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古羅馬宗教晚於古希臘,宗教之間有何異同?

2020-12-13 飛宇歷史記

百家原創作者:飛宇歷史記

古希臘藝術被稱為西方藝術的源頭,由此可知古希臘藝術對西方各類藝術的影響之大是不可估量的。在大家眼中,古希臘藝術的最高成就在建築雕刻和文學方面,儘管古羅馬藝術雖然不及古希臘,但它繼承了古希臘的藝術傳統,在宗教方面也有諸多建樹。古羅馬宗教由於深受古希臘宗教的影響,因此兩者可說大同小異。古希臘宗教所具有的那些特點,如神人同形同性、無經典和教義、無教會組織和神職人員、注重獻祭與儀式等,古羅馬宗教在不同程度上也都具有。但不管怎麼說,古羅馬宗教還是與古希臘宗教有細微差別的,這些「細微差別」體現在哪裡呢?讓小編和大家說一說吧!

首先是,古羅馬宗教比古希臘宗教更具原始性。雖然古羅馬宗教的形成晚於古希臘宗教,但古羅馬宗教卻更具多神教性質,神祇多如牛毛,而且都是體現萬物有靈觀念的具體神。譬如,幼兒保護神就多達幾十個,嬰兒一降生有初啼神瓦提坎努斯,開始說話時有初語神法布利努斯,開始走路時有學步神阿貝娜,長身體時有骨骼神卡爾娜,上學時有上學神伊特達卡,甚至放學時還有一個放學神多米達卡,如此等等。

就是一扇門,也有三個守護神,即門板神、門檻神和門環神;不僅成年男女各有保護神,每一條河、每一條路,甚至每一個路口,都被認為是有某個具體的神掌管的一—這樣的宗教觀念,確實非常原始。即便到了王政時代末年,古羅馬宗教的原始多神教性質有所改變,出現了比較抽象的神——如在眾多具體的森林保護神之上出現了一個森林神,在門板神、門檻神和門環神之上出現了一個門神—那也僅僅達到古希臘宗教的水平而已。

其次是,古羅馬宗教對神的擬人化表現也較古希臘宗教要晚。至公元前5世紀,古羅馬還沒有神像,而是用實物表示神祇的,如天神朱必特用石箭表示,戰神瑪爾斯用長矛表示公元前5世紀後,在古希臘宗教的影響下,古羅馬人才開始用擬人化的形象來表示神祇。

最後是,古羅馬的祭司比古希臘較為專職。古羅馬宗教雖然也沒有教會組織,但有比較專職的祭司團。祭司團成員通常由執政官指定,他們除了主持大型宗教儀式,還主管曆法佔ト等事,有時也充當羅馬執政官的外交使節。起初,祭司團成員必須是貴族,但後來,也有不少平民被指定為祭司。

和古希臘宗教一樣,古羅馬宗教也是一種原始的、多神的、非理想化的和未超越現世的宗教,所以到公元1世紀後,當一神的、理想化的和超越性的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傳播時,古羅馬人便紛紛改弦更張,放棄自己的傳統信仰而成為基督徒了。

小編覺得,古羅馬早期宗教受古代神教的影響,後期宗教則大多學自古希臘。如果說古羅馬宗教有什麼「特點」的話,那就是在希臘宗教中加入了羅馬的風格而已,同時又受古代宗教的影響。也就是說,古羅馬的宗教是古代神教和古希臘宗教的混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呢?感謝各位閱讀此文章,喜歡的話歡迎分享和收藏哦!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科學合理性與宗教合理性之間的紐帶
    一 從秩序之網的變遷看科學合理性與宗教合理性的聯結無論是科學合理性,還是宗教信仰的合理性,都是對宇宙秩序的理解和把握。近代科學合理性的觀念與境(idea- context)主要來源有兩個:古希臘自然哲學的合理性與境和中世紀的宗教文化與境。在古希臘,對自然現象研究的合理性就在於對宇宙秩序的猜測性探索,譬如把秩序描繪成直觀的圖式模式或數學比率。
  • 中考歷史知識點之世界歷史:古希臘及古羅馬
    中考歷史知識點之世界歷史:古希臘及古羅馬     古代希臘、古代羅馬 (上冊P19——31)     1、古代希臘:西方(歐洲)文明的興起(上冊P19——24)     (1)愛琴文明:西方(歐洲)文明源於希臘文明,而希臘文明又源於愛琴文明。
  • 儒家是不是宗教?宗教與非宗教的本質區別—兩種看世界的眼光
    若想談論儒家是不是宗教這個話題,我們先得從中國三代(夏商周)的國家—民族宗教說起,儒家和國家——民族宗教之間的關係是表裡,儒家是外表。只有窺見事物本質方知其內在發生學淵源。比如古希臘第一聖哲泰勒斯,講水為萬物之原,雖然他說錯了,可他是古希臘哲學的開山鼻祖,所有人都奉他為第一哲人。因為他的思想中暗含著萬物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這是典型的還原論。
  • 冷知識:何為極簡歐洲史?三個關鍵詞勾勒出歐洲的前世今生
    看完後覺得有必要給大家傳達下何為「極簡歐洲史」?正應了中國人經常說的那句話「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歐洲的歷史說是「極簡」,其實也有三個要素。分別是古希臘古羅馬文明、戰鬥民族日耳曼人、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而且這三大要素是彼此羈絆、密不可分的,正是因為這三者的「糾纏」才造就了現在的歐洲歷史。
  • 宗教是科學發展的社會背景
    至於科學與宗教無關,指的是它們是兩類不同的現象,但不構成對立,因為它們之間沒有什麼關聯。在西方學術界,這幾種觀點都有人堅持,而且他們都為自己提出過比較充分的依據。無論認為科學和宗教之間存在著原則性的衝突和對立,還是認為科學和宗教兩者沒有直接聯繫,或是認為科學和宗教之間存在著一致性,都有一定的歷史根據。
  • 宗教、文化、儀式,古希臘植被隨處可見,為何還會產生植物崇拜?
    可以說植物崇拜是一種文化現象,對於古希臘人來說植物崇拜對於他們的生活和宗教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對整個人類的文明都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希臘的植物崇拜那麼古希臘與植物崇拜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淵源呢?是與其特殊的地理地位有關嗎?還是和宗教及文化相關呢?
  • 宗教知識學習材料(二)——宗教的起源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它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永恆的,而是有它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對於宗教的起源和形成,只能從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和與此相適應的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水平方面,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 貧窮、宗教、缺陷,古羅馬社會中為何棄嬰現象頻發,法律都「無視」?
    人心都是肉長的,棄嬰現象肯定也是被逼無奈,或者是時代對嬰兒的不友好,還有就是封建社會的迫害,古羅馬社會中的棄嬰現象值得讓我們深思,作為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就這樣被丟棄,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缺失,不管是何原因,都應一探到底。
  • 師承古希臘雕刻藝術的古羅馬,為何丟掉了「浪漫」,注重「寫實」?
    古羅馬的雕刻繼承了古希臘雕刻藝術,為何二者之間差異大(古希臘雕刻體現出濃厚的人本主義思想和浪漫主義情調;古羅馬雕刻主要突出統治者的精神意志和寫實主義色彩 ) 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作為世界藝術史上的兩朵奇葩,同時也是構成西方藝術的兩個源流。
  • 古今中外史:古羅馬的教育,與古希臘有何不同?
    百家原創作者:秋辭聊歷史古羅馬人和古希臘人在民族性格方面有諸多差異。如果說古希臘人是個審美民族的話,那麼古羅馬人是個重法的民族;如果說古希臘人長於文學藝術的話,那麼古羅馬人擅長的是軍事政治。一般說來,古希臘人傾向於沉思默想而且多愁善感,古羅馬人則傾向於身體力行而且注重實際。古羅馬既然有發達的教育體制,當然也有相應的教育理論。那麼古羅馬教育理論是怎樣的呢?古羅馬早期教育理論一般都散見於各大思想家的論著中。
  • 宗教是怎麼起源的?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它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永恆的,而是有它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
  • 弗雷澤巫術與宗教觀念,維根斯坦對《金枝》的批評,您如何看?
    這裡就從有關古羅馬的古老習俗開始說起:相傳在羅馬的內米湖附近的叢林中,有一座月亮與山林女神黛安娜的神廟,按照當時古羅馬的傳統習俗規定,這座神廟的祭司必須由逃亡的奴隸擔任,並以殘忍的方式讓這個逃亡的奴隸殺死現任祭司,只有這樣才能接替新的祭司職位,一旦這個逃亡的奴隸擔任新的祭司,以前的所有罪責便一筆勾銷。同時,還會被冠以顯赫的「森林之王」頭銜。
  • 科學與宗教的關係?關鍵在于澄清概念
    傳統敘事的一個激進版本是,科學興起於古希臘,基督教在中世紀阻礙了科學發展,而17-18世紀的科學革命則衝破了宗教的束縛,為人類再次帶來了光明;而一個更加親近宗教的溫和版本是,科學研究的對象是外部世界,宗教探索的是人的靈魂和道德,二者互不相干,井水不犯河水。按照哈裡森《科學與宗教的領地》一書中的說法,傳統敘事和史實不符。
  • 中國宗教政策的經驗與教訓
    隨便翻翻春秋戰國的歷史,大商人呂不韋,以「珠玉之贏百倍,而立國家之主贏無數」,幹起了擁立國君的大生意;管仲相齊,衡山之謀、陰裡之謀和菁茅之謀,是糧食戰爭、貨幣戰爭的老祖宗。而中國在幾千年的歷史上,一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只是到了滿清入侵把中國搞成了奴隸制,才落後了這麼兩百多年。
  • 作家與宗教:作家們的宗教信仰
    眾所周知,世界三大宗教為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同樣,眾所周知,中國古代主要有「儒、釋、道」三種思想,按宗教的說法,有佛教和道教,關於儒家是否屬於宗教則是學者們爭論的話題。這三家的鬥爭和融合可以說對中國歷史的影響無遠弗屆,也是學者研究的重要課題。這裡就不贅論了。
  • 中國古代哲學為什麼不需要宗教來維繫,希臘哲學是宗教哲學
    意指公元前八百年至公元前兩百年之間,在這段時期中,世上主要宗教背後的哲學都同時發展起來。一些人類學家相信,軸心時代由農業引發。這個理論由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中提出的哲學發展理論。
  • 中外歷史通覽:古羅馬建築與雕刻,羅馬大鬥獸場,泰特斯凱旋門
    百家原創作者:暖年趣談歷史古羅馬早期藝術受古代伊特拉斯坎人的影響,後期藝術則大多學自古希臘。如果說古羅馬藝術有什麼「特點」的話,那就是在希臘藝術中加入了羅馬的風格而已,同時又受古代伊特拉斯坎人的影響。也就是說,古羅馬的藝術是古代伊特拉斯坎藝術和古希臘藝術的混合。那麼,古羅馬建築與古希臘建築究竟有何異同呢?古羅馬藝術的最大成就是其建築。古希臘人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左右開始向義大利半島的南端移民,所以到現在義大利南部還殘存著當時希臘人的建築物,如那不勒斯附近的波賽東神廟等。當時除了南部的希臘人,在中部和北部還居住著另一個民族,那就是古代伊特拉斯坎人。
  • 高考歷史: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一文讓你搞懂!)
    高考歷史中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的相關知識點來啦,一文讓你搞懂!有需要的寶寶們趕快拿走喲!
  • 佛陀是白象入胎,耶穌是聖靈受孕,宗教故事中的母性崇拜
    《耶穌的一生》中的故事雖說是口口相傳的記錄,但是跟猶太聖經《塔木德》情節非常類似,可以認為記錄之時有意向《塔木德》靠攏。而《塔木德》則把耶穌描述成一個會魔法而被吊死的私生子。鑑於中世紀宗教之間的恩怨爭鬥,彼此詆毀的情況很常見,即使這樣的耶穌身世似乎更「科學」,但卻是脫離了神學語境下的「荒謬」。
  • 宗教學簡介
    神學領域以外的學者一般只承認狹義宗教學,即純歷史性、客觀性描述和比較、不帶主觀價值評斷的宗教學,認為它是一門研究感性事實的經驗學科、並非論述哲學主張的規範學科,因此既區別於相信神靈存在為前提的神學,也不同於否定神靈存在的無神論學說,而是把社會歷史中存在的宗教現象作為其研究客體,探討其起源與發展歷史,考察其觀念、行動及組織形態,分析其得以生存的社會文化背景與基礎,找出其內在性質和規律、社會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