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備受睡眠問題的困擾。調研結果顯示,全國約4億多人有睡眠障礙,0~5歲的嬰幼兒中有20.87%存在睡眠問題。影響寶寶睡眠的原因有很多種,缺鈣作為嬰幼兒睡眠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卻常常被家長所忽略。
鈣作為寶寶生長發育中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除了影響身高外,和睡眠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鈣不僅是骨骼生長必不可少的元素,還是重要的神經遞質。它有助於神經刺激的轉達,能加強大腦皮層抑制過程,可以調節興奮與抑制之間的平衡,使人保持鎮靜。人體缺鈣會影響大腦內神經元的正常代謝,易導致大腦皮層持續處於興奮狀態,使情緒不穩和導致睡眠障礙或失眠。
缺鈣還可能影響寶寶的深度睡眠,而深度睡眠時刻影響著寶寶生長激素的分泌,缺鈣導致的深度睡眠減少,會通過影響生長激素分泌,進一步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除此之外,缺鈣還會使體內分泌失調,讓寶寶失眠和多夢,降低睡眠質量[1]。
嬰幼兒在成長階段本身就容易出現缺鈣問題,而早產兒、雙胞胎、多胞胎出生時從媽媽體內攝入的鈣量就不夠,出生後又需要更多的營養支持生長發育,因此比起正常寶寶更容易出現缺鈣的現象。
此外,吃母乳的寶寶的鈣吸收率可以達到55%~60%,而非母乳寶寶鈣的吸收率只有40%左右,所以非母乳餵養的寶寶也有缺鈣風險,媽媽們需要多加留意。
雖然影響寶寶睡眠的因素有很多,但對因缺鈣導致睡眠問題的寶寶來說,下面這些表現可以給媽媽提前預警。媽媽們只要細心觀察,就能及早發現。
驚醒夜啼
6個月以內的寶寶缺鈣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夜啼。與普通哭鬧不同,缺鈣的寶寶夜啼一般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至通宵達旦。同時會伴有睡眠不踏實,睡著睡著,兩個小胳膊會一下子揚起來,好像被嚇到了似的驚醒。
腿部抽筋
腿部抽筋是缺鈣的表現之一,因為鈣離子在肌肉收縮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當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太低時,肌肉容易興奮而痙攣。很多缺鈣的寶寶都會在睡眠中出現這樣的情況,而抽筋又會進一步影響睡眠,可以說是個惡性循環。
夜間盜汗
很多媽媽都會奇怪,為什麼孩子蓋被不厚、室溫合適,睡覺時還是會滿頭大汗,其實這也是缺鈣的典型症狀之一。夜間盜汗與室溫、季節沒有關係,是因為血鈣濃度低,致使植物神經紊亂而引起的。因全身潮熱、溼癢難耐,寶寶還會喜歡磨頭止癢,時間久了,後腦勺處的頭髮被磨光,就形成了枕禿圈(醫學上呈環形脫髮)。
如果發現寶寶出現以上情況,媽媽就要考慮寶寶可能存在缺鈣問題。此時應該帶寶寶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如果確實是缺鈣引起的,程度較輕的可以選擇給孩子多吃一些含鈣高的食物,比如奶製品、豆製品、蝦皮、魚肉等;若是缺鈣較重,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補劑,避免盲目補充過多,造成鈣在體內沉積,引發其他身體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孕期媽媽的鈣不足,寶寶也更容易缺鈣。所以想要寶寶遠離缺鈣,更應注意孕期補鈣。
參考文獻:
[1]羅丹雲,陳宓.「學生睡眠與缺鈣等影響因素研究.」四川生理科學雜誌.03 (2012):23-25.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