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苦惱地說,每次別人到我們家我都會很尷尬,因為他們一來我們家,自家寶寶就護著自己的玩具,誰也不給玩,這怎麼辦呢?我每次都跟寶寶商量,我說寶貝兒能給姐姐或者妹妹玩一下你的玩具嗎?可是我們家寶貝就是不聽,從來都不跟別人分享玩具,是寶寶太自私的表現嗎?
還有些媽媽同樣苦惱地說,哎呀,我們家的寶寶可大方了,誰來都給人家玩,但是等到外面玩的時候,他拿著的玩具給別人搶走了,他連搶也不敢搶回來,這可怎麼辦呀?這是不是一個很懦弱的表現啊?以後他要是性格上比較膽小比較害怕,我該怎麼辦呢?
01
很多媽媽很在乎孩子在分享玩具上的種種表現,實際上孩子大概在一歲左右,他就已經有同伴交往的需求了。
這個時候大家也會發現,在小區裡頭你自己的孩子,會跟小區的同齡的孩子在一起玩的很好,然後時不時的,大家都會串個門,或者有的時候,你帶下去的玩具,別的寶寶看見了也想玩。
那在這個過程中就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寶寶為什麼會不給別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呢?
首先,想跟爸爸媽媽們說一點,這是很正常的一個發展階段,這不是問題,而就是在這個階段過程中,寶寶就是不會分享。因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我們說的以自我為中心,跟大人說的自私自我為中心是不一樣的,他的這時候自我為中心,是因為他的思維是有短板的,我們說短板就在於是他考慮不了那麼多,他這個時候認為世界就是他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是圍繞他轉的。實際上他在生活過程中也是這樣的,因為他有什麼樣的需求,大多數時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會無條件地進行滿足,對吧?
所以這個時候他喜歡上某個玩具,他就會跟媽媽說,我要,媽媽就給他買了。他喜歡上這個東西,他說,我要,爸爸也就給他買了。所以他其實沒有一個別的觀念,沒有分享的念頭,就也沒有認識到別人,可能會有跟自己不一樣的一些想法,一些情緒。
等到一歲半往上再走一點2歲的時候,這時候孩子可以慢慢意識到,噢,原來還有很多小朋友跟我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我喜歡的這個東西他不見得就喜歡,而我不喜歡的這個東西他可能會比較喜歡。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你就要需要去引導孩子慢慢的跟別的娃娃去建立這種合作,分享,互享,互相幫助等等。
02
所以,我們剛才說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呢?
1,首先,正常的現象爸爸媽媽不要擔心,
2,其次,在這個過程中要給孩子去建構一個慢慢地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的規則。
譬如可以引導孩子說,寶貝我知道這個完全是你很喜歡的,你可以把它收起來。如果遇到其他的小朋友來,你可以把其他的玩具分享給他,然後讓他去挑一挑,看看這個小朋友喜歡什麼樣的玩具,這是一種引導的方法,還有一種引導的方法,你可以跟寶寶說,寶貝兒你看,我們可以跟這個妹妹互相交換玩具,你看妹妹的玩具咱們家就沒有,對嗎?咱們可以看看妹妹的玩具有什麼好處啊?在哪裡好啊?哪裡你喜歡呢?等等,做一個這種交換。
實際上,我們在引導孩子做玩具分享和玩具交換的過程中,也在幫助他建構一種人際關係。有很多時候媽媽會擔心說小孩的性格比較內向,你看,又不會去跟人家搶玩具,每次遇到別人跟他搶玩具的時候都表現地很退縮,那以後怎麼跟別人建立這種關係呢?
爸爸媽媽不用擔心,首先說這一點,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跟人打交道的機會越多,跟朋友們在一起的時間越多,他就越知道怎麼跟人去打交道。
03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是要去引導的,那麼引導的核心在哪?
第一,要學會讓寶寶去跟別人分享。
所謂的分享,就是我有的東西別人也有東西,互相分享的話我就會擁有更多的東西,讓寶寶明白到分享的好處。
第二,引導寶寶去進入一個團體時,教會他學會一些需要掌握的一些技巧。
譬如說看到一群小孩在玩了,然後這個寶寶說我也想加入,然後他可能會粗魯的大膽的就進入到這個團體中,然後原來團體中的寶寶們沒有任何的準備,他們也是會被打擾到的,他們也會覺得不舒服,於是大家散夥了,這個孩子也沒有跟大家玩成。
所以一定要跟你的寶寶講,在進入任何的一種團體活動的時候,你首先都要懂得有禮貌懂,得去問一句,我能夠加入你們嗎?我能夠跟你們一起玩嗎?
如果大家說不行,實際上大多數孩子都會容易樂意去接納你的,如果碰到了有些寶寶說不行,那我們就可以稍微往後退,你就要自己的寶寶做好這樣的一個防範,譬如說,寶寶啊,咱們可以看看他們都玩些什麼,慢慢的咱們再進入,不用急。
這種引導對於孩子去分享,對於孩子去互助是非常有幫助的。
04
等到孩子大概兩歲以後,尤其是兩歲半快到三歲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大多數入園了,對吧,也有些在做入園準備。
為什麼會這個年齡段讓他入園,就是因為在這個年齡段他已經具有了基本的一些分享的能力和遵守規則的能力。
你看他在幼兒園裡頭老師說什麼,他會聽,小朋友們說什麼他會學會去分享,已經做好了這種準備。
但是三歲之前或者說兩歲半之前確實很難,但是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父母不強迫不逼迫,更不去責罵孩子,說孩子你怎麼就是不懂得跟別人去分享呢?你怎麼這麼自私呢?像這樣的話都不要去說,因為這就是孩子的發展的天性。我們只需要做好引導工作就夠了。
另外,在整個的這個過程中,孩子對玩具的這個喜好,也決定了我們可能在給孩子挑選玩具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原則。現在針對0~3歲的孩子的玩具其實是比較少的,想跟爸爸媽媽說的是,最好不要給三歲以下的寶寶去玩電動玩具。
為什麼呢?因為電動玩具不能夠促進到孩子任何的智力發展。最好給他玩的玩具,是可以刺激他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五感的發育,譬如說我們可以給他選擇不同材質不同顏色,不同聲音的這種東西給他,然後在這個接納的過程中,他的智力自然而然就發展了,然後在這個過程孩子,對於玩具的接納不接納,分享不分享,我們都不做勉強,但是我們要做引導。
05
這就是我們在孩子建構如何與人交往的一個非常關鍵的一點,通過小玩具展示大世界,爸爸媽媽請一定要記得,對於孩子的這個不分享,不責備不責罵,更不要去爭吵,讀懂孩子,共享成長好時光。
最後,大家對於孩子不分享玩具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嗎?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討論,謝謝大家。