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鬧脾氣,是很多父母育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許多父母都覺得孩子鬧脾氣就是脾氣很壞,甚至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脾氣好壞就是天生的。
孩子脾氣好壞不是天生的,父母的疏導很重要
寶媽周月的兒子已經3歲了,在周月看來,自己的孩子脾氣很壞,平時稍微有點不順心的事情,就大哭大鬧。比如假期帶孩子出門的時候,他沒能戴上自己最喜歡的小帽子,然後鬧著不肯出門。
婆婆開玩笑說,孩子的臭脾氣肯定是遺傳了爸爸,他爸爸小時候就是這樣的壞脾氣,現在都沒有改正,這是天生的沒辦法。不過周月並不這麼認為,她專門去請教了幼兒園的老師。老師說:"沒有哪個人的脾氣是天生的,你家孩子這樣,應該是進入敏感期了,所以才愛鬧脾氣。"
後來,周月根據老師的建議,在家裡多讓著孩子,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也就不和他計較了。慢慢地,寶媽周月發現孩子的脾氣好像變好了一點,不開心的時候會和爸爸媽媽說,而不是自顧自地發脾氣不理人。
其實,孩子脾氣好壞不是天生的。有的孩子之所以脾氣很壞,也許和父母有關。有的父母看見孩子發脾氣,總是抑制他們發脾氣。殊不知孩子小時候有脾氣是正常的,父母總是盲目抑制孩子發脾氣,甚至"以暴制暴",這都可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比如導致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壞。
為什麼孩子有脾氣是正常的?
根據醫學研究,人體的情緒和大腦的兩個部位有關,一個是杏仁核,另一個前額葉。因為杏仁核在孩子出生以前就發育完善了,所以孩子出生以後,情緒的控制和管理,主要依靠前額葉。
前額葉在孩子兩歲的時候才開始發育,這個時期的孩子能意識到情緒的存在,能感受和表達。但是卻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再加上語言能力有限,孩子急於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時,容易演變成發脾氣。
所以說,孩子有脾氣是正常的,父母可不能盲目抑制和阻止。正如兒童心理學者黛博拉·麥克納馬拉說的一樣:"父母應該讓孩子將脾氣發完,而不要試圖阻止孩子發脾氣。發脾氣本身是正常的,阻止才是不正常。"
父母盲目抑制孩子發脾氣的影響:
①影響孩子的性格發育
"發脾氣"對於孩子而言,其實是一個必須要經歷的事情。因為對於半大的孩子而言,他們一開始並不知道發脾氣是不好的行為,他們只是在表達自己的不滿。而如果父母抑制他們發脾氣,甚至是通過打罵的方式,阻止孩子發脾氣,其中的影響很大。
因為經常被父母責罵,導致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有不滿的情緒就憋在肚子裡,慢慢地形成內向的性格,不愛言語,表現得很孤僻。
②導致孩子變得叛逆
當父母採取抑制孩子發脾氣的方式,可能會導致另一個結果。因為長期被父母抑制自己的脾氣,孩子會慢慢變得叛逆。尤其是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時期,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獨立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
當父母採取比較偏激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亂發脾氣時,他們的想法大多是"我為什麼要聽你的"。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專門和父母對著幹,脾氣就變得越來越壞。
③影響親子關係
這個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孩子因為"發脾氣"的問題,和父母產生了矛盾,那麼可能會影響到親子關係。孩子覺得自己的情緒得不到發洩,父母不理解自己;而父母覺得孩子愛鬧脾氣,動不動就哭鬧,矛盾就越來越深。
父母要懂得正確地處理孩子的脾氣
當父母對孩子"發脾氣"時的處理方式錯了,就不要嫌棄孩子的脾氣變壞了。孩子脾氣好壞不是天生的,而是和他們的成長環境有關係,尤其是和父母有關係。因此,父母怎麼去處理孩子的"脾氣",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脾氣的好壞。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說:孩子的脾氣自我發展的一部,因此,家長不要盲目地抑制孩子發脾氣,而是要做有效的情緒疏導。中國也有一句老話叫做"堵不如疏",所以父母學會疏導孩子,助娃養成好脾氣。以下幾點不妨看一下:
①尊重、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在某一個年齡階段喜歡鬧脾氣,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父母應該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不要一味地抑制或者是逼迫孩子認錯。
美國心理治療師Jenise Harmon曾說:若孩子不是主動道歉,這樣的認錯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負面情緒,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表達方式有錯,畢竟他們還不懂。
但是當父母表達出自己的尊重時,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和關愛的。這個時候才更樂意聽從父母的教育,才能慢慢意識到自己表達情緒的方式是錯的,然後才能加以改正。
②找到孩子生氣的根源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生氣,他們生氣大多是有原因的。如果孩子生氣的原因合情合理,父母又何必責怪他們呢?想要培養孩子的好脾氣,父母應該要找到孩子生氣的根源。比如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可能會因為他們的玩具被父母放到了其他位置而生氣。
找到根源,對症下藥。這才是父母處理孩子"發脾氣"的好辦法。而不是粗暴地呵斥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學習到父母的暴脾氣。
③轉移注意力,保持冷靜
想要更好地引導孩子養成好脾氣,父母就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難免會上頭,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個時候,不妨嘗試一下轉移注意力。把孩子和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另外的事情上去。
這樣可以保證父母自己和孩子都能夠冷靜下來,然後再進行溝通交流,效果會好很多。
今日互動話題:孩子發脾氣了,你會怎麼做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