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考鄉村振興走在前

2021-01-09 大河網

    □本報記者龔硯慶 本報通訊員李宇翔

    蘭考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聯繫點,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2014年建檔立卡時,全縣貧困發生率10.2%,到2016年底貧困發生率降至1.27%。

    2017年2月,蘭考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脫貧摘帽後,蘭考怎麼幹?著眼脫貧之後的持續發展,做好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蘭考怎麼辦?

    持續鞏固提升脫貧質量防返貧

    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脫貧摘帽以來,蘭考把鞏固提升脫貧成效、防止返貧致貧作為工作重點,堅持以縣域治理「三起來」、鄉鎮工作「三結合」為遵循,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探索建立了全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12345」工作模式,持續鞏固提升脫貧質量,有效防止返貧。

    來到蘭考縣三義寨鄉白雲山村,一座座蔬菜大棚映著正午的陽光銀光閃閃,大棚裡果子掛滿蔓藤,蔬菜長勢良好。早些年,此地風沙大,白花花的一片鹽鹼地。現在的白雲山,土壤疏鬆肥沃,產業發展興旺,高效、綠色、生態農業正悄然興起。

    「以前想都不敢想啊,我沒錢沒技術,要是賠了可咋辦?」靠著經營蔬菜大棚穩定脫貧的費小坡說,他家原來一家四口擠在兩間土坯房裡,連菜和油都吃不起,如今一年收入30多萬元。

    蘭考縣牢固樹立全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就是為鄉村振興開好頭起好步的思想共識,緊盯目標不放鬆、緊盯問題抓整改、緊盯指標抓落實,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提高脫貧質量,有效減少返貧和防止新致貧,確保如期實現「不落一戶、不掉一人」全面脫貧的目標。

    在組織力量上,強化「書記縣長負總責,四大班子齊上陣」的工作機制,完善「支部連支部」幫扶組織架構,強化行業扶貧部門和鄉鎮專職扶貧力量,進一步明晰行業部門、鄉鎮(街道)和村級職責,確保組織力量不但不減而且更強。在發展上,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改革創新激發內生動力,以強鏈補鏈增強產業帶動能力,以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展示脫貧成效。

    杜寨原是黃河故道裡的苦水地,誰知被專家一測,竟是「半沙半淤透氣土」的寶地,尤其適合蜜瓜生長。找準了蜜瓜產業,杜寨「窮」字從此甩去。「最開始種瓜是為了脫貧,現在是為了爭分奪秒搶發展。」村民們說。

    脫貧摘帽後,蘭考縣針對剩餘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和就業能力不足的問題,採取更加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選準做優帶貧產業,圍繞建檔立卡戶產業幫扶全覆蓋,重點培育發展了群眾不離鄉不離土、好融入的「5+5」特色扶貧產業,穩步提高群眾收入。對具備就業能力、就業條件、就業意願的貧困勞動力,搭建「外出務工、產業體系就業、鄉鎮產業園就近就業、居家靈活就業、公益性崗位就業」五種就業模式,千方百計促進就業。

    負責蘭考富士康兩個廠區物業工作的吳敏傑,家在東壩頭鎮雙井村,從小家裡生活困難,她一直穿姐姐的舊衣服,上初中才穿上了一條新褲子。應聘進了蘭考富士康總務部在家門口就業後,如今家裡已建起兩層小樓,上下班自己開車。「都沒想過還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她說。

    蘭考縣把「支部連支部」活動作為推動脫貧攻堅以及基層基礎工作的組織架構和總抓手,持續開展「支部連支部、幹部聯到戶」、領導幹部「百日住村」活動,集中攻堅解決問題,確保各項部署落到實處,有力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鄉面貌的巨大變化,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和發展活力大幅提升,群眾收入持續提高,教育、醫療、住房、低保等綜合保障更加有力,城鄉面貌極大改善,群眾內生動力進一步激發,幹部作風持續轉變。

    深入推進兩大戰略有效銜接

    鄉村振興是脫貧攻堅的動力和方向。

    在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兩大戰略有效銜接中,蘭考持續弘揚焦裕祿精神,堅持「四個強化提升本領、五個銜接深入推進」舉措,築牢奔小康的基礎,統籌推進「五個振興」,走出一條具有區域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強化基層基礎,提升政治領導本領:在脫貧摘帽後和鄉村振興中,以持續提升基層組織力為重點,把基層基礎工作做實做細,推動各項工作取得實效。強化人才培育,提升學習本領:在鄉鎮(街道)建立「鄉土人才庫」,開展縣級「鄉土拔尖人才」評選活動,同時每年評選縣級「返鄉創業之星」10個、創業優秀項目5個。強化謀劃規劃,提升科學發展本領:精準謀劃項目、突出規劃引領、嚴格執行規劃。強化要素激活,提升改革創新本領:通過提升縣級資本運作能力、盤活農村資源要素、增強金融服務能力,有效整合各類涉農資金,保障了攻堅任務有效落實。

    行走蘭考城鄉,脫貧摘帽3年來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毫不鬆勁實幹苦幹的精氣神兒撲面而來:縣直機關黨支部和農村黨支部「支部連支部,幹部聯到戶」,每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縣級幹部連續3年開展「百日駐村」活動,察民情、解難題;在一線幹部中評選4批170名「扶貧標兵」,100多人已獲提拔重用,樹立鮮明導向;評選221個「四面紅旗」村……

    著眼脫貧之後的持續發展問題,對照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總方針,蘭考縣延續脫貧攻堅好做法,提質擴面、做實做細,做好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從培育特色產業向產業興旺推進。脫貧攻堅中的產業扶貧,解決的是沒有產業、沒有收益的問題,鄉村振興的產業興旺,重心則在產業強不強。在實踐中,蘭考立足本地優勢,招大引強、延鏈強鏈,引進了恆大、正大、光大、富士康、禾豐、首農等國內外龍頭企業,根據「十鏈百園千基地」的建設要求,圍繞品牌家居製造、綠色畜牧、循環經濟三個特色產業體系,積極培育壯大品牌家居、雞、鴨、牛、羊、飼草、蜜瓜、紅薯和花生等九大扶貧產業鏈,建設27個現代農業產業園、348個鄉村產業基地,城鄉統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布局基本形成,活力日益突顯,逐步夯實強縣和富民的基礎。

    從基礎設施提升向生態宜居推進。在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的基礎上,通過實施「五分錢工程」「清潔家園」行動,蘭考縣鄉村生態和環境明顯改觀,特別是連續4年開展植樹造林,全縣苗木面積達到12萬畝,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的同時,為蘭考品牌家居產業、苗木經濟儲備了豐富的林業資源。

    從激發內生動力向鄉風文明推進。脫貧之後,為加快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蘭考探索開展了「四級文明創建活動」,創建以「蘭考文明戶」評選為載體,促進群眾「兩個文明」齊頭並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爭做文明人、爭當文明戶,推動形成鄉村文明新風尚。

    從依靠各級幫扶向治理有效推進。蘭考縣圍繞「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構建「一中心四平臺」縣鄉治理體系,深化「一約四會」推進村民自治,實施「一警一堂一中心」建設法治鄉村,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從「兩不愁三保障」向生活富裕推進。按照「支持能夠發展產業的群眾發展產業,幫助沒有產業發展能力的群眾在產業發展中穩定就業,鼓勵沒有穩定就業能力的群眾勤勞致富」的思路,蘭考積極保障不同年齡階段人群就業,支持本土農民創新創業,同時培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群眾不僅「富口袋」,還要「富腦袋」,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嚮往。

    按照《河南省蘭考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設定的總體目標和圍繞「兩環三片,六線多點」的總體布局,蘭考在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實現全面小康作出貢獻的基礎上,努力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先行縣、華北平原鄉村振興樣板區、河南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成為鄉村振興的引領者!

    本版攝影李宇翔

相關焦點

  • 河南蘭考:駐村工作人員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新華社鄭州5月28日電題:河南蘭考:駐村工作人員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新華社記者韓朝陽種了幾十年莊稼的趙衛公今年不再為澆地發愁,以前村裡只有6口灌井,租用私人的澆灌設備,一畝地花40多元,現在村裡有43眼配套齊全的井,交個電費,就能澆莊稼。
  • 氣化鄉村在蘭考全面鋪開,預計年底通氣率將達到60%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玉靜)隨著經濟社會迅速發展,鄉村居民對生活環境也有了更高要求。天然氣可滿足農村生活中做飯和清潔供暖等多種需求,具有汙染物排放少、綜合能效高、技術成熟等諸多優勢,不僅符合農村能源消費結構升級趨勢,也有助於農村技術設施的升級和鄉村振興。
  • 蘭考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批前公示,乾貨多多!13鄉鎮各有發展...
    蘭考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9年10月24日,縣政府官網發布《河南省蘭考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批前公示的消息。這是對蘭考農村今後十多年發展的一個總體規劃,是一份十分重要的綱領性規劃。我們可以仔細研讀。總體目標:圍繞「兩環三片,六線多點」的總體布局,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實現全面小康作出貢獻,並努力打造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 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示範縣。
  • 河南省註冊會計師服務團首站走進蘭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樊霞  12月2-3日,由省委統戰部領導的「河南省新助力•註冊會計師服務團」首站走進蘭考,牽手當地民營企業家,開展首次「新助力」考察服務活動。  12月3日上午,河南省新助力·註冊會計師服務團與蘭考縣委統戰部籤訂服務合作框架協議並舉行了民營企業座談會,「河南省新助力·註冊會計師服務團實踐教育基地」也在蘭考揭牌。  根據協議,服務團將團結引導註冊會計師行業代表人士,發揮優勢作用,服務蘭考縣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服務內容主要包括:(一)服務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 巨野: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走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巨野: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走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2020-12-14 0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徐諾金:普惠金融的蘭考探索及創新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歷史方位下,中國共產黨堅守金融為民初心、秉承共享發展理念而提出的金融發展戰略,這既是全面決勝小康、加快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增進社會公平與社會和諧、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內在要求。同時,發展普惠金融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存在「知不易行亦難」的現實困境,為探索普惠金融發展道路,開展先行先試是其中重要一環。
  • 劉玄奇 | 探索鄉村振興的大本大源——從青年鄉村振興峰會到國仁鄉村振興論壇
    但可惜的是,當下各種討論都沒有深入到我們應該走怎樣的一條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去。所以我覺得劉文奎老師的分享別有新意,在會場上還特意給他發微信表示贊同。青年人認知的提升非常重要,不能讓他們走太多重複的路,不是非得要自己新創一個機構,一個模式,一個平臺出來,先得把已有的存量用好。大家應求同尊異,應全方位共享各自探索出來的鄉村振興的認知和經驗。另一方面還得虛心學習,少走別人已經做過的重複的路。
  • 蘭考最新政策出爐!13鄉鎮各有發展奔頭!
    2019年10月24日,縣政府官網發布《河南省蘭考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批前公示的消息。這是對蘭考農村今後十多年發展的一個總體規劃,是一份十分重要的綱領性規劃。將蘭考縣打造為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先行縣、華北平原鄉村振興樣板區、河南城鄉融合發展 示範區。總體布局 「兩環三片,六線多點」:兩環驅動,三片統籌,六線貫通,多點示範 兩環:兩個道路交通環線。
  • 巡察越有「泥土味」,鄉村振興步伐就越快——我省市縣巡察向村...
    □河南日報記者尹海濤盧松「前幾年村裡房子3萬元一套沒人買,現在30萬元一套也沒人賣!」8月12日,息縣譙樓街道辦事處龐灣社區黨支部書記王萬榮自信地說。通過巡察整改,曾是省級貧困村的龐灣變身為「美麗鄉村示範村」,成了城裡人居住養生的「熱門」目的地。
  • 蘭考「小江南」:稻花香裡說豐年
    當天,正值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為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這一傳統美德,同時舉辦了南馬莊村「快樂星期天·孝老餃子宴」暨蘭考文明會評選表彰活動。老年模特「走秀」走出新時代農民風採  近年來,三義寨鄉黨委政府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推進綠色循環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序推進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二十講:開江鄉村振興模式解析
    關注綠維文旅推進鄉村振興,幫你從頂層規劃到落地實施。在即將到來的鄉村振興大潮中,綠維文旅作為第一個承接縣域鄉村振興規劃的城鄉規劃甲級資質規劃設計院,把握住鄉村振興戰略的本質內涵,把握政策的突破性方向,落地到縣域鄉村的經濟社會發展中,落地到鄉村振興細胞——村莊的發展中。用頂層設計理念,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產業規劃、村莊規劃、鄉村綜合項目開發規劃等規劃設計創新理念與方法,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效的服務。
  • 晉安區壽山鄉前洋村:因地制宜,振興鄉村
    前洋村,位於晉安區壽山鄉,全村總面積6.2平方公裡,下設3個村民小組,共有219戶,人口839人,距離市區僅9公裡,是北峰片區融入城區「半小時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前洋村氣候、區位條件優越,山林地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農業發展條件良好,先後引進了龍晶(佰利)葡萄觀光園、省農科院轉基因水稻中試與產業化基地等現代都市農業項目,以打造特色田園鄉村為導向,融合「數字鄉村」建設,重點打造集產、銷、研、學於一體的「農夫集市」,服務全省農業、農村發展,構建出一個政府引導、農企供給、農技農金支撐、民眾消費的生態體系。
  • 「五大振興」搭穩鄉村振興「四梁八柱」
    短短3天,約3萬人次遊客「擠」進這個廣東美麗鄉村特色村。誰曾想到,就在幾年前,大塘面村還是雜草叢生,村前環境髒亂差,村民大部分住的是上世紀60年代建的破舊泥磚瓦房。「十三五」以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在五邑田野遍地開花,一個個農村實現「大變身」、化身「綠富美」、走上「奔康路」。
  • 偏遠山區鄉村振興之路如何走?
    「我建議應該注重偏遠山區的產業發展,以助力鄉村振興。」2月25日,在政協遂寧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六討論組小組討論時,市政協委員、蓬溪縣科協主席李智斌針對鄉村振興話題積極討論發言。李智斌說,偏遠山區產業落後,空心化、老齡化現象嚴重,土地撂荒嚴重,人員稀少,與交通較為發達的鄉鎮發展存在較大差距。
  • 春運第18天,蘭考鄉村道路車真少,蘭南高速和連霍高速一路順暢
    近兩天來,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蔓延,幾乎在河南的所有鄉村都採取了嚴格的通行措施,尤其是外地的車輛嚴加管制。為了及早趕路,在6:30左右,天還沒有亮時,曼哈頓的夏天就起床上路。昨天夜裡的一場小雪,在汽車的玻璃上布滿了冰霜。
  • 前山文旅|鄉村生態旅遊是落實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新時代發展鄉村旅遊賦予了新的使命和機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中國要強,農業須強;中國要富,農民須富;中國要美,農村須美。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鄉村振興「三步走」戰略如何實施
    會議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新旗幟,並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任務明確為: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 鄉村振興,未來五年這樣幹——寫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在「發展壯大鄉村產業」篇章,《規劃》對此設置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農業勞動生產率、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等5個指標。還有一個最大的感受是,雖然洋洋灑灑這麼多篇章,但讀下來感覺在讀一篇大文章,層次清晰,邏輯嚴密。作為一篇統籌謀劃和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如何走的大文章,與通常我們見到的議論文相似,按照為什麼,是什麼,怎麼做的結構來寫。
  • 【鄉村振興】臺灣鄉村振興的啟示
    期間,筆者結合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考察調研了臺灣地區推進農村建設與發展的做法。可以說,臺灣地區以上世紀60年代末《農業政策檢討綱要》發布為始點,由「抽取」農業農村轉向「支持」農業農村,由此開啟真正現代意義的鄉村建設探索。
  • 建安 鄉村振興景美業旺
    原標題:建安 鄉村振興景美業旺   冬日的建安大地依然美麗,錯落有致的民居、一望無際的良田、層林盡染的綠地公園……「產村人」融合、「居業遊」共進,繪出鄉村振興的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