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中國紅茶第二屆創新與發展暨普安紅茶產業交流座談會在「中國古茶樹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全國十大魅力茶鄉」普安舉行,在專家主旨演講以後,全國茶界大咖專門針對普安茶產業如何做大做強把脈支招。
中國紅茶第二屆創新與發展暨普安紅茶產業交流座談會
據介紹,在脫貧攻堅中,普安縣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按照「重基地、強龍頭、創品牌、抓帶動」的思路,大力發展茶產業。目前,全縣擁有茶園14.3萬畝,投產9.1萬畝,縣裡圍繞2000畝感恩茶園、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青山古茶樹保護核心示範區以及南中北茶產業帶的「一園兩區三帶」,努力實現人均一畝茶即全面擁有30萬畝茶園的目標,目前全縣擁有茶樹品種9種,互補性強。 在強龍頭過程中,經過幾年的推動,目前全縣擁有茶葉市場主體203家,年產值超過1000萬元的茶企已經超過10家,同時引進了正山堂和浙茶進入普安,成立了茶葉公司,本土培育加外面引進相結合,為帶動茶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創品牌是產品進入市場的關鍵,普安縣引進了中國紅茶標杆品牌正山堂,實現了普安紅茶品牌借船出海和借梯登高,「普安紅」品牌迅速走紅市場,品牌帶動逐步顯現。 茶產業作為普安的扶貧產業,抓帶動是關鍵,目前經過茶的帶動,目前全縣有8800多戶人家戶均因茶增收1.8萬元,其中貧困戶就達3000多戶,全縣有11000多戶因茶戶均增收1.3萬元,抓帶動成效初顯。
在座談會現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院長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尹禕,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副會長柯家耀,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原秘書長翁昆,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江和源,福建農林大學茶學院副院長、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紅茶工作組組長孫威江,浙江大學茶學系教授龔淑英,福建農林大學茶學系教授金心怡,福建省茶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原總工程師劉紹文,福建正山堂茶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賽林,貴州省茶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劉建勇,貴州師範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尹毅,貴州省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王嘉龍,「普安紅」茶文化形象大使施海等,圍繞普安茶產業獻計獻策。 專家們在座談中,充分肯定了普安縣發展茶產業的比較優勢,充分肯定普安茶的綠色生態和高品質,非常期待普安茶產業快速發展。同時,針對普安茶產業如何在標準化建設、加工工藝創新、市場推廣的強化、茶文化的深入挖掘、衝泡技術的掌握、人才的培養培訓、新技術的運用等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普安30多家茶企的從業人員在現場認真聆聽,受益匪淺。 活動結束後,相關的專家還考察了普安的古茶樹資源和百葉一號茶葉基地。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左國輝
編輯 劉思博
編審 田旻佳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