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預調雞尾酒為主的酒精飲料在美國變得更流行了,尤其是酒精度稍高的版本。包括它在內,加上麥芽發酵飲料和紅酒添加飲料,該品類被統稱為 Alcopop。
根據尼爾森的報告,6°以上的 Alcopop 酒精飲料 2018 年在美國銷售額增長了 4.7%,達到 11.4 億美元。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啤酒銷售額下降了 0.2%,而 6° 以下的 Alcopop 酒精飲料銷售額下降了 3.6%。
帝亞吉歐、百威、Molson Coors 推出的低酒精含糖的飲料的高酒精版本都賣得不錯。Molson Coors 的 Nuno Teles 品牌今年頭 3 個月銷售額增長了 11%。
帝亞吉歐的 Smirnoff 低酒精果味系列過去半年銷售額增長了 400%,這是他們在美國市場最成功的產品之一。帝亞吉歐美國酒類總監 Nuno Teles 認為有兩種不同的趨勢同時在發生。有人追求健康,但是酒精飲料依然受歡迎。
百威英博在一月推出了 Ritas Spritz,一種帶氣的瑪格麗特或者桑格瑞亞酒精飲料,酒精度在 6 °左右,瞄準女性消費者。「並非所有消費者都在尋求健康,」百威英博的 CEO Carlos Brito 說。「有些人在一些場合就想喝酒精度數更高的飲料,他們才不介意卡路裡多高。」
他們把這些酒精飲料賣給年輕消費者來抵禦拉格啤酒的銷量下降:百威英博在美國最大的兩個品牌百威和百威淡啤都銷售慘澹。財報提到全年北美地區銷量下降 2.5%,美國市場銷售收入下降了 0.7%,它投資的精釀啤酒品牌和低卡啤酒 Michelob Ultra 表現較好。去年第四季度,Molson Coors 美國銷售額下降了 7%。 Coors 淡啤銷量下降中等單位數。
大型酒類公司還發現了一個秘訣:任何飲料都可以加入一點酒精,哪怕是康普茶或根汁汽水。根據尼爾森,加入酒精的氣泡飲料去年增長 169%達到 4.88 億美元。雖然只相當於美國啤酒市場不到 2%,但考慮到該品類很年輕,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
百威英博重新包裝了原來的氣泡酒精飲料,以新名字 Bon&Viv 推出,它還投資了 Kombrewcha——一個帶酒精的康普茶品牌。Molson Coors 則推出了 MillerCoors has Henry’s Hard Sparkling Water。最大精釀啤酒品牌 Sam Adams的母公司也推出了氣泡酒精飲料。和預調雞尾酒相比,氣泡酒精飲料糖更少所以卡路裡更低。
消費氣泡低酒精飲料的人和預調雞尾酒的基本上是一群人:千禧一代。但也有可能是在不同場景下,他們選擇了不同的飲料,低酒精的氣泡酒飲或是度數稍高的預調雞尾酒。
題圖 Jez Timms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