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修德寺塔,位於河北省曲陽縣境內北嶽廟南300米處。
此塔修建的年根據塔身所嵌一方石碑上面得記載「大宋天禧三年四月八日,水鬥巖等村邑眾共修舍利塔一級」,可知此塔始建年代應早於北宋。
佛塔為實心磚塔,建在一方形塔座上,造型奇特,平面呈八角形,共六層,通高32米,各層南面都有一券門,門內置佛龕。
第二層塔身特別高大,一反傳統造塔的閣樓樣式與密簷樣式,周身砌小型塔龕110座,呈現「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無盡,事事無礙」的華嚴法界勝境,建築界稱之為「花塔」。
修德寺石造像的題材,經歷了對釋迦和彌勒菩薩信仰為主,過度到重視阿彌陀佛和菩薩信仰的過程,出土造像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和河北省博物館。
1953年,在修德寺塔基下出土了一批北魏至唐代的漢白玉石雕佛教造像,修德寺紀年造像中,以隋大業年間造的最多,共48軀,其次是北齊天保年間的,共33軀。
修德寺塔上為樓閣式,下為花塔式的「準花塔」形制非常獨特,花塔在全國僅發現十來座,準花塔更為稀少,像修德寺塔這樣的在花塔塔身之上又建4層樓閣的佛塔可說是絕無僅有。
「花塔」實質上是佛教信仰中國化在建築上的反映,而此種形制的塔類建築流傳下來的的確非常少見,2006年,修德寺塔作為宋代古建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
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