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慧 前 言
內蒙古自治區正鑲白旗人民法院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建設,開展多項便民舉措,減少當事人訴累,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
為了進一步強化「訴調對接」工作,做好人民調解員與人民法院網上案件受理分流工作,全面了解掌握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的操作使用功能,白旗法院組織本院副院長、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員額法官、法官助理以及正鑲白旗各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員進行調解平臺操作培訓,對調解平臺的調解案件錄入操作步驟、網上立案、訴前案件移送、遠程視頻調解、申請司法確認、申請出具調解書以及調解不成如何立案等相關問題進行演示,以便調解員更直觀地進行學習。
為了進一步實現「繁簡分流」,提高辦案效率,緩解員額法官辦案壓力,白旗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調解、速裁工作室,工作室以「孝、善、讓、和、容、諒」為主題設計,營造溫馨和諧的調解氛圍。工作室內配備錄像控制系統,具有同步錄音錄像及回放功能,有助於規範調解員及當事人的行為。
工作室同時具備在線調解的功能,對於不方便來法院的當事人可通過視頻連線在線進行調解,有效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審判效率。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達到既可以避免人員聚集,又可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的效果。調解、速裁工作室由訴服中心的員額法官擔任調解員,對於案件事實簡單明了、訴訟標的額較小、當事人爭議不大且願意調解的案件進行訴前調解,避免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跑馬拉松」,實現簡案快審、繁案精審。
白旗法院在保障安全措施完善的前提下,為了方便執業律師、實習律師進入法院參與訴訟,為律師開通「綠色通道」,律師進入白旗法院後只需出示律師證,法警將律師證書編號錄入至「正鑲白旗人民法院智能訪客系統」並對其進行人臉識別,確認律師身份後即可免於安檢進入訴訟服務大廳及審判區,有利於節約律師時間,也體現了人民法院對於律師的尊重和信任,有利於營造法律共同體氛圍。
白旗法院與交警部門開展跨界合作,在交警隊設立訴前調解工作室。在發生交通事故後,對於簡易的、爭議不大的案件,當事人可在交警隊先行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到法院進行司法確認,強化協議的法律效力。對於爭議較大的疑難糾紛,法院提前介入,規範申請訴前鑑定的程序,實現一次鑑定、多方認可,避免重複鑑定,以節約當事人的時間和費用,加速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解決。
交警隊的訴前調解工作室提供法律諮詢、財產保全、申請鑑定、司法確認等服務,不僅有助於提高辦案效率,減輕承辦法官辦案壓力,優化司法資源配置,更有意義的是方便當事人訴訟,避免當事人「多頭跑」,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白旗法院配備專門話務員在工作時間接聽電話,負責將來電信息錄入12368訴訟服務平臺,並負責對該來電進行答覆、跟蹤、協調處理等事項。在非工作時間,公眾可以通過自助語音系統查詢相關信息。白旗法院制定了《12368熱線一號通辦服務工作規範》,進一步明確了相關保密規定、事項交辦時限及信息反饋時限等制度,此項便民服務有助於進一步提升訴訟服務功能、完善訴訟服務工作機制,同時方便群眾集中獲取相關司法信息,降低訴訟成本,深化司法公開,提升司法公信力。
今後,正鑲白旗人民法院將繼續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建設改革,努力打造出符合地區特點和民族特色的訴訟服務嶄新模式,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