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京頤和園這座清代皇家園林之內的練橋和柳橋之間,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即公元1750年。
關於這座具有皇家氣派的樓閣,乾隆皇帝之所以會使用「景明」二字作為樓名,有著他獨有的用意。
這其中用意的第一個方面便是,景明樓所在的位置恰好有著「柳綠桃紅、岸芷汀香」的春和佳景。
用意的另外一個方面便是乾隆皇帝想借《嶽陽樓記》中的警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讓自己在遊娛之中「偷閒略賞還知愧」「後了先憂緬前賢」。
在建築結構上,景明樓由主樓和兩座配樓組成,主樓共有兩層,為十分典型的類宮殿式建築風格,而且琳琅滿目的雕梁畫柱,也與乾隆皇帝酷愛「熱鬧」的獨特藝術審美十分的契合。
只是現如今景明樓四周柱子上的顏色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鮮亮,上面每一小塊褪掉的紅色漆塊都證明了它曾經歷過風雨的洗禮。
而更為令人痛心的是,這座氣派的皇家建築,在清朝末期曾經被蠻橫的英法聯軍燒毀,直到1992年才進行了重建。
說到這裡,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沒有說明,那就是「景明樓」的主樓和兩座配樓在修建之時,是參照了元代著名的書畫大家趙孟所繪的《荷亭納涼圖》當中的場景,這也再一次體現出了乾隆皇帝的「風雅」。
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樓閣」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
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