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中華民族的讚歌——《黃河頌》教學設計

2020-12-19 騰訊網

1. 反覆朗讀,整體把握詩歌內容,理解蘊含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情感。

2. 品味詞句,把握詩歌篇章結構,體會詩歌意境美,提升欣賞品位。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明確學習目標

1導語: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國文化,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榮辱興衰。古往今來吟唱黃河的篇章可謂多矣。李白有詩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今天老師與同學們一起學習一首寫黃河的現代詩--《黃河頌》(PPT出示課題)

2作家、作品介紹:(PPT顯示)

3明確學習任務:(PPT顯示)

二、反覆朗誦,體會詩歌情感

1、教師範讀。注意熱血沸騰、壯懷激越的情感同時要融合國難當頭的悲壯情懷;

2、學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讀。指導朗讀:

——(1)詩歌分為朗讀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別。

(2)「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一句總領下文,停頓要稍長。後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掀」「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現黃河的氣勢。

(3)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

(4)最後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鬥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3.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三、整體感知,探究篇章結構

(一)文題理解:標題《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

——「頌」字。

(二)篇章結構:全詩分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誦詞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是什麼?

——了解黃河偉大堅強精神,引出下文的頌歌。

(三)歌詞解析:

1.圍繞「頌」字切入:歌詞部分從哪一節開始直抒胸臆的頌黃河?歌頌黃河的部分分為幾個層次?分別是從那些方面進行讚頌的?

——從地十二行「啊!黃河!」 開始頌黃河。

「頌黃河」部分可分為三個層次:(1)歌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2)歌頌黃河保衛著中華民族,(3)歌頌黃河激勵著中華民族。

2.歌詞中反覆出現的「啊!黃河!」起了什麼樣的作用?

——使歌詞主體部分層次分明,結構清晰;直抒胸臆地表達對黃河的禮讚之情

3.如果說「啊!黃河!」三句直抒胸臆的部分,屬於歌詞「頌黃河」的主體部分,那麼前十一行的內容,又是由哪一個字統領呢?擬個小標題為?

——「望」字。望黃河。

4.「頌黃河」之後,作者加了一個尾聲,起什麼作用? 這部分的主要內容如果也用一個小標題概括呢?

——作者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黃河,保衛中國。歌詞最後四句的——學黃河。

(四)結構小結:望黃河——頌黃河(養育\保衛\激勵)——學黃河。

四、細節賞析,品味詩歌語言

我站在高山之巔,

望黃河滾滾,

奔向東南。

驚濤澎湃,

掀起萬丈狂瀾;

濁流宛轉,

結成九曲連環;

從崑崙山下奔向黃海之邊;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

(一)換詞法賞析:

1.將首句中的「巔」字,換成「頂」字好不好?

——雖然「山之巔」與「山之頂」,意思相同,但在詩歌中,用「巔」字更好,因為詩歌講究押韻,本節詩歌押的就是「ian」的韻。

2.將首句中的「站」字,換成「處」字好不好?

——「站」有一種明確的姿態,而「處」字模糊,可能是「坐」或「躺」,與下一句「望」字不符合。

(二)調序法賞析:

1.將「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與「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位置調換,可以嗎?

——這兩句子在描寫時有由近到遠的層次之分,還有從實寫到虛寫的區別,不能調換。

(三)修辭手法賞析:

1.縱觀本節詩歌,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擬人、比喻、對偶、誇張。使詩歌的語言更生動形象也有氣勢,賦予詩歌意境美。

(四)學以致用,小組合作賞析:

1.品賞詩歌的語言特點和風格:你認為這首詩的風格屬於哪一種?為什麼?你還能從學過的詩歌中再舉出一兩例嗎?

——本詩屬於直白抒情、風格豪邁類。以明朗的語言塑造了黃河奔騰不息、氣勢宏偉的形象,並且三處以「啊,黃河……」這樣的句式直接抒發了熱愛黃河的感情,充滿雄渾豪邁之 美。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等。

五、布置作業傳承民族精神

1.背誦《黃河頌》,課外閱讀《黃河之水天上來》。

2.學做批註,把自己對本首詩的感悟、理解和疑惑,用簡潔的語言和符號批註在文章空白處。

本詩歌通過讚美黃河,歌頌了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中華兒女保衛祖國的堅強決心和一往無前的勇氣。尤其在抗擊新冠肺炎的共同戰「疫」中,我們更要學習黃河的偉大堅強,以黃河為榜樣,為堅決、儘快打贏這場阻擊保衛戰而努力奮鬥。下課!

作者簡介

張敏,王君青春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湖北省雲夢縣實驗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湖北省長江讀書節領讀者。獲「全國優秀教師」「湖北省新銳十佳班主任」孝感市首屆教壇英才「市骨幹教師「「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省「十二五」重點課題「健康課堂」教科研「先進個人」。作為「全國優秀教師和知名班主任」,個人事跡《德育報》《孝感日報》專版推介,應邀參加各級各類講座培訓。在《中國教師報》《湖北教育》《德育報》等報刊雜誌發表文章百餘篇。

相關焦點

  • 「悅讀黃河」主題頌讀會舉行:誦出心中對祖國的讚歌
    日前,內鄉縣湍河岸畔南湖灣廣場,隨著豪邁壯闊的《黃河大合唱》響徹雲霄,內鄉縣2020菊鄉書聲「悅讀黃河」主題頌讀會拉開了帷幕。唱響黃河頌,誦出我們心中的讚歌。整個頌讀會以「悅讀黃河」為主線,通過「黃河頌歌」「中原崛起」「活力內鄉」三個篇章,用朗誦樂舞、情景展示等藝術形式進行精彩演繹,令人頓生豪情、盪氣迴腸。城關鎮各學校學生紛紛登臺。宛梆藝校的學生伴著美妙悠長的戲韻音樂,用婀娜舞姿藝術表達了傲霜鬥雪、寒梅報春、百花盛開的詩情畫意。
  • 高中音樂《黃河大合唱》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黃河大合唱》,體驗慷慨激昂的氣勢,感受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激發愛國主義情感。2.通過聆聽、比較、哼唱等方法,提升音樂欣賞能力。3.了解《黃河大合唱》創作的背景與表演形式,能夠哼唱歌曲。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黃河大合唱》創作的背景與表演形式,能夠哼唱歌曲。
  • 《黃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偉大讚歌
    【弘揚偉大民族精神 奮鬥創造美好生活】光明日報記者 郭超「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誕生於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黃河大合唱》,跨越近80年的歷史傳唱至今,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偉大讚歌。《黃河大合唱》這樣一部不朽的音樂作品背後,有著一段激動人心的創作過程。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後,詩人光未然(原名張光年,後來成為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率領抗敵演劇隊三隊赴呂梁山地區工作,在陝西宜川縣壺口附近東渡黃河。黃河的驚濤駭浪和船工們搏風擊浪的精神,以及深沉有力的船夫號子,激起了他的創作靈感和熱情。
  • 雪梨歌劇院奏響「黃河頌」,許忠率澳大利亞歌劇院交響樂團為中國加油
    他的身後是澳大利亞歌劇院交響樂團的演奏家們,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他們關心著新冠肺炎疫情,共同錄製了一曲《黃河》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黃河頌》,許忠動情地說:「在這樣關鍵的時刻,身處國際舞臺的音樂人為祖國加油義不容辭。」
  • 迷迭香:一曲忠誠的讚歌
    一曲忠誠的讚歌,是天涯社區一篇趣文。2011年5月1日賓·拉登被擊斃,此事件就成了此文的寫作背景。
  • 黃河音符 奔騰而出
    去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一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貫徹落實講話精神,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積極開展黃河主題舞臺藝術作品創作。
  • 百團萬人頌中華大型合唱歌詠會舉行
    9月25日,「百團萬人頌中華」國慶60周年大型合唱歌詠會在北京「水立方」舉行。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這臺歌詠會是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向祖國報告」文藝系列活動十五項重點項目之一,也是中國音樂界為共和國60華誕獻上的一曲壯美讚歌。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 英雄的讚歌,生命的樂章
    草長鶯飛的季節春光明媚的時光我的思緒展翅飛翔讓心靈找到了方向唱一首英雄的讚歌譜寫一曲生命的樂章有人問我,英雄是什麼這,似乎太過平常回眸亂雲飛渡的戰場烽火硝煙裡對生命的渴望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刻是那些勇士們萬眾一心,腳步鏗鏘
  • 高中音樂《黃河大合唱》說課稿
    (鞠躬)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黃河大合唱》,接下來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簡單闡述我的教學思路。一、說教材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對於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 七年級下冊課文第5課《黃河頌》視頻+同步練習
    3.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詩人使用了哪些詞語來描繪黃河的形象和氣勢?滾滾、奔向、驚淘澎湃、萬丈狂瀾、宛轉、九曲連環、劈成等。1.望黃河波濤滾滾,頌黃河氣壯山河。思考: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歌頌黃河的偉大貢獻的?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話?(1)歌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指出了黃河的歷史貢獻。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了世代炎黃子孫。
  •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
    八年級語文《壺口瀑布》教學設計
  • 《黃河大合唱》明晚奏響 92歲歌唱家郭淑珍來蓉給學生扎場子
    1939年4月13日,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陝北公學大禮堂首演,這場簡陋的用煤油桶、搪瓷缸伴奏的演出,令「臺下發出狂熱而持久的掌聲」,發出了救亡圖存的最強音,唱響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讚歌。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黃河大合唱》誕生80周年。
  • 郭淑珍:一曲黃河怨,一生黃河情
    當年的一幕幕,還深深印刻在腦海中,所以當她多年後在莫斯科留學,第一次聽到完整版的《黃河大合唱》時,便感慨萬分。   1953年,郭淑珍和吳祖強、李德倫成為第一批被國家選派到蘇聯留學的音樂人才。留蘇期間,她萌生了在蘇聯唱中文版《黃河怨》的想法,於是便請比她晚一年留學的嚴良堃把《黃河怨》的總譜改成了鋼琴譜,方便平時練習。
  • 「讚歌」齊·寶力高馬頭琴新年音樂會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
    2020年12月17日,「讚歌」齊·寶力高馬頭琴新年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震撼上演。  音樂會上,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帶領野馬馬頭琴樂團,以一曲《鄂爾多斯高原》拉開整場音樂會的序幕,共演奏《讚歌》《蒙古舞曲》《蘇和的白馬》《遙遠的克日倫河》等十餘首經典馬頭琴樂曲,為觀眾們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馬頭琴新年音樂會。
  • 黃河入海流 唱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
    黃河入海流——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百折不撓頑強不屈的中華民族精神象徵啊,黃河之水天上來!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唐代詩人王之渙描寫了登鸛雀樓俯瞰滔滔黃河和西北遠眺黃河的情景;讀起李白「黃河萬裡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和溫庭筠「黃河怒浪連天來,大響谹谹如殷雷」,黃河的磅礴氣勢和巨浪濤聲仿佛親身可感;王維的《使至塞上》則讓黃河徜徉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圖景中,構成了無數人對西北、大漠與黃河的經典印象。
  • 沿黃九省(區)第五屆「黃河頌」書畫展在我市開展
    12月22日上午,「喜迎百年頌黃河 翰墨飄香繪青山」青山區迎新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沿黃九省(區)第五屆「黃河頌」書畫展在包頭國際會展中心C館隆重舉行。來自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等9個省(區)的45個書畫組織的436名藝術家、499幅書畫作品參展,為廣大市民奉上了一場以黃河文化為主題的盛宴。
  • 初中語文,《壺口瀑布》,教學設計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描述自己曾聽到、看到、感受到的瀑布。 2、品味文章整散結合、長短兼具的語言特點。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品味關鍵詞句,體會壺口瀑布的特點,感受壺口瀑布聲如奔雷的磅礴氣勢;體會文中所表現的中華民族百折不回的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瀑布的美,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悟作者在寫景過程中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感情,以及黃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徵意義。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
  • 建業集團|「我家住在黃河邊」文物篇,讓文物說話 讓歷史說話!
    看黃河文明重現,聽歷史再次迴響。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看沿黃九省文物齊發聲,唱響黃河讚歌!一曲清音五千年,吹響青海高原文明高度胎仙脫骨字飛瓊,夢回華夏八千年精神國度啥也不說了,奏樂,「吹爆」黃河母親河!
  • 「相信未來」在線義演:王菲唱《人間》,郎朗彈《黃河頌》
    最後,郎朗和吉娜聯手彈琴,獻上一首《黃河頌》。演出空間拼創意,演出風格各有千秋「周迅對路邊鏡唱天涯歌女「上熱搜戴墨鏡、藍色邊沿帽、站在樹林中的周迅一出場,便登上了微博熱搜:她站在路邊,對著路邊鏡唱了一曲《天涯歌女》。
  • 92歲「聲樂泰鬥」郭淑珍:一曲《黃河怨》,成就難以逾越的高峰,背後...
    「一曲大合唱,可抵十萬毛瑟槍」。今年恰逢大型音樂史詩《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不同年代眾多演唱者、朗誦者、參與者齊聚延安,重溫經典,在這片揮灑革命熱血的土地上再度完整演唱磅礴史詩《黃河大合唱》。演員中有許多都已是耄耋之年,當聽到熟悉的旋律時,每個人仿佛又回到了曾經激情燃燒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