公安」,擔任過吉林省公安廳處長,此後歷任松原與白山的公安局長。直到4年前,他離開政法系統,出任省政府副秘書長。

一名了解當地政情的人士介紹,霍雲成是一個長袖善舞之人,他的發跡與落馬,皆因太知曉「人情世故」。

劉培柱

據悉,霍雲成是繼吉林省檢察院原檢察長楊克勤,省公安廳原常務副廳長劉培柱,省法院原副院長呂紅民等官員被查後,又一名出身該省政法系統的落馬官員。

霍雲成與2019年7月落馬的省公安廳原常務副廳長劉培柱關係匪淺。從霍雲成結交劉培柱的過程,亦可窺知霍的行事風格。

霍雲成出生於1961年,早年即進入公安系統,39歲時官至省公安廳處長。劉培柱比霍雲成大一歲,年輕時短暫在機關食堂工作,此後發達了,仍有人笑話說拿勺子的手也能握槍。霍雲成與劉培柱雖很早認識,但聯繫熱絡卻在2003年左右。彼時,霍雲成任吉林省公安廳治安警察總隊總隊長,劉培柱任長春市公安局副局長。

消息靈通的霍雲成提前得到消息,劉培柱即將調任吉林市副市長兼公安局長。吉林省下屬的吉林市,不僅是省內僅次於長春的城市,更是霍雲成老家,他的親屬、同學在該市涉足建築、娛樂等生意,自然需要新任公安局長關照。劉培柱在吉林市期間,幫了霍雲成一些忙,霍多次趕回老家感謝。

除了幫助老家的親屬,霍雲成更得經營自身仕途。在省公安廳工作多年後,他迎來外放的機會。2006年,他調任長春市公安局副局長,次年,擔任松原市公安局長。

一般慣例,地方的公安局長會兼任副市長,劉培柱任吉林市公安局長時,甚至還同時擔任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不過霍雲成在松原市公安局任一把手4年,只是擔任市長助理。據吉林省政法系統一名人士介紹,外界對於霍雲成的反映一直比較多,認為這個人善於拉關係,工作不夠紮實。

據一名與霍雲成有過交集的人士介紹,在松原的四年間,感覺霍雲成變化很大,他的官架子越來越足,膽子更是越來越大。霍雲成原本是個喜歡熱鬧的人,常與公安廳的老同事餐聚。一開始,他一個人來,後來則帶上幾個屬下,負責飯局的服務工作。起初他會給老同事帶上一些土特產,到後來竟直接在飯局後送紅包。

霍雲成善於鑽營,愛幫親戚熟人的忙,久已有之,但加速墮落到肆無忌憚撈錢,明目張胆插手工程項目,應該是在松原任職時。他在松原任職的後期,幾乎每周都會出席商人的飯局,一名松原的房地產商人成了霍雲成小孩的乾爹,這事在當地廣為人知。

2011年7月,霍雲成調任白山,擔任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多年的市長助理帽子終於扔掉,還躋身市委常委之列,霍雲成愈發得意起來。

或是霍雲成的不幸,他來到白山,又遇上一名貪腐的市委書記。時任市委書記李偉,從2008年至2015年擔任白山市一把手,2017年落馬。自認為熟諳官場「規則」的霍雲成,與貪腐的一把手臭味相投。

據知情人士透露,李偉的老婆長期在白山從事經營活動,還在數座礦山擁有股權。霍雲成新官上任後,對礦山進行過一次整治,後來發覺裡面水太深趕緊叫停,還把衝在第一線的幹警痛批一頓。透過市委書記的夫人,霍雲成與李偉的關係逐漸走近。

李偉主政白山期間,一名姓趙的商人拿下了該市許多「暖房子」工程。後來才知道,趙某多次向李偉行賄。據一名當地人士介紹,霍雲成充當了李偉與趙某的牽線者角色。趙某本是刑滿釋放人員,可一來二去竟成為公安局長霍雲成的座上賓。當趙某提出想承攬更多工程時,霍雲成表示有難度,便撮合趙某與李偉老婆見面。

霍雲成在白山期間,關於他的舉報很多,有一名企業家至今仍在舉報霍雲成,說因為生意上的糾紛自己未能滿足霍的條件,霍製造藉口逮捕了自己家人。這名舉報者說,霍雲成狂得沒邊,託人給自己帶話說,從省廳到白山市委,乃至吉林省委,你想去哪告都行!

霍雲成的張狂或許有些「底氣」,他與省公安廳的常務副廳長劉培柱是哥們,與李偉又有利益往來。

喜結網者,終被網困

反腐風暴,令官場風氣為之一變,霍雲成也意識到,自己在白山已有5年,告狀的人很多,最好能挪一挪位置。幾番運作後,他調任省政府副秘書長。

當時的省政府秘書長劉喜傑,亦是霍雲成的老熟人,兩人看似沒有交集,私下卻有交情。劉是松原人,早年在松原工作。然而在霍雲成到松原任職時,劉已離開松原,調任白山。劉喜傑夫婦常回老家,善於交際的霍雲成與他們漸漸認識,還主動幫他們親屬在當地解決了不少困難。

霍雲成的「投資」日後見到了回報,劉喜傑擔任省政府秘書長後,對急於從白山脫身的霍雲成伸出援手。一名吉林的官場人士介紹,霍雲成能調任省政府副秘書長,劉喜傑儘管沒有一錘定音的權威,卻在中間發揮了不小作用。

在省政府副秘書長的崗位上待了兩年後,霍雲成再獲晉升,出任省應急管理廳一把手,成為正廳級官員。不過,此時的霍雲成卻處於戰戰兢兢的狀態中。善於交際鑽營的他織就了龐大的關係網,這張網曾使他青雲直上,如今卻又纏得他透不過氣來。關係網裡的諸多人物,藍軍、李偉、劉喜傑、劉培柱,每一個人的落馬都讓霍雲成坐立不安,唯恐牽連出自己。據知情人士透露,上述人物的落馬,的確或多或少牽連出霍雲成的問題,他也被找去問過話。

直到今年8月,在愈發猛烈的吉林省政法系統反腐風暴中,霍雲成落馬。

喜結網者,終被網困!

本文有刪節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上觀圖編 圖片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官察室 張鐸

作者/來源:上觀新聞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象牙塔」反腐不斷深化,至少20餘名廳官落馬或雙開
    據官方披露,年初至今至少已有20餘名廳局級官員落馬或被「雙開」,涉及上海、廣西、黑龍江、廣東、吉林、山東和安徽等多省份的地方高校。文 | 佟西中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周刊」(ID:chinanewsweekly),原文首發於2020年10月14日,原標題為《「象牙塔」反腐不斷深化,至少20餘名廳官落馬或雙開》,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半年15個老政法被查,省掃黑領導小組副組長、掃黑辦主任雙落馬
    在全國政法界反腐中,吉林省是動靜比較大的。7月17日,吉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楊克勤被查,成為全國首個落馬的在職的省級檢察長;僅僅兩天之後,吉林省政法界又一重量級人物——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劉培柱應聲落馬,把吉林省政法界反腐推向了一個高潮。
  • 吉林政法高官被查!早前曝超過30位「政法虎」已落馬!
    在此次專訪中,呂洪民說:全省法院切實做良好社會環境的維護者、廉潔高效司法環境的創造者和公平正義法治環境的實現者,不斷推動經濟發展軟環境的提升,有效促進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營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環境,讓企業擁有更多公平正義的「獲得感」,增強投資者對吉林的信心。2011年,時任松原市中級法院院長的呂洪民登上了最高法下屬機關報——《人民法院報》。
  • 婚禮行業紅海,喜結網只想安靜地做個素材傳播者? | 獵雲網
    喜結網是為解決這個市場痛點而成立的,它旨在「讓婚禮更輕鬆」,匯聚了與婚禮相關的一切的資訊,為新人們的婚禮提供靈感、尋找服務團隊。喜結網的創始人彭全兵在創業前一直待在深圳,先後在中興、微軟、華為從事過IT技術開發相關工作。後來回到成都做起喜結網,則是因為他的妻子,「我太太一直從事婚禮相關的工作,從婚禮化妝師做到婚禮策劃。
  • 回顧2019年反腐成績單 金融落馬乾部人數持續上升
    去年9月,十九屆中央第四輪巡視啟動,集中對37個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開展監督檢查,深入查找政法、統戰、外事、科技、黨校、群團等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  2019年12月25日,十九屆中央巡視組再次出發,對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的26個地方和單位全部開展「回頭看」。
  • 內蒙古政法反腐風雲:多人仕途有交集關係盤根錯節
    內蒙古政法反腐風雲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周群峰  發於2019.7.22總第908期《中國新聞周刊》  7月13日,內蒙古紀委監委網站發布消息:通遼市公安局科爾沁區公安分局政委姜希明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姜希明只是內蒙古政法系統反腐大片中的「小角色」。
  • 莫讓「反腐話劇」止步於「形而上」
    廣東省紀委官方網站南粵清風網7月14日下午發布消息,中山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鄧小兵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正在接受組織調查。據中山紀檢監察網顯示,就在被調查一周前,鄧小兵還出席觀看了反腐倡廉話劇《滄海清風》。(7月15日南方都市報) 在反腐的暴風驟雨中,又有一位官員落馬,既令人感到惋惜,又讓百姓感到失望。
  • 三任市長落馬 這個市的反腐工作不尋常
    6月20日,南粵清風網發布了潮州市商務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陳建州被「雙開」的消息,提到其在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看到這條消息,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想到,同樣是在潮州,三天之前的6月17日,潮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盧淳傑落馬。
  • 能源反腐又有國企高管落馬
    能源反腐又有國企高管落馬 發布時間: 2020-07-22 10:29:57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潘望   近日,能源系統反腐又傳來國企高管被調查的消息!
  • 金融反腐2020丨83人被查:銀行業59人,監管15人
    被查的83人中,59人來自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中中小銀行有23人、國有大行有13人、省一級聯社有10人、股份行有9人、政策性銀行有4人;15人來自監管機構;剩下的被查的9人中,金融控股集團、評級機構、信託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公司,分別有2人、2人、2人、2人、1人。
  • 政法系統清理門戶!今年已有30多名「大小政法老虎」落馬!名單公布......
    前不久,黨中央、國務院下大決心,要求清理政法系統的害群之馬,徹底對政法系統清理門戶!為什麼要清理門戶?因為「政法虎」的危害除了斂財,還有幹預司法、插手案件。直接影響了社會公平公正!吉林省高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楊克勤主掌吉林省檢察院時,吉林省內出現了多起爭議案件,都與司法不公有關。這些高級政法官員一旦利用權力幹擾司法,這社會不僅沒有公正可言,會產生大量的冤假錯案,還會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反感甚至反抗,會導致國家政權的不穩。
  • 內蒙反腐風暴:倒查20年 四虎落馬 受賄4億破紀錄 名酒千餘瓶
    文/華夏商訓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近期,內蒙古自治區煤炭行業即將迎來一場反腐風暴。隨著近期多名涉煤領域官員的落馬,內蒙古這場「倒查20年」涉煤炭領域違法線索的反腐風暴,呈越演越烈之勢。在上述會議上提及到雲光中、白向群、邢雲、雲公民四人,均曾長期在內蒙古任職。雲光中、白向群、邢雲、雲公民四人落馬「往事」驚人。
  • 公安部部長話音剛落,工作近40年的公安局長周六落馬
    他也是全國公安機關「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動員部署會議後,首個落馬的地級市公安系統一把手。在廣東公安系統工作近40年林春生,男,漢族,1963年2月生,今年57歲,廣東惠來人,在職研究生學歷,1981年7月參加工作,198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公安廳常務副廳長落馬後,一段錄音提到了他
    近日,隨著葛林林的舉報者褚安江因涉嫌聚眾鬥毆罪被起訴,以及安徽省公安廳原常務副廳長許剛的落馬,疑似褚安江的一段錄音也得以曝光,在這段錄音中,褚安江稱許剛為其「後臺」。公開簡歷顯示,許剛1964年9月出生於安徽泗縣,在今年3月出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之前,他一直在政法系統任職,是一名警齡長達30多年的老公安。他1984年7月從安徽省警校畢業後,從一名普通民警起步,歷任泗縣公安局政委、靈璧縣公安局長、宿州市公安局長、六安市公安局長、阜陽市政法委書記、安徽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正廳級)等職,今年3月出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僅僅過了三個月後就被宣布調查。
  • 「打虎拍蠅」保持力度節奏 中共反腐沒有休止符
    蘇樹林是中共十八大後首個在任被查的省長,而在蘇被宣布調查前,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也在任上落馬,成為十八大後首個在任被查的省委書記。  上述兩個「首個」昭示著中共的反腐決心和力度。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0多名副部級以上的「老虎」被查。從年初落馬的楊衛澤,到周本順、蘇樹林,再到不久前被查的艾寶俊、呂錫文,2015年中國反腐實現了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全覆蓋」。
  • 吉林一公安副局長落馬!把警隊大樓賣給黑社會充當「辦公地點」,以權養黑貪汙斂財
    大家都知道,近些年來我國的反腐持續高壓,越來越多的貪官汙吏被查落馬,在這些貪官裡還有一部分是國家的警務人員,要知道公安系統是我國一把反腐的利器,如果公安系統也出現了有人貪腐的現象,那麼就有點賊喊捉賊的意思了。
  • 金融系統官員為何頻頻落馬輿情研究_思想前沿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
    事實上,趙景文算得上中信集團的「元老」人物,他28歲也就是1982年進入中信工作,而彼時中信集團前身「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剛成立3年。有媒體稱,趙汝林是自地方銀保監局合併後首位「落馬」的監管幹部。資料顯示,趙汝林今年53歲,生於廣西,大學本科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高級會計師。   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目前已經被「雙開」的是交通銀行發展研究部原總經理李楊勇、中國建設銀行渠道與運營管理部原副總經理陳德。
  • 河北省一"老公安"王星亮落馬!副廳級官員,做黑社會的保護傘罪加一等
    隱藏在暗處的"黑虎"通過國家的反腐漸漸地浮出水面,他們所貪汙的金額數字有大有小,但是絲毫不影響受到法律的制裁。國家的反腐行動一直在加強,越來越多的貪官被查處落馬,即使自己的隱藏得再好,官職再大,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只要與法律作對,就會受到相應的制裁,如果把貪汙受賄的辦法都用在造福百姓身上,怎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呢?
  • 3天5位官員落馬!從家藏2億現金的賴小民再到竟暉,金融系統反腐還在...
    在張安順落馬前,山西省紀委監委官網已連續兩天公布4個審查調查案件。與張安順一樣,4位落馬官員也都來自該省金融系統。7月19日晚間,山西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山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政府金融辦)原黨組書記、局長(主任)竟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曾被綁架的省人民醫院院長落馬:是否表明反腐再現新的突破口?
    李某某的落馬是否與這次被綁架有關?李某某的落馬是否表明,反腐又多了個新的突破口?這個新年過後被媒體關注的李某某,原系湖南省第十屆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在李某某之前,不少媒體曾關注過因小偷偷盜而落馬的官員,甚至有人把因小偷偷盜後有關官員被查處,戲稱為「小偷反腐」。這其中有多個案例。一個案例顯示,某小偷團夥專盯個別有貪腐行為的官員,踩點後實施盜竊。因為,在這些盜竊犯罪嫌疑人看來,一是貪腐官員的錢財來歷不明,而且其不法財產大都是受賄所得,二是貪腐官員被盜後,一般都選擇打掉牙自己吞進肚子裡,不會去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