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天推送《聽覺口語法系列知識》文章之後,今天我們和您分享聽覺口語法五大領域,即聽能、語言、言語、認知、溝通相關概念。
聽能發展是指幫助有聽覺障礙的孩子對各種聲音,尤其是對語言聲進行反覆的認識、辨別、記憶、理解,建立正確的聽覺概念,在培養聆聽的興趣和習慣的同時,提高聽覺的敏感度,以達到與人聽說交往的目的。聽能發展四階段:聽覺察覺、聽覺分辨、聽覺辨識、聽覺理解。
當孩子在體驗不同的人事物時,同時也在發展語言。語言經由詢問和評論,以口語或非口語的方式,表達個人在接受和傳遞本身或外界事物相關訊息的能力。簡而言之,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工具。語言的幾個要素:語音、語法、語義、語用。
言語是指個體對特定語言系統的具體運用,是個體運用傳遞信息的過程。言語過程也是最有效地運用語言進行溝通的過程,具有明顯的個體特徵和個體風格。言語表達就是將言語運動命令信號轉變為音波並以口語的形式表達。言語表達是通過發音器官的神經—肌肉高度協調一致而實現的。
一般認為,認知即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轉換、簡約、加工、貯存、提取和應用的所有過程。它具體包括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在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語言是溝通的一種重要工具,在溝通當中需要雙方傾聽理解及說話表達的能力,而語氣、表情,甚至肢體語言也會傳達重要的訊息。孩子的社交情緒發展除了天生氣質差異外,很明顯地受到與大人互動的影響。在富含情感及媽媽語的互動下成長的孩子,在溝通及語言發展上往往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大人與孩子之間越享受彼此間的互動,語言溝通的刺激與學習就越多。溝通技巧包括眼神注視、使用禮貌用語等。
本文來源《聽覺口語法概論》
時寶娟聽覺口語法教學經驗分享
時老師分享「初次AVT教學如何開展」、「AVT教學心得體會」等內容
聽覺口語法及康復教學調查問卷
通過問卷,了解老師在AVT教學及康復教學中的感受或困惑,期待為您答疑解惑
北京聽力協會面向全國聽力語言康復教師開設「聽覺口語法(AVT)」教學培訓課程。邀請全國知名聽力語言康復專家和一線教師進現場講座。通過理論學習和實操訓練,有效幫助教師獲取聽覺口語法教育理。培訓時間:4月24日-4月26日報名方式:010-82191330聾康網是中國聽力語言康復行業專業門戶網站,通過專業領域的資訊生產和知識生產,提升整體康復教育水平,切實有效幫助聽障兒童回歸主流社會。
投稿E-mail:jigoutongxun@deaf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