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對一個人來說,到底有多重要?主持人蔡康永的一段經典語錄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這其實也就是我們古人所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學習終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需要你從眼下的安逸舒適中擠出時間,逼著大腦運動起來,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但是你不學習,就只能「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接受自己的退步和落後。
作為家長,我們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愛上學習,在學習中收穫到樂趣,進而能夠挖掘自己的能力和潛力,詮釋自己人生的精彩。但是,怎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呢?如下,我們就一起來談談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的六個方法。
方法一、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家長。家長希望孩子愛學習的初衷自然是好的,但一定不要逼迫孩子,以免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適得其反。比如,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家長一定不要逼著他去看書,可以嘗試每天晚上為孩子講書上的一個小故事,用側面引導的方式慢慢激發孩子讀書的興趣。
方法二、將寓教於樂落到實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可抓住孩子的這個特點,給孩子買一些益智的玩具,幫助孩子鍛鍊大腦。比如給孩子買七巧板,讓孩子排列出數字、字母、建築等各式圖案,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方法三、控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孩子使用電子產品,一般是用於玩遊戲和看視頻,對於學習的幫助並不大。家長應加強引導,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避免孩子沉溺於電子產品而不愛學習。
方法四、為孩子報幾個興趣班。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課餘時間會越來越少,所以,趁著孩子有較多的課外時間,可以先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然後為孩子報幾個興趣班,增加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孩子全面發展。
方法五、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一般都會根據自己所在的環境去學習和模仿身邊的人或物,特別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比如家長經常在家裡讀書,孩子一定也會更愛讀書。
方法六、引導孩子適當體育鍛鍊。適當的體育鍛鍊,能讓孩子的身體變得更強壯,讓孩子的精神狀態更佳。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良好的精神狀態也會影響孩子心理的變化,讓孩子心態更積極,更願意主動去學習。
最後,讓我們一起默念哈佛圖書館的一句館訓,與您共勉。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