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得分計算:確立權重的方法

2020-12-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需要討論才能得出結果的問題,這其中有什麼辦法呢?筆者將給我們講述確立權重的方法,通過分析遇到問題的多面性來決定結果。

在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需要確定各部分權重來得出最終結果的問題;例如商品的排序,可能需要考慮成交量、好評率、收藏量、轉化率等因素;例如個人信用分,可能需要考慮身份特徵、消費能力、人脈關係、行為偏好、信用歷史等因素,而其中每個因素,又可能需要多種指標來衡量。

——這就引入了權重的概念。

那麼,如何確定每個因素對目標的權重,以保證最終結果最合理呢?

一、什麼是權重

權重是指某因素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權重越高,則該因素越重要。權重有兩個特點:1、每個因素的權重在0-1之間 2、所有因素的權重之和為1。

二、權重的確定思路與方法

主觀賦權方法:主要由專家經驗得到權數,然後對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是一種結合性方法,易操作,存在一定主觀性。常用方法:層次分析法AHP、權值因子判斷表法、德爾菲法、模糊分析法、二項係數法、環比評分法、最小平方法、序關係分析法等

客觀賦權法:依據歷史數據研究指標之間的相關關係或指標與評估結果的影響關係來綜合評價。這是定量研究,無須考慮決策者主觀意願和業務經驗,計算方法較為複雜。常用方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熵值法、變異係數法、均方差法、回歸分析法等

三、常用權重計算方法

3.1 層次分析法(AHP)

層次分析法簡稱AHP,是指將與整體決策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然後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根據總的目標,可以將問題分解為不同的因素,形成一個多層次的分析結構模型,從而最終使問題歸結為最低層相對於最高層的相對重要權值的確定或相對優劣次序的排定。

層次分析法可應用於權重確立的多種場景,例如1、利用層次分析法對內容社區的原創作者進行創作者打分評級,然後針對不同評級的創作者制定不同策略,以刺激更多原創優質內容的生產;2、利用層次分析法對各流量來源的渠道進行渠道的打分評級,更加有效客觀全面的評價一個渠道的綜合價值;

層次分析法具有系統性、實用性、簡潔性的優點,一般步驟如下:

1)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應用AHP解決實際問題,首先要明確需要分析決策的問題,把它條理化理出遞階層次結構。一般由三個層次組成:目標層(最高層),問題的預定目標、準則層(中間層),影響目標實現的準則、措施層(最低層),促使目標實現的措施。通過對複雜問題的分析,找出影響目標實現的準則,要詳細分析各準則因素間的關係,有些是主要準則有些是次準則,然後根據這些關係將各元素分成不同的層次和組,上一層元素由下一層元素構成並對下一層元素起支配作用。最後分析為解決問題,在上述準則下,有哪些最終措施,將他們作為措施層因素,放在層次結構最底層。

以上圖作者評分模型為例,作者總分即為目標層;作品質量得分、發布得分等即為準則層;圖文分享數、評論數等即為措施層。

2)構造判斷矩陣

據遞階層次結構就能很容易地構造判斷矩陣。構造判斷矩陣的方法是:每一個準則因素作為判斷矩陣的第一個元素,隸屬於它的各個元素依次排列在其後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然後填寫判斷矩陣,大多採取的方法是根據專家(業務經驗)來判斷矩陣的準則,其中兩個元素兩兩比較哪個重要,重要多少,對重要性程度按1-9賦值。在實際應用中,可用spss工具進行計算,簡潔方便。

3)計算權向量並做一致性檢

對於填寫完的判斷矩陣利用一定數學方法進行層次排序,計算權向量,指每一個矩陣各因素針對其準則的相對權重。計算權向量有特徵根法、和法、冪法等,再次不做過多介紹。確定權向量後,需要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比如A比B重要,B比C重要,但是最後結果顯示C比A重要,這樣即為不一致。可以利用一致性指標、隨機一致性指標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檢驗。若檢驗通過,歸一化後的特徵向量即為權向量,若不通過,需重新構造成對比較陣。

4)計算綜合重要度

以上分析只得出相對重要度,因此在層次分析中,還需計算同一層次所有要素對最高層次進行排序,從最上層開始,自上而下的求出各層要素關於總體的綜合重要度,並進行一致性檢驗。

評價:層次分析方法是把研究對象當作一個系統,按照拆解、比較的思維進行決策。其中每一層的權重設置最後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最終結果,每個層次中每個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均可量化。把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利用專家經驗,對評價問題的本質、要素的理解出發,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講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斷。層次分析法適用於處理許多用傳統的最優化技術無法著手的實際問題。

3.2 變異係數法

變異係數是刻畫離中趨勢的重要指標,反映取值的差異和波動,在數值上等於標準差除以均值。為什麼變異係數可以確定權重,因為在評價體系中,若某因素取值差異大,則說明該因素難以實現,是反應所評價對象差距的關鍵因素,所以要賦予更高權重。

例如:

在高考時,我們經常會談要把精力多放在數學上,而語文則是循序漸進,以保分為主。為什麼呢?是因為數學成績相比語文成績,更能拉開總分差距:數學學的好,考130、140分的可能性很大,而語文全班分數則可能普遍分布在100-120分,付出很多努力卻和別人拉不開什麼差距。

我們重視能拉開差距的科目,其實就是對取值差異大的因素,對其賦予了更高權重。

嘗試去用變異係數法綜合評價北京某景區的各影響因素指標權重。數據選取某一年的數據。計算這些影響因素的變異係數、標準差、平均數,反映出各因素在這些指標上的差距,並作為確定各項指標權重的依據。

將各項指標的變異係數加總得12.05,然後計算構成評價指標體系得這5個因素指標的權重,超負荷的接待量:

過多的人工建築:

其他指標的權重依次類推,最終求得各因素權重:

變異係數法直接利用各項指標所包含信息量,通過計算得到指標的權重,是一種客觀的賦權方法。在評價中,指標取值差異越大的指標也就越能反應因素差異,這樣的指標更能反應每個被評價目標之間的差距。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由 @趙小洛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用戶滿意度指標權重計算方法
    不同評價指標對整體滿意度的影響力是不一樣的,但之前我們基本上默認不同指標的影響力是相同。在計算滿意度時,在多級指標結構的滿意度評價中,採用算術平均方法來使用二級指標計算一級指標、使用一級指標計算整體滿意度是。這樣的計算方法是存在不合理性。
  • 用戶滿意度指標權重計算方法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不同評價指標對整體滿意度的影響力是不一樣的,但之前我們基本上默認不同指標的影響力是相同。在計算滿意度時,在多級指標結構的滿意度評價中,採用算術平均方法來使用二級指標計算一級指標、使用一級指標計算整體滿意度是。這樣的計算方法是存在不合理性。
  • 如何利用主成分法計算權重?
    主成分計算權重是一種常見方法,之前的文章中和大家介紹過,如何利用熵值法計算權重。今天的文章,一起來看看如何通過主成分法計算各指標權重並應用到綜合評價研究中。二、操作步驟SPSSAU操作:選擇【進階方法】→【主成分】。
  • 手把手教你用熵值法計算權重
    由於對數據要求少,且容易計算,熵值法一直是備受歡迎的權重計算方法。今天的文章,將帶大家一起梳理熵值法計算權重的步驟以及如何應用到綜合評價研究中。一、研究背景研究案例是利用熵值法來對各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分析。
  • 根據分項得分和所佔權重計算KPI績效最後得分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Excel函數與公式關注後發送函數名稱,即可獲取對應教程原創作者 | 李銳微信公眾號 | Excel函數與公式(ID:ExcelLiRui)微信個人號 | (ID:ExcelLiRui520)根據分項得分和所佔權重計算
  • 教你計算因子總得分的方式
    如果我們最終得到2個因子,那麼就是從2個不同的維度來評價樣本,如果是5個因子,則是從5個不同維度評價樣本數據,因子數目越多,對樣本數據的綜合評價也會越困難。因子總得分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前面所得到的各個獨立因子變量的基礎上,綜合不同維度的信息,分配不同的權重,重新構造出一個總得分變量,用於樣本綜合評價。疑難:如何計算因子綜合得分?
  • 不知道怎樣計算權重?告訴你8種確定權重方法
    本文列出常見的權重計算方法,並且對比各類權重計算法的思想和大概原理,使用條件等,便於研究人員選擇出科學的權重計算方法。;此類方法利用數字的相對大小信息進行權重計算;第三類為熵值法(熵權法);此類方法利用數據熵值信息即信息量大小進行權重計算;第四類為CRITIC、獨立性權重和信息量權重;此類方法主要是利用數據的波動性或者數據之間的相關關係情況進行權重計算。
  • 推薦系統中常用的權重計算方法
    本文的一下部分分別介紹上面的score、weight、preference都如何計算。本文建議這些Score、weight、或者preference的取值都歸一化到(0, 1)區間內,這樣能為各種計算提供方便。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收集好數據之後別忘了做一下前面介紹過的預處理。在介紹各種權重或者得分的方法之前,先介紹一下sigmoid函數。
  • SPSS主成分分析 | 權重計算&極差法標準化超詳細教程!(下)
    上節回顧在昨日SPSS主成分分析 | 指標權重值計算真的不難!(上)中(點擊複習),我們利用SPSS中的數據標準化方法及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解釋的總方差」和「成分矩陣」(如下圖)(4)權重計算(歸一化)現在到了最後一步,計算權重,也即標準化,將所有指標進行歸一化處理,使其權重綜合為1。
  • 綜合評價方法這麼多,我該怎麼選
    現實中如果我們想評價一個事物,由於影響評價的因素眾多而複雜,單從一個指標評價事物肯定是不合理的。因此多數情況下,對一個事物進行全面的評價往往需要涉及多個層次、多個方面的指標,並加以計算,得到一個綜合評價模型,從而得出一個更加科學合理的結論。本文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多指標綜合評價問題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 微信公眾號傳播力評價指標體系優化方法研究
    總體而言,本文在研究設計上主要借鑑了丁敬達、邱均平對中國高校科技創新競爭力評估中採取的權重優化思路和方法,也即通過對同一批樣本進行連續數年的數據評價,進一步採用各指標項平均值,利用最小二乘法、變異係數法計算各項指標的客觀權重,同時結合層次分析法計算各項指標的主觀賦權,在此基礎上結合客觀賦權和主觀賦權計算綜合賦權,最後對主觀權重、客觀權重、綜合權重得出的評估結果進行分析和比較,從而確定最佳權重係數。
  • 如何計算投標報價的得分?行業問題解答
    如何計算投標報價的得分?我們在投標之後,就需要根據每項的的分數計算標書最終得分,這樣我們才會更有把握。至於每項分數所佔比例,這是統一定好的規律。下面,一起和保標招標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如何計算投標報價的得分?
  • 如何用TOPSIS法計算權重?
    用於計算權重的方法有很多:主成分分析、專家評分法、層次分析法、熵值法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實用的綜合評價方法,如灰色關聯、模糊綜合評價等。下面要提到的這個研究方法也是一種用於進行綜合比較,計算權重的方法。
  • 如何確定權重?AHP權重、優序圖法,簡單實用權重方法分享
    02 權重法在研究構建指標體系,或多指標評價研究中,都離不開對指標權重的構建。之前我們也介紹了多種計算權重的方法,但一些方法實施較為複雜,不容易理解。本次更新中,除保留之前的權重計算方法,又另外提供兩種方法:AHP權重、優序圖法。
  • 電商商品搜索權重模型
    一、權重概念權重是反應參數指標在整體評價系統中的重要程度,權重越高,表明該指標越重要。舉個列子,一個學校招生考試,共三個科目:語文(100分)、數學(100分)、英語(100分),最終根據語文30%,數學40%,英語30%的比例進行累計得一個總得分,得分高者優先錄取。
  • Matlab評價型模型的求解方法
    <零>前言  構成評價型模型的五個要素分別為評價對象、評價指標、權重係數、綜合評價模型和評價者
  • 崗位評價方法大全(HR必讀)
    市面上崗位評價的方法多種多樣且各有千秋,大體可以分為粗分崗位評價方法和細分崗位評價方法兩大類。粗分崗位評價方法粗分崗位評價方法主要有崗位排序法、崗位參照法、崗位分類法這三種方法。崗位排序法:崗位排序法指根據一些特定的標準將崗位按照整體價值大小進行排序的評價方法。
  • 綜合評估方法的比較研究與確立
    綜合指數為:D=(∑di×P)/∑P  其中:D為綜合指標指數(得分);P為指標標準值(權數)。  隸屬函數評估方法較之加權評分法具有更大的合理性,但該方法對狀態指標缺乏有效的處理辦法,會直接影響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同時,該方法未能充分考慮企業近幾年各項指標的動態變化,評價結果很難全面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的真實情況。
  • 因子分析統計方法在指標評價中的實踐應用
    假設可以只有一個指標來評價,那麼自然簡單為只按照此指標的大小進行排序即可,但一個指標又如何能反映出如今如此複雜的評價情況呢?再者,假如多個指標之間相互獨立,那麼可以構建一個線性組合形成綜合指標進行評價,那麼權重又如何量化?再如,假設多個指標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那麼直接的線性組合還會存在信息重疊,直接線性算法不能客觀的做出評價。
  • SPSSAU一眾新功能上線:高級公式、綜合得分一鍵計算!
    在做量表研究時,有時需要計算量表總分。而不同的量表計算得分的方式不同。有的量表是不同條目計分方式不同,有的量表需要在原有得分上進行換算,得到最終評分。此時就可以使用【高級公式】功能。如常見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其得分的評定方式是在計算出總得分後,用總得分×1.25以後取整數部分,才是最後的標準分。操作步驟:Step1:首先處理反向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