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9月20日報導
在9月20日舉辦的2017中國企業走出去高峰論壇暨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上,MORE Health首席戰略官張朝暉圍繞「海外華人企業家共話創新發展」做了主題分享,他認為國內企業創始人,一定要從第一天就要考慮海外市場。「你去不去做是一回事,你去不去執行這件事,但是你一定要有這個考慮。」
參與該環節的還有Lockin China創始人兼CEO Crystal Kong,笨鳥社交COO李文慧以及途丁科技創始人兼CEO閆驊,由獵雲網資深記者呂夢擔任主持人。
「目前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國特別明顯的就是老齡化問題,平均壽命可以達到七八十歲,隨著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各種疾病也越來越多。中國和美國比起來,人口的總數量和每個醫生能看的病人的數量都是遠遠高於美國的,什麼概念呢?美國每個醫生看的病人很少,他們有很多閒的時間。」張朝暉講道。在他看來,最近幾年這個差距一直在縮小,但是這個差距一直還是存在的。美國醫生看病人的技術,特別是用的一些美國的新藥,跟在國內還是差得蠻遠的。
所以張朝暉認為,從宏觀的角度來講,這個市場是萬億級的市場。因為很多疾病,現在世界上,第一個可以發明治療方法的,70%、80%都是在美國,90%以上的健康方面的RND的科學家是在美國。「我們很看好這個市場,當然這只是講健康市場,把眼光放更大的話,就是說美國也好、西方也好,它在技術等很多方面是領先於國內的,所以從這個宏觀角度來看,我還是很看好海外的技術和國內市場。」
2017中國企業走出去高峰論壇暨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主辦,獵雲網、堅果資本承辦,政府領導、投資機構、出海企業代表等嘉賓,圍繞政策方向、投資經驗與邏輯、國外市場分析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全方位立體呈現了企業走出去的機遇和發展趨勢,助力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尋找機遇與方向。
以下是張朝暉的分享實錄,獵雲網(微信:ilieyun)整理刪改:
張朝暉:大家下午好!MORE Health是一個網際網路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美國頂級的醫生可以讓中國的病人足不出戶得到世界頂級醫生的治療。另外,我們可以做到多學科會診,可以讓國內病人得到最優的治療方法。
現在世界各地,包括我們中國特別明顯的就是老齡化問題,平均壽命可以達到七八十歲,隨著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各種疾病現在也是越來越多。我只講中美,中國和美國比起來,人口的總數量和每個醫生能看的病人的數量都是遠遠高於美國的,什麼概念呢?美國每個醫生看的病人很少,他們有很多閒的時間,我覺得最近幾年這個差距一直在縮小,但是這個差距一直還是存在的。美國醫生看病人的技術,特別是用的一些美國的新藥,跟在國內還是差得蠻遠的。
所以從宏觀的角度來講,這個市場是萬億級的市場,因為很多疾病,現在世界上,第一個可以發明治療方法的,70%、80%都是在美國,因為90%以上的健康方面的RND的科學家是在美國。所以我們很看好這個市場,當然這只是講健康市場,把眼光放更大的話,就是說美國也好、西方也好,它在技術等很多方面是領先於國內的,但是在中國這個市場,有的地方比他們要高很多倍,甚至幾十倍。所以從這個宏觀角度來看,我還是很看好海外的技術和國內市場。
但是現在很多國內的技術比海外做得還好,我覺得這也是提供了一個另外的機會。比如說行動支付,國內行動支付的量是美國的十倍,這個是大家幾年以前都想像不到的,美國的行動支付一直沒有推廣得特別好,就是因為它用的技術是不對的。我們國內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美國,行動支付大家都用NFC這個技術,國內是用Q2,你掃一下就好了,NFC技術要怎麼搞呢?一個小商戶要去花幾百美金買一個終端,這樣才搞得定等等,這些提供給創業者很多的機會。
我就不講太多,我覺得兩方都有,美國的技術,中國的市場,現在走到我們今天這一步,中國的技術,美國的市場,現在有很多創業者是在這方面探索。
海外的市場,特別是在美國這個市場和國內市場有很多地方不一樣,比如說像我們做健康方面,美國人就很習慣用保險,所有的都是保險,你讓他看醫生自己掏腰包他很不習慣,國內更喜歡自己掏錢看病。這個從創業者來講,表面上沒有大的區別,但實際上操作很不一樣。比如說你把中藥推到美國,你第一步想的是我怎麼跟保險公司去談。
像我們做健康方面,另外一個是在技術方面,我們最近也在跟國內的中藥企業談中西藥結合的問題。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癌症患者,實際上中藥很難治癒一些癌症的,很多癌症要治癒是需要西藥,需要放化療,但是放化療有很多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反而是中藥可以解決的。所以,對於創業者來講,這裡面的機會實際上是很大的。
我覺得考慮海外市場第一天就考慮,實際上我在美國也做過風險投資,我在美國住了30多年,我們跟美國企業家講的就是你第一天就要考慮到中國的市場。很多美國人和國內也一樣,他在美國,覺得美國市場足夠大了,不用考慮國外了。我們現在跟他們講,你第一天就考慮國外的市場,特別是中國的市場。同樣的道理,對於國內的創始人來講,我覺得你一定要從第一天開始就要考慮到海外市場,你去不去做是一回事,你去不去執行這件事,但是你一定要有這個考慮。
過去美國人覺得中國人屬於那種你長個中國面孔,你或者你是中國人,你就可以把中國事情搞定。我們國內企業去海外也存在同一個問題,你找的人是不是對的。比如很多企業會找一些臺灣地區的或者是東南亞的華人,中文會講幾句。但是大家知道,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去海外也存在同一個問題。美國人有一句話,你不知道的東西是什麼。出海之前要問一下這個問題,合作夥伴是很關鍵的。
我覺得對我們MORE Health公司來講,找到對的投資人是蠻關鍵的。比如我們的投資人是NEA,是美國最大的風險投資機構,國內實際上創業也一樣,你要去找IDG、紅杉這種一流的投資機構,他們在海外給我們的幫助不是一兩句話能講得清楚的,因為他們在海外有幾十年的根基,他們有他們的投資人,他們有他們的LP。所以,如果你能找到海外一流的投資人,你的技術好,團隊也好的話,這個公司差不多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