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舒憲︱弗雷澤:知識全球化的裡程碑

2020-12-17 澎湃新聞

回首二十世紀,評點對人類知識和文學創作都產生了巨大和持久影響力的學術著作,弗雷澤的《金枝》一定榜上有名。一個世紀以來,研究《金枝》的著作雖然算不上汗牛充棟,但也還是積累到相當的規模,堪稱成百上千。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一部是維克裡的《金枝的文學影響》。維克裡在書中告訴讀者,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巨匠們是如何從《金枝》中找到創作靈感的。換言之,是弗雷澤的著作為什麼會對整整一個時代的新潮作家和詩人產生那麼大的牽引力。具體而言,現代派詩歌的代表T.S.艾略特為什麼在其代表作《荒原》的開篇就要感謝弗雷澤;現代派小說的代表詹姆斯·喬伊斯又是怎樣從《金枝》中找到構思《尤利西斯》等作品的訣竅的。

弗雷澤

一個世紀過去了,人們沒有料到的是,弗雷澤《金枝》一書的文學影響還在繼續發酵的過程中,從西方文學到東方文學。2009年,時間距離維克裡的書出版僅僅三十六年,兩位知名度極高的日本小說家大江健三郎和村上春樹分別在自己的長篇小說中聚焦《金枝》。

村上春樹的小說《1Q84》通過《金枝》表達出共產主義公社領袖深田保的主要觀點。刺殺深田保是小說女主人公青豆最後一次任務。令她感到意外的是,深田保正期待著這次死亡。他居然盼望著自己被殺掉。這位東京大學的前教授對《金枝》有著深入淺出的評論:

「人所了解的只是他們在那裡一直存在而已。弗雷澤的《金枝》讀過沒有?」

「沒有。」

「是一本饒有興致的書。它教會我們各種各樣的事實。歷史的某一時期,很久遠的古代,在世界的許多地方,一旦國王的任期結束,就規定要將國王予以處決。任期從十年大概到十二年間。任期結束時,人們便蜂擁而至,將國王殘忍地殺害。作為社會群體,這樣做被視為一種必要,國王也主動地接受這樣的死亡。執行殺害的一方必須用殘酷手段進行血腥地刺殺。另外,由於這樣的殺害,作為國王者也被賦予極大的榮耀。為什麼非殺國王不可呢?因為在那個時代,所謂國王,就是代表每個人的聆聽者。這些聆聽者們主動地成為連接著他們與我們的循環之路。並且,經過一定的期間,殺死聆聽者成為社會群體不可欠缺的一項作業。在古代世界裡,統治與聆聽神的聲音是一回事。但是那樣的體制不知何時被廢止了,於是國王也無法被殺害,王位成為世俗且世襲之物。這樣一來,人們也就放棄了聆聽這檔子事。」

村上春樹讓小說主人公這樣大段引用《金枝》,來說明深田保一心尋求被殺的原因,那正是來自神話信仰時代的因果觀念:只有通過除舊迎新式的死亡,才能使神聖王權繼續維繫。年邁的統治者不讓位於年輕的繼任者,整個社會的生命力將隨著走向衰退。為此,社會的自我更新機制不惜以血腥的暴力,來保證王權獲得革故鼎新的換代過程。《金枝》被譽為早期人類學的「聖經」。「金枝」(Golden Bough)一詞源於古希臘羅馬神話。兩千多年前的詩人維吉爾在史詩《埃涅阿斯紀》中,提到特洛伊的英雄埃涅阿斯在城邦淪陷後,背著父親,領著兒子逃亡。途中父親死去,埃涅阿斯根據一位女神的指引,折取一節樹枝,藉助它的力量前往冥界去尋找父親的靈魂,向他詢問自己未來的命運。而該樹枝被命名為「金枝」。弗雷澤特別關注古羅馬的一個地方習俗:在內米湖畔的叢林中,有森林女神黛安娜的神廟,其祭司被稱為森林之王。如果有人能夠折取神廟旁聖樹上的一節樹枝、並將這位祭司殺死,那麼他就可以成為新的王。深田保對青豆講述的殺王故事,正是《金枝》的核心故事。這種出自人類學著作的西方典故使得日本小說獲得隱喻性的敘事結構和文化蘊含上的張力。

大江健三郎對人類學著作似乎更加熟悉。他的創作道路都離不開這方面的知識積累。2009年12月他發表了自稱「或許是晚年工作中最終的小說」《水死》。主人公名叫古義人,他父親留給他的遺物,一直被擱在一隻紅皮箱裡。父親在得知日本即將戰敗的消息後,試圖奪取神風敢死隊的飛機去轟炸東京的日本皇宮,以阻止投降,結果沒有成功。他在日本宣布投降的次日晚溺水而亡,留下的遺物紅皮箱則被警察送回給家人。作為打開有關父親記憶之門的鑰匙,紅皮箱中只有一部書《金枝》。小說從整體上強調,人生存的現實中可以同時包含兩種不同的精神,年逾古稀的古義人這個形象,體現著原昭和精神和戰後精神的對立。紅皮箱裡保存著的父親遺物《金枝》也就給父親的死增添了「金枝」式的內涵:革故是鼎新的必要條件。

原型批評家維克裡曾經精闢地指出:「《金枝》成了20世紀文學最重要的作品,因為它以對理想事物的傳奇式探求的形式,帶著在神聖的神話與人類習俗之中的反諷張力,為人類學研究奠定了現實主義的基礎。所有這些加在一起使它成為論說的原型,並因此而充當了現代文學的母胎。」從現代主義創作流行以來,以弗雷澤為代表的文化人類學知識不脛而走,廣為傳播,至今已經成為村上春樹、卡梅隆一類最流行的當代創作者取材和構思的靈感源頭。這一現象足以給傳統的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提出新的挑戰。如何適應從民族文學到文學人類學的想像範式之時代轉換,打通文明和原始、傳統西方經典與邊緣性、少數族裔文學的界限,在後殖民批判的知識格局中,消解殖民時代遺傳下來的歐洲中心主義價值觀及其貴族化文學經典觀,重新建構一種開放式的人類文學觀。事實表明:《金枝》已經成為人文新知識的標杆,不讀它,就連最時髦的當代小說也難以看懂了!

所有認真讀過《金枝》的人,都會這樣一種疑問:這位作者是誰,他為什麼如此知識淵博。他和前輩的西方博學者的主要差別是,他不僅熟悉西方知識人一貫熟悉的西歐的文史哲傳統知識,諸如古希臘羅馬的神話與悲劇,希伯來的聖書《舊約》等,而且對全世界各個地方的諸多族群都有所涉獵。比如,最早登上日本列島的原住民阿伊努人的獵熊生活以及他們的熊圖騰神話

(《金枝》第二十二章「禁忌的詞彙」;第五十章「神體聖餐」;第五十四章「以動物為聖餐的類型」)

。再比如,因為害怕鬼魂,西伯利亞的薩摩雅德人、印度南部的託達人、撒哈拉的土阿瑞格人、菲律賓的廷圭恩人,以及尼科巴群島、婆羅洲、馬達加斯加、塔斯馬尼亞等地的原住民都避免提到死者的名字

(《金枝》第二十二章「禁忌的詞彙」)

對於所有在單一民族國家的語境下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十二卷本《金枝》的基本作用,就相當於在課堂所學知識以外的一部補充性的百科全書。換言之,這是有關人類在這個星球上迄今尚未進入現代化進程的原住民文化的百科全書。我在寫博士論文《文學與人類學》時,把這種具有引領時代潮流性質的新知識觀稱為「知識全球化」。人類學這門大器晚成的學科之所以遲滯到19世紀末才正式在西方學壇上登場,原因之一就是:把「人類」這個自古希臘時代就有的概念真正落實到全人類的每個族群和每個部落,需要地理大發現和世界各地原住民的大發現,作為其認識的前提。原來的西方知識傳統中所沒有的這部分內容——有關文化他者的知識,特別是有關如今還生存在現代社會之外的,刀耕火種的乃至狩獵採集的原住民的知識,第一次堂而皇之地成為學者著書立說的研究對象。

知識全球化的效果是什麼?就人類學產生以前的學術史而言,西方知識傳統和中國知識傳統都有一個共同的局限:都是一種「被文獻所綁架的知識世界」。文獻的界限就構成人們認識上的界限。中國人習慣說的所謂「白紙黑字」,意味著只要是書寫成文字的東西就是可靠的,甚至是鐵案一般的固定不變。至於所謂「書缺有間」,沒有文字記載的東西,一般會以為子虛烏有,不屑一顧。文化人類學的誕生,以研究無文字民族和族群為基本目標。這樣就一下子改變了傳統的知識觀和歷史觀:在沒有白紙更沒有黑字的情況下,如何展開知識的漫遊和探險,這就是人類學研究的特長所在。《金枝》的巨大篇幅就是這樣以世界各地的無文字民族的神話傳說為主要敘事內容的。一部人類的故事,當然不是小冊子之類文體就能承擔的。弗雷澤的這樣一種環繞地球而取材的寫法,是在科班的人類學之方法論標誌——田野作業和民族志寫作——尚未推廣之前,依靠在圖書館的勤奮作業而實現的,這就更讓人感到驚異。可以說,沒有人類學,就無法實現知識的全球化。一切課堂知識都是以人類知識的名義來教授的。但如果不能讓知識真正地覆蓋到地球人類的各個族群,那豈能叫全球化的或全人類的呢?

除了知識的全球化,人類學還給整個哲學社會科學帶來一場曠日持久的「人類學轉向」,這是一場帶有後殖民和解殖民傾向的價值觀轉向,或稱「眼光向下的革命」。課堂上不應該只講帝國主義列強方面的知識,也要講千千萬萬的被殖民者——原住民的知識。相比于堅船利炮的殖民者一方,原住民的古樸生活方式才是沒有汙染的和可以持續的。人類學轉向帶給電影人卡梅隆充分的底氣,讓他拍出一部經典大片《阿凡達》,讓代表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潘多拉星球納威人,給武裝到牙齒卻面臨資源枯竭的地球人,重新做人生哲學的再啟蒙。

人類學轉向的思想史意義非同小可。簡單的說就是打破人類知識觀中長久以來佔據統治地位的文字中心主義,讓人走出文字記錄的小世界,面向真實存在的大世界。此話怎講?人類的族群數以千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族群是沒有文字的,僅有百分之幾的族群發展出文字。我們怎麼能讓這百分之幾有文字的族群代表整個的半分之百的人類文化呢?這不能代表的大部分,如今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面給出官方的價值認定,並同時給出一個冠冕堂皇的新術語詞組——「口傳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聯合國的官方新話語提出,要比弗雷澤先生的實際關注各民族口傳神話的做法晚了近一個世紀!什麼叫做超前,這就是超前。比中國學界所說的「預流」還要高出一個層級。預流是跟上時代潮流的意思,超前則是需要引導時代潮流。弗雷澤及其著作《金枝》和《舊約中的民間傳說》等,都是這樣的超前性著述。其引導知識全球化的裡程碑作用,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繼續顯現出來。惟其如此,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當主流的科班人類學家將弗雷澤譏諷為沒有田野作業經驗的人類學家,即「搖椅上的人類學家」時,文學批評界的大師級人物,加拿大的弗萊才會將弗雷澤《金枝》推崇為二十世紀最優異的文學批評著作。也是因為這個理由,我在2010年出版的文科研究生用的新潮教科書《文學人類學教程》第一章第五節,用弗雷澤書中二十五個不同族群的造人神話為案例,說明文化間的比較研究如何走出一對一比較的初級窠臼,轉向在五大洲做地毯式搜索的廣闊大視野。

把弗雷澤和他的前驅人物,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的奠基人維柯對比,情況就很清楚了。維柯的《新科學》也要解答人類歷史的普遍性規則問題。但是該書的主體內容是以荷馬史詩為研究對象的,沒有更多的系統文化資料做參照。只有西方基督教文化和異教文化這樣簡單的二分法。其歐洲中心主義的傾向不言自明。再看《金枝》就能看出,弗雷澤的取材更加廣泛和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如何成為科學,首先要看取材的包容範圍。一個社會的或文化的原理,如果是建立在抽樣調查基礎上的,其可信性會大打折扣。如果是建立在普查採樣基礎上的,能夠覆蓋大多數人類社會,那結論將另當別論。這是認識的個別性和普遍性的區別。這樣的比較並不意味著要讀者盲從弗雷澤書中所得出的一切觀點。《金枝》也受到其時代的局限,只能從古典進化論的立場出發去論述「巫術——宗教——科學」的三段論的人類精神的歷史發展模式,這樣簡單化的模式,會遮蔽更多的複雜的歷史變量。這,正是弗雷澤的後繼者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後,文化人類學自身發生根本性的轉向,從弗雷澤時代的側重尋求「普遍規律」,到更加關注特定文化的意義編碼規則。這便是人類學從「科學」取向,到「解釋學」取向的巨大變革。文化的解釋,成為新的研究潮流,並再次給整個人文社會科學帶來「文化轉向」。就中國文化的實際情況看,四千年以前沒有普及金屬冶煉技術,在文明到來以前談不上對黃金和金枝的崇拜,卻有比黃金更加重要的本土崇拜物——玉石。這樣看,研究中國文化的信仰根脈,就不能亦步亦趨地走弗雷澤的「金枝」聖物考察之路,而要回到《山海經》背後的兩百處產玉之山河之謎,去做實地調研和採樣。這就是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同仁們的當下研究思路。可以簡單概括為:從金枝到玉葉。在《金枝》的十二卷英文全本即將在國內出版之際,特意提示讀者關注中國本土文化的特殊性問題,是為序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博爾特 弗雷澤 領跑全人類
    弗雷澤:戴假髮給公司打廣告  弗雷澤真正為人所熟知也是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在女子100米決賽爭奪中,弗雷澤以10秒78的成績成為新「女飛人」。此前她在世界大賽中的露面機會並不多。然而經歷過北京之旅之後,弗雷澤變得越來越成熟了。
  • 弗雷澤:將任花旗集團首位女性「掌門人」
    弗雷澤於2004年加入花旗企業與投資銀行部,目前工作職責涵蓋19個國家的消費金融業務,包括零售銀行、財富管理、信用卡和抵押貸款等。在花旗工作的16年中,弗雷澤歷任多個職務,2015年至2019年期間,她擔任花旗拉丁美洲區域的執行長;2013年至2015年擔任美國消費和商業銀行與花旗抵押貸款事業部的執行長;2009年至2013年為花旗私人銀行部的執行長;2007年至2009年,弗雷澤為戰略與併購重組部門的全球主管。弗雷澤為蘇格蘭人。
  • 弗雷澤的作品會永遠存在下去
    cautivos,1986 詹姆斯·喬治·弗雷澤爵士 《原始宗教中對死亡的恐懼》1 《家庭》雜誌 1936年12月11日 弗雷澤博士的人類學思想在某一天將不可避免地過時
  • 專欄作家:弗雷澤-福斯特2016年曾得到曼聯的關注
    文章中,奧恩斯坦談到了目前外租於凱爾特人門將弗雷澤-福斯特。奧恩斯坦在文章中表示,2016年弗雷澤-福斯特在南安普頓效力時曾與曼聯有傳聞。為了留住弗雷澤-福斯特,南安普頓與福斯特續約,周薪大幅度提高。原文:當弗雷澤-福斯特得到新合同的時候,他即將接替喬-哈特成為英格蘭一號門將。曼聯當時有在關注弗雷澤-福斯特,因為當時人們認為德赫亞會加盟皇家馬德裡。弗雷澤-福斯特在當時被認為是身價最高的英格蘭門將。
  • 弗雷澤巫術與宗教觀念,維根斯坦對《金枝》的批評,您如何看?
    弗雷澤巫術與宗教觀念,維根斯坦對《金枝》的批評,您如何看?關於月亮與森林女神黛安娜的神話,弗雷澤《金枝》到底講了什麼?弗雷澤通過翻閱典籍得知,包括古代義大利、古希臘以及古羅馬,都存在過祭司與帝王身份重合的案例。
  • 弗雷澤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子短跑運動員嗎?奧委會的答案來了
    牙買加女飛人弗雷澤在100米比賽中獲得了2次奧運會冠軍,4次世錦賽冠軍;她一共獲得了6枚奧運會獎牌,11枚世錦賽獎牌,其中包括9枚金牌。如此出色的大賽成績,橫跨11年的統治力,那麼弗雷澤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子選跑運動員嗎?我們來看看國際奧委會官網怎麼說吧。
  • 餘淼傑:「回頭浪」並沒有改變全球化大趨勢
    原標題:餘淼傑:「回頭浪」並沒有改變全球化大趨勢(黃浩)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擘畫發展藍圖、規劃實踐路徑、作出戰略部署,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
  • 華爾街大銀行迎來首位女性掌門人:花旗將任命弗雷澤為CEO
    華爾街大銀行迎來首位女性掌門人:花旗將任命弗雷澤為CEO 澎湃新聞記者 蔣夢瑩 2020-09-11 08:47 來源
  • 莊振富 | 論禁忌的「二元性」——讀弗雷澤《金枝》有感
    但是,「禁忌」這個詞的內涵卻是模糊的,它具有「二元性」,如弗雷澤所說的「聖潔」和「不潔」或「玷汙」。《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人類學卷》:「『禁忌』一詞中內涵的『二元性』(duality)已引起極大的注意,雖然人們對此種『二元性』有不同的看法。因此,神聖(sacred)或聖潔(holy)的性質,和『禁止』、『不潔』、或『危險』互相關連」。
  • 百大NCAA球員76-73:盜帥弗雷澤+鐵肘馬龍,海伍德奧運金牌加身
    75、沃爾特-弗雷澤(Walter Frazier)南伊利諾伊大學:1963-1967身為2屆全美最佳陣容成員,綽號「盜帥」的弗雷澤出人意料地率名聲並不顯赫的南伊利諾伊大學奪取了1967年NIT聯賽冠軍(NIT聯賽全名為National Invitation Tournament,
  • 牙買加田徑史上十大巨星,布雷克第八,弗雷澤第二,榜首無爭議
    2、弗雷澤 弗雷澤是女子短跑歷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甚至在很多人心中可以去掉第一。弗雷澤也是第一位在60米,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賽上獲得國際田聯世界冠軍的女子運動員。她身高不足1米6,因此被稱為「袖珍飛人」,她在奧運會上獲得了100米2金1銅,世錦賽4金,這樣的成績讓她坐穩女子100米第一人,個人pb10秒70排名史上第四位。
  • 治癒全球化⑦|逆全球化浪潮下的全球衛生治理之路
    全球化患病,如何治癒?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院與澎湃新聞聯合推出「治癒全球化」系列文章,從多元視角審視全球化,並嘗試提出治癒建議。本系列文章只是個開頭,歡迎投稿討論大家的全球化。自2020年初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美國從疫情初期就開始指責世衛組織並多次威脅退出。
  • 從學院全球化1.0版走向2.0版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MBA教育中心主任錢學鋒教授認為,《民法典》是我國全面開展依法治國,真正形成以法治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的裡程碑和全新起點,這將為我國產業和企業的發展築起堅實的壁壘,並提供安全的保障。那麼,在市場經濟當中馳騁的企業中高層經理人應如何在新的時期乘風破浪,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 全球化還是被全球化,讀《全球化的悖論》
    全球化沒有錯,錯的是我們推動全球化的方法,錯的是我們追求的全球化的程度全球化還是被全球化在讀到《全球化的悖論》的三年前,我讀了一本關於全球貿易的書,叫《貿易打造的世界》,那本書很好地闡釋了人們因為對鴉片、咖啡和糖等產品的渴望而改變了全球格局,形成了一個以產品需求為根底的新世界。
  • 全球化下的公共衛生:變化與挑戰
    在過去數十年,全球化的不斷提速戲劇性地改變了全球的疾病譜。勢不可擋的全球化浪潮催生並加快了各種社會與經濟巨變。經濟一體化、工業化、城市化、大規模人口遷徙、社會分化、環境退化乃至氣候變暖等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使當今世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公共衛生風險。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亦稱慢性病)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複雜化。
  • 朱熹的傳說勉強接受,弗雷澤說得就玄乎了
    像電流一樣還有一種說法就比較玄乎了,人類學家弗雷澤告訴我們,被他們奉為神的人身上有一種神秘的物質,這種物質就像電流一樣,可以通過導體把身體裡的神秘物質放出來,在這種理論中,土壤就是讓魔力流失的最優良的導體,所以,被奉為神的他們,必須禁止接觸到地面,為了這種神秘物質不流失,他們必須像電學裡說得那樣,必須絕緣。
  • 一塊美麗的裡程碑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人的成長與一篇報導的關係,而這篇報導被當事人稱作「一塊美麗的裡程碑」。這個故事有兩位主人公:一位是首屆全國小學十大明星校長、杭州學軍小學榮譽校長楊一青,一位是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著名書法家任平。1962年,楊一青是杭州師範附屬小學(後稱「學軍小學」)的語文老師。一天,教導處通知他,市裡小學語文教研員宋壽朝老師想聽他的寫字課。
  • 高中歷史複習手冊:全球化歷程知識專題複習,等你收藏哦
    為了能夠更好的複習高中歷史全球化的問題,學長給大家整理了全球化歷程知識專題複習手冊!
  • 可口可樂公司上市100周年,勇於開拓的全球化之路
    從美國南方城市到 Around the Corner from everywhere誕生於美國南方,從亞特蘭大成長成為一家世界人民都家喻戶曉的全球公司,可口可樂是怎麼開始全球化的步伐的呢?早在1926年,可口可樂就已經成立了境外部門,負責向海外裝瓶商提供濃縮液。
  • 中國高鐵邁出關鍵一步,又一裡程碑誕生,西方:這印度怎麼追?
    眾所周知,每個國家目前都在互相合作,因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國要想快速提升自己的實力,與別國展開合作與交流成為了必然的存在。當我國影響力以及地位逐步提升之後,與很多國家都開展了合作,除了一些商品之外,在能源、基建等領域也有緊密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