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莫寒:「我的爸爸孫波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2020-12-20 中國文明網

  

  圖為孫波在查閱資料。 資料圖

  2009年,對震驚全國的白玉庫僱兇殺人案的公正判決,讓36歲的青年法官孫波成為黑龍江省鶴崗市街談巷議的明星人物。「當時我還在上學,聽說了這起案件,大快人心,給我們增添了法律信心。沒想到主審法官這麼年輕!」如今已在鶴崗市政法系統工作的張某,提起當年這起案件,對孫波的法律能力和水平大表敬佩。

  接受記者採訪的法官、檢察官和律師還尊稱孫波為「孫教授」,「他就是一個法律人」,儘管他並非法律科班出身。

  「孫波就是一個活法典」

  「教授」,是鶴崗政法幹警對孫波發自內心的敬重稱呼。當遇到疑難問題或大案要案時,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孫波,孫波撰寫的判決書和審理報告,經常是同事們學習的範本。

  孫波創造了鶴崗兩級法院的多項第一,他辦理的一批大案要案、新類型案件,無論是在證據採信、證據鏈條的形成、事實認定,還是法律適用上,都絲絲入扣,既合法理,又合情理。他提出的觀點,贏得了許多專家學者的贊同和肯定。

  鶴崗是知名的煤城,涉煤礦安全生產犯罪案件較多,孫波對此類案件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成為審理此類案件的專家型法官。2006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聯合有關部門召開專題研討會,就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徵求意見。孫波受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指派,參加了此次研討會,有關意見被吸收到了該司法解釋中。

  同事宋文豪說:「孫波就是一個活法典,有時一個法條想不起來了,問孫波,他肯定說得清清楚楚。」工農區法院刑庭書記員王玥丹最佩服的就是孫波對刑法法條的熟悉,「我每個月要填報表,有罪名搞不清楚的時候就去問孫哥」。

  孫波作為鶴崗市法官學院兼職教師,還經常被邀請為全市兩級法院法官講課。

  「我的爸爸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孫波沒有讓人羨慕的學歷,也不是法律科班出身,這些成績的背後,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上中學時,孫波曾經系統學習過三年油畫,這些年,再也沒見他拿過畫筆。他也多次計劃領著家人出去旅遊,放鬆一下,但這些計劃往往都因工作和學習而擱淺。在孫波家裡,客廳的茶几、沙發上及臥室的床上到處是一摞摞的法學理論書籍。每每到後半夜,妻子睡了一覺後,看到孫波依然手不釋卷,常常嗔怪他。

  1973年出生的孫波,高中畢業後考上了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大學。沒有考上理想的院校,孫波並沒有氣餒,反倒拿出一股子拼勁兒,投入到學習中。1994年大學剛畢業,孫波參加了鶴崗市法、檢兩院的公開招考,在24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工農區法院,在刑事審判庭當起了書記員,從此再沒有離開過刑事審判庭。那一年,孫波21歲。

  筆試第一考進法院,並不意味著就能當一個好法官,這個道理孫波比誰都清楚。從穿上法官制服的那天起,不管工作多忙,不管身體多差,孫波始終堅持學習,通過自學先後取得了法律專科、本科學歷。

  工農區法院是鶴崗市的中心區法院,案件審理任務繁重。剛進法院時,孫波擔任書記員,一個人承擔了送達、宣判、提押人犯、開庭記錄、整理和裝訂卷宗等工作,還負責每月固定報表、司法統計分析和撰寫調研材料。每年多達300餘件的刑事案件,他白天開庭記錄,晚上裝訂卷宗,工作量可想而知。「那時從來沒看見他『正經』走路,上下樓都是一路小跑。」即使忙成這樣,孫波也要擠時間學習。這是同事對孫波的最深印象。

  「我的爸爸還是一個愛讀書的人。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他的手裡總是拿著一本書,以至於我們家書房的書架都被他的書『包圓』了。有一次,我有一道作業題不會,我連叫了三聲『爸爸』,可就是沒人答應,我還以為他睡著了呢,可是過去一看,只見他手裡拿著一本書,正在津津有味地讀呢。我問他為什麼不回答,可是他卻說他一點也沒聽見。我爸爸就是這麼一個愛讀書的人。」孫波的兒子孫莫寒今年12歲,可愛的小傢伙在作文《我的爸爸》中,這樣描述自己的爸爸。

  「孫波身上有一種釘子精神」

  孫波的好學、博學同事佩服,家人了解。就是對孫波僅有工作接觸的人對此也印象深刻。「是金子,你是埋沒不了它的光亮的!」鶴崗市檢察院公訴處副處長胡國瑞提起和孫波同考場參加司法考試那一幕,總要說的就是這句話。他說,兩人2003年最初見面時,他還很看輕孫波。可成績下來後,孫波通過了司法考試,他和所在的檢察系統參考人員全部落榜。從此,他不再小覷這位木訥卻內秀的孫法官了。以後的業務聯繫中,孫波對案件的準確分析定性,特別是新類型案件的獨到見解,更堅定了胡國瑞的看法。「我們檢察系統都很折服。」胡國瑞說。

  胡國瑞的話在孫波高中同學袁輝那裡得到了印證。袁輝現任鶴崗市人民檢察院林業檢察室主任,他告訴記者:「孫波勤奮好學在我們同學中是出了名的,同學們只要去他家就能看到他在看法律書籍,或者是在網上找法律資料。雖然他是刑事法官,但是他的民法業務水平也非常高,我或者我的朋友有民事法律上的問題去請教他,他都能給予解答。」對於孫波能持之以恆地堅持學習,袁輝這樣解釋:「孫波身上有一種釘子精神,中學時我們同學都挺喜歡籃球,經常一起打,有時我們打累了就一起坐下來休息,但孫波從來不休息,他覺得自己打得不夠好,就努力練習,比如在零度角投籃,他有時一個動作要重複很多遍。」

  對於孫波在學習上的釘子精神,同事申立紅深有感觸:「那是在2011年7月份,孫波在北京309醫院做手術,他住院期間,我和同事到醫院看望他,當我們見到他時,幾乎都不敢認了。他愛人聽說我們去看他,還特意給他理了發,是用笨剪子剪的,剪得一點也不齊,亂蓬蓬的。原來那麼健碩的人竟瘦得皮包骨,臉灰灰的,脫了相。大家都流淚了。我發現,孫波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床頭柜上還放著一大摞關於法律、審判的業務書及讀書筆記。我就說:『孫波,還學呀,不要命了!』他同室的病友跟我說,孫波只要沒事,就拿著書看,邊看還邊做筆記。」

  孫波以堅韌的毅力堅持學習,他這種釘子精神被大家敬佩之餘,記者想要探尋的是孫波在學習上的釘子精神的動力來自哪裡?孫波一句樸實的話語給了記者答案:「業務知識學好了,能力素質才能提高,才能把案子辦好。」

  「為了當一名稱職的法官,20年來,我不放過一點時間,不放過任何一本能接觸到的法律書籍,為的就是熟悉法典、明晰法理、掌握法條,為的就是用知識武裝自己,用知識指導審判,為的就是讓當事人真真正正地『勝敗皆服』!」孫波這樣說道。

  求知若渴使孫波打下了堅實的法律業務功底,這粒金子的光亮越來越璀璨。2010年,鶴崗市檢察院在研究一起案件時,檢察長發現一篇來自法院的材料水平很高,打聽到撰寫者孫波是工農區法院的一名普通審判人員,惜才心切,決意要把孫波調過來,還承諾在職級、物質待遇上給予傾斜。

  面對工作、生活環境改善的機遇,面對更廣闊的個人發展空間,孫波選擇了堅守,如同一隻駱駝,不求水草的豐美,只知負重前行。

  

相關焦點

  • 愛讀書的我
    我叫孫培朔,今年九歲了,屬兔,在叢陽小學四年級上學。我喜歡讀書,我是愛讀書的男生。我喜歡沉浸在書的海洋裡,感受知識給我的力量。爸爸媽媽很支持我看書,我家的書都有三百多本,有文學類、漫畫類、科學類、勵志類、歷史類等,都快成一座小山了。
  • 記鶴崗市工農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審判員孫波
    審判臺上,法官孫波,透著說不出的威嚴。 看著眼前的孫波,誰也不會想到,這是一個在與死神抗爭的病人:雙腎衰竭,大小手術做了9次,現在靠透析維持生命。家人同事心疼他,勸他休養,可他很執拗:「生病以後,死亡對於我不再陌生和遙遠,我無比珍惜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分鐘,抓緊時間多做一些事,做好一些事,儘量接近我的夢想——做一名純粹的法官。」
  • 「讀書很辛苦,我為什麼要讀書?」爸爸的一番話,讓孩子幡然醒悟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長大後逐步進入學習階段,父母大都望子成龍,但是讀書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孩子遇到挫折容易產生畏難心理,需要父母及時加以引導和督促。帆帆是一名高中生,經常抱怨讀書太辛苦功課壓力很大,一天他和爸爸到郊外散步。帆帆問:「爸爸,讀書很辛苦,為什麼您要叫我讀書呢?」
  • 爸爸媽媽們,調查顯示:收入越低越愛看電視,收入越高越愛讀書
    但他也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他是小學圖書館的管理員,愛書如命。自女兒四歲起,他便開始為她們讀書,所有能找到的好作品都化作美妙朗讀聲伴隨女兒們長大。大女兒初中時便離家去了歐洲。小女兒愛麗絲古靈精怪,與他一起留守。愛麗絲9歲那年,父女二人做了一個重要的約定:就像之前的五年一樣,爸爸堅持每晚為她讀書。
  • 輕鬆一刻:我打算做一個有夢想愛讀書的吃貨!
    1、昨天弟弟在學校犯錯誤了,爸爸被老師叫去學校了。我爸班都沒上跑到辦公室問什麼情況。爸爸:"又犯啥事了?"弟弟說:"我把課本撕了!"爸爸說:"撕課本幹啥?不想讀書了?"弟弟說:"別人都撕呢。"我爸一巴掌就扇在他的腦袋上了:"你個小兔崽子,別人高三撕書,你一小學生撕個什麼勁啊?"
  • 我有一個愛讀書的媽媽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因為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父母和孩子以書籍為媒介,通過閱讀一同成長,分享讀書的感動與樂趣,在閱讀中享受幸福時光。閱讀帶給孩子喜樂、熱情和信心;讀書給孩子聽,就是在和孩子說話,父母和悅的聲音將成為孩子童年時代最美好的樂音,閱讀與愉悅聯繫在一起,成為孩子最美好的記憶。
  • 有情有義有擔當——記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孫波(下)
    和孫波一起在海外拓荒的石油人知道,孫波有情有義有擔當,他放不下這些視若手足的兄弟戰友;孫波的父母、妻女知道,他們擁有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他還有未盡的孝道愛心、未了的親情承諾。 孫波,太多的人,捨不得你;太多的情,濃得化不開。
  • 我怎麼不愛讀書了
    後來我發現《少年文藝》還有南方本,南方本比北方本的文藝性更強 ,小說更吸引人。裡面經常出現的作家有一位叫梅子涵 ,我特別喜歡,覺得這個名字好文藝,而且和我的名字一樣有個「梅」字。讀初中的時候,班裡訂了《少年報》,這是我看的第一份報紙。當然爸爸的辦公室裡也有《人民日報》《文匯報》《光明日報》,但當時的我既不懂政治也不懂經濟 ,所以對這些報紙基本視而不見。
  • 我怎麼培養出一個超愛讀書的兒子? 中國教育報編輯爸爸的八年陪讀經!
    我們家裡的書也非常多,有一牆的書櫃,裡面都是我收藏的各種各樣的書。父母自己愛書,愛讀書,愛買書,愛和孩子共讀,孩子就會走上閱讀之路。後來他經常給我講這些昆蟲的知識,還考核我「爸爸,你說說能裝死的昆蟲有幾種啊?數五種就可以。」還跟我說「爸爸你知道嗎?鞘翅目的昆蟲愛裝死,像吉丁蟲、金龜子、象鼻蟲就是這樣子的。」書讀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夠活學活用,而且這些知識慢慢地成為一種體系。
  • 不讀書和愛讀書的人,差距能有多大?
    社會各階層的人,都可以低成本獲得閱讀的機會。即便如此,為什麼現在很多普通人還是不愛讀書?我覺得主要有幾點原因:一是從小家庭環境的閱讀氛圍較低。很多孩子,早早就被應試教育逐漸抹殺了看書的興趣,但其實很多知識還來源於課外書。
  • 爸爸我為什麼一定要讀書?
    今天我8歲的孩子向我提問,爸爸為什麼我一定要讀書呢?我本能的回答他不讀書你還能幹什麼,又不能出去工作。孩子繼續向我提問,讀書有什麼用?長大後是不是就不再用讀書了。我放下手中的工作,思考後我感覺這是一個可大可小的問題,我對孩子說,爸爸明天給你答覆好嗎?孩子迷惑的看著我沒有說話。我今天思考了好久,孩子為什麼上學?
  • 經驗|如何培養一個愛讀書的孩子
    父母自己愛書,愛讀書,愛買書,愛和孩子共讀,孩子就會容易走上閱讀之路。給孩子選書有個基本原則:父母和孩子都不能過於任性,孩子和父母在選書過程中要多商量。大家可能都有這種感受——我是外向型的人,給我一個非常內向的孩子的故事,我可能就不太喜歡。但是,如果我是一個淘氣包,如果你給我一個講淘氣包故事的書,我就能從這些書中看到自己,更容易走進書裡的世界。如果各位父母發現自己家孩子不太喜歡閱讀某一類的書,也不要著急,從孩子個性入手,找一些適合他,跟他個性相貼近、相契合的書,他們才能更願意讀下去吧。
  • 「爸爸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回答,是最有力的答案!
    大部分家長也不喜歡讀書來著,只不過是自己沒有做好的,卻希望孩子能夠做成功,做個有出息的人。孩子們平時在學習中,有不喜歡數學題目,也有不喜歡默寫背誦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和討厭的東西。所以,有孩子討厭讀書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父母應該也被自己的孩子,問過這個問題吧,比如說:「媽媽,讀書有什麼好的?」還有「爸爸,我為什麼要讀書?」
  • 爸爸,你愛我嗎?
    子不教,父之過——這句古訓似乎早已被人遺忘了,在學校的家長會上,以及各類機構舉辦的家庭教育培訓班,我們看到的家長十之八九都是母親。然而,父親對孩子的陪伴和引領,會對他們事業的發展及人際關係的和諧起到基石的作用。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的孩子智商高。
  • 很多時候,媽媽對女兒的愛要超過爸爸對女兒的愛
    作為女孩,很多話我們會選擇給媽媽說,卻不怎麼和爸爸說。在成長的過程中,媽媽不僅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同時她也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有媽媽在的地方,我們才會感到足夠、踏實和溫暖。相對於爸爸來說,他也很愛我們。但是有時媽媽對女兒的愛要超過爸爸對女兒的愛。01菲兒本來應該有一個很美好的未來。
  • 讀完繪本,爸爸問了一個問題,兒子再也不跟爸爸一起讀書了
    第一次給孩子讀書的父親,顯然沒有經驗。雖然向跟領導匯報工作一樣沒有感情,語速很快,沒有語調的起伏,沒有角色的切換,但是孩子依然聽得十分認真。就在我欣喜,兒子終於願意和爸爸讀書了,老母親終於獲得解放,我以後又多了一個偷懶的機會。結果,嘭,夢碎了。
  • 愛之味‖讀書沙龍
    父親節接「粽」端午假期,新圩學校家長讀書沙龍交流群裡愛意來襲……普南先生:對每個孩子來說,都需要父親的愛和引導。這些愛好比陽光和水,讓孩子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感謝所有父親對孩子、對家庭的付出;孩子們需要父親的陪伴和鼓勵,就像我們需要父親的陪伴和支持。祝所有父親們節日快樂!洪麗勤:父愛如山!
  • 中船重工原總經理孫波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案一審宣判
    庭審現場2019年7月4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孫波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案,對被告人孫波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八十萬元;以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二年
  • 紅樓教育學:如何讓一個不愛讀書的少年愛讀書
    紅樓教育學:如何讓一個不愛讀書的少年愛讀書——《遇見更好的你·自序》浙江省東陽中學 高蘭生又如有一天,有兩個學生不去寢室午睡,我在走廊上批評的時候,有個搞衛生的阿姨走過來替我幫腔,說:「叫你們到學校裡來幹什麼的?是來讀書的啊!」又如因為孩子不懂事,家長向人傾訴,說自己肯定是整個學校做得最辛苦的家長了……每當這時,我多想把他們的手拉過來,對他們說:「不是這樣的,教育不是這樣的!」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不敢,這樣太唐突了,人家會把我當神經病的。
  • 【小小朗讀者】第13周大3班王博濤——《我愛讀書》
    大家好,我叫王博濤,今年5歲了,現在就讀於習水縣第四幼兒園大3班。我是2015年聰明活潑、帥氣可愛的小羊,在幼兒園我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懂事;我喜歡我們的老師,老師教我唱歌跳舞、學畫認字、演講故事;我喜歡幫助小朋友,喜歡玩可以組裝變形的玩具,所以大家都喜歡和我玩,願意做我的好朋友。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很關心我,愛護我,我也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