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澤巫術與宗教觀念,維根斯坦對《金枝》的批評,您如何看?

2020-12-17 語默文集

弗雷澤巫術與宗教觀念,維根斯坦對《金枝》的批評,您如何看?關於月亮與森林女神黛安娜的神話,弗雷澤《金枝》到底講了什麼?

金枝

無論是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史詩《埃涅阿斯記》中提到的「金枝」,還是英國畫家威廉·透納畫作《金枝》裡表現的「金枝」,都並非弗雷澤的著作《金枝》所要探討的方向。那麼,在弗雷澤的「金枝」裡要講的到底是什麼呢?這裡就從有關古羅馬的古老習俗開始說起:相傳在羅馬的內米湖附近的叢林中,有一座月亮與山林女神黛安娜的神廟,按照當時古羅馬的傳統習俗規定,這座神廟的祭司必須由逃亡的奴隸擔任,並以殘忍的方式讓這個逃亡的奴隸殺死現任祭司,只有這樣才能接替新的祭司職位,一旦這個逃亡的奴隸擔任新的祭司,以前的所有罪責便一筆勾銷。同時,還會被冠以顯赫的「森林之王」頭銜。但作為祭司的職責就是守衛在神廟左右,手持利刃沒日沒夜地看護一棵聖樹,假如有另一個逃亡的奴隸折斷聖樹枝條,就會贏得與現任祭司決鬥的權利,現任祭司一旦被新的逃亡的奴隸殺死,那麼祭司的「王位」就又會被取而代之。而這決定命運的樹枝被名喚「金枝」。

月亮女神黛安娜

弗雷澤說:「我並不是刻意誇大『樹木崇拜』在宗教史上的重要性,更不是想由此演繹出一套完整的神話體系,恰恰相反,我認為那樣的神話體系是虛假荒謬的。」這種具有野蠻特徵的祭司承襲制度,即便在古希臘羅馬時代也是不存在的。弗雷澤試圖通過解釋發生在黛安娜神廟前的古老習俗,來求證與其習俗對於有相似經歷的「合理性」,又進一步來說明這些習俗的愚蠢性是難以讓人理解的,但我們不能忽略一個事實就是信仰行為「沒有」錯誤。圍繞古羅馬黛安娜神廟相關的神話故事,以尋求巫術與宗教的儀式背後的奧秘,在弗雷澤的進一步追溯本源的過程中,推演出了兩個值得深究而疑惑的問題:其一,為何新任祭司必須殺死原任祭司?其二,為何殺死原任祭司又要先折斷「金枝」?在提出這兩個問題新的問題又來了,祭司為何會有「祭司」和「森林之王」雙重身份?弗雷澤通過翻閱典籍得知,包括古代義大利、古希臘以及古羅馬,都存在過祭司與帝王身份重合的案例。

朝聖者的來訪

為什麼這種集「祭司和王者」於一身的人物,能在人們的信仰活動中佔據核心地位?在弗雷澤對「交感巫術」的梳理中發現,在原始人那裡,認為世界是由超自然的力量所支配。原始人始終相信自然界有著永恆的秩序,並不會受到外界的人為幹擾而改變自身規律。當弗雷澤說巫術在基礎性原則上是一種偽科學,或者說是一種荒謬與錯誤的物理學的時候,基於對歷史與事實假設的「弗雷澤式」的習俗觀念,只是在為謀求歷史與事實關係找到了「足夠」結論。正如維根斯坦對弗雷澤「巫術與宗教的觀念」的質疑:「弗雷澤對人類巫術與宗教的觀念的描述是無法令人滿意的,因為他所描述的這些觀念看上去像一堆錯誤。」不僅如此,就連社會學家涂爾幹也極為反對弗雷澤的「巫術思想」,即對人類文明發展皆因盲目篤信「巫術」給予了批評。從本質上講巫術是對願望的一種允諾,而這種儀式行為實則是「利益鏈條」在作祟,「人神」合一的概念正是對儀式背後「權力」的渲染。

女巫

巫術思想被弗雷澤劃分為兩個原則:其一,「相似率」原則,即同「因」產生同「果」,這種巫術被稱為「順勢巫術」;其二,「接觸率」原則,即「實體」切斷到「物質」交互,這種巫術被稱為「接觸巫術」。而這兩種巫術被弗雷澤統稱為「交感巫術」,因為兩種不同的巫術都具有跨空間與跨時間的特點,也就是說將某一物質實體傳輸給另一物質實體,這種神秘感應完全不會受到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弗雷澤斷言,這種「憑藉外顯力量而實現願望」的巫術,要早於「以相信超自然力量且能改變自然進程」的宗教。由於巫術的盛行進而將巫師推向了「君王」地位,但也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巫術活動逐漸被宗教信仰所取代。那麼巫術與科學又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呢?維根斯坦這樣寫道:「巫術與科學的區別可以表達為:科學中有進步而巫術中沒有。在巫術中沒有發展的內在傾向。」必須承認,巫術與科學的概念是「同一」的,不同的是它們對規律的「差異」認識。

宗教的預言

如果沒有愛德華·泰勒也就不可能成就弗雷澤,如果沒有《原始文化》也就不可能出現《金枝》。弗雷澤畢生都在以泰勒的比較研究方法為研究基礎,而這種「巫術思想」研究的蛻變對人類學的功績是巨大的。在《金枝》這本巨著中幾乎囊括了全部「原始信仰」族群,譬如巫術、禁忌、自然崇拜、靈魂觀念以及神的死而復生等等。雖然在愛德華·泰勒的《原始文化》和《人類學》中對這些內容已有過深入研究,但在弗雷澤看來還有很多東西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就是這樣一位被嘲笑為「椅子上的人類學家」,也就是這樣一位「故步自封」的書齋裡的學者,儘管他並沒有從深度和廣度上超越愛德華·泰勒,儘管他並不是一位擅長分析的思想家和辯論家,但我們必須承認弗雷澤在「圖騰崇拜起源」、「婚姻、家庭和親屬制度」等領域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就是這樣一位「備受爭議」的人類學家,不僅被涂爾幹研究、被維根斯坦評說,還曾是艾略特《荒原》開篇感謝的人物。

大祭司面前的基督

本文版權歸語默(號不知先生,字以少,詩人、思想者,著《語默文集》,代表作《世界就在這裡》<共三卷>、《思想末世論》、《道德黑洞》)所有,未經許可,不得使用。本文配圖均是與英國人類學家詹姆斯·喬治·弗雷澤相關的繪畫作品及歷史資料背景照片

相關焦點

  • 神秘莫測的巫術與虔誠信仰的宗教有什麼關係?
    智慧學派主張巫術觀念是天賦的,意識的或社會學派主張巫術的觀念是由社會形成的,情緒學派主張巫術是原始人類對大自然的恐懼而產生的一種應付方法。二、宗教同能致同和果必似因是巫術的基本原理,宗教只是一種純粹的信仰,是社會與個人的化合物,某些宗教行為包含巫術的特性,巫術中也有宗教因素。
  • 莊振富 | 論禁忌的「二元性」——讀弗雷澤《金枝》有感
    「禁忌」的起源跟人類的巫術一樣古老,也同巫術一樣,無法用某個具體的時間來估測它的初始。弗雷澤把禁忌定義為「消極的巫術」,把禁忌跟巫術緊密聯繫了起來,但二者畢竟是兩套不同的體系。其三,弗雷澤在其《金枝》裡專闢四章來闡述「禁忌」,如他指出:原始社會具有神性的國王、酋長和祭司等應遵守的聖潔儀式規定,在許多方面同殺人者、悼亡者、婦女分娩者、女孩月經初來者以及獵人、漁夫等等所應遵守的規定是一致的。在我們看來,這些不同階級的人們在性格和情況方面都迥然不同,對於他們中的某些人我們應稱之為神聖的,其他有些人我們則可以稱之為不潔或被玷汙的。
  • 葉舒憲︱弗雷澤:知識全球化的裡程碑
    回首二十世紀,評點對人類知識和文學創作都產生了巨大和持久影響力的學術著作,弗雷澤的《金枝》一定榜上有名。一個世紀以來,研究《金枝》的著作雖然算不上汗牛充棟,但也還是積累到相當的規模,堪稱成百上千。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一部是維克裡的《金枝的文學影響》。維克裡在書中告訴讀者,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巨匠們是如何從《金枝》中找到創作靈感的。
  • 冬至節的餃子是一場交感巫術
    「吃啥補啥」的觀念是一種典型的交感巫術。交感巫術是弗雷澤在《金枝》中提出的概念。交感巫術分為兩類:順勢巫術和接觸巫術。巫師通過外觀模仿達到影響另一個事件的目的,就是順勢巫術。比如你在紙上畫一個陳世峰,用刀扎他,遠在日本的殺人犯陳世峰就疼得嗷嗷叫。巫師設法獲得與當事人有接觸的物品,再對物品施加佐料,以達到影響當事人的目的,這就是接觸巫術。
  • 2019年巫術類著述經眼錄
    一、譯著類1、J.G.弗雷澤、麗莉·弗雷澤《金葉》 [英]J.G.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英]麗莉·弗雷澤(Lily Frazer)編,汪培基譯:《金葉:來自金枝的故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 宗教的起源是什麼?聽聽宗教學家怎麼說
    巫術與宗教有什麼關係呢?這是弗雷澤進一步追究的問題。但他清醒地意識到,如何定義宗教,這是宗教研究中最棘手的難題。每個學者在考察宗教和巫師的關係之前,都要提出自己的宗教概念,可世界上也許沒有比「宗教的性質」更眾說紛紜的研究課題了。顯然,要想擬定一個公認的宗教定義是不可能的,目前能做的只是:先說明自己所理解的宗教,再前後一貫地使用這個定義。
  • 論著選刊 | 「東方化時代」希臘宗教中的東方元素——兼論比較宗教研究面臨的難題及解決方法
    早期的「比較研究」主要是廣泛收集古代歐洲和古代東方各種原始宗教的材料,對各種形態的宗教進行歷史的比較,這就形成了「宗教史學」(History of Religions),事實上就是「比較宗教學」的代名詞。雖然從名稱上看,二者似乎相差甚遠,但是實際上是一回事,因為西方宗教學者所謂的「宗教史學」,實際上是按照各種宗教在歷史上出現的順序,對這些宗教現象及其形態進行一種經驗描述。
  • 神話,巫術,禁忌
    在現代人類學中,這種聯繫已被詹姆士·弗雷澤爵士所著重指出。弗雷澤提出了這樣的論點:並沒有什麼涇渭分明的界線把巫術藝術與我們的科學思維方式分離開來。巫術,雖然就其手段而言是想像的和幻想的,然而就其目的而言,也是科學的。從理論上講,巫術就是科學;雖然從實踐上講它是一種難以理解的科學——一種偽科學。
  • 田汝康 | 芒市邊民的擺:宗教與巫術
    我們若採取這三分法,則擺和非擺的差別就更為清晰了,而它們的差別恰巧和科學分類中的宗教和巫術的差別相當。讓我先把宗教和巫術的特點說一說,然後看擺和非擺是否可以分別歸入宗教和巫術兩類。巫術是什麼?據Malinowski氏的看法,巫術是一套實用的目的,是達到某種目的所取的手段。它的題材主要的是人事的題材;如漁獵、園藝、貿易、感情、疾病、死亡之類。
  • 如何正確認識看待道教的方術!
    作為對道教有點研究的學者,我想就如何正確認識和看待道教文化,尤其是其中養生和修煉方術的問題,發表一點粗淺的個人看法。一道教是在中國本土產生的古老宗教,是中國傳統 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道教傳統文化中確實有許多講養生修煉、與傳統中醫學相關的內容。
  • 情蠱巫術一般長
    弗雷澤上下兩卷的《金枝》即是本巫術大全,都是在討論此類問題——男女睡不睡覺與莊稼結不結果之間的關係。古典小說中的巫術隨處可見,在沒有唯物觀的時代,都被當做現實的描寫。《金瓶梅》中,李桂姐把潘金蓮的頭髮絮在鞋子底,每天狠勁踩,潘金蓮頭疼噁心,飲食不進。
  • 弗雷澤的作品會永遠存在下去
    ∞《文稿拾零》,2017 博爾赫斯 著|上海譯文出版社 陳泉、徐少軍 等翻譯 Textos cautivos,1986 詹姆斯·喬治·弗雷澤爵士 《原始宗教中對死亡的恐懼
  • 維根斯坦與新指稱理論
    (Searle,p.171)克裡普克在N & N中對描述主義的批評,被直接指稱論者索莫斯(S.Soames)概括為模態論證、認知論證和語義論證。這裡的問題是,維根斯坦在79節中的表述是否接近於塞爾式的簇描述理論?以及克裡普克的批評是否對兩者都適用?  索莫斯認為,對於79節這段話可以做三種解釋性拓展。
  • 維根斯坦和傳統
    他並沒有加盟數學哲學中的邏輯主義流派,他在當時和後來都批評數學需要純邏輯基礎的觀念。他也不承認 羅素的類型論是對付悖論的手段。他是否贊成、在何種程度上贊成弗雷格?羅素所理想的「遵守邏輯語法規則的」語言是有爭議的。但他確信羅素已經證明一個命題的語法形式不必反映它的正確的邏輯形式。
  • 圖書2020|2020年巫術類著述經眼錄
    在這些久遠的歷史淵源中,巫術是最重要的內容。按照弗雷澤在《金枝》中的說法,巫術分為兩種類型:模擬巫術和接觸巫術。相應地,這兩種類型的巫術在現代社會中亦有遺存。比如說,到現在為止有些文化中還存在的照片禁忌,就源自肖像巫術。這是一種模擬巫術,其原理為:「根據某人形象製成的肖像如果受到傷害或毀壞,這個人本身也會受到相應的傷害,這是由於人與其肖像之間存在身體上的同感。」
  • 當前中國信仰整體狀況:宗教不彰巫術盛行
    也有一些學人嘗試用「信仰」概念代替「宗教」概念,卻難以區分界定宗教信仰、文化信仰、政治信仰,結果製造了更多的觀念混亂和思想混亂。雖然相信各種超自然神靈和神秘力量的人多了起來,不過,這其中的大部分人,卻並不信奉或歸屬某個特定的宗教。宗教的靈性和社會性在20世紀以前,哲學家的思辨壟斷了對於宗教問題的思考。
  • 官場巫術與權力迷信
    它們忽視了今日巫術盛行的官場文化現狀。  權力崇拜:從「文革」到當代  記得幾年前,政府機關刊物《半月談》就刊有一文,記錄的是一個江湖大仙如何在不同官場、以其八卦小計忽悠官員掙錢的事情。又雲這個江湖大仙忽然良心發現,頗覺這份錢掙來沒良心,就此金盆洗手不幹了。然而,又是多少年過去了,迷信幾乎也成為國人皆知的一種「文化」。
  • 宗教學簡介
    神學領域以外的學者一般只承認狹義宗教學,即純歷史性、客觀性描述和比較、不帶主觀價值評斷的宗教學,認為它是一門研究感性事實的經驗學科、並非論述哲學主張的規範學科,因此既區別於相信神靈存在為前提的神學,也不同於否定神靈存在的無神論學說,而是把社會歷史中存在的宗教現象作為其研究客體,探討其起源與發展歷史,考察其觀念、行動及組織形態,分析其得以生存的社會文化背景與基礎,找出其內在性質和規律、社會功能和作用。
  • 如何定義觀念認知和經驗認知?即如何區分宗教、哲學與科學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論述過,意識進化史,就是人類認知史,即巫術、宗教、哲學、科學的由來。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與作為人的個體從誕生、成長的意識進化走的是同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