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帶著娃在老家住,侄子就住在隔壁,經常會過來一起玩。但是我家娃有的玩具不肯跟表弟分享,比如有一套積木我家娃很喜歡,藏在房間自己玩。
有好幾次他在房間玩積木,聽到表弟過來了,他就趕緊出去客廳,避免表弟衝進來房間,要玩他的積木。
真是一個「小氣」的娃。娃越是這樣「慌慌張張」,表弟就越覺得房間是不是有什麼好玩的東西?想進去一探究竟。所以,每天都要上演慌慌張張把房間門鎖上這一幕。
我也曾經跟娃溝通過,要不把積木拿出來客廳跟表弟一起玩?兩個人一起拼更好玩。但是娃堅決不同意,他說怕積木被弄丟、弄亂。
確實,這套積木是我家娃的寶貝。基本上每天都要玩,玩好了就會自己收起來裝在收納盒。
看著他對自己的玩具這般愛惜,我也不好強求他跟表弟分享了。
很多時候,在大人看來,就是一個玩具,也不是什麼貴重物品,娃為什麼會如此「小氣」?
其實,娃心愛的玩具,在他們心中的位置,就像是爸爸的豪車、媽媽的鑽戒同樣貴重,不捨得跟別人分享。
1、 不必強迫孩子分享玩具,不要給孩子貼上小氣的標籤。
記得小時候, 家裡來客人了,有小孩子的,我媽媽就會讓我們把玩具拿出來跟客人的小孩一起玩。
其實,並不是很願意拿出來玩, 因為有時候玩著玩著,就被我媽大方的送人了。但是不拿出來我媽又該說我小氣了。
可能我媽從來都不知道那些小玩具在我心中是多麼重要。好不容易集齊的卡片就給我媽送出去了幾張,在她眼裡,只不過是幾張卡片?用不用這麼小氣?
小時候的玩具並沒有現在這麼豐富,記得那時候舅舅是開貨車的,幫玩具廠拉貨。那時候帶回來了幾樣小玩具發給我們姐弟幾個。我分到了一個小小的芭比娃娃。
那個時候別提有多開心,還自己找了舊衣服剪出布料給小芭比縫裙子。晚上睡覺之前,我得把小芭比放在床頭,深怕別人弄壞了。
結果有一天放學回家,就看到小芭比娃娃的手被扯斷了躺在桌子上。我當即委屈的哭了起來,氣得我晚餐都不吃了。
我媽大概是看到我很生氣,跟我解釋道,「是鄰居的小妹妹來家裡玩了,她看到了就拿出來玩,那我也不好意思阻止她,顯得我小氣。誰知她就給掰壞了。」
後來我媽媽用透明膠幫我把芭比娃娃的手粘回去,但是我也不愛玩芭比娃娃了。
因為自己深有體會,當媽以後,才不會強迫娃分享玩具,不想讓我家娃有同樣糟糕的經歷。
2、 引導孩子交換玩具,輪流玩
雖然說不強迫孩子分享玩具,但是可以適當的引導孩子。可以建議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交換玩具,或者是輪流玩。
當然,如果孩子還是不願意,那就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
3、 必要時幫孩子保管好玩具
我家娃倒也不是不肯分享玩具給其他小朋友,只不過是有一些小朋友的破壞能力比較強,他心裡比較牴觸。
有時候是年齡比較小的小朋友,還不懂玩,比如把他辛辛苦苦拼的積木城堡給推倒了。
如果家裡來客人了,我會事先告訴娃今天會有誰要來。這是我們母子倆的默契,這句話的意思基本上就是,你有什麼不想分享的玩具先收起來。
有時候家裡來客人了,娃不在家,我也會幫娃把一部分比較愛惜的玩具收起來放在房間。
當然也不會因為客人的小孩很喜歡我家娃的玩具,就把娃的玩具隨手送出去了。就算是很舊的玩具,我都會徵求一下娃的意見,他同意了才能送。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也是他安全感的來源。我們要尊重理解孩子愛惜玩具的心情,分享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但不是義務。如果強迫孩子分享,可能會起到反效果。也會讓他感到沒有安全感。
6歲之前的孩子不願意分享,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等到孩子的社交能力提升了,發現分享玩具幾個人玩會更好玩,能夠體會到分享的意義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學會分享了。
所以,家有不肯分享玩具的娃也不必太過焦慮,也不要嫌棄娃的「小氣」,一起幫娃好好保管玩具吧。
我是芮至,一個愛生活、愛分享的寶媽,和娃一起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動動你的手指點個讚吧,你的認可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