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難倒11人,網友:這也會錯?

2021-02-07 美詩美文的世界

中國詩詞大會之所以會這麼受歡迎,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出的題目基本上都是我們熟悉的詩詞作品。但這些題目,卻不容我們小覷。因為這些熟悉的詩詞,可能很多人上學時真的並沒有讀懂過。比如今天要和大家 說的這道關於《七步詩》的題。題如下:

「豆在釜中泣」中的「釜」是什麼?A. 鍋 B.碗 C.灶

說起來這個題應該算是極簡單的了,選手一下子就選出了答案A。但是百人團卻還有11人答錯了,不少網友評論:「這也會錯」?詩中的釜是古代的一種鍋,也是現代鍋的前身。就算是對這首詩不熟悉,也應該聽過成語釜底抽薪,這是36計中的第19計,這裡的釜也是指鍋。

看起來這個題挺簡單的,不就是曹植的《七步詩》嗎?別說背內容,就連寫作背景多數人都可以如數家珍。我們再來讀一次這首詩: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詩有多個版本,有四句版也有六句版本,本次選用六句版。作為一位從事語文教育多年的老師,筆者要是跟大家說近日一位家長跟我說的事,大家就會覺得其實這首詩並不簡單。

這是一位研究生學歷的學霸家長,他家的孩子是位小學生,讀完曹植的這首《七步詩》後,孩子提了個問題,難住了這位學霸家長。孩子提的問題是:曹植的弟弟不是挺聰明、挺厲害的人物,怎麼可能非讓哥哥七步成詩,如果不成就要滅掉他,這也太兒戲了吧?這樣其他朝臣怎麼可能服他,三國時的人物,都這麼不長腦子嗎?

很顯然,這位孩子是在質疑《七步詩》背後這七步成詩的趣事。孩子的質疑是句句在理的,難怪這位學霸家長答不上來。其實咱們真的不能怪孩子想多了,這個事當年著名文人餘秋雨先生也曾問過。最後他認為詩確實是曹植寫的,畢竟與曹植的詩風很接近,但這個故事是後人虛構的,不可能出現這麼戲劇化的場景。

餘秋雨這個說法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七步詩》首次出現,是在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書中。這是一本文言小說集,主要記載的是東漢後期到晉宋間名人的軼事。既然是小說集,並不是史書,所以內容真實性就要大打折扣。從目前我們對它的解讀來看,有不少只是民間傳說,當不得真。《七步詩》中的故事背景由《世說新語》記錄後,後又被各種寫三國的通俗小說採用,於是曹丕讓曹植七步成詩的說法便深入人心了。

當然,真相如何從客觀上來說,我們已經弄不清楚了,除非回去問曹植去。不過從七步成詩之說的流行,說明大家對於這些關於詩文的軼事傳說是很喜歡的,也是很願意相信的。所以後世很多詩詞,都經常會有一個挺有意思的背景故事,這些故事也一樣是很難考究的。比如讀北宋的一些作品,經常就有人提到蘇小妹這個人物,說她是蘇軾的妹妹。但事實上,文史學家們考證後,認為蘇軾並沒有妹妹,只有一個早亡的姐姐。關於蘇小妹的種種傳說,極有可能是民間百姓杜撰的。

不過,筆者倒沒覺得這樣就錯了。畢竟一首作品是否能成為千古名作,僅靠一個故事是不行的。就如曹植這首《七步詩》,若非寫得夠有水平,也並不會深受大家喜愛。最後問題來了,大家覺得曹植七步成詩有沒有可能呢?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詩》
    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錄2020.1.13總266條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曹植七步詩名流千古,無數人效仿,寇準用三步,魯迅寫的最有趣
    ,這點難度根本不在話下。於是曹植就沒有用七步,張口便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是《三國演義》裡引用的版本,大概是為了便於讀者閱讀,羅貫中把這首詩給簡化了,其實在《世說新語》裡,這首詩是這樣的: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 曹植6首經典詩詞歌賦,膾炙人口,傳誦不絕!
    曹植為我國第一位創作五言詩的作家,他將無言詩詞推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其賦成就也很高,《洛神賦》是他辭賦的代表作。曹植6首經典詩詞歌賦,膾炙人口,傳誦不絕。1、《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曹植十首經典詩詞,經久不衰,流傳千古
    曹植十首經典詩詞,經久不衰,流傳千古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三國曹魏時期著名文學家,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王士禎曾稱把他與李白、蘇軾並稱「詩仙」。煮豆的時候燃燒豆秸,豆在鍋裡哭泣、埋怨。本是同根所生,何必如此急火相煎?後人常引用這首詩或只引後兩句來比喻骨肉相殘等。九、都蔗雖甘,杖之必折;巧言雖美,用之必滅。語出三國·曹植《矯志》。受用,但真要照著去實行必定招致失敗。這句話指出用人行事不能只看外面表象,而是要講求實用、看能否真正解決問題。
  • 感恩父母感恩一切經典感恩配圖詩詞句子大全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哀哀父母,生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痴笑令人嗟。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
  • 孩子4歲背古詩,真的會影響創造力嗎?這3個好處你可能想不到
    究竟要不要讓孩子從小背古詩,一直存在著爭議,有的人認為孩子不能完全理解古詩的意思,背會了也沒用,長大就忘了。還有的人認為讓孩子4歲背古詩,會影響創造力。可是他們不知道的事,孩子從小背古詩不是為了背而背,背古詩可以對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產生積極的作用。
  • 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倒冠軍陳更,專家:課本也錯了
    ,難倒了眾多選手,甚至連冠軍陳更也答錯了。的人都知道,他不但會背詩,對很多詩詞的典故也是了如指掌。而對於這道題,他給出的答案是A,他表示,這首《楓橋夜泊》是張繼落榜後所寫,當時他在回家的途中窮困潦倒,所以A選項更合適。但是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B,當主考官把正確答案公布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驚了,看來錯的人不在少數。
  • 中國詩詞大會,那些曾難倒了百人團選手的詩詞,有多難?
    中國詩詞大會已經落下了帷幕,即使今年董卿缺陣,這檔節目依然創下了收視率第一的佳績,除了特殊原因外,也說明了國民對詩詞文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我們也知道,央視創辦這一欄目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弘揚傳統文化,所以一般題目都不會特別難,所考的詩詞也大多是學生要求背誦的。
  • 50句詩詞,50個成語,挑戰「成語飛花令」,你能背出幾句?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決賽環節中,超級飛花令難度升級,這次飛的是「成語」,需要選手說出一聯或者一句含有成語的詩句,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走馬觀花」……。50句詩詞,50個成語,挑戰「成語飛花令」,你能背出幾句?
  • 但願人長久的長久指的啥?《中國詩詞大會》難倒多人
    詩詞大會上難倒91人蘇軾的《水調歌頭》,2020高考考了,多人答錯蘇軾的《水調歌頭》算得上是傳唱度很廣的一首詞了,那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相信只要是上過學的人都對這首詩再熟悉不過了,甚至可以達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因此應該是大多數人最熟悉、最喜愛、最難以忘懷的一首詞。但就是這樣一首的詩,出現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竟難倒了百人團中的91個人,只有9個人答對。
  • 詩詞大會考「月落烏啼霜滿天」難倒北大博士,專家:語文書也錯了
    除此以外,詩詞大會上還曾考過: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是什麼;「但願人長久」中的「長久」何意;李清照「應是綠肥紅瘦」中的「紅和瘦」是什麼?這些咱們平時再熟悉不過的詩,都難倒了不少高手,這些詩詞名句到底什麼意思,大家可以參看筆者前期的文章。
  • 「譯界泰鬥」許淵衝經典詩詞翻譯12首
    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   經典詩詞翻譯12首   《七步詩》曹植   煮豆燃豆萁,   Pods burned to cook p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