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清泉鎮植樹造林為鄉村振興增活力

2020-12-25 張掖日報

甘肅張掖網山丹訊 近日,山丹縣清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鎮村幹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200餘人在大佛寺後山、郇莊村高速公路沿線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掀起了全鎮植樹造林的熱潮。

在植樹現場,大家分工合作,熱情高漲、幹勁十足、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揮鍬鏟土、挖坑放苗、培土踩實……每個環節都做得認真仔細,用實際行動為家園添綠增彩。

近年來,該鎮高度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動員全鎮上下,搶抓植樹有利時節,探索創新造林綠化新機制、新模式,精心打造綠色通道經濟示範帶,爭創綠色生態示範村,大力建設美麗鄉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

超前謀劃,精心打造綠色通道經濟示範帶。入春以來,結合全縣實施園林式綠化帶和園林景觀區建設項目,連點打造綠色通道經濟示範帶。實施四項造林綠化工程,即:高速公路西出口以東(蘭新鐵路兩側)郇莊村治沙造林工程,造林綠化1000畝。艾黎大道至原312國道公鐵立交(郇莊、城北段)北側景觀提升工程,景觀綠化30畝。國道312複線(西街、城北段、郇莊、寒旱園區)兩側景觀帶建設工程,沿國道312複線南北兩側各30米栽植景觀苗木300畝。高速公路山丹東收費站周邊北灘村、S590線綠色通道景觀鞏固提升工程,在S590線縣城出城口(東街、南關段)沿線西側和山丹東收費站周邊北灘村栽植景觀苗木60畝。目前,已完成部分工程造林綠化任務。

典型帶動,大力實施生態示範村建設。把植樹造林工作與發展村集體經濟結合起來,通過爭引項目,繼續支持清泉村、北灘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林,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清泉村在1100畝集體林的基礎上,繼續開發荒山荒坡500畝,栽種杏樹、早酥梨等經濟苗木200畝,防風林300畝。北灘村在1700畝集體林的基礎上,栽植防風林400畝,栽種杏樹、李子樹等經濟苗木100畝。目前,北灘村、清泉村栽植集體林900畝,剩餘100畝正在緊張栽植之中。

全面部署,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各村利用黨員「固定活動日」,組織黨員發動群眾,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美化綠化村社巷道、房前屋後,南湖村、北灣村、紅寺湖村造林綠化300畝。雙橋村重點打造花田巷子,栽植風景樹1000株,帶動提升村容村貌。同時,各村結合全域無垃圾行動和清潔村莊建設,將轄區內的垃圾堆、垃圾坑進行了清理整治、土地平整、栽種樹木、美化環境。目前,各村社造林綠化已全部完成了計劃任務。(鄒麗華)

相關焦點

  • 山丹縣清泉鎮造林綠化工作紀實
    …山丹縣清泉鎮開啟植樹造林融合模式,將造林綠化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壯大村集體經濟全域無垃圾行動融合起來,植綠清泉大地,描繪生態清泉綠色畫卷。造林綠化融合鄉村振興戰略圍繞山丹縣鄉村振興戰略「三線兩區」示範帶建設和清泉鎮鄉村振興戰略「五帶」建設,今年計劃實施四項工程,即:高速公路西出口以東郇莊村治沙造林工程,造林綠化1000畝,項目資金已下達,現已啟動實施。艾黎大道至原312國道公鐵立交北側景觀提升工程,景觀綠化30畝,正在選訂景觀苗木。
  • 山丹清泉鎮前窯社區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青少年經典詩文誦讀比賽
    甘肅張掖網山丹訊 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的經典詩文,是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的瑰寶。為了營造濃厚的讀書學習氛圍,倡導熱愛讀書良好習慣,提升青少年文化素養,8月19日下午,山丹縣清泉鎮前窯社區隆重地舉辦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青少年經典詩文誦讀比賽,共40餘人參加了比賽活動。
  • 為鄉村振興添活力 我縣125個村成立「鄉村振興共建委員會」
    這可不是普通的「嘮家常」,蔡延奔還有個特殊任務——作為梅源社區「鄉村振興共建委員會」成員,為助力鄉村振興建言獻策。如今在我縣,像蔡延奔一樣加入「鄉村振興共建委員會」,無償為農村發展助力的「鄉賢」還有很多,包括品德才學出眾、在外經商、致仕和外來投資創業等四類,通過個人自薦、群眾推薦、組織選薦等方式產生。
  • 用好績效考核「指揮棒」 鄉村振興添活力
    用好績效考核「指揮棒」 鄉村振興添活力 2020-12-11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蘭考鄉村振興走在前
    著眼脫貧之後的持續發展,做好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蘭考怎麼辦?    持續鞏固提升脫貧質量防返貧    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蘭考縣牢固樹立全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就是為鄉村振興開好頭起好步的思想共識,緊盯目標不放鬆、緊盯問題抓整改、緊盯指標抓落實,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提高脫貧質量,有效減少返貧和防止新致貧,確保如期實現「不落一戶、不掉一人」全面脫貧的目標。
  • 【鄉村振興進行時】村強民富 景美人和 ——古田縣奏響鄉村振興...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古田縣將以入選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緊扣全市「8+1」特色產業部署,持續做大做強以食用菌、水果為主的「2+N」特色優勢產業,強化資源要素支持和政策保障,推動46個產業薄弱村發展,凝心聚力走出了一條既強村又富民的共贏之路。
  • 樂山市市中區文化繁榮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在深入踐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中,近年來,樂山市市中區棉竹鎮依託深厚的人文底蘊,一直堅持文化引領、文化先行,以鄉村文化的繁榮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著力構建「一中心、兩微端、多支點」文化陣地。「一中心」即棉竹鎮綜合文化站。
  • 「示範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浙江日報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
  • 清泉鎮:人大代表述職「曬出成績單」 選民現場評議點讚
    今年11月下旬,清泉鎮人大主席團制定了鎮人大代表向選區選民述職評議工作方案。..... 」12月1日,清泉鎮西街村會議室熱鬧非凡,來自西街村選區的30餘名選民代表正在這裡聽取該選區十八屆鎮人大代表述職報告。
  • 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可在文章尾部查看)「示範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為了當好「示範生」,浙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鄉村振興工作體系、推進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實踐,各地湧現一批有思路、有打法、帶動效應強的浙江經驗,形成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 「為『十四五』規劃獻計策」高端訪談|徐錦庚: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 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
    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 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訪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徐錦庚,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提高農民文明素養,讓農民既富口袋,也『富腦袋』。」以自治增活力,共治共享建家園。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加強村民委員會規範化建設。注重發揮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作用。以法治強保障,定分止爭促和諧。要落實好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制度,切實保障群眾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確保農村和諧穩定。以德治揚正氣,春風化雨淳民風。
  • 聚焦聚力「五大振興」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本報訊 (記者 焦同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鄄城縣著眼鄉村振興目標任務,聚焦聚力「五大振興」,奮力開啟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推動產業振興,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是基礎。鄄城縣始終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新模式,鼓勵農民將土地經營權流轉到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手中,逐步實現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   推動人才振興,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
  • 南粵鄉村釋放振興活力
    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美麗鄉村建設,農民致富是落腳點。讓村裡人住得舒服、城裡人內心嚮往,帶動鄉村旅遊和相關產業發展,釋放美麗經濟潛能,是廣東美麗鄉村建設的下一個方向。對此,廣東提出要以鄉村旅遊為目標建設一批美麗鄉村精品路線,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以農促旅、以文興旅、以旅強農,挖掘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特色名村的市場價值。同時,推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從單一的農家樂、賞花摘果,向觀光、體驗、康養、休閒、度假、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型複合方向發展。
  • 潼南 村容村貌煥新顏 鄉村振興繪畫卷
    據了解,為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每年潼南都會組織千餘名志願者深入22個鎮街,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志願服務行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硬任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
  • 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場推進會議召開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全省鄉村振興暨脫貧攻堅現場會議精神,分析形勢,交流經驗,查找短板,進一步明確工作任務和措施,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的淄博特色板塊。
  • 睢縣董店鄉:開展土地綜合整治 增添鄉村振興新活力
    鄉村振興發展,土地整治先行。今年以來,睢縣董店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認真貫徹上級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群眾滿意導向,加大土地綜合整治力度,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促進土地利用提質增效。
  • 中緬邊境上的「90後」新農人: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中新社雲南臨滄1月16日電 題:中緬邊境上的「90後」新農人: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作者 韓帥南時值冬季,毗鄰緬甸的中國雲南省永德縣永康鎮勐底農場天氣依然溫暖如春。當地盛產芒果、荔枝等水果,在上百畝果林中,28歲的劉禕翔正和其他農戶一起,為果樹防治病蟲。
  • 為鄉村生態振興「著色」
    鄉村要各個領域認真貫徹這一重要要求,確實實現了系統性的大發展,並且是不宜破壞環境而攫取利益的大發展,是真真正正惠及鄉村人民群眾、壯大鄉村發展基石的大發展。充分證明,鄉村生態振興是科學路徑,是一條行得通的康莊大道。  推進鄉村生態振興,關鍵是要聚焦資源要素,堅持開發與保護共抓共融共促。
  • 講好示範村故事|「寓見徐姚」讓閒置民房在鄉村振興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徐姚村立足重固鎮新型城鎮化戰略和自身資源稟賦優勢,找準鄉村振興目標定位,提出「城鄉共創·寓見徐姚」的工作思路,以盤活閒置宅基地和農房為載體,建設人才公寓,發展鄉居產業,打造符合科創人才不同需求的租賃住房,既服務城鎮發展需要,又為鄉村導入城市活力人群,在村民與城鎮居民、原住民與新住民間建起連結,打造出一片新鄉村生活社區。
  • 鄉村振興「煙臺篇章」丨生態振興變「盆景」為「風景」
    開發區投入資金近億元,完成21個村莊生活汙水治理,增建提升4處農村垃圾中轉站,在全市率先構建起村居、鎮街、區三級「統一收集、統一清運、集中處理」的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投入資金3億元,完成柳林河、白銀河生態改造和平暢河清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