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二十五座,北京玉泉山玉峰塔

2020-12-22 冒牌東方朔2020

該塔也稱「定光塔」,位於北京西北的玉泉山主峰上的香積寺內。

「玉峰塔影」也是玉泉山上的園林「靜明園」的十六景之一,塔頂距地面150米,是北京地理位置最高的塔。

玉峰塔建於清乾隆年間,由於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在鎮江的金山寺見到了高大巍峨的慈壽塔,遂命人將塔繪成圖,回到北京之後便在玉泉山主峰上建起了這座玉峰塔。

由於在塔中供奉著定光佛,也稱燃燈佛的造像,因此也被稱為「定光塔」。

玉峰塔是一座八角形的樓閣式磚塔,塔高47.7米,全身淺杏黃色,上下共7層。

塔身坐北朝南,一、三、五、七層的東、西、南、北四面閣開一座券式門,其他各面開拱券式鏤花漏窗。

二、四、六層的門場與之相錯落,這樣的交錯布局可以防止塔身開裂。每層之間有專仿木的鬥拱,承託著磚雕的塔簷。

簷角下懸有塔鈴,塔頂由八條垂脊交匯而成,上置葫蘆寶珠形銅剎。

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

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九十座,河北保定修德寺塔
    河北保定修德寺塔,位於河北省曲陽縣境內北嶽廟南300米處。此塔修建的年根據塔身所嵌一方石碑上面得記載「大宋天禧三年四月八日,水鬥巖等村邑眾共修舍利塔一級」,可知此塔始建年代應早於北宋。第二層塔身特別高大,一反傳統造塔的閣樓樣式與密簷樣式,周身砌小型塔龕110座,呈現「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無盡,事事無礙」的華嚴法界勝境,建築界稱之為「花塔」。修德寺石造像的題材,經歷了對釋迦和彌勒菩薩信仰為主,過度到重視阿彌陀佛和菩薩信仰的過程,出土造像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和河北省博物館。
  • 北京地名|玉泉山靜明園
    玉泉山玉泉山位於北京海澱區西山山麓,頤和園西側。這座六峰連綴、逶迤南北的玉泉山,是西山東麓的支脈。它最突出的地方是「 土紋隱起,作蒼龍鱗,沙痕石隙,隨地皆泉。」玉泉山,山因泉而得名。泉水自山間石隙噴湧,水卷銀花,宛如玉虹,明代以前便有「玉泉垂虹」之說,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相傳清乾隆帝常到此處觀景,為驗證此泉水質,令人汲取全國各大名泉的水樣,和玉峰塔的玉泉水比較。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二十七座,北京良鄉昊天塔
    北京良鄉多寶佛塔,俗稱良鄉塔,又被稱作「昊天塔」。位於北京市房山區拱辰街道東關村附近燎石崗上的昊天公園內,最早始建於隋朝,與塔同時建造的還有一座法相寺,唐代時該塔曾被翻修。後來寺廟被毀,但塔保存了下來,現存的多寶佛塔為遼代鹹雍四年,即公元1068年復建的。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二百九十四座,山東濟南四門塔
    四門塔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東北方4千米處,塔身通體由巨大的青石砌成。該塔為單層,正方形,四面各開闢一個拱門,故而俗稱「四門塔」,於隋大業七年,即公元611年建成,已有1400多年歷史。四門塔是中國現存唯一的隋代石塔,也是中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單層亭閣式佛塔。四門塔也是中國早期石質建築之典範,有「中國第一石塔」、「華夏第一石塔」之美名,其造型簡潔,有中國漢代建築的道風。四門塔對於研究中國佛教歷史和古代建築建造特色都有著較高的價值,也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珍貴遺產之一。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四十二座,陝西青西村敦煌寺塔
    敦煌寺創建於晉代,為長安較早設立的寺院之一,而現今我們所見到的這座敦煌寺塔則建於清代順治年間。該塔平面呈正六邊形,基座由青石砌成,共七層,磚表土心,高約20米,底層每邊長約2米,高約3米,底層簷下每邊有5塊磚雕,為各種動物造像。底層東面有一門洞,高約1米,寬約0.6米,四層以上每角有風鈴,塔身用磚中時見「敦煌塔磚」字樣。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五十四座,江蘇南京靈谷塔
    靈谷塔是一座新穎別致的寶塔,塔高66米,九層八面,每層以綠色琉璃瓦披簷。各層外面,都圍以花崗石走廊,塔的中間建有螺旋形扶梯,可沿梯252級直登九層。該塔由茂菲和董大酉設計,造形優美,典雅莊重,具有民族風格和特點,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評價。塔的內外四壁上,鑲嵌著青石碑刻,該塔的八面,每層都有四門四碑。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零一座,河北涿州智度寺塔
    智度寺塔為八角五層樓閣式,高40餘米,據曹汛先生考證,涿州智度寺塔建於遼聖宗太平十一年,即公元1031年,塔的名字則與佛教經典《大智度論》有關。涿州智度寺塔建於遼代中期,這一時期,密簷式塔尚未如雨後春筍般在遼朝大地上興建,因為遼代中期的聖、興兩朝所建的佛塔仍是以「樓閣式塔」為主。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八十七座,廣西富川瑞光塔
    廣西富川瑞光塔,位於富川瑤族自治縣縣城南郊約500米富江西畔的急轉彎處,因古時塔內曾供有陰刻雕的觀音像,因此,又被稱作觀音塔、觀音閣。關於瑞光塔的修建年代,目前為止沒有十分確切的史料,但據《光緒富川縣誌》卷十二《雜記》篇中記載:「明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春,雷擊瑞光塔砌面」,這就說明瑞光塔在遭雷擊的時間點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後來,在清鹹豐五年,即公元1855年,該塔毀於戰火之中,直到同治十一年,即公元1872年才進行了重修。
  • 北京玉泉山,一個比「海裡」更神秘的地方
    當你站在北京香山的半山腰往東瞭望,一定會看到一處六峰連綴、逶迤南北的神秘的小山丘,山丘的兩座寶塔(玉峰塔和妙高塔)更是香山地區標誌性建築,這裡就是有「燕京八景」之稱的——北京玉泉山。那年早秋,有幸去了玉泉山「靜明園」。「額的個神啊!」玉泉山裡面真叫個大,真叫個美呀!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三百零三座,內蒙慈燈寺金剛寶座舍利塔
    該塔全稱為「金剛座舍利寶塔」,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東南部,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為五塔寺。金剛座舍利寶塔,建造於清朝雍正年間, 該塔以磚石為結構建造,塔高約13米,建造在臺基上的長方形金剛座。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二十五座,山西河曲文筆塔
    位於河曲縣城東五裡大東梁,建於乾隆五十九年,即公元1794年,又稱「狀元筆」,整座塔的形狀好似古時的毛筆,而修建此塔意在「振東山之勢」,以裨河曲風水。文筆塔的筆尖築於烽火臺墩上,連座高九丈四尺三寸,其中土墩高三丈,如墩頂部直徑五丈四尺,筆尖底座直徑一丈八尺。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零二座,河北張家口澍鷲寺塔
    也稱「鷲峰寺塔」,俗稱唐塔或道遠塔,位於陽原縣城西南20千米處,窯兒溝村西南方向約1000米的恆山支脈鷲峰嶺上,是桑乾河流域最著名的佛教古建築。澍鷲寺始建於唐貞元年間,因其坐落在鷲峰嶺而得名,澍鷲寺塔便建在寺中,到了清鹹豐年間時曾經重修過。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五十六座,陝西西安淨業靈塔
    陝西西安淨業靈塔,位於長安香積寺旁,善導塔東約百米處,是善導大師的著名弟子淨業法師的墓塔。淨業法師,俗姓為趙,京兆人,自幼慕法,出家後能「旋登法座」「講誦經典」「剖析玄微」,且能「早開靈鍵,入如來密藏,踐菩薩之空門」,秉其歸戒者甚眾,後成為香積寺主。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二百六十三座,湖南永州回龍塔
    回龍塔位於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瀟水東岸,該塔建於明代中葉,為一磚石結構八角七級寶塔,分為五層,高近30米。塔內有旋梯至塔頂,每層東南西北四方均開有券門,由此可以走出塔門,外繞塔身環行,遠眺四周景色。每層平座和腰簷之間的高度不等,使塔身立面具有變化豐富的韻律感。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三百零八座,齊齊哈爾卜奎清真寺磚塔
    該塔建設於康熙二十三年,即公元1684年,目前已經被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卜奎清真寺」的附屬文物。塔為方形三級,磚木建築結構樓閣式古塔,頂端是金色的「鳳剝銅」寶葫蘆,高約兩米,葫蘆頂上斜鑲著象徵伊期蘭教的月牙。整座「窯殿」建築形制獨特,是東北乃至全過的清真寺中不多見的帶有古塔形制的「窯殿」。
  • 畫裡京城|素描北京的塔
    古代繪畫,特別是清代宮廷繪畫中,有許多描繪北京城市、建築與園林的畫卷,而現當代的繪畫作品中也常見北京的身影。「畫裡京城」欄目將帶領讀者在各類繪畫作品中探尋北京的前世今生,了解北京的城市面貌、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北京的塔是各個時代的紀念碑。在中國古建築中,塔往往是最高的建築。
  • 大美中國古建築樓閣篇:北京頤園景明樓,蘊含乾隆審美的皇家樓閣
    位於北京頤和園這座清代皇家園林之內的練橋和柳橋之間,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即公元1750年。關於這座具有皇家氣派的樓閣,乾隆皇帝之所以會使用「景明」二字作為樓名,有著他獨有的用意。這其中用意的第一個方面便是,景明樓所在的位置恰好有著「柳綠桃紅、岸芷汀香」的春和佳景。
  • 玉泉山上第一泉
    這座山也因此稱為「玉泉山」。玉泉是水,水的源頭在山上,山因泉得名。因這裡的泉水「水清而碧,澄潔似玉」,故此稱為「玉泉」。明代的宮廷用水,皆從玉泉運來,並成為民間用水泉源之一。乾隆為了評判天下各泉名水優劣,令內務府制銀鬥測量,其結果是:濟南珍珠泉鬥重一兩二釐;長江金山水一兩三釐;惠山虎跑泉水一兩四釐;平山水重一兩六釐;涼山、白沙、虎邱、碧雲寺諸水重一兩一分,只有玉泉、伊遜兩地之水重一兩,水輕質甘氣美。從此,玉泉水定為清宮專門飲用之水。乾隆親題「天下第一泉」碑,並做詩:功懲無雙水,名稱第一泉。
  • 北京——三山五園之靜明園
    靜明園是位於中國北京的一個園林,位於頤和園西側的玉泉山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內有諸多景物,較為著名的有玉泉、玉峰塔、華藏塔等。乾隆年間大規模擴建,形成「靜明園十六景」,時為靜明園鼎盛時期。玉峰塔,位於玉泉山主峰,為八角七級仿木構樓閣式石塔,高47.7米,以「玉峰塔影」為名,是十六景之一。華藏塔,一座八角七級密簷式漢白玉石塔。澄照關,關上雉堞相連,高度超過6米。楞伽洞,洞中大量藝術價值極高的清代密宗摩崖造像
  • 北京五壇八廟三山五園 你知道是哪些地方?
    寺內的白塔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喇嘛塔。普渡寺:普渡寺始建於明永樂年間,與紫禁城同齡,原名為皇城東苑,又名「小南城」,佔地近10000平方米,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普渡寺建築非常獨特:建在高臺之上,而且窗欞低矮。古建專家介紹,這樣典型的滿族風格文物建築在北京就這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