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背65度,腰杆彎成「C」形,走路只能低頭行走,這不是「網紅社會步」,而是困擾合肥周女士十多年的強直性脊柱炎,從而導致脊柱嚴重畸形。近日,她在安醫大二附院接受了脊柱截骨矯形術,專家團隊成功「拉直」了她的腰杆,一下子「長高」了10釐米。》》》推薦閱讀:肥西女子一覺睡醒支付寶被盜走5萬 原是前夫潛入家中幹的
睡覺不能平躺,走路抬不起頭
最近,演員張嘉譯走路一搖一晃的走姿,被網友冠為「網紅社會步」,引發了很多人的競相模仿。殊不知,張嘉譯患有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這種走姿其實是病痛導致的。
今年30多歲的周女士,在十多年前發現自己腰背部疼痛症狀,先後就診多家醫院,直到2007年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隨後兩年,周女士開始出現胸腰部後凸畸形,走路開始駝背彎腰,而且越來越嚴重。
「背駝得厲害,睡覺不能平躺,走路抬不起頭,要用雙手撐著膝蓋才能勉強維持身體平衡,身高也在逐漸降低,才30多歲的人,遠看就像個七八十的老太太。」回憶起十多年的患病經歷,周女士非常痛苦。
最近幾個月,周女士突然再次出現背部疼痛難忍的症狀,她來到安醫大二附院脊柱外科就診。經過檢查,除了強柱伴脊柱後凸畸形,她還被診斷伴有一處脊柱骨折。
據該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田大勝介紹,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的脊柱病變加重,可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多個大關節融合。
據了解,周女士屬比較嚴重的胸腰段強直性脊柱炎後凸畸形,脊柱嚴重失平衡,影響正常的工作與生活,「因為患者年紀不大,所以可以及時通過矯正手術改善生活。」田大勝說道。
截骨矯正脊柱,術後「長高」10釐米
在手術中,專家採取神經監護儀和自體血回輸裝置「保駕護航」,巧妙運用截骨技術,將一節目標椎體截骨,在避免脊髓神經損傷的同時,為掰直脊柱騰出「空間」,用16根鈦合金釘棒矯正患者脊柱。
「平臥的感覺真好!」手術順利完成後,周女士術後第一時間表達了真實感受。平臥對於普通人來說再平常不過了,但是對於一個近十年來因駝背只能側臥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夢。
經過術後進一步治療護理,術後2周,周女士已經可以下床行走,腰杆挺直了,走路再也不用「逢人哈腰」, 身高也「長高」了10釐米。
強柱致嚴重駝背,患者需手術幹預
「強直性脊柱炎(簡稱強柱)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是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一種,主要侵犯患者的骶髂關節、脊柱骨突、脊柱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田大勝主任稱,強直性脊柱炎最初常常表現為腰臀部酸痛,背部發僵,以早晨剛起床時明顯,疼痛隨著病情發展疼痛逐漸上移,發展為整個軀幹疼痛。後期脊柱逐漸喪失活動度,部分病人發展成嚴重的駝背。
據統計,強脊柱在我國發病率約為0.3%,多發於20-40歲的青壯年。如果發現得早,可以使用藥物治療配合功能鍛鍊,可一定程度上防止脊柱畸形;對於出現駝背畸形嚴重影響生活的患者,需要手術進行幹預。
田大勝表示,但是對於大部分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家自我鍛鍊是比較實際、可行的方法。自我鍛鍊能夠延緩病程、減少畸形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積極、合理的體育鍛鍊,在一定意義上甚至比藥物治療還重要。
患者應挑選合適的鍛鍊項目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鍛鍊要分時機和階段,在病情發作的急性嚴重期,不必強求運動,可以讓疼痛部位先進行局部休息,並使用護腰等器具進行保護。等到了病情穩定的階段,進入恢復期,運動量及強度應該以個人耐受度為標準,循序漸進,堅持每天運動。活動前注意儘量不加量服用止痛藥,以免活動過量過大損傷關節。
田大勝還介紹了一種非常簡單易行的方法來進行日常鍛鍊:首先,背靠牆站好,肩膀、臀部靠牆,腳跟儘量靠牆,下巴靠近胸口,後腦勺靠牆。肩部放鬆;向上、向前抬手臂,但肘部不要彎曲,儘量向上伸展,不要抬腳跟,使上臂靠近耳朵,大拇指朝向牆壁;儘量堅持之後再放鬆身體,每日重複數次,可有效改善脊柱功能狀態。
專家指出,強直性脊柱炎運動的目標,是維持胸廓的活動度,保持脊柱的靈活性,維持肌體的運動功能,防止或減輕肢體因廢用導致肌肉萎縮,維持骨密度和強度,防止骨質疏鬆。除了遊泳之外,簡單的散步、體操動作、太極拳、甚至是廣播體操,只要每個動作儘量完成,都能夠幫助預防和矯正脊柱畸形,對症狀的減輕大有裨益。晨報星級記者 周坤 通訊員 鄭慧》》》推薦閱讀:肥東一女子以在國外為由不養親生子 七旬父親代女兒養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