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江素華因病逝世—新聞—科學網

2020-12-15 科學網

 

2018年1月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江素華教授親屬及同事處獲悉,復旦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材料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江素華因病於2017年12月31日在浙江寧海逝世,終年42歲。

江素華出生於1976年11月30日。

公開信息顯示,江素華在1995年至2005年先後獲得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物理專業理學學士、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工學博士學位。

復旦大學畢業後,江素華留校任教,從事微納電子/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方面的教學與研究,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並擔任NMC-n&k Technology薄膜光學測量聯合實驗室負責人等職。

附:江素華簡介(來源:復旦大學)

江素華

 

職稱:教 授

聯繫電話:021-65643059 (辦公室)

Email: jiangsh@fudan.edu.cn

教育與工作經歷:

• 2005.3 至今 留校任教,從事微納電子/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方面的教學與研究,歷任講師, 副教授, 教授; NMC-n&k Technology薄膜光學測量聯合實驗室負責人等職

• 1999.9-2005.1 工學博士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

• 1995.9-1999.7 理學學士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材料物理專業

教學工作:

• 《電子材料與器件工藝》主講

• 《專業英語(材料物理)》主講

• 《深亞微米IC集成》主講

• 校精品課程《電子材料分析》課程組成員

• 校精品課程《材料失效分析》課程組成員

科研工作:

一、承擔項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用於高效光能收集的超薄納米器件及其光電性能調控(項目負責人)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超薄金屬薄膜及其微納結構的可控制備與光學特性(項目負責人)

•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超薄半導體納米腔的光吸收增強 研究及其可控制備(項目負責人)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金屬周期性納米結構表面等離子體色散特性研究(項目負責人)

• 上海-應用材料研究與發展基金: 「金屬矽化物/矽」異質結構納米線的製備及表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

• 復旦大學青年科學基金:等離子體浸沒注入對集成電路銅互連阻擋層的改性研究(項目負責人)

• 復旦大學新進教師啟動基金:等離子浸沒注入技術的研究 (項目負責人)

二、 代表性論文:

[1]. Xie Zeng, Haifeng Hu, Yongkang Gao, Dengxin Ji, Nan Zhang, Haomin Song, Kai Liu, Suhua Jiang, Qiaoqiang Gan, Phase change dispersion of plasmonic nano-objects,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 12665.

[2]. H.M. Song, L.Q. Guo, Z.J. Liu, K. Liu, X. Zeng, D.X. Ji, N. Zhang, H.F. Hu, S.H. Jiang, and Q.Q. Gan, Nanocavity Enhancement for Ultra-Thin Film Optical Absorber. Advanced Materials, 2014, 26(17): p.2737-2743.

[3]. N. Zhang, K. Liu, H. Song, Z. Liu, D. Ji, X. Zeng, S. Jiang, Q. Gan, Refractive index engineering of metal-dielectric nanocomposite thinfilms for optical super absorber,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4, 104(20): 203112.

[4]. Nan Zhang , Kai Liu , Zhejun Liu , Haomin Song , Xie Zeng , Dengxin Ji , Alec Cheney ,Suhua Jiang, and Qiaoqiang Gan, Ultrabroadband Metasurface for Efficient Light Trapping and Localization: A Universal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ubstrate for 「All」 Excitation Wavelengths, 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 2015, 2(10): 1500142.

[5]. Zhejun Liu, Dengxin Ji, Xie Zeng, Haomin Song, Jiyan Liu, Suhua Jiang, and Qiaoqiang Gan, Surface dispersion engineering of Ag–Au alloy films, Applied Physics Express, 2015, 8:042601.

[6]. Yu Cao, Xiaoyu Gu, Hongkun Yu, Wei Zeng, Xiang Liu, Suhua Jiang, Yuesheng Li,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by Si/SiOx core-shell nanowires: Spontaneous generation of superoxides without light irradiation, Chemosphere, 2016, 4: p836-841.

[7]. Haomin Song, Suhua Jiang, Dengxin Ji, Xie Zeng, Nan Zhang, Kai Liu, Chu Wang, Yun Xu, and Qiaoqiang Gan, Nanocavity absorption enhancement for twodimensional material monolayer systems, Optics Express, 2015, 23(6): p7120-7130.

[8]. Y.S. Li, H. Lou, W. Zeng, Z.Q. Zhang, Q.Q. Gan, Y. Cao, and S.H. Jiang, Synthesis of bamboo-like silicon nanotubes using thermal evaporation with assistance of lanthanum. Materials Letters, 2012, 72: p.122-124.

[9]. Kai Liu, Suhua Jiang, Dengxin Ji, Xie Zeng, Nan Zhang, Haomin Song, Yun Xu, and Qiaoqiang Gan, Super Absorbing Ultraviolet Metasurface,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2015, 27(14): p1539-1542.

[10]. K. Liu, H.F. Hu, H.M. Song, X. Zeng, D.X. Ji, S.H. Jiang, and Q.Q. Gan, Wide-Angle and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Perfect Absorber for Organic Photovoltaic Layers.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2013, 25(13): p.1266-1269.

[11]. K. Liu, H.F. Hu, D.X. Ji, X. Zeng, H.M. Song, S.H. Jiang, Q.Q. Gan, Super Meta-Absorber for Ultra-Thin OPV Fil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Photonic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Beijing China, 2013.11.

[12]. L. Wang, S.H. Jiang, H.F. Hu, H.M. Song, W. Zeng, and Q.Q. Gan, Artificial birefringent metallic planar structures for terahertz wave polarization manipulation. Optics Letters, 2014, 39(2): p.311-314.

[13]. Kai Liu, Xie Zeng, Suhua Jiang, Dengxin Ji, Haoming Song, Nan Zhang, Qiaoqiang Gan, A large-scale lithography-free measurface with spectrally tunable super absorption, Nanoscale, 2014, 6: 5599,

[14]. L. Wang, H.F. Hu, K. Liu, S.H. Jiang, W. Zeng, and Q.Q. Gan, Polarization Management of Terahertz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Ultracompact L-Shaped Subwavelength Patterns on Metal Films. Plasmonics, 2013, 8(2): p.733-740.

[15]. H.F. Hu, X. Zeng, C. Tong, W.A. Anderson, Q.Q. Gan, J. Deng, and S.H. Jiang,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Metal-Semiconductor-Metal Nanoplasmonic Structures for Ultrafast Ultraviolet Detectors. Plasmonics, 2013, 8(2): p.239-247.

[16]. Q.Q. Gan, W.L. Bai, S.H. Jiang, Y.K. Gao, W.D. Li, W. Wu, and F.J. Bartoli, Short-Range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for Extraordinary Low Transmission Through Ultra-Thin Metal Films with Nanopatterns. Plasmonics, 2012, 7(1): p.47-52.

三、申請專利:

[1]. 江素華、劉哲郡,基於表面等離子共振的金屬薄膜表面色散調製方法,中國,201310354818.9

[2]. 甘巧強、江素華、劉愷,一種低成本大面積薄膜超吸收體及其製備方法,中國,201310503747.4

[3]. 甘巧強、江素華、張楠、劉愷、宋昊旻、曾勰、紀登鑫、基於特異材料超吸收體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基底及其製備方法,中國,201510163957.2

[4]. 一種矽納米線表面鍍鎳的方法,200810038216.1 江素華、陳揚文等

[5]. 一種矽納米管的製備方法,200810038215.7 陳揚文、江素華等

主要研究方向:

? 微納電子/光電子材料與器件

? 一維納米材料的器件化工藝及表徵技術研究

? 集成電路的器件工藝及失效機理研究

獲 獎:

? 2011年度 復旦大學復華獎教金

? 2009年度 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特等獎

? 上海市楊浦區「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

? 2008年度 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一等獎,校「三八紅旗手」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42歲女教授司佳逝世,曾師從周振鶴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42歲女教授司佳逝世,曾師從周振鶴 澎湃新聞記者 張慧 2020-10-12 11:57 來源:澎湃新聞
  • 42歲海南大學教授林肇宏逝世
    3月2日,海南大學官網發布訃告稱:海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致公黨海南省第七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致公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政協第七屆海南省委員會委員、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林肇宏同志因病搶救無效,於2020年3月1日在海口逝世,享年42歲。
  • 92歲復旦大學教授李鬱芬逝世
    (圖據復旦大學網站)   12月8日凌晨2時42分,復旦大學教授、原子能材料專家、雷射物理學家、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參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者李鬱芬,因病搶救無效,在復旦大學附屬徐匯醫院(籌)逝世,享年92歲。  李鬱芬,1928年2月出生,江蘇無錫人,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 92歲復旦大學教授李鬱芬逝世,參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
    (原標題:92歲復旦大學教授李鬱芬逝世,參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
  • 復旦大學傑出教授章培恆先生逝世
    圖片說明:復旦大學教授章培恆先生逝世    東方網6月7日消息,著名文學史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傑出教授章培恆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1年6月7日凌晨在華山醫院逝世,享年77歲。
  • 復旦大學藥學院黨委書記王鳳霞逝世,享年57歲
    12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復旦大學藥學院獲悉,中國共產黨黨員、復旦大學藥學院黨委書記王鳳霞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25日下午1時逝世,享年57歲。復旦大學藥學院創建於1936年,時稱國立上海醫學院藥學專修科,繼後分別更名為國立上海醫學院藥科、國立上海醫學院藥學院、上海第一醫學院藥學系、上海醫科大學藥學院。2000年,原上海醫科大學與原復旦大學合併後定名為復旦大學藥學院。
  • 42歲復旦教授離世,曾29歲即任副教授
    記者從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獲悉,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女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1日16時46分在上海長海醫院逝世,年僅42歲。 1978年6月生於上海,2006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現任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2016年11月起)博士生導師,中國近現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向。研究興趣還包括上海近代城市社會,出版史、文化史及閱讀史。
  •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去世 年僅42歲
    圖說:司佳教授生前照片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下同)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女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1日16時46分在上海長海醫院逝世
  • 復旦大學教授、著名翻譯家陸谷孫逝世—新聞—科學網
    中青在線上海7月2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周凱 張茜)今天下午1時39分,英漢大詞典主編、著名翻譯家、復旦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陸谷孫先生在上海新華醫院去世
  •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2016年夏令營活動方案
    為了促進我國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思想交流、加強青年學生對學科研究的了解、特別是選拔優秀學生繼續深造,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聯合專用材料與裝備研究院組織策劃2016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過學術講座、與教授座談、學術交流以及市容參觀等活動,讓入選營員濃縮體驗未來學術生涯的無窮魅力,感受投身科研的無限樂趣,進而立志走入神聖的學術殿堂
  • 82歲著名西方哲學史家、復旦大學哲學系原系主任黃頌傑逝世
    82歲著名西方哲學史家、復旦大學哲學系原系主任黃頌傑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20-03-09 15:00 來源
  • 北交大原校長意外逝世 今年已痛別十三位兩院院士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外籍院士,法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法國外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原副院長、少將、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一級、博士生導師,中國著名心血管外科專家高長青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月8日15時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
  •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李煒因病逝世,享年60歲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李煒因病逝世,享年60歲 澎湃新聞記者 彭渝 2019-05-06 22:55 來源:澎湃新聞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大師劇《顏福慶》首演—新聞—科學網
    演出劇照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供圖 「不僅要辦中國人的醫院,我們還要辦我們自己的醫學院,開創中國的『新醫學』。」 11月22日,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以下簡稱上醫)出品的大師劇《顏福慶》在中山醫院福慶廳上演。舞臺上,顏福慶曾在1937年叩問辦醫學醫初心,鏗鏘有力,至今仍令人動容。
  • 2020上海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材料生物學實驗室招聘博士後公告
    【實驗室簡介】材料生物學實驗室,是依託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組建的一個多學科交叉類實驗室,聚焦於重大惡性疾病診療和腦科學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以新型無機功能材料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材料學、化學、物理學、生物學等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在新型無機功能材料的結構設計、可控制備以及生物醫學應用等方面,開展一系列原創性的定向基礎研究和前瞻性探索研究。
  • 復旦大學著名西方哲學史家黃頌傑教授逝世,追求哲學的一生
    今天,得知復旦大學知名的哲學學者黃頌傑教授離世,倍感人生無常,表示沉重的哀悼。曾經拜讀過黃頌傑教授的著作,當時也是頗受啟發,於是將復旦大學哲學院幾個比較知名的教授的著作都粗略的看了一下,算是帶給了我知識上的收穫吧。
  • 千人送別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IEEE迎來首位華人主席|一周動態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高波、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周武獲胡剛復物理獎(實驗技術);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陳黎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李傳鋒獲饒毓泰物理獎(光學、聲學與原子分子物理); 復旦大學教授張遠波獲葉企孫物理獎(凝聚態物理);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周善貴
  • 復旦大學42歲女博導英年早逝...
    記者從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獲悉,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司佳逝世。該學院官網介紹,司佳1978年6月生於上海;2006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2016年11月起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近現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向。研究興趣還包括上海近代城市社會,出版史、文化史及閱讀史。
  • 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王建華逝世—新聞—科學網
    2018年4月26日凌晨2點21分,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建華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仁濟醫院南院不幸逝世,享年60歲。
  • 金融學「人大學派」重要成員之一朱毅峰逝世,享年75歲
    金融學「人大學派」重要成員之一朱毅峰逝世,享年75歲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08-13 09:33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