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澄空,山色如黛,煙光如縷,恰是教學相長時,數聲環佩,清我吟魂。「第二屆盛京生殖健康論壇」正式在沈拉開帷幕,吾眾聚於此,以江湖相期,煙霞相許,付同心之雅會,託意氣之良遊。納新知,悟灼見,省自身,交知己,心目競觀,神情爽滌。斯群英之素交,蓋千秋之一遇。
專題一:早產
劉彩霞教授:生殖健康的進展
遼寧省醫學會婦產科學會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婦產科主任劉彩霞教授指出現階段生殖醫學領域迅猛發展,如何從產科及多學科角度保證生殖健康。劉彩霞教授簡要介紹生殖醫學相關進展後,提出:如何評估應用輔助生殖技術的適應症、HIV患者在輔助生殖如何管理、實現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臨床轉化等現階段存在的問題。胚胎早期發育遺傳學研究,提高早起遺傳率,對研究生殖醫學非常有意義等現階段存在的問題。生殖醫療中精準醫療的需求日益提高,如何降低出生缺陷率是需要關注的問題。母胎醫學無創產前基因檢查在生殖健康中起重要的作用。劉彩霞教授提出是否可以主動出擊,在生命起始階段就完全去除突變的基因組DNA,基因編輯、創建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新方法並實現臨床轉化是現階段努力發展的方向。劉彩霞教授提出生殖健康一體化管理,通過生殖健康平臺的建立,整合生殖中心、內分泌、母胎醫學、盆底中心等婦產科優勢資源,形成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最後,劉彩霞教授為大家展示盛京醫院母胎新醫學轉化中心並感謝賀林院士的支持。
鍾梅教授:早產的預測及預防
廣東省圍產醫學會副主任委員、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婦產科主任鍾梅教授從早產、早產的高危因素為切入點介紹了早產的預測及預防現狀。病史、宮頸長度、胎兒纖連蛋白等因素多用於早產的預測,但要注意胎兒纖連蛋白易發生假陽性、宮頸長度的標準化等具體問題。鍾梅教授指出:現階段尚無證據支持的早產預防,孕期宣教、宮頸環扎術、特殊類型孕酮的應用等為現階段較常用方法。鍾梅教授隨之介紹了糖皮質激素、硫酸鎂、宮縮抑制劑、抗生素等藥物在預防早產上的應用注意事項。
範玲教授:宮頸錐切術後流產及早產相關問題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中青年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婦產科範玲教授以文獻分析的形式,與參會專家和學員交流宮頸錐切術後流產與早產的相關問題,就眾多文獻中提出的各種觀點進行討論。範玲教授首先對宮頸錐切是否對妊娠有影響進行論述分析。宮頸狹窄、宮頸機能不全等都可能是其影響因素,但目前研究對錐切術與不良圍產結局的相關性尚有爭議。手術方式的不同、手術切除宮頸的範圍及深度、手術妊娠間隔等因素均會影響妊娠結局。範玲教授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精彩的分析令在座學員收穫頗豐。
肖梅教授:早產的藥物治療
湖北省婦產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主任肖梅教授介紹了幾種早產的治療,包括產前糖皮質激素的應用、常用宮縮抑制劑硫酸鎂使用的困惑、產前硫酸鎂的應用、前列腺素抑制劑、縮宮素受體拮抗劑等。肖梅教授結合實際工作中的實例,講解介紹生動活潑,互動答疑帶動力現場熱切的學習氣氛。
金鎮教授:輔助生殖與母胎醫學
遼寧省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金鎮教授為學員們介紹了輔助生殖與產後併發症。我國試管嬰兒技術現狀起步雖晚但發展迅速,國內需求量大國內輔助生育中心大多數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發展。金鎮教授提出:多胎妊娠;應用現代助孕技術解決的生育問題時的風險;促排治療的影響;配子、胚胎的體外操作;ICSI操作可能影響染色體變化都是需要關注的生殖醫學和圍產醫學學要關注的問題。
專題二:生殖健康
呂遠助理研究員:PGD/PGS相關問題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婦產科實驗助理研究員呂遠重點介紹PGD(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是胚胎種植前基因診斷,主要用於檢查胚胎是否攜帶有家族性遺傳缺陷的基因,包括單基因遺傳病、部分染色體異常、HLA分型。同時介紹PGS(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是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對早期胚胎進行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異常的檢測,篩查出正常染色體的胚胎植入,從而提高植入的成功率。呂遠重點闡述了胚胎植入前篩查與診斷相關問題,包括對夫妻雙方攜帶易位或一方攜帶兩種染色體結構異常、囊胚篩查不能區分完全正常與平衡易位攜帶單、基因病PGD策略、胚胎嵌合體及遺傳諮詢等問題進行探討及交流。最後介紹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婦產科實驗室情況,包括基於晶片平臺及高通量測序平臺開展的諸多檢測:雙胎無創產前篩查、染色體微缺失微重複檢測、植入前篩查與診斷、以及處於預實驗中的基因突變鑑定。最後強調知情同意和產前診斷的重要性!
李嶺教授:遺傳學在生殖醫學中的應用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醫學研究所副所長、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嶺教授重點介紹需要遺傳諮詢的指徵:遺傳篩查陽性;高齡孕婦;遺傳病/出生缺陷生育史;先天畸形/智力障礙;父母一方患遺傳病或具有家族史;反覆流產、不孕不育;近親婚配;致畸物接觸史;腫瘤及其他多基因遺傳病。李嶺教授詳細介紹如何儘早確診、識別風險、幫助生育(PGD/PGS)、阻斷傳遞(產前篩查及產前診斷)等問題以減少遺傳病。最後強調遺傳諮詢培訓、建立交叉學科團隊、雙向轉診、遠程支持等手段在解決遺傳病的重要作用。
邵小光教授:如何提高輔助生殖質量
遼寧省生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邵小光教授指出提高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質量的唯一方法就是嚴格實施質量管理,而ART質量管理包括臨床技術和實驗室技術管理兩個方面,體系異常龐大,目前的主要動態如下:提高設置標準:ART質量要求正快速地向提高ART兒的圍產期結局方面傾斜,如減少移植胚胎數,提倡單胚胎移植的標準等;強化配置水平:Time laps、IMSI、潔淨實驗室等;進化流程環節:ART向低侵襲流程改變,如各種微刺激方案、凍融胚胎移植等;完善結果統計:從計算臨床妊娠率向計算累計分娩率過渡。
馬玉燕教授:早產機制研究探討
山東省圍產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產科主任馬玉燕教授指出,早產的發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年齡、遺傳因素、心理行為因素、種族以及感染等。自發性早產的發病機制與分娩發動機制密切相關,還與遺傳機制、免疫機制及孕婦內分泌應有關。早產的發生源於分娩的提前發動,也就是子宮組織由靜止期向激活期的提前轉化。目前人們還不能完全闡明,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一些研究成果如孕激素和人胎盤生乳素等可以幫助維持子宮靜息狀態,而前列腺素和雌激素等可以促使提前發動分娩,能夠指導我們較好地預防、預測和診斷、治療早產。
劉曉梅副教授:生殖健康實驗室質控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婦產科實驗室負責人劉曉梅副教授重點講解了實驗室質量控制參考指南與規範,包括實驗室布局、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 PCR實驗室管理、質量保證。劉曉梅副教授強調,採用已知陰性和弱陽性質控品進行室內質控是保證檢測質量的關鍵環節,是對實驗室測定的即時性評價,是質量改進的不可缺少的措施。其中臨床樣本是最理想的質控品,但是樣本來源有限,很難長期使用。目前實驗室已經建立了LIMS實驗室管理系統及數據分析系統,該系統實現了樣本信息管理、回溯、操作步驟記錄、審核及數據分析自動化。最後對NIPT項目、PGS項目、CNV項目的質量控制進行具體案例分析。
專題三:婦科
王丹波教授:妊娠合併婦科惡性腫瘤的處理
遼寧省婦產科分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腫瘤醫院副院長王丹波教授指出,妊娠期增加婦科惡性腫瘤的血運、降低抑制腫瘤的免疫功能;通過大量文獻及指南講解妊娠合併不同婦科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案,王教授提到妊娠不影響宮頸鱗癌預後,孕中晚期合併宮頸癌Ia1期,可選擇錐切,必要時環扎;妊娠中晚期化療對胎兒影響風險降低,但是化療仍有諸多不良結局,如胎兒生長受限,低體重兒、早產兒、死胎等;宮頸鱗癌、卵巢上皮癌等可選擇NACT/手術後化療,維持妊娠;例如滋養葉腫瘤、卵巢交界瘤等若保留生育功能成功率高,可選擇終止妊娠,再妊娠更安全。最後王丹波教授強調知情選擇及個體化治療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據腫瘤類型、分期、個人意願、孕周等個體化制定治療方案。
夏志軍教授:盆底功能診治新進展
中國女性生殖整復分會副會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女性盆底中心主任夏志軍教授:風趣幽默、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盆底器官脫垂的發病機制、理念變化以及個體化治療方案。脫垂較輕且無臨床症狀、患者無治療需求的POP無需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盆底肌肉康復訓練、生物反饋、盆底電刺激、應用子宮託、藥物治療,同時介紹了妊娠合併盆底器官脫垂可選擇合適型號的子宮託,並注意定期摘除清洗避免宮內感染。手術治療方案重點介紹全盆底重建術,其適應症包括:重度的膀胱、直腸脫垂、重度的穹窿疝、其他治療方法復發者。介紹壓力性尿失禁與急迫性尿失禁的鑑別診斷、保守及手術治療方案的選擇。強調圍生期對盆底肌的保護:開展圍產盆底肌監測(把盆底肌測量納入正常的產前檢查);加強產時盆底肌訓練(指導產婦進行縮肛運動,尤其在指導第二產程用力中,儘量使用分娩球,減少盆底肌的損傷); 加強產後盆底肌訓練 (盆底操,盆底康復治療…),嚴格掌握側切指徵。
武昕教授:保留生育功能子宮肌瘤處理與討論
遼寧省婦產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副主任武昕教授指出,現有生育要求:a. 小的肌瘤、無症狀:試孕6個月,再進入不孕症流程評估。b. 經量增多,包塊大,排除其他不孕因素,考慮肌瘤是唯一不孕因素,行肌瘤剔除。將來有生育要求:a.口服避孕藥----隨時評估。 b. 5年內妊娠:藥物治療孕前評估,5年後妊娠:肌瘤剔除,HIFU孕前評估。武昕教授強調婦科醫生應做到的:由於肌瘤核除有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建議手術記錄應詳細些,並交給患者保留:包括手術方式,肌瘤挖出的數目及類型,縫合子宮方法,是否進入宮腔,術後是否存在營養不良,貧血,感染等過程,讓產科醫生充分了解。
林蓓教授:宮頸病變的規範化治療
遼寧省預防醫學會生殖健康專業委員主任委員、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第四婦科病房主任林蓓教授強調子宮頸癌的三級預防,普及HPV疫苗接種;提高預防宮頸癌意識與篩查;診斷與治療,重視宮頸癌二級預防、正確並靈活掌握指南。宮頸病變防治三階梯的重要性:細胞學及HPV--陰道鏡檢查--組織學檢查。林蓓教授重點講解組織病理學確診LSIL以及HSIL的處理流程(CSCCP)、子宮頸原位腺癌(AIS)處理原則。術前注意聯合評估陰道壁、宮頸管等確定手術範圍,小細節可能解決大問題。子宮頸上皮內病變的治療應注重個體化,術後隨訪非常重要,同時需要注意宮頸錐切術後的妊娠相關併發症。
花絮:專題討論及主持風採
與梅同瘦,與竹同清,居然花裡神仙;與鶯同語,與鶴同唳,如此話中知己。吾聚於此,秋風微拂楓葉漫,佳卉曜芳添靈動,淺笑嫣然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