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媽媽們在群裡討論:我寶寶很喜歡豎抱,可是大家都說小寶寶豎抱會影響脊柱發育?好糾結!
我們今天就來來聊一聊關於寶寶的豎抱和脊柱發育。
一、小寶寶可不可以豎抱呢?
大部分人的擔心在於豎抱會傷害到脊椎,不利於脊椎發育。
目前國內外並沒有豎抱對脊椎產生影響的研究資料。
美國兒科協會也強調的是當寶寶豎抱的時候,保證寶寶的頭、頸椎、脊椎在同一水平面上。
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脊柱的發育過程:
健康的成年人脊柱有4條曲線,分別位於頸部(頸椎)、中背部(胸部)、腰部(腰部)和脊柱基部(骶骨)。
而新生兒寶寶只有中背部(胸部)和脊柱基部(骶骨)兩條曲線,看上去呈現C型的也就如同一個雞蛋的半邊。
無論橫抱還是豎抱,只是寶寶脊椎承受的重量方向不一樣而已,只要姿勢正確、保護好寶寶的頭頸部,保持寶寶這種「C」型曲線,保護寶寶脊柱就可以放心的抱寶寶。
二、如何安全的豎抱呢?
新生兒寶寶:
由於小寶寶對頭頸部的控制力還不足,為了避免他們頭頸部突然發生劇烈搖晃而受傷,
在豎抱時,需要一手託住住寶寶的臀部,一手託住寶寶頭頸部,讓寶寶靠在我們的身體上,讓用我們的身體輔助支撐住。
保持正確的姿勢,日常豎抱給寶寶拍拍嗝、豎抱安撫寶寶都是可以的。
同時比起橫抱,豎抱時寶寶的視野更加開闊,對於部分吐奶、胃食道反流引起的不適得到緩解,同時豎抱寶寶時寶寶和我們貼合在一起,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體溫心跳,寶寶更容易獲得安全感,也更加容易被安撫。
尤其是對於早產兒寶寶提倡的袋鼠親密育兒法,其實也是把寶寶豎抱貼合在寶寶媽媽的胸前呢。
三、沒有更加省力的辦法抱寶寶呢?
經常抱寶寶媽媽手\腱鞘炎了,沒有更加省力的辦法呢?
當然有,那就是正確使用背巾。
用背巾背著寶寶專註上課的遊戲力葉老師
當使用背巾把寶寶包裹在胸前時,寶寶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心跳,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體溫,聞到爸爸媽媽的氣味,仿佛回到子宮裡面一樣安全放心,在背巾裡面的寶寶呼吸、心跳和體溫都會更加的平穩,情緒會也更加平穩。
設計合理且正確使用的背巾是可以貼合寶寶不同階段的脊柱發育,給與寶寶脊柱完整全面支撐。尤其是小月齡的寶寶和媽媽之間緊密貼合,可以保持寶寶的「C」型曲線。
爸爸媽媽也可以利用背巾全身合理均勻的分布寶寶的重量,解放出雙手,全身更加省力,更多的與寶寶親密接觸。
四、日常如何促進寶寶更好的發育呢?
從寶寶出生開始,在寶寶清醒、精力比較充沛(換尿布後或小睡醒來)的時候練習趴。
多趴可以促進寶寶腰背部、頭頸部及四肢肌肉的發育,有利於寶寶抬頭更穩和全身肌肉協調性的發展。
隨著寶寶的月齡增大,能夠穩穩的抬起頭部,寶寶3-4個月時頸椎的生理性彎曲逐漸形成。
翻身遊戲:
多讓寶寶側面躺著玩,練習仰臥到側臥位,或者側臥到仰臥位。
我們可以拿玩具在寶寶的頭部上方進行移動,鼓勵寶寶翻身,也可以多給寶寶進行變換體位和輔助翻身的練習幫助寶寶翻身。
熟練的翻滾身體平衡能力的發展會讓寶寶有自主移動的欲望,於是寶寶們就開始用翻滾的方式進行移動,去夠自己想要的玩具了。
靠坐練習:
6月齡左右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就可以讓寶寶靠坐或用靠墊支撐住寶寶的背部讓寶寶坐在餐椅裡吃輔食,或者玩一小會了。
不過這時候寶寶腰部和背部肌肉力量可能還不足,坐一會就會倒,因此並不鼓勵寶寶長時間坐姿。
爬行:
從匍匐前進開始,引導寶寶練習腹部逐漸離開地面過渡到手膝爬行。
經過充足爬行練習的寶寶四肢協調平衡能力和腰背部的力量都能得到鍛鍊,可以更加順利的切換仰臥、俯臥、爬行、獨坐的姿勢。
8-9個月時,伴隨的寶寶開始爬行坐起,他們腰背部的肌肉也開始更加強健;12-18個月時寶寶開始學會走路,腰部的生理彎曲才開始形成,逐漸形成和成人一樣的S型。
從寶寶出生開始,爸爸媽媽們為寶寶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
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給予寶寶高質量的陪伴遊戲互動;
在遊戲互動中讓寶寶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喲!
作者:文婷
首發:馬蕾孕哺育
編輯 | 馬蕾孕哺育
圖片 | 馬蕾孕哺育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