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遭遇食品安全事件 雀巢而立之年的信任危機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連續遭遇食品安全事件 雀巢而立之年的信任危機

  連續遭遇食品安全事件 雀巢而立之年的信任危機

  誰也沒有想到,全球食品行業巨頭雀巢會在一個月之內連續遭遇食品安全風波。

  2017年7月中旬,雀巢(中國)6名前員工因涉嫌違規開拓醫務渠道,通過非法手段搶佔部分醫院第一口奶,被蘭州中院終審判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7月18日,由上海雀巢產品服務有限公司經銷的兩款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中,因為硒檢出值低於產品包裝標籤明示值而登上了國家食藥監總局的黑名單。

  7月25日,上海市食藥監局公布,上海雀巢產品服務有限公司被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相關批次產品被召回下架。

  顯然,這個夏天對雀巢來說,並不好過。

  產品屢現檢驗不合格

  7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2017年6月未予準入的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雀巢及其下屬品牌克寧共有6批次、10.82噸來自臺灣地區的進口奶粉被拒絕入境,原因是「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維生素B2、B6、B12」。

  國家質檢總局人士曾指出,食品中超範圍使用強化營養素,進食過多則會引起中毒,影響身體對營養素的消化、利用和吸收。2017年6月23日起,13種營養強化劑的食品安全國家強制性標準正式實施。

  對此,雀巢中國方面回應稱,上榜的雀巢全脂奶粉(Nespray)以及雀巢旗下的克寧奶粉,並非為中國大陸市場生產,只針對中國臺灣市場。

  在此之前的7月18日,雀巢剛剛因為特殊配方嬰兒奶粉中營養素不達標而被國家食藥監總局點名。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告,瀋陽市瀋河區兩家店鋪銷售的、標稱由上海雀巢產品服務有限公司(原產國:荷蘭)經銷的「藹兒舒」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特殊醫學),硒檢出值分別比產品包裝標籤明示值(0.7微克/100千焦)低33.7%和37.4%。

  根據我國強制性標準《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規定,硒含量要求為0.48微克/100千焦至1.9微克/100千焦。同時,我國強制性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規定,營養成分的實際含量應不低於標示值的80%,並應符合相應產品標準的要求。

  乳業專家宋亮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特殊配方奶粉是為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生產的,而硒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提高免疫力和預防癌症非常重要,因此我國在這方面有嚴格的要求。

  雖然雀巢在聲明中稱,雀巢公司對此非常重視,已立即通知經銷商和零售店停止銷售並召回該批次產品。同時,雀巢公司會積極配合監管部門的相關工作。但是,在嬰幼兒奶粉配方註冊尚未全部完成,各個企業都非常謹慎之際,雀巢可謂不斷掉鏈子。

  宋亮分析說,「在當前國家對食品安全檢查非常嚴格的情況下,雀巢的產品還出現問題,說明企業在生產管理體系和誠信體系方面都存在問題。雀巢的審查管理體系經不起推敲,或者存在漏洞和管理不善的地方。」

  獨闢蹊徑的本土化策略

  作為全球食品巨頭和最早進入中國的跨國企業之一,2017年是雀巢進入中國的第30個年頭。

  和其他外資品牌不同,雀巢在中國的發展可謂獨闢蹊徑。

  早在1984年,雀巢就在廣州設立辦事處。1987年,當肯德基開始在北京最繁華的地帶開設其第一家餐廳時,雀巢卻選擇在中國最遙遠的東北小城雙城建立第一家奶製品工廠,開始正式邁開進軍中國市場的第一步。

  「現在來看,雀巢實行的是穩紮穩打策略,它一開始並不是高開高打搶佔一二線市場,而是從最基礎的地方開始,從紮根農村到包圍城市,採用『公司+農戶』的模式,慢慢培育中國市場。因此,從策略上分析,雀巢是本土化最成功的外企之一。」宋亮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說。

  在品牌融合方面,雀巢集團也和其他快消公司不同。

  例如,百勝收購小肥羊、中糧收購蒙牛等,收購方經常立刻變成大股東,全面進駐被併購方,取代原來的創始管理團隊,不少品牌被雪藏或消滅。

  雀巢卻依舊採取平衡戰術,非但沒有取消,反而將該品牌保持原有的狀態,用「地區品牌戰略」來管理。很多知名品牌,如「美極調味料」「丘比」「銀鷺」「徐福記」「惠氏」等,對普通消費者而言,這些品牌耳熟能詳,卻未必知道其是雀巢旗下的品牌。

  雀巢在華30年,通過穩健發展與大肆擴張,在實現部分品牌全球化的同時,仍努力維繫原產地消費者對品牌的感情聯繫。在業內人士眼中,雀巢是在華跨國企業發展的最佳樣本之一。

  或錯失奶粉新政良機

  但在經過高速增長之後,從2015年開始,快消品巨頭在中國的日子普遍不太好過。對於雀巢、可口可樂、聯合利華、寶潔,乃至頂新集團等企業來說,當中國市場成為他們在本土之外的第二大市場時,他們發現,在中國做生意必須提起十二分精神才行。

  2014年,雀巢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其2014年的財報中,雀巢特別提到「在中國,我們需要將產品線重新調整,以便適應善變的中國消費者」。尤其是其2016年年報,八次提到中國市場。2017年7月底,雀巢公布的2017年度半年財務報表顯示,其銷售額達430億瑞士法郎,年報利潤率15.8%。但是特別指出,由於中國市場依然存在困難,整體發達市場略有負增長,雀巢營養品業務增長勢頭較弱。

  目前,號稱「史上最嚴」的奶粉新政——《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已於2016年10月1日正式實施。《辦法》規定:每一個奶粉工廠最多只能有3個配方系列的9個配方產品的註冊資格。新政對奶粉的檢測標準、企業的配方研發能力和質量安全追溯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品牌,都只有通過配方註冊制的大浪淘沙才能進入中國市場。

  「其實新政對於外資品牌來說是利好,因為它們標準完善,雀巢是為數不多的全部通過配方註冊制的外資企業。但是對於雀巢來說,此時此刻遭遇信任危機,是一個教訓。」宋亮分析說,上次碘超標事件給雀巢奶粉造成效益大幅下滑的後果,經過最近三年的努力,雀巢奶粉在中國市場的口碑逐漸恢復起來。這次事件對雀巢銷售情況可能造成巨大影響,甚至錯過這次新政良機。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 北京報導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33期)

(責編:楊曦、蔣琪)

相關焦點

  • 雀巢事件讓奶粉銷量銳減 奶粉行業面臨信任危機
    時報訊 (記者 李鶴鳴) 隨著雀巢昨日再次被查出奶粉中碘含量超標,廣州市民對雀巢乃至整個奶粉產品的信任都出現危機。記者昨日在廣州部分超市調查發現,整個奶粉市場的銷售情況不佳,而鮮奶、酸奶、果味奶等奶飲料的銷售火爆。據某超市銷售人員介紹,該超市已經將所有雀巢奶粉撤下貨架,但奶粉特別是罐裝奶粉仍然賣得不好,銷售額比平時要少一半以上。
  • 恆天然毒菌事件引爆海外奶源遭遇信任危機
    受恆天然肉毒桿菌事件影響,中國以及俄羅斯宣布禁止進口紐西蘭乳製品。  中國市場過度依賴海外乳製品生產企業,70%進口奶粉來源於紐西蘭。  恆天然事件帶來的信任危機大於安全危機,中國消費者對海外乳製品企業的信任度也將降低。
  • 談雀巢中槍:洋奶粉遇信任危機 國產奶粉崛起
    難以把控產品,質量問題頻發,面對正在強勢崛起的國產奶業,洋奶粉遭遇的信任危機值得反思。遭立案調查7月25日,上海市食藥監局發布《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的通告》,針對此前國家食藥監總局披露的兩家企業產品出現問題一事進行了披露,凱沫特(上海)實業有限公司和上海雀巢產品服務有限公司兩家公司被立案調查,產品被做召回並下架封存處理。
  • 雀巢米粉事件引發食品安全困惑
    一邊是國外認為存在安全隱患,另一邊是有關部門回應未超國標   一邊是國外認為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是有關部門回應未超國家標準,新近發生的「雀巢嬰幼兒米粉事件」,再次引發消費者對食品的海內外「雙重」標準的困惑。類似食品標準「內外有別」的現象並不少見。
  • 巢湖突查「雀巢」奶粉 「問題雀巢」全部下架-雀巢-中安網-安徽新聞
    據食品專家介紹,碘如果攝入過量會發生甲狀腺變病,而且兒童比成人更容易因碘過量導致甲狀腺腫大。為此,我省工商局發出緊急通知,該品牌系列奶粉立即下架停售。  在這次突擊檢查中,居巢區工商局重點對巢城幾家大的食品超市和部分食品批發、零售經銷點進行了檢查,結果發現,巢城市場均沒有發現「問題雀巢」系列奶粉銷售現象.而幾家大的食品超市已經在幾天前將此類系列奶粉下架停售,目前正在等待供應商前來處理。
  • 公平審視雀巢奶粉事件
    這種傾斜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在對中外企業食品安全事件的評判上,更多地指責國外企業,而對國內企業較為寬容;二是,在對事件責任的劃分上,更多地指責政府行為,而淡化企業行為的責任。  讓我們以近日發生的雀巢、光明食品安全事件為例,來分析一下可能存在的偏見吧。同樣是食品安全事件,我們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雀巢奶粉事件上,而對光明牛奶的做法顯得有些寬容。
  • 奶粉集體添加三聚氰胺 國內乳業遇嚴重信任危機
    「結石奶粉」事件將重創中國乳業  在22家乳製品企業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三聚氰胺,這似乎暗示了在原料奶中加入三聚氰胺已是行業的「潛規則」,國內乳業遭遇嚴重的信任危機  ■本報記者 薛娟  「結石奶粉」事件正愈演愈烈。
  • 雀巢事件再起波瀾 另一批雀巢奶粉再次超標(圖)
    主持人:對於這樣一個知名度很高的跨國公司來說,消費者對它的信任度應該說是很高的,這個事件出來以後不少消費者就覺得,這樣的一個大企業怎麼還會出這種事情,我們還能信他嗎?我們還能信誰呢?  專家:如何保持你的信譽度美譽度 讓消費者能夠對你信任,長久的信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必須在質量和安全上做大文章的事情。
  • 雀巢奶粉碘超標事件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5年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該省市場兒童食品質量抽檢報告,其中知名的「雀巢」奶粉被列入碘超標食品目錄。***雀巢回應:碘超標不會危及身體健康 對於碘超標事件,雀巢中國公司表示,檢查結果顯示,該產品使用了新鮮牛奶做原料,碘超標是由於牛奶原料天然含有的碘含量存在波動而引起的。該成分的含量甚微,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傷害。並且,該項碘檢測結果符合《國際幼兒奶粉食品標準》。
  • 雀巢南吉碩:並非因為是大公司消費者就信任你
    【點擊進入達沃斯論壇專題】雀巢公司亞洲、大洋洲、非洲和中東地區執行副總裁南吉碩(Nandkishore)在分論壇「消費者安全:安全優勢」發言表示,雀巢作為一個有130多年的歷史,獲得消費者信任並不是因為其是大公司,獲取信任需慢慢的積累,需要長時間的良好安全表現。
  • 雀巢碘超標事件:錯誤的價值觀+錯誤的新聞發言人=失敗的危機公關
    案例主角:  雀巢公司有13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第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位居歐洲第八大公司,世界第三十六大公司。雀巢在世界上是首次將乳酸桿菌應用於食品的企業。  在中國,雀巢投資建立了18家企業,生產和銷售的產品有:奶粉、煉乳、酸奶、嬰兒配方奶粉、雀巢咖啡及伴侶、美祿、檸檬茶、礦泉水、湯料、調味品及醬汁、巧克力、糖果、冰淇淋及其他冷凍食品。
  • 公共危機事件後的社會信任修復研究
    社會信任的弱化使社會資源流通受阻,從而導致社會系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社會功能,破壞良好社會秩序的同時,也不利於政府公信力的建立。2016年4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上,習近平曾強調,我國要「著力解決當前危害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重點領域失信問題」。
  • 恆天然毒菌引爆乳品新危機
    恆天然事件帶來的信任危機大於安全危機,中國消費者對海外乳製品企業的信任度也將降低。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研究員、博士鍾凱介紹,中國甚至全世界的乳品標準或者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裡對肉毒桿菌在乳品中的限量都沒有規定,原因是肉毒桿菌在乳品中並不是常見的汙染物。
  • 食品安全日報:洋奶粉上質檢黑榜 美國牛肉捲土重來
    【食品安全日報】   2017年8月2日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17年6月未予準入的食品化妝品信息,包括雀巢、濱博、維愛佳、米加樂兒等品牌的成人奶粉、嬰幼兒配方奶粉上黑榜。  其中,雀巢旗下的克寧隨身包成人配方奶粉等,因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維生素B1等不予準入。根據披露的數據顯示,此次被國家質檢總局不予準入的克寧奶粉合計10.13噸。(《證券日報》)  辣評:洋奶粉遭遇信任危機,國產奶粉不妨抓住機遇崛起。
  • 信任危機下的嬰童產業
    從2008年9月開始的三鹿事件,到2009年4月NUK爽身粉被曝致癌的消息,一輪又一輪的嬰童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的噩耗,讓消費者們敏感的神經不斷陷入了高度緊張,使信任危機從乳製品開始波及到整個嬰童產業。  2009年,商家該如何在信任危機下做嬰童生意,對未來又該進行怎樣的抉擇?
  • 「全家」過期食品事件的危機公關
    撰文丨彬叔新聞主題「全家」過期食品事件的危機公關>彬叔「快」說問題是:為什麼說「全家」對過期食品事件的危機公關不給力?從全家登上熱搜到發表官方聲明,看似全家對事件處理反映迅速,但危機公關還是處理不力。深究其原因:1. 給人感覺店大欺客臺灣的頂新國際集團1988年10月開始投資大陸。
  • 世界歷史上的八大乳品危機
    「三聚氰胺」事件對中國乳業而言不亞於一次地震,眾多大品牌產品紛紛下架,整個乳製品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歷史上的八大乳品危機「乳業地震」並非中國獨有。美國、日本、歐洲等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乳製品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多次發生過由安全問題而引發的整個行業的危機,很多在影響程度上遠超此次的「三聚氰胺」事件。1.
  • 安嬰媽媽奶粉被曝含蟲子 美贊臣遭遇信任危機
    安嬰媽媽奶粉被曝含蟲子 美贊臣遭遇信任危機(親貝網配圖)  8月17日消息,有網友近日在微博上爆料,在美贊臣安嬰媽媽奶粉內發現蟲子。有不少網友對此表示,美贊臣奶粉太令人失望了。據親貝網了解,美贊臣近期遭遇信任危機,消費者頻頻投訴在其奶粉內發現異物。  近日,一位名為「孟潔日記」的網友在微博上爆料,美贊臣安嬰媽媽奶粉內含有蟲子,稱「太影響心情,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一直以為奶粉的問題早已經解決,可是還是讓我碰到了。」  對此,有不少網友表示,美贊臣奶粉太令人失望了。
  • 2013食品安全事件多來自原料汙染與惡意造假
    望月/攝   12個熱點事件真實反映社會擔憂   孟素荷表示,食品安全是百姓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活動希望以科學的真實化解百姓的疑慮,通過科技界與媒體的聲音放大正能量,共同填補消費者與科學真相之間的「信息真空」。這也是學會連續3年舉辦同一主題的活動。
  • 雀巢全球召回可致敏嬰兒罐頭食品 我國沒有銷售
    雀巢緊急召回可致敏嬰兒罐頭食品  雀巢中國公司稱「問題產品」沒有在中國銷售  雀巢嬰兒食品又出現危機。記者昨(4日)日獲悉,雀巢集團法國公司正在全球召回可能對某些有過敏反應的嬰兒帶來危害的嬰兒罐頭食品--「扁豆火腿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