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畝的葡萄園種出「土葡萄」,真正成了果農的搖錢樹

2020-12-20 創業家

昭平縣黃姚鎮葡萄種植界出了一個特殊的種植園。他們種了80畝的葡萄,面積雖然不大,而且「懶」於打理,拙於精細化種植。雖然方法很「老套」,產量不高,如今卻賺得盆滿缽滿。

原生態葡萄實際就是「土葡萄」,不施肥用藥。葡萄架下,果實纍纍,串串誘人。乍一看,稀疏平常的賣相,嘗一口,甘甜綿綿。有機生態葡萄園種植基地的負責人名叫白宇,去年11月份,他從當地農民手中流轉來80多畝菜地,通過一番平整,豎起了混泥土柱子,搭起了薄膜大棚,開始種植「土葡萄」。

「懶人種植法」就是「懶」於使用化肥和農藥。對於葡萄的安全性,白宇比誰都看得重,有一次管理員碰了農藥,他還為這事跟他發飆了呢!在原生態葡萄園,有幾個工人正在拔草。有人說打一遍除草劑,省事又省錢。但白宇卻不幹,他不願破壞生態環境。也正為此,他聘請的工人比一般的要多,最多時幫他幹活的有20多人。

該葡萄園土壤硒含量在0.23~0.3mg/kg之間,屬於富硒土壤區。經過一年多的栽培和養護,在太陽能殺蟲燈「保護神」的「庇護」下,如今葡萄園裡的溫克、巨峰、夏黑、玫瑰香等品種的葡萄已經陸續成熟。

綠色有機的牌子響了,「土葡萄」的身價也高了。由於該葡萄種植園在黃姚古鎮篁竹村、陽朔村,距桂梧高速公路黃姚出口僅1公裡,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國慶期間前來採摘「原生態葡萄」的市民和遊客絡繹不絕,讓白老闆賺得「盆滿缽滿」。

在葡萄種植基地內,所有的葡萄都被戴上了「保護套」。每一串葡萄外面都套著一個紙袋,據管理人員介紹,紙袋是為了防塵、防蟲,以及不直接接觸噴灑的石灰水。「我們不打農藥,只施有機肥,通過這些來保證葡萄的品質,綠色有機。市民在我們這兒現場採摘損耗大些,因此12元一斤,市場銷售一斤15元左右。」

雖然葡萄的產量不高,但是顧客都很喜歡。因為原生態的原因,他的果園採摘葡萄的人數日益增加,到了周末人山人海。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大理南澗:種下「搖錢樹」收穫「金果果」
    種下「搖錢樹」收穫「金果果」 左先勳 程麗 供圖「當時栽桃子不能馬上見效,多次纏著我們要砍桃樹。」站在一旁的楊政達講述了種植業的故事,以前種烤菸半年見效,栽果樹3年才見效,村民怨言多怨氣多。劉介春再三邀請我們,到時品嘗他家20畝冬桃和5畝紅梨的「金果果」。我們轉場到窩接河片區,棗園裡的樹上綴滿了大小不一的小棗,壓彎了樹枝。兩位大媽悠閒地坐在棗園邊嘮家常,見到我們把話題轉移到種棗上——
  • 溫嶺:葡萄園套種花樣多效益好
    4月20日,筆者來到溫嶺市箬橫鎮東橋頭村葡萄種植戶陳菊蓮的果園,不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這片10畝面積的葡萄園裡,葡萄行間用網爬種豇豆,畦邊套種四季豆,株間套種西瓜,整個葡萄園呈現全立體栽培,一畝地發揮出二三畝地的作用,產生二三畝地的價值。
  • 橘香飄滿山鄉 ,忠縣果農售橘忙,橘樹已變「搖錢樹」了……
    今年橘子又喜獲豐收,她家有1畝多地,幾乎都種上了柑橘樹,各個品種摘果估計總重量能達到5000至6000斤。按當前價格來算,收入近2萬元應該沒問題。前來購買的多是本縣市民及周邊縣市的自駕遊車主及隨車人員,她們果農除了線下零售柑橘外,還在網上針對外地客戶進行銷售。
  • 閩寧協作示範葡萄園認購啟動 17家閩商認領葡萄園2440畝
    9月27日,「閩寧協作示範葡萄園認購」啟動儀式在寧夏農墾恒生西夏王酒業有限公司南大灘標準葡萄示範園舉行。17家閩商認領葡萄園2440畝。寧夏恒生西夏王酒業公司與福建閩寧投資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5年來,雙方不斷深化協作,促進葡萄產業發展,積極推動寧夏葡萄酒產業與福建市場充分對接,努力將福建打造成「西夏王」在區外的第一個主力市場。目前,「西夏王」已在福建建成以泉州為中心、輻射福州、廈門、漳州、莆田等多個地市的市場網絡,建成體驗中心、品牌形象店近百家。
  • 延慶的葡萄熟了,500畝葡萄園開摘
    時值盛夏,京郊延慶的葡萄園迎來豐收季,早熟品種夏黑、黃蜜等葡萄已經進入收穫期,鮮亮的誘人色澤、飽滿的豐碩果實,令人垂涎。在延慶鎮唐家堡村,北京金粟種植專業合作社的500餘畝葡萄陸續成熟,走進夏黑葡萄種植大棚,一股濃鬱的果香撲鼻而來,綠油油的藤葉下掛滿了一串串鮮香誘人的黑色葡萄,工人們正拿著剪刀、提著竹籃,穿梭在葡萄樹間,小心翼翼地摘收果實。
  • 一畝多桔園年收入兩萬 桔子成歙縣果農「金果子」
    一畝多桔園年收入兩萬 桔子成歙縣果農「金果子」 發家致富
  • 從世界五百強到百畝葡萄園,看「80後"小夥如何根植夢想創富田園
    將200畝荒地打造成人人稱讚的百果園。  這大概是很多人嚮往中的葡萄園的樣子——葡萄爬藤、枝葉茂盛、果實豐裕,一個可以實現13種葡萄享用自由的水果莊園。正值事業上升期的他卻轉頭擲金鄉村,一下承包了200畝荒山,考慮到西海岸新區當前葡萄規模種植並不多見,葡萄掛果時間相對長,女兒也最喜歡吃葡萄,他懷著蓬勃歡喜的心情開始種起了葡萄,就像種子找到了土壤,從此生根發芽。
  • 收入上億元 宜賓油樟成「搖錢樹」
    收入上億元 宜賓油樟成「搖錢樹」 經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化驗樟油,得到26種組分,其中主要成分為按葉油素佔58.55%,一萜品醇佔25.43%,香燴烯佔14.16%,其他還有冰片,樟腦、橙花醇等。這些組分為國防、輕工,香料、醫藥、食品工業及軍工等方面的稀有原料。   宜賓是全國最大油樟油產地,油樟天然香料油產量佔全國的75%,佔全省的90%。
  • 一畝田萬元錢!慈谿果農去象山取致富經,讓「紅美人」紅遍慈谿
    一畝田萬元錢!橫河鎮子陵村春望果蔬有近20畝柑橘基地,自2017年成功引種培育紅美人,希望能打造成為橫河鎮除主導特色楊梅外,農業進行產業結構提升、優化,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又一典範。紅美人之所以在水果市場有響噹噹的名聲,關鍵是它的品質好。雖然慈谿與象山的環境差不多,同屬溫帶沿海氣候,但要培育出高品質的果實,還需在投入和科學管理上下功夫。
  • 彌勒市東風農場管理局:萬畝套種產業套出好「錢景」
    ,綠水青山間又呈現出一幅採摘忙的美好畫卷。「我家今年在葡萄園內套種小瓜16畝,現銷售額已近2萬元!」彌勒市東風農場管理局明以則社區第四居民小組種植戶李自友,一邊清點著今日的收入一邊笑著說道,今年葡萄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銷售收入比往年偏低,不過他家套種的瓜好管理、投資少、成本低,這段時間每天都有收購商在集鎮周邊設點收購,價格每公斤4元,估計平均每畝能收入2000元以上。
  • 一畝多桔園年收入兩萬 桔子已成歙縣果農「金果子」
    10月30日,在歙縣和浙江千島湖交界的新溪口鄉,萬畝桔園迎來採摘期,果農餘生明邊摘桔子,邊開心地和記者打著招呼。他說,家裡的一畝多桔園,今年預計收入可達2萬元;在村裡,賣桔子多的人家,年收入可達7萬元。   老餘所在的塔坑村,330多戶村民家家有桔園,少的1畝多,多的3到4畝,都在山坡上。
  • 農村這種樹,有「活化石」之稱,如今成了搖錢樹,一畝能入10萬!
    導讀:農村這種樹,有「活化石」之稱,如今成了搖錢樹,一畝能入10萬!嗨嘍大家好,很高興又能夠和大家再次見面,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三農話題是農村這種樹,有「活化石」之稱,如今成了搖錢樹,一畝能入10萬!
  • 粒粒飽滿甜美,三水20畝葡萄園開摘!
    粒粒飽滿甜美,三水20畝葡萄園開摘! 三水樂平超20畝大型葡萄園開摘啦!
  • 博士葡萄王美關:用7年時間將1000多畝荒山變成優質葡萄生產基地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讓附近百姓嘖嘖稱讚的博士果農,不遠千裡來這裡種葡萄,讓寂靜的1000多畝荒山荒嶺變得生機盎然,風生水起,成為了令人矚目的焦點。20世紀80年代,王美關的鄉鄰種植各類果樹,王美關發現,這些果蔬在第一年碩果纍纍,但到了第二年就看不到幾個果實了。在好奇心驅使下,他曾向果農多次索要果樹苗來進行試種,沒想到得到的結果是同樣的。王美關在學了有關專業知識以後,知道問題出在生長期的合理管理上。90年代,王美關當了3年教師,之後毅然放棄鐵飯碗自費留學日本,在日本經過勤工儉學,考入了日本長崎大學。
  • 葡萄採摘正當時 溫州這些葡萄園開始採摘啦
    霞雪農園位於石帆街道霞雪村,園區規劃面積500畝,建設以葡萄種植為主,集生產、採摘、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特色精品葡萄園。夏黑、甬優一號、巨峰等四、五種品種,整個園區採用標準化遮雨連體大棚,滴灌設施進行灌溉。
  • 宿遷一「農場主」的夢想從葡萄園啟航
    記者繞了一大圈才找到葡萄園的正門,門頭上「昌泰萄萄」四個大紅字格外醒目。見到昌泰葡萄園負責人陳以勝時,他正在給一位顧客稱葡萄。這位顧客說,他前幾天從這兒經過買了些萄萄帶回家,家人都說葡萄顆粒飽滿、口感好,今天正好從此路過,再買些回去。
  • 曾一斤賣8元,今80萬斤上市,果農一畝虧1000,吃貨卻嫌貴
    如今已是秋季,很多的水果進入市場中,不過受今年大環境的影響,這些水果的產地價通常都不是太高,就拿柚子來說,看似超市裡賣出了4-5元一斤,實際上地頭價才不過1元左右,這樣的低價果農根本就沒有多少利潤,可即便是這樣又能怎麼辦呢?畢竟客商決定價格,大家也只能選擇聽從。
  • 買一斤送一斤,裡水這個50畝超甜爆汁葡萄園等你開摘
    >它富含有機硒哦高甜無核黑珍珠走進裡水這50畝葡萄種植園,甘甜沁人的葡萄香氣迎面撲來,一排排的架子上,爬滿了綠油油的葡萄藤,繁茂的葉下掛滿了一串串的葡萄,或紫或紅的葡萄,在陽光的照射下,像水晶一般惹眼。
  • 從100畝到600畝,陽光玫瑰品質始終如一的秘密是什麼?
    種好果,賣好價,是每個果農的心願,但好果一定就能賣好價嗎?不一定,一方面是種植端與銷售端產銷不對稱;另一方面,種植端與收購端的品控標準不一致,種植端標準薄弱與缺失更是一大痛點。
  • 「中華名果」巫山脆李:種植規模達28萬畝 成農戶致富「搖錢樹」
    「中華名果」巫山脆李:種植規模達28萬畝 成農戶致富「搖錢樹」 2020-07-01 01:07:45李斌 攝   中新網重慶7月1日電 題:「中華名果」巫山脆李:種植規模達28萬畝 成農戶致富「搖錢樹」  作者 李婭  江水悠悠,兩岸青山,一株株脆李樹碩果纍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