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凌國際中農集團為業績互撕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先是東凌國際(000893)要告二股東中農集團,現在又是中農集團向公司監事會提請向東凌國際董事會7名董事以及公司董秘提起訴訟。由一場高業績承諾的資產併購引發的連續爭鬥正在持續上演。

  監事會反對起訴董事

  東凌國際公司章程顯示,「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合併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有權書面請求監事會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也是中農集團向公司監事會提起訴訟的初衷,原本該在4月25日完成換屆的東凌國際董事會目前屬於超期服役狀態,同時公司董事會表示要等到中農集團方相關業績承諾完成後再進行董事會改選。

  中農集團方認為公司董事會行為違規,並給公司市值造成了損失。在面對東凌國際董事會屢次失利的情況下,中農集團按照公司章程在近日向東凌國際監事會提請了自己的訴求,要求公司監事會起訴公司7名董事。公司共9名董事,另外2名為中農集團方提名的董事。但是,最終訴求沒有獲得通過。

  據東凌國際監事會決議,當日公司監事會審議了關於中農集團提請公司監事會起訴賴寧昌、陳雪平、郭家華、郭學進、沙振權、徐悅、劉國常7位董事的議案和關於中農集團提請公司監事會起訴董事會秘書程曉娜的議案。

  公司的3位監事羅穗嵐、徐季平和周華萍對兩項議案進行了投票,結果全票反對。監事會反對的理由為,第六屆董事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做出的董事會換屆延期決議的行為不存在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司章程的強制性規定的情況,延期決議合法。其次,《通知》之一併無直接事實和法律依據證明公司市值損失與董事會做出延長任期的決議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對於程曉娜的起訴,中農集團認為程曉娜作為東凌國際董秘,對鉀鹽建設項目進展緩慢的原因進行虛假陳述和誤導性陳述並做避實就虛披露的情形,屬於違規行為。但是東凌國際監事會認為,程曉娜所做的所有對外陳述,都是向各董事徵求意見後向深交所做出的對已發生事實的客觀陳述,並非是程曉娜對深交所《關注函》中所提出問題的個人回覆意見,所以也不同意起訴程曉娜。

  收購資產引發紛爭

  東凌國際此次股權之爭屬於公司通過收購優質資產卻發現資產存在問題而引發的爭鬥。收購資產發生在2014年,2015年9月完成收購,資產被發現存在問題則出現在2017年初。

  東凌國際更名前的證券簡稱為東凌糧油,當時東凌實業是東凌糧油的控股股東,中農集團是通過2014年的定增收購資產進入到東凌糧油股東席位的。中農集團到來之前,東凌實業持有上市公司40.22%股份,雖然控股,但是東凌糧油當年是淨利潤虧損4.71億元的一家上市公司。

  因為業績虧損急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東凌實業才開始和中農集團各方接洽談發行股份收購資產事宜,據當時的重組方案,東凌糧油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購買中農集團、新疆江之源、勁邦勁德、凱利天壬、聯創永津、天津賽富等合計持有的中農國際100%股權,作價36.9億元,並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12.3億元。

  作價36.9億元的中農國際,評估基準日時的淨資產只有5.1億元,2014年時業績為虧損,之所以估值如此高是因為交易對方的高業績承諾。承諾中農國際2015-2017年扣非後淨利潤不低於1150萬元、1900萬元、4.52億元。顯然高估值是因為2017年給予的4.52億元業績承諾。雖然談2017年業績還比較早,但是東凌國際發現寮國鉀肥項目未進行任何擴建或新建工程,預計2017年中農國際的業績承諾「根本無法實現」。如此就有了此後雙方關係的破裂。

  中農國際方解釋業績可能無法達到承諾的原因是東凌實業等沒有按時繳納配套資金,其中就有東凌國際控股股東東凌實業棄繳的情況。而東凌實業稱沒有繳納配套資金的原因是中農集團一直沒有擴大產能,經營風險很大。就在雙方各執一詞的時候,東凌國際將兩位股東包括其他牽涉的股東一併告上了法院。

  除了中農集團對公司提起的訴訟外,東凌國際目前還牽涉兩個重大訴訟,公司都是原告。第一起訴訟是公司控股股東東凌實業、自然人李朝波作為被告的追繳違約金訴訟,東凌實業等沒有按時認購公司募集配套資金髮行的股份;第二起訴訟是中農集團、新疆江之源以及上海勁邦等10名股東為被告的追繳業績補償訴訟。

  據東凌國際公告,兩個案件目前尚未開庭審理。

  業績虧損股價腰斬

  4月6日,東凌國際盤中創出階段性新高16.56元/股,對應公司總市值為125億元,按照公司2016年年報,這個股價對應市盈率為600多倍。此後不久,東凌國際披露2017年一季報,今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511萬元。

  7月14日,公司又再次發布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7年上半年虧損1800萬-2300萬元。虧損原因也和公司的此次股權之爭有一定關聯,公司解釋稱,主要原因為寮國鉀肥50萬噸及100萬噸擴建停滯,生產及銷售未達到預期效果;原來的主營業務穀物業務因為受國家糧食政策去庫存化影響,在報告期內虧損約480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47%。養殖業持續低迷,毛利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國際船務受到波羅的海航運指數及國際航運環境持續低迷的影響,航運業務板塊未能扭虧,報告期虧損約1200萬元。

  東凌國際在回復深交所的《關注函》中也表示,「中農集團此前在股東大會上投的反對票已經嚴重擾亂了公司的正常治理,給公司造成了負面影響」。當然,讓投資者不能接受的是,因為業績的虧損以及公司的股權紛爭以及未來經營上存在的不確定性,東凌國際股價遭到了腰斬。

  從4月6日最高價16.56元/股變為截至7月28日收盤的8.01元/股,區間最大跌幅為51.63%,排在兩市跌幅榜的前面,期間還出現了股價閃崩的情況。

  對於東凌國際來說,中農集團等股東方在中農國際2017年業績沒有達標的情況下會否按約定進行補償是一個大問題,目前雙方也正因此進行著訴訟。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要看合同的約定,如果上市公司在收購完成後有一定的義務,如果約定一定要在這些義務完成的前提下再進行業績補償,則這些義務沒有完成,交易對方可以不進行業績補償;反之,如果沒有這些約定的義務,則必須要進行業績補償」。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雙方收購方案中並沒有這樣的義務,按照此前雙方的收購方案,收購資產和募集配套資金是並行不互為前提的,最終募集配套資金髮行成功與否不影響發行股份購買資產行為的實施。

  北京商報記者 彭夢飛

相關焦點

  • 誰為東凌國際「鉀肥夢碎」買單?中農集團或窺視上市公司控制權
    2014年受國際貿易大宗商量交易低迷影響,出現業績虧損,希望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當年8月,東凌國際發布公告稱,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合計作價36.9億元收購中農集團旗下的中農國際鉀鹽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中農國際」),間接控股寮國中農鉀肥。公開資料顯示,中農集團是全國性的集生產、流通、服務為一體的農業生產資料的大型企業集團,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本級企業,是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全資企業。
  • 預計子公司2017年業績承諾無法實現 東凌國際向中農集團等10家轉讓...
    3月28日晚間,東凌國際發布公告稱,公司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中農集團等10方補償東凌國際股份1.17億股,補償現金人民幣2.47億元,同時申請財產保全,法院已立案受理。昨日(3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事採訪中農集團等10家被告公司,上海凱利和金誠信兩家公司表示不清楚訴訟一事,另外8家公司則未能聯繫上。
  • 東凌國際董事會否定二股東中農集團關於換屆選舉新董事會的提案
    東凌國際董事會此前決議,延長公司第六屆董事會任期至公司與中農集團等十家交易對手方所籤署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履行完畢為止。   6月7日,東凌國際董事會收到公司第二大股東中農集團向公司董事會發出的《關於廣州東凌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的臨時提案函》,提請公司董事會增加 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臨時提案《關於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對公司董事會進行換屆選舉,並提名了武軼等5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和呂隨啟等4名獨立董事候選人。
  • 東凌國際監事會否決中農集團要求起訴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請求
    據了解,公司股東中農集團向公司監事會發出了《關於提請廣州東凌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起訴賴寧昌董事長、張志鋼總經理的通知》。中農集團之所以向東凌國際監事會提請起訴賴寧昌、張志鋼,源於中農集團於2017年7月10日向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南沙法院」)分別提起的(2017)粵0115民初3116號、3168號和3169號公司決議糾紛案件(以下簡稱「三案」)相關事項。
  • 「二東家」中農集團擬告東凌國際7董事
    28日盤後,東凌國際發布公告稱,中農集團擬將賴寧昌、陳雪平、郭家華、郭學進、沙振權、徐悅、劉國常7名董事和董秘告上法庭,理由是董事沒有支持董事會換屆,董秘沒有做好信息披露等。不過,相關提案被東凌國際監事會否決。
  • 廣州東凌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收到法院《民事裁定書》的...
    原標題:廣州東凌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收到法院《民事裁定書》的公告   證券代碼:000893 證券簡稱:東凌國際公告編號:2019-060
  • 廣州東凌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報告摘要
    2、中農國際鉀鹽開發有限公司、中農礦產投資有限公司(香港)及中農鉀肥有限公司自2015年9月30日起納入合併報表範圍。  3、江蘇東凌物流有限公司、江蘇東凌港務有限公司及廣州東凌貿易有限公司自成立日後納入合併報表範圍。
  • 廣州東凌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評估報告確認中農國際無形資產價值為人民幣278,533.50萬元;公司依據評估報告,確認採礦權減值為人民幣70,558.38萬元。根據評估報告結果,公司對中農鉀肥採礦權的價值及減值重新確認,並依此追溯調整了採礦權及減值的金額、相關報表科目及附註。公司配合會計師中勤萬信對公司調整採礦權減值及追溯調整相關財務數據的2017年財務狀況重新進行了審計。
  • [收購]東凌糧油:擬非公開發行股份收購中農國際鉀鹽開發有限公司...
    通過向上遊延伸,加強資源掌控能力,在國內外控制鉀鹽礦儲量近5億噸,並有針對性的收購部分技術領先、具有成本優勢或市場優勢的尿素、複合肥和農藥生產企業,為農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中農集團具有化肥進口代理經營權,在新加坡、香港等地設有境外窗口公司,是多家國際農資供應商在國內的獨家代理,是國際化肥協會(IFA)和美國化肥協會(TFI)的會員單位,年進出口化肥等各類農資商品500萬噸。
  • 廣州東凌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決議公告
    為了今年內能完成收購東凌機械,改善公司經營業績、加快公司在汽車零部件製造領域的布局,經過與交易對方以及中介機構的充分討論,公司決定由原先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變更為現金收購。本次交易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
  • 北京科技大學東凌經濟管理學院順利通過AACSB國際認證
    原標題:北京科技大學東凌經濟管理學院順利通過AACSB國際認證【MBA中國網訊】2018年2月20日北京科技大學東凌經濟管理學院收到來自國際商學院協會(TheAssociationtoAdvanceCollegiateSchoolsofBusiness,
  • *ST東凌(000893.SZ)10月8日復牌並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證券簡稱變為...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9月29日丨*ST東凌(000893.SZ)公布,公司於2019年5月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廣州東凌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問詢函》(公司部年報問詢函〔2019〕第41號),公司組織相關部門及中介機構共同對其中涉及的問題進行了逐項落實和回復
  • 弱者在底層互撕,強者在天堂中互持
    在生活中,杜某性格開朗、樂觀、樂於助人,沒壞心眼,但遇到事情,著急的時候愛較真,霍女士怕他吃虧,曾再三叮囑,我們現在靠吃服務行業這碗飯養家,遇到事情了,要收住脾氣,別較真不放。杜某表示默認。2021年1月2,元旦放假,杜某中午在家陪妻子和孩子一起吃個飯,兒子開心地說,「爸爸,你今天煮火鍋下的餃子,好好吃啊」。
  • 中農集團董事長蘇澤文回應:備貨量充足?物流通暢?價格怎樣?
    ——專訪中農集團董事長蘇澤文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春耕腳步臨近,備耕只在當下。疫情期間,作為農資供應的「主渠道」、為農服務的「國家隊」,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農集團)做了哪些準備?農資產品的備貨量是否充足?物流是否通暢?農資產品價格是否會出現大的波動?為此,記者對中農集團董事長蘇澤文進行了專訪。
  • 中農集團(控股)南通現代物流園項目開工奠基
    中農集團(控股)南通現代物流園項目開工奠基 來源:市供銷合作社 發布時間:2018-12-08 字體:[ 大 中 小 ]
  • 北京日報:"飯圈"互撕當休矣
    其中明確提出將「重點整治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等價值導向不良的信息和行為」。 追星的方式有多種,在許多「70後」「80後」的記憶裡,一盤磁帶、一張影票足以表達自己對偶像的喜愛,可隨著「後浪」洶湧,表達方式也發生了「質變」。控評論、刷數據、衝銷量等等,幾乎成為一名「合格」粉絲的基本技能。
  • 與前任「互撕」?當心法律風險
    這種「互撕」行為雖然能逞一時口舌之快,卻極可能觸碰法律紅線,落入侵權範疇。  近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審理了多起涉及「前任」的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件。法院在審理中發現,很多案件中,原、被告本是戀人關係,分手後,一方將另一方的個人信息如姓名、樣貌甚至身體隱私部位的照片發布到微博上,用侮辱性語言描述對方,影響對方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 為"咩"大戰兩天一夜 張藝興楊洋粉絲開創史上最無腦互撕
    最近的小鮮肉界有點不太平,鹿晗突然宣布戀情引來哀鴻遍野,楊洋和張藝興的粉絲又撕起來了。這年頭,粉絲互撕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次兩家撕起來的原因實在是有點無釐頭。罪魁禍首,竟然只是因為一個「咩」字!
  • 與前任網上「互撕」?法官提醒:可能觸碰法律紅線
    與前任「互撕」?當心法律風險  在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古人分手時,常常以詩銘志,如「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而在網際網路社交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很多原本是夫妻、情侶的雙方,分手後卻會在網絡上開啟罵戰。這種「互撕」行為雖然能逞一時口舌之快,卻極可能觸碰法律紅線,落入侵權範疇。
  • 李子柒、薇婭當選全國青聯委員,迎來滿屏髒話:強者互持,弱者互撕
    「他們讓我們在自己的家門口遇到了國際競爭對手,知道了什麼才是世界先進。它們的營銷方法、職業修養、商業道德,都給了我們啟發。」 沒有爭鋒相對,在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三個尊重對手、尊重藝術、尊重作品的導演,在為彼此吶喊和加油。 不僅如此,更難得的是,拍《流浪地球》時,片方資金斷裂,劇組停機兩個月,一度拍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