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縣黃姚鎮葡萄種植界出了一個特殊的種植園。他們種了80畝的葡萄,面積雖然不大,而且「懶」於打理,拙於精細化種植。雖然方法很「老套」,產量不高,如今卻賺得盆滿缽滿。
原生態葡萄實際就是「土葡萄」,不施肥用藥。葡萄架下,果實纍纍,串串誘人。乍一看,稀疏平常的賣相,嘗一口,甘甜綿綿。有機生態葡萄園種植基地的負責人名叫白宇,去年11月份,他從當地農民手中流轉來80多畝菜地,通過一番平整,豎起了混泥土柱子,搭起了薄膜大棚,開始種植「土葡萄」。
「懶人種植法」就是「懶」於使用化肥和農藥。對於葡萄的安全性,白宇比誰都看得重,有一次管理員碰了農藥,他還為這事跟他發飆了呢!在原生態葡萄園,有幾個工人正在拔草。有人說打一遍除草劑,省事又省錢。但白宇卻不幹,他不願破壞生態環境。也正為此,他聘請的工人比一般的要多,最多時幫他幹活的有20多人。
該葡萄園土壤硒含量在0.23~0.3mg/kg之間,屬於富硒土壤區。經過一年多的栽培和養護,在太陽能殺蟲燈「保護神」的「庇護」下,如今葡萄園裡的溫克、巨峰、夏黑、玫瑰香等品種的葡萄已經陸續成熟。
綠色有機的牌子響了,「土葡萄」的身價也高了。由於該葡萄種植園在黃姚古鎮篁竹村、陽朔村,距桂梧高速公路黃姚出口僅1公裡,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國慶期間前來採摘「原生態葡萄」的市民和遊客絡繹不絕,讓白老闆賺得「盆滿缽滿」。
在葡萄種植基地內,所有的葡萄都被戴上了「保護套」。每一串葡萄外面都套著一個紙袋,據管理人員介紹,紙袋是為了防塵、防蟲,以及不直接接觸噴灑的石灰水。「我們不打農藥,只施有機肥,通過這些來保證葡萄的品質,綠色有機。市民在我們這兒現場採摘損耗大些,因此12元一斤,市場銷售一斤15元左右。」
雖然葡萄的產量不高,但是顧客都很喜歡。因為原生態的原因,他的果園採摘葡萄的人數日益增加,到了周末人山人海。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