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衝調後有顆粒、奶塊、懸浮物到底咋回事?新手爸媽看過來

2020-12-19 母嬰放大鏡

在奶粉餵養過程中,爸媽們隨時都可能遇到新的難點!

A寶媽說:我家奶粉衝完瓶底有奶塊!竟然還有手無法搓開的顆粒!這是什麼情況啊,會不會有質量問題。B奶爸說:我家奶粉衝調性太差,化不開,衝完之後衝調後奶液上有「漂浮物」,這是神馬東西啊!

溶解性與質量能劃等號嗎?

一定程度上,奶粉的溶解性好壞,並不能代表其質量的優劣,比如處在奶粉安全級別頂端的有機奶粉,普遍溶解性就不理想,給寶寶吃有機奶粉的媽媽可能深有體會。所以用溶解性去判斷奶粉好壞是有局限性的。影響奶粉溶解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不同季節、地域的奶源、奶粉配料的差異、生產工藝、 衝調方法等,而這些因素不能100%可控,因此導致了不同配方或不同批次間奶粉溶解性差異出現。

奶瓶中的奶塊是什麼?

奶粉衝調過程中,由於多方面原因導致粉質顆粒沒有充分與水接觸,影響了其在水中的分散。沒有分散的奶粉塊外部是溼潤的形成了一個不透水的「保護層」,水無法進入到裡面,於是變成了一個個外溼內幹的難容奶塊,就算用力搖晃奶瓶也無法將其打散。

硬顆粒是什麼?

我們可以從配料表中看到,一款配方奶粉會添加幾十種原料來配製成一款各方面營養都滿足寶寶需求的奶粉。而這些配料的顏色、氣味、味道及溶解性等物理性質各有不同。

在奶塊裡揉搓到的小顆粒,或在奶瓶底部沉澱的白色或晶體狀的小顆粒,主要是一些難溶或微溶的成分,如配料中的碳酸鈣、磷酸三鈣分別為白色固體或晶體,是不溶於水的,但能溶於胃酸後在小腸被吸收利用。奶粉衝調後,這些成分多數與蛋白質、脂肪等懸浮於奶液中,溶解不好時部分會沉澱於奶瓶底部。

在沒有溶解的奶粉塊中,不僅僅有碳酸鈣、磷酸三鈣,還有無法和水充分接觸的可溶性成分,如晶體狀的硫酸鋅、硫酸錳、碘化鉀、牛磺酸和乳糖等。

奶粉衝調好後懸浮顆粒是什麼?

1、黃色/橙色漂浮顆粒

這種漂浮顆粒主要是沒有完全溶解小奶塊或一些橙色營養素,由於顆粒小,外溼內幹,形成類似空心的球狀結構,密度變小,受奶液的浮力作用讓部分小顆粒漂浮於液面上。顏色的深淺受奶中橙色或黃色營養素維生素A、維生素B1、葉黃素、維生素K等含量及物理性狀的影響。

當然,溶解性好壞不是決定奶粉質量的唯一標準,掌握正確的衝調方式可減少小顆粒漂浮物的產生。這些橙色維生素多不耐高溫,為了保存其活性,有的奶粉會在幹法工藝階段才加入,就更容易出現此現象。

2、黑色/褐色漂浮物

遇到這種情況,一般在乾粉中就可以見到這些顏色的顆粒。實際上,就是乳糖焦化或奶粉粒焦糊化產生的顆粒。這兩種顆粒都是在噴霧乾燥塔中受高溫影響變性而生,奶粉粒密度變小且溶解性下降,衝調時有的便會漂浮於液面。不過這種情況在工藝上會有嚴格把控,你在液面上看到的稀稀拉拉的幾粒算是正常現象。

3、白色漂浮物

奶粉衝調靜置後你可能發現奶液上有白色的漂浮物,這種漂浮物不能一言概之,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①衝調後產生的小氣泡

由於在搖晃奶瓶時,奶液中進入空氣易產生氣泡。雖然不同的奶粉因為工藝、配方、不同季節和地域的奶源差異等原因,使氣泡產生的多少和大小不同。由於泡泡終究無法完全避免,就算不產生大的氣泡,也可能有小氣泡產生。這些細碎的小氣泡聚在一起,在液面上就形成了一些白色的小點,不信你細心觀察,這些白色的「漂浮物」正是由一個個小氣泡組成。

②水溫過高蛋白質變性

奶蛋白在水溫60℃以上時易變性,形成白色的絮狀物,一部分小片狀的絮狀物就漂浮在液面上,這種白點比較密集,衝調後奶粉掛壁也較嚴重。適當降低衝調溫度就可改善。

③溶解不完全

這是比較常見的現象,這種白色顆粒分部不均勻,能夠明顯看到不溶解的白色奶粉顆粒。

4、油狀漂浮物

你可能有時會看見奶液上漂浮著一些黃色或乳白色的油暈。別擔心,這並不是奶粉被汙染了。這種現象與奶粉的脂類成分及生產工藝有關

因為配方奶粉的部分高級脂肪酸是不溶於水的,如DHA、AA、亞油酸、α-亞麻酸等長鏈不飽和脂肪酸,及飽和脂肪酸OPO等。這些脂肪酸在奶粉衝調後,由於不溶於水可能漂浮於奶液上。有的全脂乳粉可能會呈現出一些黃色的油狀物,這是因為全脂奶粉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

這種現象並不是所有奶粉都有,因為大多嬰幼兒配方奶粉在生產時都會採用均質法,讓脂肪與其他營養素混合更均勻,使脂肪球變小,可一定程度上防止在衝調時脂肪上浮。這一現象的出現與否、油狀物的多少受工藝中是否採用均質、均質設備的差異、均質時間的長短、均質溫度及壓強等影響。這只是一種物理現象,對寶寶的健康沒有傷害。

怎樣衝調溶解好?

為了改善奶粉溶解性,奶粉廠家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添加磷脂、採用奶粉造粒技術等來提高溶解性,但是都無法完全保證其每一個批次的溶解性一模一樣。其實,當遇到一款溶解性不理想的奶粉時,只要掌握好衝調技巧,也可以衝調出很「好看」的奶液來哦。

奶粉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溶液,提高溶解性主要是改善這些營養物質在水中的分散性,讓可溶於水的物質儘量都溶解,讓他們的液相更好看。以下三點建議,對改善溶解性很有幫助。

1、水溫合適

水溫會影響奶粉溶解過程中的分散和沉降速度,過低分散性不好,過高蛋白質變性了增加了不溶解成分,導致溶解性下降。

最好根據奶粉衝調說明來確定水溫,不同奶粉採用工藝及配方不同,需要的衝調水溫有所差異,採用了速溶技術的奶粉(這是一種工藝,與添加速溶劑區分),溶解所需溫度可能稍微低一些。一般奶粉衝調溫度在40-60℃之間。最好有水溫計測試水溫,用手試水溫誤差比較大。

冬季,手的皮膚溫度低,對高溫比較遲鈍,水溫容易過高,所以冬季用手試水溫,手感不要過燙。夏季,皮膚溫度表面溫度高,對高溫感覺敏感,手試水溫,需要有些燙感就還差不多。這種手感,需要多嘗試才可掌握,隨著衝調奶粉的熟練程度增加,很多媽媽是可以悟出這經驗的。

2、水質合適

礦泉水含有不同的礦物質或者含量過高,而且這些礦物質不見得都是寶寶發育所需要的,因此礦物質含量過高或者含有寶寶並不需要的礦物質易引發嬰兒消化不良或者便秘,增加腎臟負擔。純淨水不含有任何礦物質,所以也不適合用來衝調奶粉。衝配方奶粉最好用自來水燒開放涼。經過科學處理的自來水,質量符合標準,煮沸後,放涼至合適溫度衝調奶粉是最好的。3、採用二次衝調法

溶解性不好,可採取二次衝調法來改善溶解性。當我給朋友介紹這種方法時,他是抓狂的,覺得帶娃已經很辛苦了,為什麼在衝調奶粉這件事情上不能簡單些呢?其實這個方法說起來複雜,操作起來也很簡單:

將所需的水到進奶瓶,先舀取你所需奶粉的一半,搖勻;再舀另一半,再搖勻就好了,整個過程也要不了兩分鐘。這種方法可以增加奶粉與水的接觸面積,不容易出現奶粉抱團導致外溼內幹的現象。若是奶粉衝調的量大,還可以分三次進行,並不需要每次都蓋上蓋子搖晃。你只需握住奶瓶上部,轉動手腕用力,朝一個方向搖晃奶瓶,這種衝調手法使奶粉溶解均勻、不易氣泡、奶液也不會濺出來。必要時,用乾淨的勺子或攪拌棒來攪拌助溶也是可以的

相關焦點

  • 奶粉衝調後有顆粒和奶塊,怎麼回事?
    粉哥導讀:昨天朋友告訴我,孩子吃的奶粉衝調不散,奶瓶底部有不溶解的小團塊,用手搓捏能感覺到裡面有硬硬的小顆粒。擔心奶粉是不是有質量問題,害怕這些小顆粒是異物。其實平常諮詢我這個問題的家長也非常多,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 奶粉衝調後的顆粒「漂浮物」是什麼?
    粉哥導讀:奶粉衝調後,有的爸媽習慣觀察一下衝調得好不好。這一觀察,可能發現各種各樣不解的現象。每每遇到這些,爸媽們就會一陣緊張,擔心奶粉是否有問題。作者:羅玄【國家高級營養師】投稿:2216295723@qq.com前期我們分享了奶粉衝調後為什麼有奶塊、有掛壁、有氣泡、顏色差異的文章,以為分享到這兒就差不多了。
  • 一衝調奶粉就手忙腳亂?新手爸媽直呼:太難了
    衝調奶粉看似小事新手爸媽卻經常操作失誤要麼水不夠乾淨影響奶粉品質要麼水太燙無法及時衝奶粉baby餓得嚎啕大哭新手爸媽內心OS:「想讓孩子喝上有營養又溫度恰好的奶粉咋這麼難?」衝調奶粉,把控飲用水這一關領尚臺式直飲機可是嚴防死守!領尚臺式直飲機採用進口RO反滲透膜,5層精細過濾,將水中鐵鏽、泥沙、餘氯層層過濾。結合24小時LED冷光抑菌,徹底淨水,「喝」護奶粉品質,寶寶噸噸噸喝個不停。
  • 新手爸媽選擇配方奶粉需要注意的六個方面
    目前市場上配方奶成分大多符合寶寶的成長需要,但在成分配比上略有不同。配方奶除了有月齡區別外,還有普通嬰兒配方奶、早產兒配方奶,不含乳 糖配方奶、水解蛋白配方奶等差異,新手爸媽要仔細閱讀配方奶說明,選擇一款適合自己家寶寶的奶粉。
  • 衝調奶粉、餵奶時間、轉奶方法,都在這裡了
    實際上,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全,奶粉濃度過高,不利於孩子的吸收,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如果寶寶一直喝過濃的奶粉,他的腎臟也會承受一定的壓力和負擔。新手爸媽們最好根據奶粉罐上的衝調哺餵指示進行衝調,不要隨意增減奶粉量。
  • 奶粉起坨不溶解是咋回事?
    又有很多寶媽在後臺留言諮詢關於奶粉結塊、起坨的問題,那我們來一起來了解下。1.奶粉起坨奶粉起坨原因很多,能不能吃還得看這 「坨」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坨。這樣的奶粉趕緊扔了不能給寶寶吃!原因:這樣的奶粉已經變質了!當打開包裝未及時密封保存,吸收了空氣中的水分,導致起坨結團;其次,衝調奶粉時用的勺子附著水分後與罐子裡奶粉接觸後也會導致奶粉起坨。
  • 衝調奶粉學問這麼大,新手爸媽注意別走進這5個餵養誤區
    剛出生的寶寶,食物的來源及品種較單一:母乳、配方奶粉。雖然世衛組織及國家機構都提倡母乳餵養,但很多寶媽由於自身原因或其他情況,導致寶寶只能是配方奶粉餵養。很多家長,特別是對於新手爸媽們,會認為配方奶粉餵養很簡單,只要按說明書上的比例衝調即可。其實不止這麼簡單。衝調奶粉有著很大的學問,家長在餵養方面存在很多誤區,下面小編列舉幾條,請家長參考。
  • 奶粉衝調起坨、不易溶解?這3種做法太傷娃!
    有家長反映,這段時間給寶寶衝調奶粉,總是容易出現掛壁、奶塊、不溶性顆粒等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呢?作者:姚婷(國家高級營養師) 以下便是後臺反饋的出現較多的奶粉衝調時遇到的情況:1、掛壁常見影響因素如下:①奶液的溶解性衝調後的奶液是由溶液、懸浮液、乳濁液三種體系構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膠體性溶液,其中蛋白質和脂肪幾乎不溶於水,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奶源、配方等均會對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除此之外,奶粉中也會添加某些難溶性營養成分,比如與水接觸後呈現透明晶體狀固體的碳酸鈣、磷酸三鈣等,這是奶粉的固有屬性
  • 結塊、掛壁、難溶、口味淡,奶粉衝調常見問題一次全搞定
    奶粉衝調過程中,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小問題,讓新手爸媽們手忙腳亂。今天小編整理了奶粉衝調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針對掛壁、結塊、起泡、黑點、口味淡等五個方面簡單簡析一下。
  • 奶粉衝調後能放多久呢?剩奶還能加熱給寶寶喝嗎?
    我們都知道,奶粉是很常見的一種嬰兒食品,每個寶寶都會喝奶粉。奶粉的衝調也是很有講究的,那麼奶粉衝調好後能放多久呢?提醒大家:不能把衝調好的奶一直放在暖奶器上,因為暖奶器上的溫度正好適合細菌繁殖,再加上奶本身就容易滋生細菌,這麼做奶會很容易變質。嬰兒奶粉衝調後太久吃的影響容易引起寶寶腸胃不適。
  • 衝調奶粉不當是嬰兒上火首要原因
    粉哥導讀:寶寶上火併不是某個品牌奶粉造成的,主要是媽媽們在衝調奶粉的時候不注意方法致使奶粉的奶質發生了些許的變化。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衝調奶粉的方法才有可能避免寶寶上火的問題。1、衝調水溫不當每一罐奶粉都明確標註衝調水溫要求(一般是40°C左右,各品牌有不同),但常會被新手爸媽忽略。
  • 奶粉起坨,不溶解是咋回事?還能吃嗎
    (一)奶粉起坨奶粉起坨原因很多,能不能吃還得看這 「坨」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坨。1.因為一般不添加助溶劑和膨化劑的奶粉溶解都會比較慢一些。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主要成分之中的蛋白質和脂肪都難溶或微溶於水。助溶劑和不溶成分結合後增加這些成分的溶解度;膨化劑會讓奶粉顆粒變大,遇水後溶解速度很快,但是,像這樣溶解性稍微差一點的也不代表奶粉質量不好,可以放心給寶寶食用。
  • 奶粉只需要溫水衝泡嗎?衝調奶粉細節多,這三個失誤易傷娃脾胃
    奶粉是每個小傢伙都離不開的早期食物,不論是母乳餵養的寶媽,還是採取混合餵養方式的寶媽,都離不開奶粉這個重要的輔助食物。提說起衝奶粉的問題,很多寶爸媽都是一臉的不屑:衝個奶粉而已,那玩意還不是有手就會?奶粉衝泡的細節非常多,寶媽們一不留神,可能給娃帶來很大的脾胃損傷。尤其是很少帶娃的寶爸們,奶粉到底應該如何衝泡,不看還真就不知道。奶粉只需要溫水衝泡嗎?
  • 奶粉衝調後出現分層?還能給寶寶喝嗎?
    最近很多寶媽詢問:奶粉衝調好後分層是否說明奶粉已經變質?其實造成奶粉衝調後分層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是奶粉變質了。今天家玥月嫂就來帶大家一探究竟,了解一下奶粉衝調好後分層的「前因後果」。哪些原因會導致奶粉衝調後分層?
  • 奶粉衝調掛壁,是什麼原因?怎麼辦?
    簡單來說,奶粉掛壁其實就是衝奶粉時奶瓶壁上出現粉質小顆粒、白點或者絮片的現象,有時候寶寶喝完奶,奶瓶內壁上附著密密麻麻的一層,就像這樣~和大多數家長理解的情況一樣,奶粉掛壁確實與其溶解性息息相關。3.不當的衝調方式奶粉衝調過程,衝調過濃、水溫不當、搖勻方式不對等都會對其溶解性有一定影響,詳見下文改善方式。
  • 給寶寶衝奶粉,新手爸媽易犯3個錯,你能100%做對嗎?
    這裡是【新手媽媽帶娃記】,每天分享爸媽和寶寶的那些事兒~有了寶寶,爸媽們每天都要——衝奶粉。很多人會覺得:衝奶有啥難的,不就是奶粉和水摻一起,晃一晃嘛~錯!衝奶這事一個環節做不對,會導致營養流失,令寶寶出現脹氣、便秘、不長肉肉,影響健康和發育。
  • 衝奶粉先放水還是先放奶?新手爸媽常犯的幾種錯誤,你有沒有
    衝奶粉看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是你真的會衝奶粉嗎?很多新手爸媽都不會衝奶粉的正確方法,常常會落入以下誤區:誤區一:先加奶粉後加水 這是很多寶媽常犯的錯誤,先加奶粉還是先加水其實是有很大區別的。兒科專家介紹:如果先加奶粉後加水,加到原定刻度,奶就濃了;而先加水後加奶粉,刻度會漲出來一些,但濃度適宜。
  • 新生兒奶量是否足夠怎麼看?如何正確的衝調奶粉?
    那麼,給孩子餵奶的時候,新生兒奶量是否足夠怎麼看?如何正確的衝調奶粉呢?3、觀察孩子的排洩孩子的排便以及小便都是可以觀察的,每天換6塊以上溼尿布如果單純依靠母乳餵養,嬰兒的24小時小便次數達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嬰兒吃飽的一種表現。可以按照每天的時間算,如果每天24小時的小便次數不足5次,就說明奶量不足,嬰兒沒有吃飽。
  • 新手爸媽必看:寶寶「冬天喝奶」的六大注意事項,喝錯小心變毒奶
    奶水就是寶寶的「口糧」,如果奶水變成毒奶,很可能會坑娃於無形。冬季到來,天氣的溫度發生改變,很多父母對寶寶「冬天喝奶」存在誤區,如果喝錯,很可能奶水變毒奶。所以今天就來說說寶寶「冬天喝奶」的六大注意事項,新手爸媽必看哦!
  • 如何成為衝奶專家?4步衝出1瓶好奶
    布置寶寶的小家、學者觀察寶寶是否異常、換尿布、餵夜奶、哄睡覺……當寶寶順利度過最初的時期,不少新手爸媽又迎來了新的課題:衝奶粉。  和爸爸媽媽不同,奶粉衝得過稀過稠、水溫太高太低,甚至衝奶時守法不當,都會給寶寶的嬌嫩腸胃造成刺激。  那麼,到底如何選出適合寶寶天生需求的好奶粉,衝出寶寶愛喝的一瓶好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