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的《風之谷》將要改編,以歌舞伎版搬上舞臺,將於明年上演

2020-12-19 迷迪香之香

12月13日,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由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代表作《風之谷》,即將改編為以歌舞伎版,並將於2019年的12月份在東京新橋演武場上演,其中主角由日本歌舞伎實力派演員尾上菊之助、中村七之助等人扮演,這也是宮崎駿的作品第一次被改編為歌舞伎,網友們聽聞了這個消息之後紛紛表示很期待。

宮崎駿作為動漫界「大神」級別的存在,雖然因為年齡越來越大,如今的作品已經變得很少了,但是他的作品卻有很多都值得反覆重溫。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極富含義,需要反覆重溫琢磨才能真正看懂。

就像最為廣泛流傳的《千與千尋》,其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使命,影片中也有很多經典對白引人深思。只為享受眼前樂趣看不到背後危險的千尋父母;單純不諳世事的無臉男;看似很嬌縱實則內心善良懂事的胖娃娃等等。

還有小編看過無數遍至今都無法完全看懂的《紅豬》,很多人都說這是男人才能看懂的一部動畫片,影片中的結局時好時壞並沒有明確指出,而是讓觀眾們自己去思考,波魯克(紅豬)的至理名言(不會飛的豬是沒用的豬)也被眾多人轉載。

影片中的波魯克有兩個女人,一個是默默等待的吉娜,一個是天真活潑的菲奧,雖然影片中沒有明確指出誰將最終與波魯克攜手到老,但宮崎駿曾經透露過影片中飛機的數字中表示,吉娜才是他的最終伴侶。當然這部動漫的最終旨意是關於宮崎駿對戰爭的理解,還有面對戰爭的無奈與期許。

而《風之谷》這部影片講述的是關於戰爭過後人們的生活,女主娜烏西卡用愛憑著善良勇敢的信念拯救了人們。影片中由於大戰過後,人們所生活的環境已經大不如從前,乾淨的空氣與綠植已經非常少了,但還是有人在謀劃著戰爭,想要一統天下。

而動物們(劇中稱為蟲族)也為了尋找乾淨的土地而本能的攻擊著女主所在的「國家「。這部劇中的核心思想是表達「人類才是真正的害蟲,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人類爭奪土地發動戰爭所導致的」。

除了這些,宮崎駿還有非常多經典動畫,他的畫風當中大都是唯美童真充滿正能量的,所有小編對於《風之谷》要翻拍這個消息是十分充滿期待的,你們呢?

相關焦點

  • 宮崎駿《風之谷》將改編歌舞伎版 完全重現動畫劇情_遊俠網 Ali213...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經典動畫電影《風之谷》一直都被大家非常喜愛,今天(12月12日)官方宣布將《風之谷》改編成歌舞伎作品,於2019年12月在東京上演。
  • 宮崎駿經典動畫《風之谷》,將歌舞伎化,女主定妝形象流出
    還有官二代慘遭雙親遺棄後墮落成為屌絲最終逆襲白富美的勵志故事——「火影忍者」中的霧隱七人眾,與總是要做一個已經過世的男人的男人的男人的故事——「海賊王」中的王下七武海;「西遊記」中的七仙女、還有7幼童為報弒親血仇,將姦夫淫婦於山間暴打一頓——「葫蘆兄弟」!2、駭客帝國。電影中預測對世貿大廈的攻擊並不是完全罕見。
  • 走馬聞識歌舞伎
    這個名為「茶屋遊戲」的劇目被認為是歌舞伎兆始,她由此被後人尊為歌舞伎始祖。 歌舞伎的詞源出自日語動詞「傾く」,意即傾斜、偏、歪。歌舞伎誕生時,人們稱之為「傾奇者」,將其視為穿著奇裝異服、行為怪誕、腦生反骨的人。這些人大都屬社會底層的平民,當時歌舞伎演員的身份非常低微。 17世紀初,日本剛經歷了100多年的戰國時代,德川幕府初立。
  • 從《風之谷》的「世界」中探索宮崎駿的理想國
    《風之谷》(英語:Nausica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是日本動畫家宮崎駿的漫畫代表作。於1982年在《Animage》上開始連載,1994年結束。在刊載中曾經因為動畫製作而休載。漫畫以針筆素描來繪製,畫風樸素自然,有別於其他日本漫畫。
  • 歌舞伎美少年火遍全網,動漫中的歌舞伎和歌舞伎町分別是什麼呢?
    濃黑的眉毛,狐狸般的雙眼,白褶的皮膚,巴掌大的小臉,舉手投足間都展現出古典的氣質將人們對日式的陰柔之美展現的淋漓盡致,他就是藤間齋。而這位少年還有一個身份:被稱為「歌舞伎世家」的第八代世川染五郎。這樣的貴公子身份加上盛世容顏叫人怎能不愛?
  • 日本歌舞伎和藝伎,顛覆三觀的藝術!
    受到打壓的商人們,開始想別的出路了,他們就挑選一些比較秀氣的男子,長得面若桃花,有一種陰柔美的男子,讓他們穿上女裝來表演。按理說這樣應該行得通呀,但是由於這些男子長得實在是太像女孩了,所以也出現了不正當的交易,政府知道後,又一次禁止了他們的表演。但是歌舞伎的生命,並未因此而結束。
  • 歌舞伎的由來,又如何與浮世繪結下不解之緣?!
    他所繪的歌舞伎劇院屏風氣勢不凡,全景展現了演出前觀眾前往劇場,劇目即將上演的演員和觀眾的狀態。他根據歌舞伎演員全為男性的特點,獨創了「瓢簞足蚯蚓描」技法,強調運用粗細變化遊走不定的線條,將畫中人物的衣著下擺腿部描繪為飄逸寬散的圓弧形態,服裝紋樣是當時流行的圖案,筆法抑揚頓挫,粗簡被發揚到極致,形成豪放闊達的效果。
  • 《歌舞伎町夏洛克》:福爾摩斯在日本竟然如此好看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部新的動漫番——《歌舞伎町夏洛克》。由於某些歷史原因,日本一直都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一個國家。日本的漫畫家們用自己的雙手將屬於世界各國的文化歷史,還有神話傳說都囊括在了自己的畫筆之下。就在上個月,島國又新出了一部魔改《福爾摩斯探案集》的動漫新番——《歌舞伎町夏洛克》。《歌舞伎町夏洛克》是由吉村愛執導、Production I.G負責製作的原創電視動畫,於2018年8月發表了該動畫企劃。這一次,日本的漫畫家將福爾摩斯這一國際偵探搬到了日本新宿區的歌舞伎町。
  • 世襲制或成日本歌舞伎創新最大難題
    一方面可以肯定地說,從遙遠的江戶時代到如今這個高速運轉的現代世界,日本歌舞伎可以算是成功將自身與時代融為一體的成功例子。 日本歌舞伎並沒有端著「國粹」和「傳統」的架子,它善於改革自身來適應時代。歌舞伎演員的努力,如市川猿之助對「變身」的吸收和剛剛去世的中村勘三郎參與創造的「繭歌舞伎」都為歌舞伎吸引新觀眾做出了貢獻。
  • 女裝X歌舞伎!偽娘漫畫「國崎出雲軼事」迎來最終回
    女裝X歌舞伎!   漫畫「國崎出雲軼事」自2010年連載至今,主要以日本傳統戲劇歌舞伎為舞臺,描寫因表演女形(男扮女裝的一種舞臺形式)而受關注的超美少年國崎出雲的各種故事。漫畫曾在2011年時由澤城美雪主役改編成聲優廣播劇CD,漫畫單行本全19卷預定,第18卷將在4月18日發售!
  • 日本文化成熟期的藝術,歌舞伎、金漆、陶器、浮世繪
    後來由於男人們爭女性舞伴的歡心而引起爭吵,擾亂秩序,婦女被禁止登臺演出,由年紀較大的男子充當所謂歌舞伎的正式演員、以歷史、神話和當代生活為題材,主題以人性、義理和愛情為主。到江戶時代中期.優秀的演員先後出現,由於他們的努力歌舞伎成了傳統的日式的戲劇。歌舞伎的舞臺採用原來「能」,「能」是源於平安時代的一種舞劇的舞臺形式。早先觀眾露天坐在地上觀看。
  • 日本新宿歌舞伎町的前世今生
    歌舞伎町是日本的大型娛樂區,特別是位於歌舞伎町中的駒劇場尤為有名。這是一家傳統的日本劇院,每天上演傳統武士劇、現代歌劇及音樂演唱會等,至今依然非常受歡迎,有時候許多觀眾必須提早到場排隊才能購買到入場券。這裡是日本為數不多的大型娛樂街,電影院、保齡球館、俱樂部、卡拉OK、居酒屋……各色各樣的娛樂場所應有盡有。  其實歌舞伎町的繁榮,真正來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 這個偏遠北部山谷,竟是宮崎駿電影《風之谷》取景地
    如果你是宮崎駿老爺子的影迷的話,那麼肯定不會錯過他的作品之一的《風之谷》。這部1984年3月11日在日本上映電影,改編於宮崎駿的同名漫畫,並且宮崎駿本人擔任該影片的導演,使得在電影中最純正地還原了漫畫本身,也取得了不錯的口碑。
  • 日本歌舞伎貴公子藤間齋——軟萌糰子成了丹鳳眼美少年,被全日本...
    今天就是要來說 日本歌舞伎的貴公子——藤間齋! 父親松本幸四郎同是歌舞伎演員在劇版《陰陽師》裡演過安倍晴明爸爸這顏值也是絕了!
  • 評析宮崎駿《風之谷》:在黑暗中奔跑,帶著光前行
    不知道世界上我們的存在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們可以造出霓虹五彩的大廈,可以平整土地連接海峽,也可以工廠轟鳴黑煙滾滾,可以赤潮連片就不散去。地球不是非人類不可,人類卻賴以地球生存。最近看了宮崎駿的幾部電影,覺得很有感觸。這位「動畫界的黑澤明」,以其獨特又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個現實與夢幻交織的世界。《你的名字》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 宮崎駿唯一的長篇漫畫作品,耗時13年的《風之谷》
    宮崎駿的作品都深受大家的喜愛,他的動畫作品很多人都一部不落的看過,而且反覆看過幾次的都不在少數,像《風之谷》,《天空之城》《幽靈公主》,《紅豬》,《哈爾移動的城堡》,《起風了》等等,《風之谷》是宮崎駿真正意義上的個人第一部作品,也是宮崎駿第一次和久石讓合作的作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風之谷》其實是有原作漫畫的。
  • 走過風之谷,宮崎駿的靈感來源,時間與永恆的見證
    喜歡風之谷的樹,不高,不大,不茂盛,但棵棵透著堅韌與執著。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 宮崎駿《風之谷》:對於每個英雄來說,都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小編第一次知道娜烏西卡這個名字,大概是在上小學的時候看的一篇漫畫裡,原文是什麼也記不清了,反正就是用一種很優美的很神秘的語言描述了一個英勇的女武將,所以就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娜烏西卡的地位了,她是日本人民心中的可以拯救全民族的英雄。後來宮崎駿拍了一篇動漫風之谷,就是講的娜烏西卡。
  • 看歌舞伎學日語生活詞彙:ノリ
    歌舞伎表演除了舞臺上的演員之外,還離不開伴奏音樂。現場演奏的音樂或大氣磅礴,或委婉悲傷,和演員精湛的演技相配合,是一臺精彩演出的必要條件。在歌舞伎裡使用的專業用語到了現代原來變成了這些日常詞彙?歌舞伎中使用溯源:
  • 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酷愛崑曲 與梅葆玖學臺步
    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酷愛崑曲 與梅葆玖學臺步   平日裡,他是氣質如蘭、清新脫俗的普通人;舞臺上,他是日本的「梅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