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三百零三座,內蒙慈燈寺金剛寶座舍利塔

2020-12-20 冒牌東方朔2020

該塔全稱為「金剛座舍利寶塔」,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東南部,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為五塔寺。

金剛座舍利寶塔,建造於清朝雍正年間, 該塔以磚石為結構建造,塔高約13米,建造在臺基上的長方形金剛座。

金剛座下面是須彌座,束腰部分是磚雕獅、象、法輪、金翅鳥、和金剛杵等圖案花紋。

座身下部鑲嵌蒙、藏、梵三種文字所書的金剛經文,字體非常工整,刻工講究、細緻。

上半部分是千佛龕,龕有一個佛像坐著,兩旁為寶瓶柱,龕上為梵文六個字的真言,南面正中開著券門,門旁是四大天王。

金剛座舍利寶塔,門上正中間鑲嵌著蒙、藏、漢三種文字書寫的"金剛舍利寶塔"石刻匾牌。

門內沒有梁殿,東南角有通往座上的階梯,座上設5座小塔,塔後照壁嵌有蒙古天文圖石刻,是研究蒙古族天文史的重要材料。

金剛座舍利寶塔,主要由金剛座和上部五個方形舍利寶塔構成,這種形式的佛塔在中國出現較晚,也比較罕見,在建築藝術上有很高的造詣。

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

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九十座,河北保定修德寺塔
    此塔修建的年根據塔身所嵌一方石碑上面得記載「大宋天禧三年四月八日,水鬥巖等村邑眾共修舍利塔一級」,可知此塔始建年代應早於北宋。佛塔為實心磚塔,建在一方形塔座上,造型奇特,平面呈八角形,共六層,通高32米,各層南面都有一券門,門內置佛龕。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零一座,河北涿州智度寺塔
    也是「涿州雙塔」之一,位於涿州市老城區的東北方,是一座「舍利塔」。智度寺塔為八角五層樓閣式,高40餘米,據曹汛先生考證,涿州智度寺塔建於遼聖宗太平十一年,即公元1031年,塔的名字則與佛教經典《大智度論》有關。
  • 龍興寺金剛寶座舍利塔 印度古風再現中原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智洗禪師首建木塔預知禪師改建青磚古塔龍興寺中最為寶貴的是舍利子寶塔,位於寺內正前方、天王殿的中心軸線上,在1993年拆除之前,是中國僅存的19座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塔之一。龍興寶塔始建於東晉義熙二年(公元406年),原為天竺僧人曇摩掘義(智洗禪師)護送舍利子來四川,建木結構塔。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二十五座,山西河曲文筆塔
    位於河曲縣城東五裡大東梁,建於乾隆五十九年,即公元1794年,又稱「狀元筆」,整座塔的形狀好似古時的毛筆,而修建此塔意在「振東山之勢」,以裨河曲風水。文筆塔的筆尖築於烽火臺墩上,連座高九丈四尺三寸,其中土墩高三丈,如墩頂部直徑五丈四尺,筆尖底座直徑一丈八尺。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二十五座,北京玉泉山玉峰塔
    玉峰塔建於清乾隆年間,由於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在鎮江的金山寺見到了高大巍峨的慈壽塔,遂命人將塔繪成圖,回到北京之後便在玉泉山主峰上建起了這座玉峰塔。由於在塔中供奉著定光佛,也稱燃燈佛的造像,因此也被稱為「定光塔」。玉峰塔是一座八角形的樓閣式磚塔,塔高47.7米,全身淺杏黃色,上下共7層。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五十六座,陝西西安淨業靈塔
    淨業法師,俗姓為趙,京兆人,自幼慕法,出家後能「旋登法座」「講誦經典」「剖析玄微」,且能「早開靈鍵,入如來密藏,踐菩薩之空門」,秉其歸戒者甚眾,後成為香積寺主。該塔建於唐開元十二年,即公元724年的甲子之歲六月十五日,是在淨業法師圓寂後修建。該塔為四面五級空心樓閣式磚塔,高14.7米,每底邊長4.5米,塔身置於方形臺基之上,臺基高1.8米。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二百六十三座,湖南永州回龍塔
    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二十七座,北京良鄉昊天塔
    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四十二座,陝西青西村敦煌寺塔
    敦煌寺創建於晉代,為長安較早設立的寺院之一,而現今我們所見到的這座敦煌寺塔則建於清代順治年間。該塔平面呈正六邊形,基座由青石砌成,共七層,磚表土心,高約20米,底層每邊長約2米,高約3米,底層簷下每邊有5塊磚雕,為各種動物造像。底層東面有一門洞,高約1米,寬約0.6米,四層以上每角有風鈴,塔身用磚中時見「敦煌塔磚」字樣。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三百零八座,齊齊哈爾卜奎清真寺磚塔
    整座「窯殿」建築形制獨特,是東北乃至全過的清真寺中不多見的帶有古塔形制的「窯殿」。整座「窯殿」為三層方形塔式,正面石雕上刻有"天房捷鏡"四個金字,中間一層通體磚雕,圖案呈柱形、齒形、回紋形。在殿提的每面還有九個圓形磚雕,上面刻有阿拉伯文的聖主名字和聖形。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八十七座,廣西富川瑞光塔
    關於瑞光塔的修建年代,目前為止沒有十分確切的史料,但據《光緒富川縣誌》卷十二《雜記》篇中記載:「明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春,雷擊瑞光塔砌面」,這就說明瑞光塔在遭雷擊的時間點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後來,在清鹹豐五年,即公元1855年,該塔毀於戰火之中,直到同治十一年,即公元1872年才進行了重修。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五十四座,江蘇南京靈谷塔
    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二百九十四座,山東濟南四門塔
    四門塔是中國現存唯一的隋代石塔,也是中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單層亭閣式佛塔。四門塔也是中國早期石質建築之典範,有「中國第一石塔」、「華夏第一石塔」之美名,其造型簡潔,有中國漢代建築的道風。四門塔對於研究中國佛教歷史和古代建築建造特色都有著較高的價值,也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珍貴遺產之一。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零二座,河北張家口澍鷲寺塔
    也稱「鷲峰寺塔」,俗稱唐塔或道遠塔,位於陽原縣城西南20千米處,窯兒溝村西南方向約1000米的恆山支脈鷲峰嶺上,是桑乾河流域最著名的佛教古建築。澍鷲寺始建於唐貞元年間,因其坐落在鷲峰嶺而得名,澍鷲寺塔便建在寺中,到了清鹹豐年間時曾經重修過。
  • 北京鬧市中的幽靜,千年天寧寺舍利塔,看一眼,心就美了、安靜了
    天寧寺最早建於北魏時期,稱光林寺,此後名稱不斷變化,隋代稱宏業寺,唐代稱天王寺,金代稱大萬安禪寺,到明代改稱天寧寺。然而天寧寺塔不是北魏建造的,而是一座遼塔,據考證,其塔址建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隋代。隋文帝曾命海內諸州選三十處清靜高爽之地各建一座舍利塔,這座遼塔的前身就是一座敕建的舍利塔,在隋代應稱宏業寺塔。
  • 湖南南臺寺金剛舍利塔首次「開門迎客」 千餘人瞻禮
    南嶽南臺寺金剛舍利塔。(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攝影:文麗貴)(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攝影:文麗貴)11月29日上午,湖南南嶽衡山供奉佛祖釋迦牟尼舍利子的南臺寺金剛舍利塔首次公開「開門迎客」,來自中國各地的高僧大德及信眾千餘人有幸瞻禮佛祖舍利,感受南嶽衡山厚重的宗教文化。金剛舍利塔位於南臺寺後山頂,該塔佔地面積223平方米,建築面積679平方米。寶塔座落在花崗巖上,為八面九層閣樓式仿宋建築。
  • 大美中國古建築樓閣篇:北京頤園景明樓,蘊含乾隆審美的皇家樓閣
    位於北京頤和園這座清代皇家園林之內的練橋和柳橋之間,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即公元1750年。關於這座具有皇家氣派的樓閣,乾隆皇帝之所以會使用「景明」二字作為樓名,有著他獨有的用意。這其中用意的第一個方面便是,景明樓所在的位置恰好有著「柳綠桃紅、岸芷汀香」的春和佳景。
  • 大美中國古建築樓閣篇:廣東惠州合江樓,蘇軾被貶惠州時下榻之所
    合江樓不僅是廣東六大名樓之一,還跟宋代歷史上乃至我們中國歷史上一位「重量級」的文化名人有關,這個人便是有著「詩神」之稱的「蘇軾」,因為這座合江樓便是蘇軾來惠州任職時下榻的第一站,而且還留下了《寓居合江樓》等膾炙人口的詩作。
  • 大美中國古建築樓閣篇:山西平遙金井樓,地方官標榜清廉的觀景樓
    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樓閣」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 發現中國古建築之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話說古建築,ID:huashuogujianz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建築是世界公認的最古老的原生態建築體系之一,經歷了從「構木為巢以避群害」開始、直到建造房屋,最終形成獨立體系這樣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