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口語訓練技巧的迷思

2020-12-27 百家號

作者:茱蒂 辛賽

翻譯:洪佩文 / 蘇菁慧

HAND CUE

● 什麼是HAND CUE?

● 為什麼要使用HAND CUE?何時使用才適當?

『我認知到我們不能以為幫孩子戴上助聽器以後,就期待他們會自動發展出聽知覺。相反地,孩子會繼續表現得像是全聾的人一樣,聲音對他們而言是沒有意義的。當孩子一直被鼓勵去讀唇或比手語時,他們仍會是依賴視覺的學習者,並且忽略聲音的存在。』

如果孩子有極重度聽損問題,而戴上助聽器也無法有效地幫助他經由聽來學習說話時,他的父母可以選擇為他植入人工電子耳。一旦電子耳開頻,孩子就成為初階的聽能學習者。如果我們能有效運用『聽覺口語法』的技巧如HAND CUE等,慢慢地他們會因為學會傾聽,從視覺的依賴轉而發揮出他們新發現的聽潛能。

聽力師、語言治療師或聽障教師,任何一位經過訓練、有『聽覺口語法』特長的專業人士,都會教導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使用HAND CUE。大部份時候,這是應該由家長或保母----也就是孩子生活中的主要照顧者來使用,而學校老師和朋友則不需要。就像一個聽力正常的人一樣,聽障孩童處在不利於他的聽能環境時,也會需要使用視覺線索和肢體語言去補強聽覺上的不足。有許多語言治療師發現,如果他們希望孩子注意\"聽\"時,即使是針對聽力正常的孩子,使用這種手勢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相關焦點

  • 聽覺口語法--聽覺訓練活動
    《聽障兒童聽覺口語教學示範教材》是全國聽力語言康復教育改革項目系列叢書之一,是指導個別化康復教師開展聽覺言語康復教學的示範教材
  • 聽覺口語法
    9、 『聽覺口語法』已經訓練出許多的成功案例,這些聽障者不但會說話、能夠獨立,更能對社會有所貢獻。而由於聽覺口語治療師與父母往來頻繁,所以雙方尤其要維持良好的關係。Estabrooks(1994)特別提出一個聽語治療團隊的模式,其中,聽力師、聽覺口語治療師與父母則是最主要的核心人員(Simser,1993;Estabrooks,1994)。父母的深度參與『聽覺口語法』是以父母為主要的個案經營者,因此父母要學習的知識與技巧相當多,聽力學、助聽器、行為改變技術、聽覺口語法教學技巧等。
  • 聽覺口語法的定義、原則和特色
    聽覺口語法的創始要追溯到近代眾多知識、科技及技巧上的變革與進步。在助聽器、人工耳蝸等科技的輔助下絕大部分有剩餘聽力的聽損兒童可以獲得日後發展出聽說溝通能力所需要的聽覺潛能。這就為聽覺口語法的出現和推廣提供了支撐。
  • 你真的了解聽覺口語法嗎?
    ,或通過人工耳蝸的植入幫助聽障兒童獲得聽覺潛能後,按照聽覺、語言、言語、認知和溝通這一自然的發展順序,在自然且有意義的情境及互動中,讓聽障兒童學習傾聽、語言和說話,並使傾聽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 聽覺口語法的創始要追溯到近代眾多知識、科技及技巧上的變革與進步。在助聽器、人工耳蝸等科技的輔助下絕大部分有剩餘聽力的聽損兒童可以獲得日後發展出聽說溝通能力所需要的聽覺潛能。這就為聽覺口語法的出現和推廣提供了支撐。1.提倡新生兒、嬰幼兒、學步兒和兒童的早期聽力診斷,並在聽損被診斷後立即有聽能管理和聽覺口語法的介入。
  • 聽覺口語法一定要遮口嗎?
    聽覺口語法的目標,是期望聽障兒童能在一般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中成長,使他們能夠成為獨立自主、積極參與且有所貢獻的主流社會公民。由於戴上助聽設備只能使聽障者聽到,要能夠學會傾聽或注意聽,是需要通過教導和訓練的,因此聽覺口語法的十大指導原則中,第三條即強調使用聽覺為主要的感官以發展聽障兒童的聽能和口語能力。
  • 關於聽覺口語法教學的疑問
    大家都知道語康五加一採用的是以聽覺口語法教學為基礎,結合嬰幼兒養育、家長個人成長、小班家長互助以及康復村的生態環境,全方位助力聽損兒童家長!
  • 聽覺口語法五大領域概念
    繼昨天推送《聽覺口語法系列知識》文章之後,今天我們和您分享聽覺口語法五大領域,即聽能、語言、言語、認知、溝通相關概念。
  • 聾兒語言康復訓練方法:聽覺口語法和故事教學法
    提高聾兒的語言能力,解決聾兒的口語問題是聾兒語言康復訓練的重要目標,也是聾兒融入社會的必要條件。對於家長或老師選擇適當有效的訓練方法尤為重要。聽覺口語法是通過助聽器將聽障兒童的殘餘聽力加以擴增,或藉由人工耳蝸的植入幫助聽障兒童獲得聽潛能後,按照聽覺、發音、語言、認知和溝通的自然發展順序,在自然有意義的情境及互動中,讓聽障兒童學習傾聽,學習語言和說話,並使傾聽成為孩子生活方式的一種方法。聽覺口語法強調最大限度的運用聾兒的殘餘聽力。
  • 【聽覺口語法】在線教學上線啦!!!
    ,泉州市啟勝聽力語言康復中心與協會密切合作推出的聽覺口語課程,其架構清晰、體系完整,71堂課程課時充足、內容詳盡,助您全面把握聽覺口語法。聽覺口語康復教師郭竹炎梳理必備理論知識,針對實際需求傳授應用技巧,授課風格活潑、深入淺出,方法容易上手、便於操作。
  • 新生兒聽覺能力訓練,這些技巧,你都知道嗎?
    #新生兒#聽覺能力的訓練對新生兒的聽覺的發育具有重要意義小貼士:新生兒應按其發育規律進行功能訓練,新生兒聽覺可塑性強,掌握好正確的訓練方法,進行聽覺刺激,不僅能讓使寶寶的聽覺發育得更快,還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 讓花開有聲|聽覺|口語|聾兒康復_網易新聞
    馮麗告訴記者,多虧了聽覺口語法,小銘才會說話。「聽覺口語法就是讓孩子先會聽,再會說。」雅文資深聽覺口語師賴紀閩介紹說,與傳統的手語教學不一樣,聽覺口語法藉助助聽器與人工耳蝸等聽力幹預技術,努力讓孩子先「聽得見」,進而經過訓練再「聽得懂」,最後能像正常人一樣開口說話。
  • 回顧∣「聽覺口語法實訓應用培訓班」圓滿結束,一起來回顧
    據了解,此次培訓亮點多多,老師們收穫頗豐~跟隨小編一起來回顧吧~聽覺口語法概論聽覺口語法五大領域的發展及策略聽覺口語法教學評估2.繪本應用:分享了繪本教學在語言訓練中的使用,及家庭經驗小書的製作,讓繪本更加生活化。
  • 談談聽覺分辨能力訓練在青少年專注力項目中的意義和技巧
    談談聽覺分辨能力訓練在青少年專注力項目中的意義和技巧青少年專注力項目河北省首席講師 李順弘從聽覺記憶到視覺記憶,從聽覺分辨能力到視覺分辨能力,從聽覺的指向性到視覺的指向性等等。一般而言,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基本素質上的優點和缺點,並且任何人的優缺點都不盡相同。有的同學聽力很好,有的同學視覺能力很強。在眾多的項目中,我們只需要找到每個同學比較弱的那幾個項目加以練習,儘快達到可以滿足日常需要的水平就可以了。而那些屬於自己的優勢項目,是不需要再單獨進行練習的。
  • 淺析小提琴學習中的音樂聽覺訓練
    所以在小提琴學習中,應重視音樂聽覺的訓練。 一、音樂聽覺訓練的重要性   大凡優秀的音樂家都具有敏銳的聽覺能力,他們在有意或無意聆聽的狀態下,其神經聽覺器官和分析器官都保持著高度的職業敏感性,這種敏感的聽覺不是天生的,而是長期訓練的結果。
  • 2018年下半年「全國中文聽覺口語法培訓班」圓滿結束
    本次培訓班培訓內容包括聽障兒童聽覺口語康復所必需的聽力學基礎知識、聽覺口語法教學的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等。中語康語訓部組織了工作在聽覺口語教學一線的資深教師和聽力師擔任理論授課和實操指導工作,通過理論講授、錄像觀摩、實務演練和討論等多種形式,為學員們詳細講解了聽覺器官的解剖與生理、兒童聽力測試和助聽設備相關知識,聽覺口語法的歷史、原則、特色,聽覺口語法教學中聽覺、語言、言語、認知和溝通五大領域的教學內容,聽覺口語法教學的技能技巧、家長指導要點以及課程目標制定等內容,並且向學員們分享了多年來教學的寶貴經驗
  • 科普:淺談聽覺口語法
    康復教育的過程,是從輸入轉化為輸出的一種操作過程,將聽覺、語言、言語、認知、社會溝通等等一些相關刺激,轉化為一種有序的輸入,使兒童獲得一種有益的刺激,從而形成相應的一種技能,然後將這種技能通過行為的形式轉化為一種輸出。這個過程就是康復教育的過程。❶評估。了解孩子現在在什麼水平?要從哪裡著手?根據孩子的現有水平,有的放矢制定出個別化教育計劃。❷幹預和支持。
  • 2019年下半年「全國中文聽覺口語法培訓班」圓滿結束
    為貫徹落實「十三五」精準康復服務基本要求,幫助聽力語言康復機構規範開展聽障兒童康復服務,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語康」)和臺灣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於2019年11月11日至12月19日在北京聯合舉辦了第十八期「全國中文聽覺口語法培訓班
  • 聽覺訓練對聽障兒童的重要性
    在做聽障兒童的聽覺訓練中親子活動是聽障兒童建立聆聽習慣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也是加強聽覺理解、聽覺記憶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環節。提倡父母和孩子一起「親子同樂」,「父母是幼兒早教中最重要的老師和玩伴」,進而促進和諧美滿的家庭關係,提升親子間互動的質量的活動。
  • 聽力受損兒童訓練內容之聽覺訓練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了兒童聽力受損訓練要遵循的原則。這一期,我們就來講一講具體的訓練內容,聽障兒童的訓練內容包括聽覺訓練、言語語言訓練兩大部分。這一期的內容主題是:聽覺訓練的內容及方法。
  • 如何訓練新生寶寶的聽覺能力
    有人認為孩子的聽覺和視覺是自然形成的,在這方面不需要花太多的功夫,其實一個智力超常的人的聽覺和視覺的發育也是優於別人的。如盲人的聽力是要優於常人的,不過並不是天生就發育良好,而是後期充分發掘的結果。所以專家認為通過早期的訓練可以使嬰兒的聽覺發育得更快。新生兒最先應該開發的是聽覺而不是視覺或者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