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菜市場電子秤,無良商販又在短斤少兩!

2020-12-20 林木新視角

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習慣每天下午回家路上,去菜市順便帶點蔬菜水果日用品等回家。由於經常買菜,菜市的很多商家都基本認識了。

筆者昨日和往常一樣,在相熟的菜販那裡買了兩斤青菜,電子秤稱的,三元一斤共六塊。半道有一小超市,進去買了一包煙,付款時旁邊正好有一個電子秤,就鬼使神差的把菜放上去稱了一下,結果大吃一驚,只有一斤六兩,兩斤菜少了三兩多!

自從電子秤廣泛使用以後,聽很多人說電子秤經過國家嚴格檢驗,不會出現問題,所以筆者出於放心,買東西從來沒有二次稱過。當時稱過以後,心裡很不爽,雖說幾兩菜值不了多少錢,但是按幾個月甚至幾年來算,而且每天都有許多人買菜,綜合來算也不是小數字了。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在秤上動的手腳,就能把電子秤想咋改就咋改了。

由於市場也不大,長期賣菜的也只有幾家,從來也沒有市場管道人員,當時想投訴都不知道找誰。出於氣憤,筆者就拎著菜回到了菜攤,把菜直接放上了他家的電子秤,顯示還是兩斤。那菜販看著我的動作,一直都默不作聲,我也懶得跟他多說,轉身就離開了。當時出於大男人主義,不想因為幾毛錢的東西跟人理論,好象顯得自己太過於斤斤計較了。

其實到今天心裡還是有個結,就把這事說給大家,請大家平時注意一下這些無良商販,哪怕平時比較熟悉的商販。如果你們碰上這種事,有市場管理部門的一定要投訴,儘量不要被這些無良小人給坑了。

今天講的這些可能也沒有什新聞性娛樂性,就是想提醒一下大家,也請大家提醒一下身邊人,平時多注意一下這些無良之人,不給他們以可乘之機。筆者是百家新手,感謝大家關注評論。

相關焦點

  • 電子秤隨意調,「黑心秤」秒變「良心秤」?原來商販這樣吃秤頭
    海鮮市場、水果攤、菜市場等市場處處存在著交易,市場計量環境應該是誠信、公平、準確、和諧的。但是一些無良商販在電子秤上做手腳,按理說,電子秤應該是非常精準的。那麼,市面上的這些「黑秤」究竟從何而來?大家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 市民買菜被坑3次 電子秤10大「作弊法」曝光
    拉橡皮筋作弊法  在電子秤臺面板上吊接橡皮筋,稱重時輕拉橡皮筋以增加重量。  墊角作弊法  有商販故意將桌子放斜,或用紙板墊高秤身一角,稱重時重量會增加。  吸鐵石作弊法  在電子秤的底部放置吸鐵石,使電子秤字幕屏的價格改變。  遮字幕作弊法  有商販將商品等物堆於電子秤的字幕屏前,然後亂報重量和金額。  留底數作弊法  有商販在表示重量的數字中先儲存一定的底數,虛增重量一併計價。
  • 隱秘的電子秤「作弊」,不懂要吃虧!
    去市場上買東西,最怕短斤少兩。有時候碰到大減價,還以為自己「賺到了」,其實「笑」的還是商家!
  • 工商、計量執法人員檢查農貿市場發現,不良商販用「鬼手」吃「秤頭...
    生活報記者 蒙進煌 通訊員 譚英 文/圖  核心提示  7月31日,南寧市西鄉塘工商局聯合廣西計量檢測研究院對五裡亭水果蔬菜批發市場進行檢查,竟發現很多電子秤都存在短斤少兩現象在隨機抽查的24臺電子秤中,就有14臺有問題,如一些秤臺上放置60千克的計量砝碼,竟讀出63.15千克的標示重量;一些手動調校的電子秤,10千克的實重量還能讀出14千克的標示重量,不良商販吃了消費者多少「秤頭」。  短斤少兩  24臺秤 有14臺吃「秤頭」  31日上午,工商執法人員首先突擊檢查五裡亭水果蔬菜批發市場的活禽行。
  • 電子秤下墊泡沫能增重?計量部門稱沒有科學依據
    聽說電子秤下面墊上泡沫,稱東西時會加重。1月22日,省城劉女士向本報諮詢此事是不是真的。  本報訊 江南都市報記者龔漢斌報導:劉女士說,現在去菜場買菜的時候,菜販們使用的電子秤下面大多都墊了泡沫或硬紙板之類的,大家見多了都習以為常。但是她最近聽別人說,電子秤下面墊泡沫,上面稱的東西就會增加重量。
  • 春節年貨熱銷 家樂福預包裝食品「短斤少兩」
    年貨銷售旺季,市民購買乾果類商品時,要當心一些商家「短斤少兩」。(資料圖)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記者 陳泥 通訊員 李毅龍)眼下又到年貨熱銷時,為規範市場計量,治理「短斤少兩」,市質監局近日開展了節前計量專項檢查。昨日上午,質監執法人員對蓮坂明發家樂福等大超市進行檢查,發現超市銷售的部分預包裝食品仍存在分量「縮水」的問題。質監部門提醒市民,在購物時無論如何要關注一下商品的分量,否則可能會吃虧。
  • 用遙控器控制電子秤?飯店老闆月月虧損,查到真相才知商販在搞鬼
    楊先生感覺事情非常蹊蹺,進行了多次排查,終於發現了虧損的原因竟然和送魚的商販有關係。發現問題所在後,楊先生在最近的一次送貨時,終於將送魚商販捉了現行。原來,在這次送魚的過程中,楊先生要求商販現場復秤,在復秤過程中就發現了「遙控器」這個事情。
  • 買菜別忘看看電子秤 不然白白還價
    黃河之歌:昨天我去菜市場買菜,一位老人想買肉,問多少錢一斤?對方回答14元一斤,老人掉頭就走。攤販把老人叫了回來,說給他便宜點,12元一斤,老人同意了。
  • 農貿市場電子秤作弊稱多少隨意調 5公斤稱出6.5斤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5月22日報導(記者林利萍通訊員陳重捷)每天去菜市場買菜,商家的秤準不準?這是市民最關心的。然而,實際上有的秤稱出的商品重量竟能通過幾個按鍵隨意變換,著實坑人。  近日,同安新民市場監督管理所聯合市質監三分局的執法人員,對轄區內兩個農貿市場的計量器具進行突擊檢查。
  • 電子秤的出色演繹,寺岡五金工具實現精準稱量
    在菜市場買菜或者超市買水果的時候,總會看到有人飛速地按著電子秤稱量東西,而在計算貨物的總量時,也不乏看見貨運師傅從車廂中將其拖出來。可以說電子秤存在的意義非常強大,在設計商品交易的領域是不會缺席的存在,如果能對其的功能進行深入了解,相比規避那些傳聞中的短斤少兩事件也不是什麼難事。那麼出色的電子秤應該長什麼樣子呢?在這裡寺岡五金工具就要出面了。
  • 火車站周邊部分商鋪短斤少兩:作弊秤上一放 4斤變5斤
    步步高超市書院南路店和家潤多超市和莊小區分店的23 臺電子秤,全部有合格證書和標識。長沙晚報記者 陳飛 攝  長沙晚報訊(記者 周輝霞 通訊員 張文革)過年是購物高峰期,可消費者們不能光顧著買,還要對商家使用的各種秤留個心眼。
  • 案例|勤業五星生活市集脫胎換骨,人性化的菜市場來了!
    地面乾淨清爽、劃分鮮明的商鋪、灰白「Ins風」+「工業風」簡約的整體色調,頓時減弱了菜市場嘈雜的氛圍,買菜的欲望都隨之變強烈了。杜絕短斤少兩,無紙幣支付在傳統菜市場買菜時,菜品上秤那一刻,總是要看多看幾眼,生怕商家短斤少兩。勤業五星市集引入中科深信出品的防作弊智能溯源電子秤,自動收集電子秤運行參數,一旦出現參數未響應或者偏差,自動觸發報警提示,徹底杜絕作弊。
  • 中心市場電子秤四統一管理缺斤少兩消失
    商販的「八兩秤」一直令百姓深惡痛絕,為了杜絕這種現象,去年初,質監計量部門在掘港中心農貿市場推行計量器具「四統一」管理,即計量器具統一配發、統一使用、統一檢定、統一管理,一年過去了,經營戶缺斤少兩的現象基本消失,實現了集貿市場計量行為從「被動管理」向「誠信自律」的轉變。
  • 電子秤「四捨五入」教程,掙多少錢就看你會不會算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秤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與傳統的秤相比,電子秤更準確、直觀。作為日常交易的計量工具,總有些不良的商家動些歪心思,在電子秤上動手腳來獲取大的利益;缺斤少兩的事件屢見不鮮,今天就來說說電子秤「四捨五入」的故事。
  • 10公斤袋裝大米少半公斤 無良米店從中獲利
    家樂福萬國店,一包標明10kg的袋裝米,電子秤上顯示只有9.99kg。為了不被「呃秤」,孔女士曾經試過直接到肉菜市場米店去買,但她發現,即使當面稱重,還是有袋裝米不足秤,她向檔主提出疑問,檔主就表示,可以少收她幾塊錢,或者另外用膠袋補回缺兩的大米給她。接到市民反映的情況後,記者隨即到幾家糧油店了解情況。
  • 凱裡市對集貿市場電子秤進行「體檢」
    為進一步加強集貿市場計量監管,打擊計量作弊行為,遏制集貿市場「短斤少兩」違法行為,規範集貿市場計量秩序,確保誠信經營,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連日來,凱裡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頭對接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州質量技術監督檢測所組成執法小隊對金玉、興凱、銀田、金井、州建公司、火車站、東門7個集貿市場內電子秤開展專項執法檢查行動。
  • 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去菜市場買菜?原來這麼多套路啊
    導語: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去菜市場買菜?原來這麼多套路啊社會環境越來越複雜多變,而有不少的人開始做起了各種各樣的騙術。即使是現在菜市場上的攤販也會有些讓人匪夷所思的套路,並且有不少經驗不足的人都會在菜市場中了套路。
  • 農村大叔賣桃子,發現電子秤有貓膩,佔了「便宜」為何不踏實?
    現如今在農村比較流行的是電子秤,那種老式桿秤已被漸漸淘汰,電子秤的好處是稱重方便,精確度比較高,也比較容易辨認,特別對於老年人,或者算帳水平一般的農戶,只要輸入價格,重量出來後,合計金額也就顯示出來了,根本不會因為算錯帳而遭受損失,這也是電子秤如今受到農民朋友追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