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口語法五大領域概念

2021-02-19 聾康網

繼昨天推送《聽覺口語法系列知識》文章之後,今天我們和您分享聽覺口語法五大領域,即聽能、語言、言語、認知、溝通相關概念。

聽能發展是指幫助有聽覺障礙的孩子對各種聲音,尤其是對語言聲進行反覆的認識、辨別、記憶、理解,建立正確的聽覺概念,在培養聆聽的興趣和習慣的同時,提高聽覺的敏感度,以達到與人聽說交往的目的。聽能發展四階段:聽覺察覺、聽覺分辨、聽覺辨識、聽覺理解。

當孩子在體驗不同的人事物時,同時也在發展語言。語言經由詢問和評論,以口語或非口語的方式,表達個人在接受和傳遞本身或外界事物相關訊息的能力。簡而言之,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工具。語言的幾個要素:語音、語法、語義、語用。

言語是指個體對特定語言系統的具體運用,是個體運用傳遞信息的過程。言語過程也是最有效地運用語言進行溝通的過程,具有明顯的個體特徵和個體風格。言語表達就是將言語運動命令信號轉變為音波並以口語的形式表達。言語表達是通過發音器官的神經—肌肉高度協調一致而實現的。

一般認為,認知即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轉換、簡約、加工、貯存、提取和應用的所有過程。它具體包括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在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語言是溝通的一種重要工具,在溝通當中需要雙方傾聽理解及說話表達的能力,而語氣、表情,甚至肢體語言也會傳達重要的訊息。孩子的社交情緒發展除了天生氣質差異外,很明顯地受到與大人互動的影響。在富含情感及媽媽語的互動下成長的孩子,在溝通及語言發展上往往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大人與孩子之間越享受彼此間的互動,語言溝通的刺激與學習就越多。溝通技巧包括眼神注視、使用禮貌用語等。

本文來源《聽覺口語法概論》

時寶娟聽覺口語法教學經驗分享

時老師分享「初次AVT教學如何開展」、「AVT教學心得體會」等內容

聽覺口語法及康復教學調查問卷

通過問卷,了解老師在AVT教學及康復教學中的感受或困惑,期待為您答疑解惑

北京聽力協會面向全國聽力語言康復教師開設「聽覺口語法(AVT)」教學培訓課程。邀請全國知名聽力語言康復專家和一線教師進現場講座。通過理論學習和實操訓練,有效幫助教師獲取聽覺口語法教育理。培訓時間:4月24日-4月26日報名方式:010-82191330

聾康網是中國聽力語言康復行業專業門戶網站,通過專業領域的資訊生產和知識生產,提升整體康復教育水平,切實有效幫助聽障兒童回歸主流社會。

投稿E-mail:jigoutongxun@deafchina.com

相關焦點

  • 聽覺口語法
    所謂「聽覺口語法」是利用聽障兒童的剩餘聽力,藉由助聽器的擴音系統把聲音放大,或以植入人工電子耳的方式,幫助無任何剩餘聽力的孩童重新獲得聽覺潛能後,將聽覺、語言、認知,依其自然發展之程序,在自然且有意義的情境中,透過會話式的互動,讓聽障兒童學習傾聽、說話及語言。『聽覺口語法』的主要特色包括:專業團隊合作的模式及父母深度的參與,使聽覺成為兒童全人發展的一部分。
  • 關於聽覺口語法教學的疑問
    大家都知道語康五加一採用的是以聽覺口語法教學為基礎,結合嬰幼兒養育、家長個人成長、小班家長互助以及康復村的生態環境,全方位助力聽損兒童家長!
  • 聽覺口語法--聽覺訓練活動
    《聽障兒童聽覺口語教學示範教材》是全國聽力語言康復教育改革項目系列叢書之一,是指導個別化康復教師開展聽覺言語康復教學的示範教材
  • 聽覺口語法的定義、原則和特色
    為了將聽覺口語法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推廣到更多的機構和教師,本周我們將分享「聽覺口語法」!接下來的每周時間我們將以不同的主題,與您分享聽力語言康復行業信息,包括新鮮資訊、教師培訓、優秀教案、康復知識、現代教育理念……您期待我們分享哪些話題,您在實際教學中有哪些感受或困惑,都可以回復我們。期待我們一起探討,共同提高!
  • 科普:淺談聽覺口語法
    ❶評估➤❷遴選➤❸根據遴選內容編制個體化康復計劃➤❹康復教學的組織與實施➤❺對於新的教學方案進行修正和調整➤❻重新制定新的學習起點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無線聆聽學語系統》這套點讀教材總攬六大領域(聽覺領域、認知領域、理解性語言領域、表達性語言領域、發音領域、社會溝通領域),每個領域有5本教材,總共30本教材(還有一本操作手冊)鄂爾多斯市婦幼保健院聽力中心白蘭主任正在使用
  • 回顧∣「聽覺口語法實訓應用培訓班」圓滿結束,一起來回顧
    培訓班概況:4月26日,為期7天的「聽覺口語法實訓應用培訓班」圓滿結束了。培訓班由北京聽力協會主辦,西安第二聾啞學校承辦。培訓地點設立在風景秀麗,AVT教學資質優厚的西安第二聾啞學校,共有來自全國十個省市十餘位老師參加。
  • 你真的了解聽覺口語法嗎?
    近兩年,聽覺口語法因其良好的康復效果在中國也日漸被重視起來,我們可以看見大大小小的康復中心都開設了聽覺口語法教學,但是說起聽覺口法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真正了解? 聽覺口語法的創始要追溯到近代眾多知識、科技及技巧上的變革與進步。在助聽器、人工耳蝸等科技的輔助下絕大部分有剩餘聽力的聽損兒童可以獲得日後發展出聽說溝通能力所需要的聽覺潛能。這就為聽覺口語法的出現和推廣提供了支撐。1.提倡新生兒、嬰幼兒、學步兒和兒童的早期聽力診斷,並在聽損被診斷後立即有聽能管理和聽覺口語法的介入。
  • 【聽覺口語法】在線教學上線啦!!!
    ,泉州市啟勝聽力語言康復中心與協會密切合作推出的聽覺口語課程,其架構清晰、體系完整,71堂課程課時充足、內容詳盡,助您全面把握聽覺口語法。                                                          課程簡介聽覺口語法是一套以家庭康復為中心的聽覺口語早期療愈課程,讓家長在聽覺口語康復師的指導下成為促進孩子口語發展的
  • 聽覺口語法一定要遮口嗎?
    聽覺口語法是根據一套有邏輯性的指導原則(AG Bell Academy for Listening and Spoken Language, 2011)而執行的方法,對象為聽障嬰幼兒或學齡兒童,家長選擇口語為溝通模式。
  • 惠澤中國聾兒 聽覺口語法架兩岸聽障康復交流橋梁
    (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中國臺灣網1月7日北京消息  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與臺灣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今(7)日在京舉辦「中文聽覺口語師資培訓項目」階段總結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湯小泉、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主任胡向陽、明門集團董事長、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主席鄭欽明等出席會議。
  • 聾兒語言康復訓練方法:聽覺口語法和故事教學法
    提高聾兒的語言能力,解決聾兒的口語問題是聾兒語言康復訓練的重要目標,也是聾兒融入社會的必要條件。對於家長或老師選擇適當有效的訓練方法尤為重要。聽覺口語法是通過助聽器將聽障兒童的殘餘聽力加以擴增,或藉由人工耳蝸的植入幫助聽障兒童獲得聽潛能後,按照聽覺、發音、語言、認知和溝通的自然發展順序,在自然有意義的情境及互動中,讓聽障兒童學習傾聽,學習語言和說話,並使傾聽成為孩子生活方式的一種方法。聽覺口語法強調最大限度的運用聾兒的殘餘聽力。
  • 【在線講堂】鄭文芳老師主講《聽覺口語法-聽覺描述教學》
    《聽覺口語法-聽覺描述教學》  2016年7月21日周四晚8點  【聽力大講堂】YY授課頻道ID:31494227  http://edu.yy.com/freeOpenCourse
  • 2019年「一帶一路」框架下殘疾人事務主題活動聽力語言論壇——聽覺口語法專項論壇在京成功舉辦
    10月12日,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辦,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聽力語言康復專業委員會承辦,《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社和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協辦的2019年「一帶一路」框架下殘疾人主題事務聽力語言論壇——聽覺口語法專項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
  • 讓花開有聲|聽覺|口語|聾兒康復_網易新聞
    馮麗告訴記者,多虧了聽覺口語法,小銘才會說話。「聽覺口語法就是讓孩子先會聽,再會說。」雅文資深聽覺口語師賴紀閩介紹說,與傳統的手語教學不一樣,聽覺口語法藉助助聽器與人工耳蝸等聽力幹預技術,努力讓孩子先「聽得見」,進而經過訓練再「聽得懂」,最後能像正常人一樣開口說話。
  • 聽覺口語訓練技巧的迷思
    如果我們能有效運用『聽覺口語法』的技巧如HAND CUE等,慢慢地他們會因為學會傾聽,從視覺的依賴轉而發揮出他們新發現的聽潛能。聽力師、語言治療師或聽障教師,任何一位經過訓練、有『聽覺口語法』特長的專業人士,都會教導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使用HAND CUE。大部份時候,這是應該由家長或保母----也就是孩子生活中的主要照顧者來使用,而學校老師和朋友則不需要。
  • 為什麼說,蒙氏五大領域是幼兒教育的必修課?
    自蒙氏教育誕生以來,它的理念、原則、理論依據均被專家學者深入的剖析和完善,而研究分析最多的要數其五大領域的具體教學內容。五大領域的具體內容是什麼?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很多傳統幼兒園的裝飾,假定孩子必須喜歡「花花綠綠」的風格。
  • 新國家安全法五大亮點 涉及太空、深海和極地等新型領域
    專家對新國家安全法五大亮點進行了梳理和總結。  亮點一:  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的國家安全法  新國安法在總則中明確了國家安全、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領導體制等概念。  「與傳統的安全觀不同,新的國家安全觀還包括非傳統領域的安全,目標是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說。
  • 正確認知聽障兒童的五大領域
    在聽能部分會加強增進聽能技巧之訓練,包括林氏六音之察覺與辨識、聽辨片語中之字詞、聽覺記憶、聽覺描述、辨識子音之特性、辨識兒歌及童謠、能聽錄音帶的指示及故事、能在吵雜之環境中傾聽、進而能在團體對話中傾聽。
  • 什麼是早教的五大領域?早教老師要掌握的幾個教學方法 美嬰教育
    全面發展就是指五大領域(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行為)齊頭並進。一、早教的「五大領域」◆ 粗大動作訓練的內容:抬頭、翻身、坐、爬、走、跑、跳、攀登、平衡、投擲等。需要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前庭平衡訓練提高這些能力。比如:認識圖形、顏色,區分大小、空間時間概念等都是認知領域的內容。
  • 森林教育如何結合五大領域?解答不可錯過!
    ——陳鶴琴幾場直播下來,每當自由提問環節,總有老師提出:森林學校與五大領域怎麼結合?作為一名有十年經驗的一線幼兒園老師,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弄明白一個問題,五大領域包含哪些內容,我國最早提出五大領域概念的是誰?眾所周知,幼兒園五大領域包括: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而這一個概念最早提出的是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陳鶴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